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著根土地」課程之發展與架構

第四章 環境美學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著根土地」課程之發展與架構

本課程之締造乃源於研究者的教學信念與設計構想,此節說明研究者的教學 信念、課程設計最初的構想以及課程內容的組織等等。

壹、教學信念與設計構想

研究者的教學信念認為藝術的學習自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與環境產生連結,

方是有意義的學習。因唯有經由探索與努力獲得的學習經驗,方能保持長久。 藝 術學習本身應是一種有根的學習,一種對於真、善、美的探尋,瞭解自身居住環 境的古往今來,透過對歷史脈絡的探尋,滋生對環境的感性良知,知道現在環境 裡面臨的環境問題,思考如何使環境更為美善,方是藝術學習的重要目的。

本研究的環境美學課程的規劃裡融合了審美與創作,各單元的課程設計中皆

設計了創作的部分,其原因為,滿足學生的創作欲,並讓學生有參與體驗感;再 者,可透過學生作品的呈現,來得知學生從課程中所吸收到的知識與概念情形並 有討論的目標。

藝術學習教材的選用須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關,方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而良好的教學是要能指導學生利用以往的經驗以獲得新知,且能不斷的開發學生 之潛能,讓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除了更了解自己的環境,覺察環境的問題,藉以 建立對環境良善的觀念,進而採取對環境更友善的措施。

研究者本身擔任視覺藝術教學,認為視覺藝術的學習應突破藝術品審美之境 地,對於自然之觀賞也應跳脫自然景色之形色等美的原則之觀察,藝術創作不應 僅著重在技能之純熟,藝術學習應可發揮更重要的學習效果;再者,研究對於環 境議題相當關注,亦曾研習過與環境教育相關議題等講座,然覺得總以節能減碳、

回收環保等行動來談環境教育之落實,似有未能直驅核心之感。深覺環境議題除 倡導對環境投注關切與採行節能減碳之舉外,自環境美感的啟發著手方是根本之 道,誠如緒論所言,個人若能對環境美感有所領受,對環境保護之舉便能油然而 生,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行動,無須標語、執法懲誡,就有想讓環境更美好之意 念,這種意念即是環境美學所欲追求的境地。

課程構想部分,可分從對藝術教學及對環境教育的想法兩方面來說明。對藝 術教學的看法,當前講求跨領域的學習,藝術教學亦應與時俱進,與其他領域學 習有所連結方能將學習化繁為簡,更能延伸學習的觸角。而藝術的學習若有知識 作為認知基礎,便能使得藝術的學習更有焦點,藝術的學習能提升學生對環境的 知覺以及涵養其對環境的倫理情懷。此課程希望透過藝術的學習讓學生習得技能 外,更希望透過藝術的鑑賞賦予學生美的眼光,以此來審視其生活環境,以發揮 藝術學習的效益。

對環境教育的看法,環境教育終極目標,是為了改善我們環境,維護一個美

好的環境。因此,要特別強調體驗學習、美的欣賞,強化情意教育,培育人們的 環境倫理觀、價值觀,將其內化於心靈,適時勇於自我改變行為於日常生活。

環境議題之改善,從環境教育著手是一例,目前環境教育融入課程已久,環 境教育之推展往往從生態科學角度切入,闡述環境議題對生態產生之浩劫及傳達 環境知識以引起大家對此議題之重視,呼籲人類從生活做起節能減碳及資源回收 之舉,例如攜帶環保餐具袋、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等。當前學校裡推展的 環境教育多是從行動面出發,然必須將環境知識加以內化,啟發人類對於環境之 美感知覺,由內而外產生對土地對環境美的感動方是根本之道,如此方能有環境 保護之舉。而藝術教育領域,對環境之審美,往往止於自然及人造物美的原則之 審美,自此希望學生能打開感官欣賞這大自然賦予的一切美好。若能培養學生從 美的角度去看待環境,產生一種想讓環境變得更好的念頭,這些行動自然就會發 展出來。

望能透過環境美學課程以培養學生的環境美感知覺外,更有助於提升學生的 環境關懷意識,透過人類對於自然物的運用以認知到人類與自然關係之密切;瞭 解各種文化中,人與環境共處的生態思維與體現之環境倫理;期透過生活裡的環 境問題之討論來關注生態議題並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

本研究的場域係為國民小學,研究者擔任班級導師,國小因屬「導師包班制」

之教學,研究者與學生相處時間較久,對學生之學習特性較為熟悉,並有較多的 時間可以就學生之日常表現予以觀察;此外,研究者本身教授視覺藝術、綜合活 動及彈性課程等課程,更有利於靈活運用課程以進行「課程統整」,進行學科知識 與學生經驗之間的關聯性與整體性。

