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美學課程發展與實施歷程之檢視

第五章 環境美學課程之成效與檢視

第一節 環境美學課程發展與實施歷程之檢視

本課程歷經前導教學到正式教學的歷程,自實際的教學進行檢視與反思,再 進行課程內容之調整。整個課程發展與實施歷程計,業已於第四章進行陳述,於 課程實施完畢後,在此自實際的教學經驗中回頭檢視課程發展與實施歷程規畫之 良窳。整理出以下三點,分述如下。

壹、理論主張之闡釋有助於教學策略之發展

本課程規劃之初,係就環境美學理論的根源進行探索,並從中汲取其核心內 涵-生態知能、美感體驗及倫理關懷,並將環境美學家們所提之審美主張配合藝 術教學之策略,發展出環境美學課程的教學策略。此事先的理論之梳理與環境審 美主張與藝術教學策略之對應彙整,有助於發展環境美學課程的教學策略。經教 學實施的歷程來檢視這些教學策略實際運用的情形。

以下係就環境美學家之審美主張與所運用之教學策略來對應討論。

表 5- 1 環境美學課程之核心概念與各單元的學習主軸,其運用之環境審美主張及

「戶外參觀」的教學策略,即是採 Berleant 提出的「審美參與」觀點,主張對 藝術、日常生活景觀進行審美探討。第二單元之教學讓學生從認識傳統建築中見 及其營造智慧,後更安排了「戶外參觀」讓學生實際步入客家的建築,此種印象 與感受將更為深刻。

教學歷程中以環境藝術為審美對象以「問思導賞法」來進行,運用「探究環 境藝術之隱喻」的教學策略,於教學中發覺 Eaton 所提的對環境的覺察及想像以及 Brady 所強調的知覺、想像及情感的結合係屬較為內心的情感部份,可於環境藝術 的導賞中予以實踐;更能實踐 Moore 所主張的「融合美學」觀點,其認為自然美 的鑑賞與其他社會價值,包括與道德價值是緊密的連結在一起的,此部份可藉由 討論環境議題與人類發展以進行價值觀之澄清,與提昇高層次的思考,此部分有 賴教學者長期在班級上給予的思考訓練,學生方能培養出獨立自由的思考,於教 學中很值得推廣。

此外,於各單元的教學中「介紹環境危機問題」,於揭露地方環境問題的同時,

即是在履踐 Eaton 所提的對環境覺察之觀點,此外於教學中更將都市開發易造成的 都市議題,以及環境問題對生態造成的危害等知識傳達給學生,此乃採自 Carlson 所提的科學知識的概念,對於正值 Piaget 所謂的「具體運思期」的高年級學生而 言,猶為適用,因高年級學生在認知發展上,已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解決問題,

故更需建構其正確的理性知識,有助於提昇其生態知能,例如於第三單元中,學 生除瞭解光害造成的現象,更進一步知悉其背後的科學知識,更加深其對光害的 認知。

教學中進行藝術創作本身就是在實踐 Brady 所強調的知覺、想像及情感的結 合,透過以上方式以培養學生對環境的倫理關懷。學生若能承認環境問題反映了 人與自然的關係,此舉便具有深刻的倫理道德意義。因此研究者認為於各單元中 運用到的環境審美主張,除原本所設立的學者環境審美主張,亦可再增列 Eaton 及 Brady 的審美主張。

此外,課程中第二單元於教學中「融入古老的生態思維」的教學策略,藉由 原住民住屋的介紹讓學生領略原住民民族其因地制宜、順應自然的的營造生態智 慧,實行效果不錯,推究其因,此學習內容一來恰連結目前社會領域的學習內容,

二來學生平時與原住民文化接觸的機會甚多,故感受較為深刻。然若將儒家或老 莊思想置入,學生的學習領略則較不深刻,一來學生不諳於閱讀文言文,較無法 領略其字面之義,二來與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此引入古文部份於國中時期配合 語文課實行較為適宜。

綜上而言,課程規劃原則之掌握與教學設計之檢核,態度問卷與學習自評表 及心得表等之施用,皆於教學歷程中逐步調整並獲取經驗。於教學實施的驗證歷 程中,以教學策略來看,可見當地歷史故事所發揮的效力,史地故事以環境的歲 月風貌來鋪成整個單元的背景脈絡,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致,因故事本身可啟 發學生的想像空間,而想像力有助於察覺及想像環境裡的文化塑造形式,此外,

第二單元中適時地融入臺灣原著民的古老神話及傳奇,借以看出其蘊含的生態智 慧,更可形塑學生其環境的態度及信念。這些教學策略惟有經由教學的活用,透 過實際教學的驗證與修正,以得知其適用與否。

貳、課程概念取向及概念的掌握可臻課程所求

本課程運用「價值取向理論」的課程取向,此乃 Glatthorn(1987)針對課程 取向所作的分類,關切課程的根本價值和目的之議題,並分析決定課程者的價值 觀、假定以及課程。本課程除省思當前藝術課程之核心價值與實施現況外,藉由 課程規劃發展出適切之環境美學課程以提升學生環境美感意識,改善現今藝文領 域教學與環境脫節的問題,以及追求環境美學之精神。

