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前層出不窮的環境議題促使環境運動的興起,促使人類進一步審思與自然 環境間的關係。當前唯有建立對環境適切的環境意識、環境倫理與美感經驗,這 些環境議題方能確實獲得解決,而此觀念自教育中培植方是切實與紮根之舉。目 前興起的環境美學之議題即是將環境議題納到環境倫理與美感價值的範疇裡思考。

現今環境美學之研究持續在成長且能見度益漸提升,突顯出學界對於環境美學議 題之關注。本研究之目的即欲透過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之途來推廣環境美學之精 神,並探求其成效。本章計分五節,依序說明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 問題、界定研究範圍與限制及進行名詞釋義,各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首就羅陳當前的環境議題、環境美學之興起及藝術教育關注課題為背景,

其次陳述視覺藝術教育可發揮之處及發展環境美學課程之動機。

壹、研究背景

當前的環境議題促使近代生態科學之發展,生態科學之發展使人類得以體認 到自然界與人類關係之密切,並回歸到關注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促使人類對於 人類主義中心思維進行內在思辨;此種思辯是一種感於科技文明下的人文素養低 落的省思,企求擴大日常生活審美與環境間互動的需求,衍生出一種追求人與自 然和諧相處的理想。

當代的環境議題亦催生了環境美學之研究,提升了人類對於環境美的關注,

亦使被忽視了多年的自然美學亦重新得到關注。例如,環境保護論者認為美對於 保護自然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理由(Preston, 2009)。

環境美學探討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源自環境體驗基礎而來,若以此觀點來 看現今臺灣的環境,各地方為展現其特色,活絡經濟,便紛紛發展出各種中小型 節慶活動,以吸引人潮,促進地方的觀光旅遊與刺激經濟消費。例如部分地方縣 市將一大片土地加以整地,搬來多種顏色的花種,甚安置外國品種的花卉,按照 一定的構圖排出整齊劃一圖案的花海節,展現所謂的地方美感;亦有在港口或橋 面上裝置著閃爍的 LED 燈,透過燈光秀之展示,設計一條條的燈光藝術廊道;一 條條老街鋪上新地磚,且為了使整條街的景觀整齊劃一,有條不紊,將在地街道 招牌全部規格化,改善招牌大小不一的情形,以上皆為地方為營造地方特色、吸 引人潮以促進地方經濟所採行的建設,本無可厚非。此種結合地方特有的人文與 文化資產的活動,更帶動了地方的經濟發展及解決人口就業問題。然這其間值得 進一步思索的是,在賦予地方景點新風貌的同時,遊客們是否體驗到那些內蘊深 層的歷史風情,這些活動的策劃誠然帶動了地方的繁榮與發展,然活動規畫本身 是否真實地展現了地方上的特色與美感,是否衍生出另一種對環境的干擾,並製 造出更多的垃圾;在地居民是否更貼近自己生長的土地,以及這些活動與在地的 生態與環境是否取得一個和諧的狀態。

若將焦點轉向校園的布置與美化來看,多以彩繪圍牆或以環保回收物製作裝 置藝術等形式呈現,此種善用回收物來美化校園美化或改造舊校舍使其煥然一新,

頗具新意。值得思索的是,這些回收物的再置,是否產生更多無法回收的垃圾。

此外,某些縣市每年舉辦的花燈競賽,運用多種素材組合成巨大的花燈展示品,

是否就是一種妝點城市的藝術展現?因這些作品是否往往在歷經一兩週的絢爛展 示之後,往往因校舍空間不足而被棄之一處布滿灰塵,甚或逕自送往垃圾場?學 校課程裡雖倡導著關注自然環境等議題,然在生活中,學校裡實際要孩子們做的 佈置、美化及競賽,卻與此觀點背道而馳。倘若這些佈置及美化出的作品就是所 謂的美感展現,而置身在這種環境美感的氛圍下,又如何能作育出更多對自然、

環境及生態的情感呢?

而日常生活中,亦常見及報章媒體及日常生活中時而聽聞校園環境或公共空 間迭遭學生破壞或胡亂塗鴉等事件及虐待動物的新聞,在在顯示出大眾及學生對 生命及環境的無感及漠視,尚未發展出良好的環境行動技能,生態及環境的美感 意識以及人文素養的精神,其正面的環境價值觀、態度與審美感知及人文素養猶 待建立。環境美學即是在環境體驗的基礎上所發展出的一套理論,當前在此生態 環境備受破壞,學生對生命及環境的無感及漠視之際,環境美學課程之推展遂有 其迫切性。

