•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理財教育的意義與重要性

壹、 理財素養(financial literacy)的意義

在探究理財教育的意義之前,必須先釐清理財素養的定義。從事金融教育 超過 25 年的前美國理財教育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Financial Education, NEFE)總裁與執行長 William Anthes,雖然曾公開宣稱沒有所謂的「理財素養」

的正式定義存在,但他仍賦予理財素養一個討論的出發點:「個人理財素養是有 能力讀懂、分析、處理和溝通關於那些影響物質福祉的個人財務狀況。它包括 能分辨理財的選擇、討論金錢與理財議題不會感到不安、計劃未來,以及對那 些影響每天理財決策的生活事件,包括一般經濟體內的事件能做出適當的反應 的能力」(William, 2004: 50)。

事實上,理財素養的解釋因人而異,此由文獻中使用的多種定義可以清楚 地反映出來。Hogarth(2002)指出,理財素養可區分為廣義及狹義兩相對概念

來進行探究,就廣義而言,其包含對經濟學、以及個人的決策如何受到經濟情 況影響的理解;就狹義而言,僅聚焦於較狹隘的基本金錢管理:預算、儲蓄、

投資與保險等概念。同樣地,理財素養亦有絕對和相對概念之劃分,絕對概念 是指包含某些假定的對一般消費者而言是普通的或想要的標準知識,而相對概 念是可依據個人的技能、需求與經驗而變更(Worthington, 2006)。

在澳洲教育就業與青少年事務部會(Ministerial Council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Youth Affairs, MCEETYA)所發展的「國家之消費者與理財素 養架構」(The National Consumer and Financial Literacy Framework)中,則是採 廣義的解釋,將理財素養定義為:「將知識、理解、技能與價值觀應用於理財相 關問題及理財決策的能力上,進而影響自我、他人、社會與環境的財務狀況」

(MCEETYA, 2005: 1)。

美國理財素養與教育委員會(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 FLEC)則是採用較為狹義的金錢管理陳述,其定義理財素養為:「有能力做有 知識的判斷,以及在關於目前與未來使用和管理金錢時能採取有效的行動」

(Basu, 2005: 2)。此外,Schagen and Lines(1996)在對英國教育研究國家基金 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的報告中對理財素養的定義 為:「有能力做有知識的判斷,以及在關於使用和管理金錢時能採取有效的決 策。」由此可知,兩者對理財素養之定義極為接近,而該定義之後亦為許多英 國與澳洲的學者研究所採用,不過有的做了稍微的調整。例如 Roy Morgan Research 同意理財素養是教養人們在他們的預算、支出與儲蓄等各方面成為有 知識與信心的決策者,但在評量個人的理財素養時卻應反應個別的情況,亦即 應相對上考量才是(Roy Morgan Research, 2003:2)。美國學者 Morton(2005a)

則認為理財素養的核心概念是金錢管理的知識與技能,且認為理財素養不是一 種靜態的能力,個人隨著他們的環境與金融體系的改變需有能力持續的獲得新 知與技能。以上說法似較符合上述狹義的陳述,強調理財素養知識層面的定義,

且採相對性的看法,指出理財素養的建立是隨時需要更新的歷程。

在理財教育實務上,美國較具體的理財教育的課程內涵,以個人理財素養 全國 Jump$tart 聯盟(Jump$tart Coalition for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 以下簡 稱 Jump$tart)於 2007 年所出版的 K-12 個人理財教育的國家課程標準(National Standards in Personal Finance with Benchmarks, Applications and Glossary for K- 12 Classrooms)最具代表性,此課程標準對理財素養有相當明確的闡述,其認 為理財素養是有效使用知識與技能來管理個人財務資源以達到終身財務健全的 目標。在內文當中也提及理財素養並不是絕對的概念,而是一種受到年齡、家 庭、文化、居住環境等因素影響而持續發展的能力,它有助於個人在面對瞬息 萬變的財務和經濟狀況時,能有效地承擔責任,強調能力的培養。由此觀之,

不論是專家學者或政府機關對理財素養的定義,皆有些許差異,但大致上都同 意理財素養不僅包含理財所需知識和金錢管理的正確價值觀外,更應有獨立判 斷和審慎規劃以執行理財決策的能力,以處理個人可能面對的各種財務狀況。

因此,研究者依據以上參考的文獻,並參酌國內理財教育學者黃美筠(2008)

對理財素養的看法:「有能力與時俱進的理解在金錢管理上重要的概念,且具有 對金融機構、制度與服務的實務知識以及一定程度的分析技能,同時具有做出 符合個人需求的與有責任的財務管理決策之能力與態度」。在考量本研究主要聚 焦於國中階段的理財教育,特將本研究之理財素養簡要定義如下:學生能具備 正確的理財知識、態度和技能,在面對各種理財相關議題時,可去計畫和實行 理財的決策和選擇。