以此價值取向為導向的課程,以環境觀點的價值探討來架構整個課程。自藝 術教學的根本上來培植學生的環境美感認知,將環境美學的內涵-「生態知能」、

「美感體驗」及「倫理關懷」融入藝術教學,具現為可推行之教學目標,藉由環

境美學課程以提升學生其環境美感認知。課程規畫中藉由瞭解當地環境歷史以涵 養對鄉土的情懷,再以環境問題的新聞報導及環境藝術作品揭露環境之議題,以 引發價值觀點之討論。

然於正式教學後,細究整個課程之規畫雖以「生態知能」、「美感體驗」及「倫 理關懷」為主要內涵,因本課程採藝術學習為主要,是故課程的走向是以理性認 知起頭導向美感體驗及倫理關懷的境地,最後以藝術創作及分享進行收尾。有著 藝術創作體驗,學生自創作運用所學,更得以溫習認知的部分。唯認知部分宜點 到為止,此乃觸媒之作用,揭示問題引發思考。

為有效掌握課程發展之脈絡,以及教學後之評量與檢驗。本研究所規畫之課 程所運用的課程發展概念採介於課程工學、學術理性主義以及認知過程等課程概 念之間。除重視課程的規畫與發展,更探究其教學成效以檢驗課程實施之良窳,

並期透過討論、思考和解決問題等技巧能力,以培植學生良好的環境美感認知。

「課程工學」的課程概念,也就是以課程及技術為取向,強調有效呈現教學 內容和教材,本研究中整個課程的設計理念及教學活動之規畫皆經由專家教師與 經驗教師給予專家效度之檢驗,自前導課程之教學經驗中逐次修正與調整課程內 容之安排與教材之選擇。

「學術理性主義」層面乃因應 Carlson 其自然環境模式之主張,認為自然物的 相關知識有助於進行環境之審美,此乃偏重認知層面的學習內容,故依此課程概 念去進行各單元之教學設計,然查覺到過多的認知內容對學生而言,有負荷之感,

因此「學術理性觀」層面的教學設計不宜過多。

「認知過程」的課程概念,則聯結 Leopold「土地歸屬的架構」發展出的十種 認識自然的方法中的「驚奇與提問」、Saito 及 Heyd 提出故事引入方式以及審美關 懷問思導賞法,透過此學習歷程讓學生得以認知整個環境的歷史,以及環境藝術 家其作品的意涵及創作的動機。此種自古到今的歷程鋪陳脈絡,學生的學習概念

有所延續亦較為清楚,對環境的認知亦較有整體感。

學術理性主義及認知過程,類似學科取向的課程設計,兩種觀點著重點不同,

一為內容,一為過程,惟認知層面的學習內容不宜過多,著重在學習及感受的過 程。此外,本課程亦運用到「社會重建主義」的課程概念,例如,本課程之第三 單元對此概念則有所實踐,此觀點可對應到 Leopold 的「土地歸屬」的觀點及 Berleant 的「負向美學」主張。此部分則以社會新聞報導及環境藝術作品之意涵來 引發學生針對社會議題做進一步的反思與探討,藉以探討所謂的城市美學,惟未 能發展出實際的具體的社會行動。

此外,本課程採行 Efland(1995)針對藝術教學模式分類中的「實用-社會重 建模式」,此教學模式強調透過與環境的交會來建構知識,藝術知識成了問題解決 的潛在工具。各單元之教學設計皆以生活環境及議題為核心來組織學生之學習經 驗,教學內容中揭示環境面臨之議題及困境,經由團體討論及透過藝術活動,在 此課程中,學生習得之藝術知識乃環境美學所包含之生態知能及藝術技能。如瞭 解到當地歷史地理之風貌,溝渠對環境的緩衝作用,都市化對水文之影響,從社 會科學角度思考人、都市與水文的互動關係,更善用藝術技能及創意以設計集水 裝置;傳統建築之營造智慧,未來建築設計何以可抗氣候之變,光害對生態之傷 害以及瞭解到何謂適當的人性化的照明設計與照明應用等等。惟學生之生活經驗 普遍不足,對生活環境的關懷度略顯不足,此課程望藉由生態角度,透過揭環境 議題之探討,望能啟動學生對環境少有的思考面,提升其對環境的美感認知與倫 理關懷。

審美教材的選擇,係參酌 Parsons 及 Gardner 針對兒童審美觀所提的觀點,因 應此階段學生喜歡優美的主題與寫實的表現,本課程即以此方項來選擇適宜之環

審美教材的選擇,係參酌 Parsons 及 Gardner 針對兒童審美觀所提的觀點,因 應此階段學生喜歡優美的主題與寫實的表現,本課程即以此方項來選擇適宜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