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美學與藝術教育之滙通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環境美學與藝術教育之滙通

當代藝術思潮的變遷下,影響了當代藝術的發展,加上當代課程典範的移轉,

藝術教育的理論亦隨之變動。當代環境美學的興起反應出對環境議題的關懷。Gude

(2008)主張,當代優質藝術教育必須要能回應當代最好的美學實踐。Saito(2010)

更具體指出教育應扮演開發環境美學的角色,展現美感的能量,並認為無論處在 何種階層的公民,皆需培養美感視讀能力並提昇我們對於美感回應的警覺性。

藝術教育即是一般所稱的「美育」。美育一詞即是「審美教育」或「美感教 育」的縮寫,自西文 aesthetic education 翻譯而來。西方最早提出美育者為 Schiller,

其相當重視藝術所蘊含的教育價值,提出了「美感教育」的概念,其主張「美育」

即是「透過情意的陶冶,以培養統整的人格」(楊深坑,1996)。Schiller 美育思 想的主軸即是完整和諧的人性,其認為人唯有透過美感教育方能使得人類的感性、

理性與精神性動力獲得整體和諧的開展,以造就完美人格,進而促進和諧社會之 建立(馮 至、范大燦譯,1989)。

當前藝術思潮已朝多元發展,隨著後現代社會發展與理論觀點不同,當代的 藝術教育理論亦在轉變當中,從過去強調藝術本質性與精英主義的情形,轉而注 重藝術與社會文化之連結。自整個臺灣的視覺藝術教育理論的發展來看,自二次 大戰前後迄今,當今主要視覺藝術教育思潮的演變,自 1940 年代的學生中心,轉 變為學科本位與社會取向並置的趨向,晚近,又興起後現代藝術教育課程論,一

直到 80 年代後現代多元文化觀點的藝術教育論述,企欲透過藝術課程的學習,

提升個人對社會的了解與認同 ,並有所反思與實踐。

當前藝術教育探究的課題應符合時勢所趨,方能順應社會潮流。學者認為透 過藝術的經驗,我們可以培養體認不同個體間彼此關連的能力,因為藝術經驗的 本質能夠鼓勵我們去關注事物的關連性(Eisner, 1972)。藝術教育對於學生在體認 及瞭解視覺影像是如何影響其與環境的互動上,藝術教育的統整應該向下統整(漢 寶德,2006)。藝術教育本身即是在探討真實世界裡的地方生態(Gradle, 2007)。

Graham(2007a)更探討藝術、生態及藝術教育間的關係,將藝術教育設定為一種 批判的地方本位教學。

環境美學本身即是在研究人類如何透過美感連結以達和諧關係,主要目的在 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由此看來,環境美學的學科特質與藝術教育的精神若 所符節,因此,若能透過藝術教育來推展環境美學的理念與精神,便是在推展一 種具有環境美學精神的教育。環境美學有助於教育工作者更加瞭解如何教導環境 之美的欣賞〈楊忠斌,2014〉。而美學本就是美育的理論根源(崔光宙,2009)。

Cannatella 認為美學教育可以挽救美的文化,美學經驗可以開啟個人各層面的價值

(引自謝朝鐘,2007)。肖 鷹(2009)認為審美教育是由藝術教育及美學教育 建構而來,其尤推崇美學教育之效,其認為美學教育是在藝術教育的基礎上,深 化和提升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和體驗,並將之提升到人生境界的塑造和拓展,重視 透過藝術來建立學生與人生世界的聯繫。謝朝鐘(2007)更具體提出美學教育之 所以重要的原因在於一則其強調分辨能力,二則能轉化個人的情感到其他領域。

若能透過藝術教育來實踐美學教育以突顯環境議題,便能促使學生產生思辨 能力及對於環境產生關懷轉而關注環境中的美,更能統整相關學門對於環境的詮 釋與知能,此外,瞭解到周遭環境之困境,進而省思自身對環境應有之作為,更 能貼切傳達環境美學所欲追求之真、善、美精神。

壹、環境美學的審美主張

在自然的審美部分,西方長期以來,多以藝術的眼光來感知、理解和評價自 然對象與環境。大抵而言,西方傳統上鑑賞自然的藝術模型分為兩種:一、藝術 的對象模型進路(簡稱 OAM)。二、風景畫或景色模型進路(簡稱 LSM)(蕭振 邦,2009)。也就是西方傳統對環境的審美,往往將自然對象獨立環境,因其個別 的感覺性質來評價,此乃源自 Kant 提倡的主客二分,「無功利性」的靜觀的觀點,

或將自然環境似一幅畫,強調只從某一特定距離、角度欣賞自然對象(牟宗三譯,

1992)。

此種關注自然對象外在形式的審美方式,往往無法觸及自然對象、環境,其 獨特的內在特性。Carlson 認為以藝術審美眼光來看待自然環境時,易導致表裡不 清,常以現象為本質,將「所是」與「貌似」混為一談,僅根據自然對象、現象 之外觀,自以為是地欣賞(楊 平譯,2006)。蕭振邦(2009)亦認為此兩種進路 並不適用於作為自然的審美鑑賞,將自然對象獨立環境的做法,與環境產生隔閡,

