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美學思想之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環境美學思想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環境美學思想之理論基礎

當代的環境美學研究係以研究人類與其身處之自然及社會環境,期透過美感 的連結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藉環境審美來瞭解人與環境相互依存及生態平 衡的重要性,以建立尊重自然萬物生命的環境倫理觀。環境美學本身關乎自然及 人造環境,美學與環境課題本質上有其互通關係,生態觀點本身即在追求一種美 的形式,而環境所關心的往往亦是一種美感的呈現(Smith & Smith, 1970)。環 境美學除了本身有美學的基底外,更蘊含了生態與環境倫理的關懷,這些皆是當 今社會中關注的課題,亦是一種回到環境議題根源的探索。美學能發揮的效用頗 大,曾有學者提出美學所發揮的效力對於環境倫理學、科學及行動主義是非常有 價值的,美感能發揮之魅力遠超過科學教育(Lintott, 2006)。

當代的環境美學包融了倫理的、社會的、心理學的和生態的理論,並結合功 利的和政治等方面發展而來(Kauppinen, 1990)。發展至今,環境美學自哲學、人 類學、心理學、文學理論和批評、文化地理學、建築學和環境設計以及藝術中吸 收了很多的養份,此種融入環境科學等理性知識的美學理論,將西方現代科學和 哲學研究予以接軌。此種跨學科的研究有益於探索倫理、社會、經濟、生態或政 治的需求,這是一種對於環境美感的改善(Kauppinen, 1990)。透過人類學者、經

驗主義者、行動主義者及規畫者等四個彼此有關聯的基礎,可作為瞭解環境美學 的主要方法(Porteous, 1996)。黃壬來(2006)更具體地指出「環境美學」之主 題,涉及了美學、藝術學、生態學與技學四個學門的相關原理與技能。

當前西方環境美學發展可分成三大趨勢,分別是「倫理導向型環境美學」、

「藝術及科學導向型環境美學」及「調和型環境美學」(蕭振邦,2009)。例如 Sepänmaa(1993)及 Rolston(2002)的環境美學面向關注於與環境倫理學之緊密 的關聯性;Carlson 則主張自科學認知的部分來對環境進行審美;調合型觀點的則 有 Brady 及 Eaton。此發展的趨勢即朝向倫理、藝術及科學的面向,即所謂善、美 及真的境地,此亦即環境美學的內涵所在。謝金安(2011)更具體倡議結合環境 科學(真)、環境倫理學(善)和環境美學(美)來改善、提昇我們共同的美好 生活。

綜上而言,環境美學的精神涵聚在美學、生態學及環境倫理學之中。細究環 境美學的發展歷程,始因應生態議題而起,進而探析人類所抱持的環境倫理信念,

其間,美學重視環境體驗的部分,亦是環境美學的追求之目標;生態學拓展了環 境美學研究之視野並構築其認知基礎;環境議題即包括價值觀的問題,環境倫理 學則在審視人類對於自然環境所應抱持的道德觀,此部分深化了環境美學之關懷 層面,是故對於環境美學而言,美學意在體驗環境、生態學意在擴展認知、環境 倫理學則在深化關懷,此三學科可構築出環境美學的理論基礎,各有其發揮之作 用。

環境美學在美學、生態學與倫理學方面可發展的面向分別為「美感體驗」、「生 態知能」與「倫理關懷」。「美感體驗」乃著重在從環境中體驗到的愉悅感受;「生 態知能」則為獲知環境中自然與人為物的科學知識與知覺等能力;「倫理關懷」所 指為對環境所抱持之關懷與尊重之意念,以此作為環境美學之三大內涵,據此建 構出環境美學之理論概念,見圖2-1所示。

圖 2- 1 環境美學的理論概念示意圖

環境美學今後的發展需要吸納不同文化裡的自然及環境之豐富美感傳統,方 得以邁向全球化(Saito, 2010)。環境美學應吸納各地傳統文化裡對自然及環境所 抱持的觀點,方得以豐厚及擴展。而細究文化裡的自然及環境美感之觀點,東方 的中國文化裡早已提及,道家所謂的「道法自然」,即是道家所表述的生態環保思 想;儒家思想提及的「美善統一」概念,則與環境倫理學之內涵有相通之處。是 故,自西方與東方美學皆可探究出與環境美學相關的思想與言論;此外,現今的 生態學更開啟了環境理性認知的一面,使美學欣賞的角度更有所依據;環境倫理 學則為現代人必需修習的倫理課程,綜上所述,美學、生態學及環境倫理學分別 代表著「美」、「真」與「善」的層面,此三個學科正可作為環境美學之理論基 礎。以下分就美學、生態學及環境倫理學等方面來進行討論。

壹、美學裡的環境美感意識

美學屬於哲學領域,乃關於我們生活中諸多審美現象的哲學思考,其可說是 研究自然界與藝術中一切客觀現實事物本身的美,可說是美感對象的研究,其間 亦包含主觀美感經驗的研究;也可說是研究藝術各方面的理論。大抵而言,美學 研究的方向,以反省「美」以及藝術的問題為主。然人類的審美能力卻不侷限於 藝術品,運用感官更可對環境進行審美,審美的範疇得以涵蓋整個環境。環境美 學裡的審美對象包羅了整個環境,而美學裡不僅只有對藝術品的審美,自早即有 對環境美的探討,自古以來的審美觀中,早有視環境為美的意識,以下係就中、