課程設計之際,首先確立課程的核心概念,於文獻探討中曾就環境美學的內 涵進行整理與歸納,彙整出「生態知能」、「倫理關懷」與「美感體驗」等三大 內涵,以此為課程之核心概念,這些概念的皆得自土地出發,因唯有對環境本身

或環境議題的有所認知,方能對土地建立情感,進行發展出行動,是故,即以「著 根土地」一詞作為整個課程的主題,並就環境本身的背景及所面對的環境議題設 立三個學習單元,於課程的發展與規劃中更整理出12個教學策略,以進行教學活 動之編寫。首自環境裡的歷史沿革與地理背景中找出可供探尋的重要人物與事蹟,

故思考以關鍵人物或地名由來肇始,較能引發共鳴;以故事來鋪陳,猶如將學生 帶入時光隧道,藉以引發學生感念先人之心。自現有的社會、自然領域中找出相 關議題,找尋一個可統整這些議題的重要概念。待重要概念訂定後,再調查居住 地裡的藝術元素,如傳統或現代建築、公共藝術或手工藝品,以及從當代環境藝 術中找尋可供進行導賞之作品,以茲作為教材。

審美教材的選擇,係參酌 Parsons 及 Gardner 針對兒童審美觀所提的觀點,如 此階段學生喜歡優美的主題與寫實的表現,若將審美活動建立在兒童熟悉的經驗 上,學習會較有成效。因此本研究所導賞的環境藝術作品之選擇主要以具象寫實 為主要考量,再者,審美與引用之圖片教材內容需與生活相關,以便學生理解並 貼近其生活經驗。

創作活動方面的設計,參酌學者們針對此階段學童所提之審美觀與繪畫上的 表現特色來予以規畫。此階段學生傾向寫實線條的描繪,亦發覺到空間的存在,

能依據視覺畫出所見物的輪廓、型態,於作品中能展現自己的特殊品味。在繪畫 上更精細地注意到線條的描繪、色彩的組成以及陰影與透視法的運用。然部分學 生因技巧無法提升以致往往會遇到空間表現的困難,形成所謂的眼高手低的情形,

因此,可透過合作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創作。

基於以上教學活動設計之考量,研究者嘗試透過主題故事的引導,再引領學 生進入藝術鑑賞與創作境地,透過歷史的遞嬗鋪陳,將建築智慧、生態知能、環 境倫理等元素融入藝術的學習活動。

為使課程設計之脈絡更為清晰,遂建構出課程架構圖,將課程核心概念、學

習主軸、單元目標、教學目標、活動與學習評量予以陳列對應,見圖 4-1 所示。

圖 4- 1 課程架構

貳、課程內容的組織

Carlson:科學認知

 Saito:傳統、民間傳 說 及 神 話 故 事

Heyd:多種故事

 Guinan:敘述性教學

 Francis:跨學科的整 合教學法

Carlson:科學認知

 Saito:傳統、民間傳

日期 教學重點 教學內容紀要 運用環境美學家之審

Carroll:激發模式

5/19 上臺發表

 Berleant:負向審美價

日期 教學重點 教學內容紀要 運用環境美學家之審 美主張、藝術教學 以起承轉合來安排故事情節。

2. 指導學生以四格漫畫形式來呈現故 事。教師說明如何繪製四格漫畫,發下 A4 紙張請學生先打草圖,教師審閱後,

再發下四開圖畫紙讓學生著手繪製。

6/5 創作 學生著手進行創作。 藝術創作

6/9 上臺發表

1. 上第三單元:繪製四格漫畫。

2. 請學生上臺發表,台下學生給予回 饋。

3. 填寫自評表及心得。

4. 環境美感認知自我檢核表(後測)。

藝術創作 作品欣賞

如前所述,整個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材料是逐步發展出來的,研究者雖研訂了各 單元的教學重點,然每次上課的教學活動,皆依上一堂學生的學習反應與表現,進 行省思並與夥伴教師討論後,再適度予以調整。例如第一單元原本設計了河神等傳 說故事,然後思考到與所欲討論的主題關聯性較少,雖能引起學習興致,然易有模 糊焦點之感,故於正式教學時予以刪除;第三單元,原本在前導教學中是讓學生製 作海報,然思考到似乎未能凸顯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故改以四格漫畫的形式讓學 生創作,讓學生設想問題並思考這中間解決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