風景如畫的欣賞方式亦往往窄化了自然環境的鑑賞深度。

西方對於自然之美的審美乃晚近的事,且衍生自藝術審美(Callicott, 1987)。

在當代的環境美學研究中,關於環境審美之主張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也因此出現 了許多的觀點。大抵將這些審美主張可分成,1.傳統自然美感欣賞模式,也就是附 庸於藝術的鑑賞模式(藝術的對象模式和風景畫或景色模式);2.激發、神秘、形 而上學的想像模式;3.非審美、後現代、多元論模式;4.自然環境、參與模式等四 大類(楊 平,2007;蕭振邦,2000;謝金安,2011)。其中,蕭振邦(2000)認 為上述第一個傳統自然美感欣賞模式受制於傳統自然美學觀,窄化了鑑賞自然的 可能性與深度。統合而言,對於環境的審美可分為分離模式與介入模式兩大類,

傳統的自然美感欣賞模式即為一種分離的模式,當前的環境審美主張可化歸為介 入模式,關於介入模式,當前有許多學者各提出其主張。以下茲就學者針對環境 所提出的審美主張進行討論。

現今審美對象已漸擴展,早已突破「審美欣賞只限於藝術」的教條形式,且 對自然的審美方式漸放棄形 而 上 學 在 自 然 審 美 中 的 功 能 與 意 義 的 探 討 , 轉 而 著重在人與自然間關係的探討(Carlson, 2000)。Godlovitch(1998b)曾提出,若 僅指出對於自然和藝術作品價值評價方式應有所不同,並不能把自然真正視為自 Fischer, 1998; Sepänmaa, 1993)紛紛提出其看法,以下分就作品創作歷程、作品的 性質及觀者的觀點此三部份來談環境與藝術品的差異,整理如下表 2-2 所示:

利害性概念(disinterestedness)

環境的夥伴教師是環境的一部分,夥

分為認知觀點(cognitive views)與非認知觀點(non-cognitive views)(Brady, 2003;

Carlson & Berleant, 2004; Eaton, 1998; Tafalla, 2010);概念及非概念(Moore, 1999)

以及敘事的(narrative)及周遭的(ambient)(Foster, 1998)。其中以主張分為認知 及非認知觀點的學者居多,主張認知觀點取向的學者,以 Carlson 提出的「自然環 境模式」(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model,簡稱 NEM),主張科學知識在審美間的 作用為代表;採非認知觀點取向則以 Berleant 提出的「審美參與」(aesthetic

engagement),主張審美參與無須科學知識為前提為代表。

這其間Carlson與Berleant亦有抱持的共同觀點,就是皆強調欣賞者自身無法超 脫自然環境,而將自然作為對象來靜觀;其不同之處在於,Carlson主張自然必須 透過科學知識觀點方得以正確地欣賞;Berleant則強調人與自然環境間互動,無須 藉由科學知識。其觀點都各有其追隨者,兩人亦啟動了自然審美問題的深入研究,

亦有學者嘗試結合此兩個觀點,例如,Brady(2003)提出的整合美學(integrated aesthetic)、Moore(2009)提出的融合美學(syncretic aesthetics)、Heyd(2001)

所提的多元故事……等等。以下係分就認知、非認知及融合觀點來加以分述:

一、認知觀點:

此觀點主張理性學科知識對於審美有其重要性。此觀點主要以 Carlson 提出的 自然為美、正向美學之觀點為代表。Romanenko 認為在 19 世紀,除了地理學和地 質學之外,生物學對美學的影響尤為重要。Callicott(1987)亦指出,生態學、歷 史、古生物學和地理學爲景色提供實質的理性基礎。Carlson(2000)認為審美活 動並非把某種藝術理想強加於審美自然的活動之上,須以審美的對象為核心,最 恰當的做法,即是仰賴與接受和自然相關的科學或其他知識的導引。Rolston(2011)

主張的天空美學,更從日常對於天象的觀察中,將天體運行納入數學與美學關係 之探討。

(一) Allen Carlson-自然環境模式(Natural Environmental Model)(簡稱 NEM)

Carlson主張應將自然審美與科學知識予以緊密聯繫的模式-自然環境模式

(NEM)。其認為我們需將自然物放置在其正確的範疇下來感知,前提是我們得 先具備自然物的相關知識,以自然史和自然科學為基礎,尤其是地質學、生物學 和生態學知識,方能客觀地進行自然的審美。其試圖運用科學知識和博物學知識 代替藝術史知識和藝術實踐知識,來確定知覺自然對象時所採用的範疇的正確性,

這類知識有助於我們瞭解何謂適當的審美、美感的意義焦點以及相應的觀照動。

Carlson 認為自然的審美,是由科學的自然客觀性和由藝術反應出的主觀性相 互纏繞而成的,故主張自然的審美是一種主客合一的概念。將自然與環境科學作 為自然審美鑑賞的關鍵,強調自然的審美需要「與自然相關」的知識作為審美的 導引,如同藝術鑑賞一樣,需要藝術傳統的知識(Carlson, 2000)。

支持此科學觀點的學者,如 Rolston(1998)以針對森林的審美經驗來談,他 認為森林學往往被視為是一門應用科學,此種純科學的觀點對於我們在審美何謂 森林的本質上是有助益的,因這些審美經驗往往都需要有科學知識來當基底。

Parsons(2006)認為科學的認知在審美自然上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Parsons(2006)認為科學的認知在審美自然上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