地方美感的展現及校園環境佈置,多以人工方式去改造及妝點環境,可看出 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及顯現出其對環境所抱持的態度及美感意識,而公共空間 迭遭破壞及虐待動物的行為更是不當,以上種種突顯出一種講求和諧關係的環境 美學態度的養成有其必要。漢寶德(2007)曾提出,臺灣的中小學需要基本的美 感教育,一些關於環境、生活空間的美感。環境美學教育應先啟發學生隨時擁有 對現狀不滿的批評視覺,才能擁有改革的動力(胡寶林,2004)。因此,我們的美 感價值影響的不只是我們如何判斷,而是我們如何對待自然、人造物及我們自身。

環境美學學習之目的乃為了開展美感的本能,環境美學的學習包括探索、解釋及 反應美感的特質,經由這些歷程,美感判斷及行動的能力亦隨之增長。我們必須 透過感官來開展環境的覺知,學習察覺環境美感秩序的技巧,以及瞭解到環境的 象徵價值,方能導引到美感的本能(Kauppinen, 1990)。是故,推展環境美學之教 育確有其必要。

當前的藝術教育所處理的課題,不應僅侷限在藝術史或技能上的探究而自外 於環境,應契合環境的脈動與時勢的潮流,方能因應時代之變動,與時俱進。藝 術教育學習之內容應統合與人類生活有關的領域和議題,拓寬藝術教育關注的面 向,將視覺意義的建構與環境議題結合,使學生經由藝術學習得以真正去瞭解並 面對自己與環境互動的關係,培養對環境的美感知覺並對環境議題有所體察,方 是體現藝術生活的真正精神。

日前教育部於 102 年 8 月 27 日簽訂教育部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臺灣.

好美~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攸關著臺灣未來在藝術教育的發展及整體國 民美感素質的提升。此計畫乃有鑑於長期以來受升學主義及功利價值觀的負面影 響,忽視藝術與美感教育的影響面;以及藝術與美感教育缺乏長期系統性的研究 以提供政策研擬的參考;美感素養培育與目標未有階段性課程與教學的規劃等。

為使美感教育得以落實,教育部擬定自「課程與教學」、「支持資源」與「教職 知能」等三個層面來加以推動,其中「課程與教學」層面,乃亟欲培育學生美感 基本知能與素養,環境美學課程之規劃得以因應此層面之需求。

環境美學本身與藝術教育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此外,環境美學本身有美學 的基底外,更蘊含了生態與環境倫理的關懷,這些皆是當今社會中關注的課題,

亦是一種回到環境議題根源的探索。現今藝術教育探究的課題需反映出環境的變 遷方能貼近生活面貌,此與環境美學所著重的面向不謀而合,故透過藝術教育來 實踐環境美學的精神有其適切性。

環境美學的美感完整性(aesthetic integrity)概念應可在大眾環境哲學中扮演 一個主要角色;而此哲學是可作為溝通環境問題的有效方式(Robinson & Elliott, 2011)。是故,若欲使環境問題獲得解決,得從培養美感的完整性著手,而美感 的完整性談的就是美的感性與知性的統合,然唯有透過審美教育方能喚醒人類天 性中對於美的感受之完整性及提升環境美感的認知。

貳、研究動機

目前環境教育與藝術與人文課程實施已久,現今對於環境美感之展現及藝術 學科之學習,猶停留在環境布置與藝術技巧之精熟等認知,此外,從與學生的相 處及觀察中更感受到其對於環境缺乏應有的知覺與關懷。環境美之追求不僅限於 表象之妝點美化,需顧及環境中的生態與環境倫理等層面,方能內外兼美。環境 美學理念所追求的即是一種環境的和諧美感,此部分還需生態知能與環境倫理關

懷的促成。然若欲實踐環境之美的理想惟有從教育著手,方能予以落實,透過教 學實踐,其美學內涵得以厚實,其主張方得以落實,方能從中檢驗其適切與否,

也唯有透過教學之實踐,此美學理念方得以有用,而不致淪於僅止於理論探討階 段。若能將藝術學習與環境關懷加以結合,便能實踐美感生活的最終目標。

審視目前生活的環境中的環境藝術,公共藝術所呈現的美、都市美學所宣達 的美、校園空間所傳達的美,在在都讓研究者深思,這樣的環境塑造下,學生對 環境美的感受力又是如何?長期以來,藝術教學教授的內容是否曾教給孩子們何 謂環境美,學生心中所認為的環境美又是如何?因此,有必要推廣一種兼具生態、

環境倫理與美學的課程。

研究者於參加有關環境教育之研習與講座,覺察到國際環境議題頻仍,環境

研究者於參加有關環境教育之研習與講座,覺察到國際環境議題頻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