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美學課程之發展與規畫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環境美學課程之發展與規畫

此節係就課程之發展與規畫進行探討,以下分就課程發展概念及教學策略進 行說明,以作為後續課程規劃之參考。

壹、課程發展概念

環境美學課程蓋自環境美學概念發展而來,於本文第二章的文獻探討中將環 境美學統攝在「生態知能」、「美感體驗」及「倫理關懷」等三大內涵,環境美學 課程之規劃即依此三大內涵進行發展。環境美學課程以環境美學所強調的議題作 為課程探討的內容。

以下係就課程發展的概念及其依循的課程理論取向進行說明。課程概念部分,

學者們對於課程概念的觀點仍十分的分歧,一般學者們對於課程概念的分類觀點,

以 Eisner、Vallance 和 McNeil 的課程概念分類觀點較為一致,可歸類為五種,分 別為,1.課程工學、2.認知過程、3.自我實現、4.社會重建、5.學術理性主義(引 自 Klein, 1986;歐用生,1987)。

課程工學的目標強調行為和實證,即將學習特定化為可觀察或測量的結果或

過程,特重課程本身與其產出結果。認知過程強調的是思考、推理和解決問題的 學習技巧能力。自我實現課程其主要目的是在培養自我實現的個人,以學生為中 心,課程以他們的需要和興趣為學習內容,針對「個別」學生需求設計課程,讓 學生發揮其最大的潛能。社會重建將「社會」視為課程的重要實體,學生必須學 習社會中的各種面向與問題,如此才有能力去克服阻礙,並創造一個具有正義和 公理的理想人類社會,學生須走入社區,親自去觀察訪談,找出實際問題所在,

並建構出一套得以解決問題的策略和假設,往往在尋找問題的過程中,就可能花 了很多時間在社會問題的研究和了解著重在解決的過程。學術理性主義課程強調 課程內容的組織與重要性,有助學生行為模式的養成;認知過程強調思考、推理 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技巧能力,以協助學生概念之形成(引自歐用生,1987)。

本課程有其設定的教學目標與後續的實施成效之檢討,重視學生在一定時間 內完成某項學習,並學到特定的知識和技能,方能在後續的檢核中進行檢討,此 課程實施有教學時間的期程,因此得藉用到工學模式的方法,並以學術理性主義 的精神來組織課程。本課程研究除重視課程的規畫與發展,更探究其教學成效以 檢驗課程實施之良窳,並期透過討論、思考和解決問題等技巧能力,以培植學生 良好的環境美感認知。因此,依據以上針對課程概念所做的分類,本課程的課程 概念可謂介於課程工學、學術理性主義以及認知過程等課程概念之間。

課程理論有二分法到五分法的分類方式,各種分類方式有其交疊之處,自其 分類可看出課程理論研究的範圍和重點(黃政傑,2005)。而這些不同分類的課程 理論中, 以 Glatthorn 就各課程理論所關心和探究領域重點之不同來區分不同類別 之課程理論的分類方式,涵蓋範圍較為周全(引自黃嘉雄,2006)。Glatthorn 將課 程理論區分為四種類別,分別為結構取向、價值取向、內容取向與過程取向理論

(引自王文科,1994;黃嘉雄,2006)。

「結構取向理論」關切的是課程的內涵結構和做決定之結構間彼此的關係,

以分析組成課程的諸因素及其之間的關係為重點,基本上以採用描述的與解釋性

的方式為主。「價值取向理論」關心的是有關課程的根本價值和目的之議題,主要 在於分析決定課程者的價值觀、假定以及課程,基本上採用批判的方式行之,藉 以提升教育人員對此等議題之意識與覺知。「內容取向理論」關注於課程內容的選 擇與組織,基本上係採規約的(prescriptive)方式行之。其主要包括兒童中心、知 識中心及社會中心三種理論觀點;「過程取向理論」則探究課程發展的過程,包括 發展的階段或順序,以及各階段課程發展工作應考慮的要素,或建議課程必須採 行的方式(引自王文科,1994;黃嘉雄,2006)。

依上述之歸類,審視本課程所運用之課程取向可歸列為「價值取向理論」,除 省思當前藝術課程之核心價值與實施現況外,更期藉由課程之規畫與實施,據以 發展出適切之環境美學課程。

藝術教學模式方面,Efland(1995)曾歸類出四種藝術教學模式,分別為「摹 擬-行為模式」、「形式-認知模式」、「表現-心理分析模式」,以及「實用

-社會重建模式」此四種觀點分別代表著不同的藝術與教育理論(引自李雅婷,

2007)。本課程研發之藝術課程係以生活為中心,跳脫學科的範圍以學生的生活 環境之議題為主要範疇,學習方向較符應 Efland(1995)所提的藝術教學模式中的

「實用-社會重建模式」。此模式認為學習是透過與環境的交會而建構知識的歷 程,知識(包括藝術知識)成了一種具工具性價值的經驗。此乃以生活為核心來 組織學習經驗,課程內容乃是以欲解決的問題為呈現形式,藝術知識成了問題解 決的潛在工具。本課程於教學設計中採用許多環境美學家所提之觀點,這些環境 美學家們所提之觀點皆與環境有著交互作用,透過與環境的交會來建構知識。

