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著根土地」課程之設計理念與內容

第四章 環境美學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著根土地」課程之設計理念與內容

3. 填寫自評表及心得。

4. 環境美感認知自我檢核表(後測)。

藝術創作 作品欣賞

如前所述,整個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材料是逐步發展出來的,研究者雖研訂了各 單元的教學重點,然每次上課的教學活動,皆依上一堂學生的學習反應與表現,進 行省思並與夥伴教師討論後,再適度予以調整。例如第一單元原本設計了河神等傳 說故事,然後思考到與所欲討論的主題關聯性較少,雖能引起學習興致,然易有模 糊焦點之感,故於正式教學時予以刪除;第三單元,原本在前導教學中是讓學生製 作海報,然思考到似乎未能凸顯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故改以四格漫畫的形式讓學 生創作,讓學生設想問題並思考這中間解決的歷程。

第二節 「著根土地」課程之設計理念與內容

從文獻探討中提及環境美學課程所運用之課程發展概念中及所依循的課程 理論取向。教學設計依文獻整理之環境美學課程可運用之教學策略來進行教學活 動之設計。本課程以探討環境議題為思考點,以學生所處的環境為主,期望透過 課程的學習能提升學生對環境的美感認知,培養學生對環境的關懷,更對生長的 土地有著一份歸屬感,故以「著根土地」一詞作為本課程之主題,此節係就課程 設計理念與內容來加以說明。

壹、課程設計理念

Leopold:土地歸屬 Carlson:自然環境模 式

課程概念 內 涵 對應之觀點 各單元課程設計理念

Carlson:自然環境模 式:自然知識有助於

Leopold:土地歸屬 Berleant 的「審美參 與」

Carroll 的「激發模式」

Brady 強調知覺、想像

課程概念 內 涵 對應之觀點 各單元課程設計理念

Berleant:負向美學 自光害影響生態一題,從中滋生關 懷生態之情。

參考 歐用生(1987)。

自上表所整理之對應關係來看,「課程工學」的課程概念可對應 Leopold 的土 地歸屬的概念、Carlson 其自然環境模式的主張。「學術理性觀」的課程概念,可對 應 Carlson 其自然環境模式之主張,屬較偏重認知取向,此部分各單元的課程設計 理念中皆有此部分之設計;「認知過程」的課程概念,則聯結 Leopold 其土地歸屬 的概念、Berleant 的「審美參與」、Carroll 的「激發模式」Brady 強調知覺、想像及 情感的結合、Saito 及 Heyd 提出故事引入方式、審美關懷問思導賞法及 Berleant 的「負向美學」主張來探討所謂的城市美學。以上述的課程概念來規畫課程的設 計理念。

以學生的生活環境的人文社會與自然環境進行構思,透過學生對舊地名—「寶 珠溝」的好奇趨使,了解到此地原本有一條灌溉渠道,可謂居民生活之所繫,而 當地重要水域的建造歷史,應是當地居民所應瞭解的一段歷史。探溯其源,可知 整個大高雄命脈維繫在曹公圳上,一脈相陳,此段歷史有必要介紹給學生,因為 恰巧五年級的社會領域介紹到臺灣的歷史,則此時將當地的開發歷史介紹給學生,

恰符時宜。整個課程規劃擬自古溯今,有時間的軸線,亦有空間的,以故事來串 連古今,以建築來整合空間,最後再以探討城市現今的所呈現的城市美學風貌作 結。各單元後需皆設計有創作活動,創作活動皆運用問題解決導向的想像創作以 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並提升想像力、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第一單元之此設計構想乃源自 Saito 及 Heyd 所提之故事觀點,經由當地及地 域性的故事裡的人文情蘊來培養學生對環境的倫理關懷,故計由地方歷史故事為 開端,研究者認為若欲了解當地環境得從當地的古老故事開始,方能引起共鳴,

故以舊地名—「寶珠溝」來驅使學生的好奇來啟動此單元之課程,研究者找尋地

方史籍資料方知此地原有一條舊灌溉溝渠,乃引自高屏溪,為地方之經濟命脈,

然現已不見其貌。以溝渠的建造背後的一段古老的歷史故事已引發學生學習的興 致。

其間運用問思導賞法來對環境藝術作品進行導賞,並運用蘇格拉底式的提問 技巧來進行,探討環境藝術創作背後深藏的蘊義,讓學生瞭解到藝術家往往透過 作品來傳達其對環境關懷的意識,環境藝術家於創作時,往往思考如何能彰顯環 境議題,其作品又能與環境取得平衡。

本研究企盼提升環境關懷的視野,發揮藝文教學之效益,將藝術學習與環境 關懷加以結合,將環境美學之精神透過教學行動予以落實。因此,根據文獻之探 究,發展出課程之核心概念,並就研究場域-學校自然與人文環境特質之檢視,

認為建立學生對於土地的歸屬感及環境的美感知覺有其必要,故以環境美學之內 涵-「美感體驗」、「生態知能」與「倫理關懷」作為課程之核心概念,以「著根 土地」為課程主題,規畫三個單元,望以自身生長的土地為起點開啟環境美學的 美感關懷視野。