貳、 理財教育(financial education)的涵義

拜金融海嘯之賜,理財教育開始受到各國政府當局的重視,逐漸躍升為教 學現場的主流,但理財教育的意涵和目的該如何界定,亦成為各方討論所在。

美國前聯邦準備銀行理事會(以下簡稱聯準會)主席 Greenspan 即認為理財教

育「就像所有的學習一樣,它是一個過程,應該從很早的年紀就開始,然後持 續到整個人生。此一漸增的過程建立了必要的做重要理財決策的技能,這些技 能影響了個人獲得那些可以促進經濟的福祉的資產例如教育、財產、和儲蓄的 能力」(Greenspan,2005b)。

美國理財素養總統諮詢委員會(PACFT, 2008)則將理財教育定義為:「人 們藉由對金融商品、金融服務及理財概念理解的過程,來作出一個明智而有充 分依據的選擇(informed choice)、避開隱藏的危機(pitfalls),並知道可以到哪 裡尋求協助,以及採取其他實際行動來增進他們現在及未來長期的財務健全。」

而該定義與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evelopment, OECD)之第一個關於理財教育的國際研究報告中所揭示的理財教 育定義極其接近:「理財教育是一個過程,藉由此過程理財的消費者/投資者增 進他們對理財商品與概念的理解,透過資訊、教學或客觀的忠告,發展出技能 與信心,能更覺察到理財的風險與機會,知道到哪裡尋求協助,以及採取其他 實際的行動以增進他們理財的福祉。」此解釋可謂是對理財教育所做的最廣泛 又完整的定義了,且 OECD 對此定義中所提出之理財教育實施的管道,分為三 個面向(OECD, 2005: 26):

一、資訊(information):包括提供消費者事實、資料、與特定的知識使他 們能察覺到理財的機會、選擇、與後果。

二、教學(instruction):包括透過提供訓練與指導,確定個人能獲得技能 與能力以理解理財的術語與概念。

三、忠告(advice):包括提供消費者對一般理財的議題與商品的建議,以 便他們能將他們所接受到的理財資訊與教學做最好的使用。

至於理財教育應包含哪些重要的課題,亦有相關論述來進行說明。英國金 融服務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FSA)將理財教育視為達到消費者教育目 標的重要一環,它認為所謂的理財教育就是「提供個人基本的知識、態度及技

能,以成為對金融服務有質疑能力並能做出作出明智而有充分依據選擇的消費 者,並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財物事務(Mason & Wilson, 2000)。」美國聯準會 消費者和社區事務主管Sandra F. Braunstein亦認為「完善的理財教育向下紮根同 時能夠養成學生的幾項關鍵能力:紀律、負責、實事求是、將資訊整合為知識,

以及理財教育所強調的思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鍛鍊學生成熟的心智與格 局,在長大成人後能夠了解金錢如何在全球市場中流動,作出負責任的投資理 財決策(引自鄭振和等,2010)。」由此可以得知,理財教育課題應包括任何強 調個人對金融議題及概念的知識、態度及行為之計畫(Lee, 2005)。

英國資格與課程授權當局(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QCA)

則明確地替理財教育提供一個具體的目的,其指出理財教育就是要協助年輕人:

一、探究對金錢與理財服務的態度,以及學習負起理財決策的責任。

二、發展技能對相關理財需求能事先思考且能去計畫與做好預算。

三、增加知識,覺察與理解理財的服務與產品,使他們可以做好有知識的 選擇。

而這些態度與技能將使年輕人能帶著信心步向成年期,且能以他們的能力 實際地與有效率地處理在一定的範圍內他們所必須做的理財決策(QCA, 2000)。 綜上所述,可以瞭解理財教育的範圍相當廣闊,教師在從事理財相關教學 時,不應侷限於理財知識的傳授,理財態度與技能的發展也是理財教育不可或 缺的一環,必須結合真實市場趨勢,如此才能融入學生的生活領域以增加實用 性。有鑒於此,研究者彙整上述學者專家對理財教育的看法,將國中理財教育 定義如下:透過合適的理財教育課程和教學策略,建立國中學生理財能力和正 確的態度,能察覺到理財風險的存在,並懂得做出有智識的理財決策,以因應 未來所面臨的理財議題。

參、 理財教育的重要性

自 2008 年以降,臺灣接連受到金融海嘯和歐債風暴的襲擊,造成民眾失業 率居高不下,薪資收入大幅減少,許多窮忙族和小薪青年隨之出現,人民痛苦 指數亦逐步攀高,想要運用有限的資金來滿足基本生活開支,已成為社會上多 數人困擾的來源。此外,金融市場的日新月異,帶來理財工具的多樣化,並且 更為複雜且罕為人知。在此金融巨變下,消費者是否具備足夠的理財素養,遂 影響其理財決策的正確性,進而決定其能否享有更高的生活品質。

Greenspan(2005a)在其”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Education Today”一文 中提到:「今日的理財世界與前一個世紀相較要複雜太多了。二十五年前,對許 多美國人來說,知道如何在一個地方的金融機構維持一個支票與儲蓄存款的戶

Greenspan(2005a)在其”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Education Today”一文 中提到:「今日的理財世界與前一個世紀相較要複雜太多了。二十五年前,對許 多美國人來說,知道如何在一個地方的金融機構維持一個支票與儲蓄存款的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