課程規劃方式採統整方式進行,因本課程以環境美學的內涵為核心概念,涵 蓋了生態、美感與倫理層面,因此課程本身即具有統整之精神。針對藝術課程的 統整部分,郭榮瑞(2002)認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統整可以「人文關懷」為 核心,透過藝術教育學習活動的對話、內化、轉化學習歷程,而達到涵融人文素 養情思及實踐之學習。漢寶德(2006)認為以視覺藝術來說,至少有兩個統整的

場域,其一是各類藝術,即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民俗工藝等之統合,其二 是創造、審美、理論、歷史的整合,兩者相乘其領域就無限了,這兩者都可以選 擇生活化的主題,設計統整課程。Krug 與 Cohen-Evron(2000)曾具體提出四種 藝術統整課程的模式,即將藝術作為其他學科資源、以藝術作為組織核心、透過 藝術解釋其他學科概念以及生活中心的統整課程。Walker(2001)以重要概念出發 的探索式統整美術設計(Designing Art Curriculum with Big Ideas)一文,提出課程 之設計應以生活的議題為基礎,認為藝術的創作與思考是建構藝術與人文課程之 核心,並提出發展課程基本架構之要領,即以反映古今中外人類文化經驗的抽象 概念起始,藉由相關的藝術作品的引導,並整合不同學科的教學策略(引自許靜 宜譯,2004;陳瓊花,2004)。

在此依 Krug 與 Cohen-Evron(2000)所提出四種藝術統整課程的模式分類來 看,本課程以藝術作為組織核心、透過藝術解釋其他學科概念以及生活中心等三 種課程模式的概念皆有涉及;課程設計的的方式亦參酌 Walker(2001)的「Big Ideas」

課程設計構想。此外,本課程內容有關環境倫理層面的學習即符合郭榮瑞(2002)

所謂的「人文關懷」為核心的精神,透過課程以涵養對關切環境的情懷。

貳、教學策略

依據上述的教學原則,並參酌學者們提出的環境美學審美主張可發展出幾則 教學策略。針對環境的探索課程,有許多研究者提出許多的教學策略可參酌運用,

例如,Kauppinen(1990)曾提出我們必須透過感官來開展環境的覺知,學習察覺 環境美感秩序的技巧,以及瞭解到環境的象徵價值,方能導引到美感的本能,所 以透過像活動、戶外旅遊、訪談、照相及速寫皆是有用的。Clark〈2010〉認為當 代藝術的素材有助於推展環境美學。

因美感經驗課程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中包含學生對藝術 品的意境、品質、審美風尚、審美態度的瞭解,透過美感經驗課程以增進審美能

力,發展創作能力,更是極為重要(Garoian, 1998)。是故,教學中除了規畫審美 的活動外,創作活動亦須設計於教學活動中,透過實作除從中指導學生創作的技 巧外,更得以培養學生做中學的創作經驗。

Garoian(1998)亦曾提供一些實施生態藝術教學的策略,如 1.介紹環境危機 的問題,並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及資源來強化藝術與土地關係的深度;2.探究景 觀藝術的文化隱喻,學生便能學習到如何針對土地運用及展現的美學來進行有效 的討論;3.學生會將其各自的文化帶進課程裡,包括複雜及異質的環境觀點;4.著 重富同情心及土地的關懷的價值;5.賦權學生在其社區中,著手及參與生態的支持 行動。意即實施環境藝術的課程,不僅推展了環境美學的理想精神,更賦予學生 環境責任,並提昇其系統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不同領域對於批判性主題 的討論,合作完成的作品以及多元學科的計畫,以作為對照理論及實踐的作法,

有助於整合及重新綜合知識。此外,以關懷倫理學的立場進行的藝術教育活動,

可引導學生去關心他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並引發他們去做藝術創作活動,然後進 而去保護自然環境、去恢復自然環境(Hicks & King, 2003)。

美國於 1970 和 1980 年代曾推展的「藝術與建構環境教育」(Art and Built Environment Education)課程發展計畫,簡稱 ABE,此計畫乃為五至十八歲學生進 行藝術、設計和環境教育的聯結,並研發出各式的學習方法和教學策略(Adams, 1999)。ABE 課程的教育目標,是為了讓學生與環境物進行有效的互動,在過程中,

藝術教育提供了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生瞭解實際建物的社會性意義,並從藝術經 驗中整合不同學科(Hicks & King, 1999)。此歷程中,藝術教育扮演一個建構的角

藝術教育提供了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生瞭解實際建物的社會性意義,並從藝術經 驗中整合不同學科(Hicks & King, 1999)。此歷程中,藝術教育扮演一個建構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