整個單元讓學生瞭解地名之由來與探討此溝渠沒落之因與現今的水患議題,

經由故事與藝術形式來讓學生認識人與河流的依存關係,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 係,自古代建築灌溉渠道之設置乃因前人苦於農耕缺水而建造,然現今因時空轉 換,土地因都市水泥化,渠道填塞,以致雨季來臨,水流無處宣洩,然枯水期卻 又無水可用,呼應現今大城市紛紛建造雨水收集器,鼓勵學生製作簡易的集水器。

第二單元的設計構想則秉持 Saito 及 Berleant 的觀點。Saito 認為環境美學應吸 納各地傳統文化裡對自然及環境所抱持的觀點,方得以豐厚。Berleant 則提出「審 美參與」對藝術、日常生活景觀的審美探討的觀點。而環境裡的建築語言往往最 能反映出一個民族在特定時空下的文化,期透過對傳統建築之認識,瞭解傳統建 築之取材與工法皆取之自然、法之自然,以見傳統建築對於環境所抱持的關懷、

尊重、節約與簡約的生態智慧;藉由介紹「綠建築」的議題來串連生態、環境、

建築及文化等層面,從中汲取傳統建築之生態智慧。教學活動中介紹臺灣原住民 因應環境與符合生態傳統建築,以及臺灣閩式與客家配合環境、文化所建造之傳 統建築,讓學生瞭解生態建築欲達成的環境共處的生態思維與體現之環境倫理。

最後介紹現今因應未來氣候與環境的新建築構想-「蛋形屋」,其結構堅固可 避巨災,更可節能。恰有藝術家建造了「蛋形屋」以體驗大自然,觀察氣候變化,

此舉亦希望能夠引起人們對環境變化的關注。後續延續「蛋形屋」的議題,介紹 各國的蛋形屋建築供學生觀賞,最後讓學生進行蛋形屋的創作體驗。

第三單元的設計構想乃自 Berleant 所提的「負向審美價值」為思考,揭櫫光害 議題及對生態產生的危害,此部分再引入 Carlson 的知識概念,將學生拉到深層的 生態觀點與環境倫理的層面上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習之主題回到現今的城市 生活,帶領學生回顧現今的城市風貌。在城市快速的發展下,顯現出絢麗光彩的 面貌,然沉浸在這些絢麗的背後,城市過度發展下所產生的種種「負向美學」現 象,亦不容小覷,亦是我們得去面對與關切的,因此,當我們探討所謂的城市美 學時,亦須考慮其「負向的審美價值」。探討現居住城市所呈現之城市美學的樣 貌以及是否合宜,此設計構想自介紹都市裡的光害問題以反映都會建設所體現的 城市美學問題,並讓學生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後以「防止光害」為創作主題,

請學生舉事例來加以討論與思考解決方法,再以四格漫畫形式來著手設計。

貳、教學目標

於架構好本課程之設計理念後,接著擬訂教學目標以及規劃相應之教學活動。

此節陳述教學目標之訂定方式,下一節則陳述相應之教學活動。

本課程之三大單元目標係依課程學習主軸來擬定,依序為,體會人對於河流應 抱存共生與尊重之態度、瞭解建築中蘊涵之生態智慧及探究城市裡由照明所塑造 的城市美學現象。

各單元教學目標之撰寫,係參酌Tyler之觀點,Tyler曾說研究當代社會生活可 為教學目標的來源之一,其認為應以有助於選擇學習經驗與引導教學的形式來敘 寫目標(黃炳煌譯,1990)。Tyler更曾舉出四種學習經驗,依次分別為發展學生 思考技巧、有助於獲取資訊、有助於發展社會態度以及有助於發展社會態度等四 種學習經驗(黃炳煌譯,1990)。各單元教學目標之訂定方向,除依單元目標之 精神再予以具體化,使其可具觀察外,並參酌Tyler所提的四個學習經驗來進行思 考,俾使後續的教學設計更有方向。以下將各Tyler所提的四個學習經驗與各單元 之教學目標草案加以對應,更清楚瞭解其對應關係,整理如表4-3所示。

表 4- 3 四種學習經驗與各單元之教學目標草案之對應 學習經驗種類(Tyler) 各單元之教學目標草案

1.發展學生思考技巧

瞭解當地的歷史與地理水文中得知人與河流的相處方式。

透過環境藝術的審美導賞以得知藝術家所欲傳達的意涵。

自環境藝術中覺察生態議題並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

2.有助於獲取資訊

藉由故事以瞭解當地歷史及地理背景。

藉由新聞報導以得知環境所面臨的水患問題

藉由實際走訪傳統建築,以知曉古人之營造智慧。

藉由生態建築之介紹,可得知運用在建築的節能方法。

藉由光害影片報導以瞭解光害對生態造成的危害。

3.有助於發展社會態度

3.有助於發展社會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