西方的環境審美思想來加以探究。

回顧西方美學發展的歷程,早在古希臘時期即已開始從審美角度來觀照自然 環境,畢達哥拉斯學派即認為任何事物和現象都有其和諧即是美,「美是和諧」的 觀念是古希臘人對自然現象合乎規律的一種直觀反映(李醒塵,1996)。Democritus 有著藝術仰賴自然的觀念,主張藉藝術以從事自然的「模倣」(劉文潭譯,1981)。

大抵前五世紀的哲學家們所提的觀點,皆提到美學上所謂和諧及秩序的概念。希 臘人早期的美學觀中亦包含著關於美感經驗的三套學說,其分別為,美感經驗全 是心靈淨化的結果,美感經驗全是心靈中幻覺的創造而生,及美感經驗產生於藝 術家的作品和自然中的模型間的相似性(劉文潭譯,1981)。當代的環境美學家所 提的環境審美觀點,希臘人早期的美感經驗若所符節。

Plato(希臘語:Πλάτων,約 427~347 B.C.)認為美的本質存在於秩序、度量、

比例、一致與和諧之中,其讚賞真和善所具之美,更勝於讚賞純審美意義中的美

(劉文潭譯,1981)。Aristotle(希臘語: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384~322 B.C.)

認為藝術與自然趨向同一個目標,並強調藝術中理智的部分,即知識和推理(劉 文潭譯,1981)。此外,Aristotle 主張研究自然事物可以提供有用的知識,認為美 的本質存在於美的具體事物中,美有賴於秩序與比例(劉文潭譯,1981)。

希臘化時期的美學產生於西元前三世紀到西元三世紀,其中斯多亞學派主張 美和善或品德同義或與品德相關。此時的美學是一種具規範性及有機形式的形式 美學,講求寫實主義、靜態及講究身心一體之美的審美觀。在希臘藝術的黃金時 代,美也時時與諸如「適中」、「和諧」及「平衡」等價值並提。

希臘化和古羅馬時期最重要和最流行的學派-斯多亞(或譯斯多噶)(Stoics)

學派宣稱,「自然乃是最偉大的藝術家」,以及「再也沒有比世界更好或更美的東 西了。」(劉文潭譯,1981:226)。斯派中更有學者提出,人不僅在整個世界之看 出美,且在其分開的部份、個別的物象和生物之中也覺察到美(劉文潭譯,1981)。

斯派肯定世界的美,自然本身就具有藝術創造力,自然就是本原和創造者(李醒 塵,1996)。此乃尊崇自然,以自然為美的觀點。其亦主張自然的規則指導著萬物 遵循的方向,但唯有在理性引導動機時,才能按照自然規律生活(苗力田,1995)。

意指在遵循自然的同時,還需藉助理性的引導。

中世紀的審美概念則把美的原因歸結到上帝,逐漸遠離人及自然。文藝復興 以後的美學思想,主張恢復古希臘的傳統,Locke(1632〜1704)主張內心的美與 外在的美和諧統一後,方能以臻真正的優美(grace)。此一思想,即後來 Schiller

(1759〜1805)的美感教育理想之源。

1900~1915年,許多審美心理流派理論如移情論、形式主義美學、直覺說、內 模仿論及心理距離說等的提出,將審美的對象僅劃分在藝術品的境地,忽視了藝 術之外的審美欣賞,因此近代的西方美學史的發展呈現出一種對自然環境審美觀 的壓制。普泛就西方美學而言,自然美非其探索的主要課題,且自然美與藝術美 分際不明,自然美無其實際上的美學地位(蕭振邦,2000)。爾後,Dewey(1859

〜1952)認為經驗處於有機體和環境的互動中,藝術則是存於經驗或人與環境互 動的脈絡。Dewey建議人們對待自身和自然採取自然主義的態度,聆聽大自然的智 慧,使自己的人生經驗上升到藝術的層次(趙秀福,2006)。

西方的環境美學哲學最早紮根於 18 世紀歐洲的傳統藝術美學。19 世紀中,北 美興起一股理解自然的審美途徑浪潮,認為自然的審美不應是中立、靜觀及不帶 價值或侷限在畫框裡,而是參與其中,方能體驗感受到自然之美。John Muir 即為 此時期的代表人物。邁入 60、70 年代,隨著環境破壞問題頻仍,環境美學亦開始 受到矚目。隨後,當代環境美學家 Carlson 提出自然為美以及正向美學的觀點;

Hepburn(1996)嘗試將美學的共通性帶進審視自然世界,認為自然的審美體驗在 情感與認知層面上的作用上都非常豐富,可與藝術相媲美,此觀點更提昇了自然 審美的價值感。Rolston 認為大自然中自存有「美的屬性」,審美觀是「審美能力」

和「美感屬性」兩要素的結合,也就是觀者的體驗能力和大自然的美感屬性結合 的成果(王瑞香譯,1996)。即強調觀者的主動之姿。

和「美感屬性」兩要素的結合,也就是觀者的體驗能力和大自然的美感屬性結合 的成果(王瑞香譯,1996)。即強調觀者的主動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