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生涯成熟相關因素之研究

依據 Super 的生涯決策因素拱型模型,個人的生涯發展是建構在個 人與環境的互動當中,因此,影響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生涯成熟的可能因 素包含性別、年級等生理差異,個人的智力與學業成就,學校、家庭的 影響,以及障礙所帶來的影響。本節將依據生涯發展相關理論及學習障 礙特質,提出可能影響生涯發展之因素,並說明目前相關研究的結果。

為統整概念,研究者依系統化的觀點,將因素區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個 人能力因素、障礙因素與生涯活動因素四個層面,依序說明如下:

一、個人背景因素

(一)性別與生涯發展

根據 Gottfredson(1981, 2005)的理論,性別是影響生涯選擇的重要 因素之一,男女性都有性別刻板的職業類別,性別成了生涯發展廣度限 制與必須妥協的條件之一。在生涯成熟的研究中,許多結果顯示女性的 生涯成熟度優於男性,國內研究者林清文(1986)修訂生涯發展測驗建 立的我國中學生生涯發展常模,溫崑明(2005)、蕭雅云(2003)探討 高中職學生的生涯成熟,關志昱(2012)研究東部地區國中生生涯準備 度,以及梁綺修(2014)研究臺北市國中生的生涯成熟,均有這樣的發 現。Super(1990)也指出,不論是 CDI 或是 CMI 都可以看到不同性別 在生涯發展上的輕微差異,特別是在生涯認知量表上,女性有較高的表 現;他認為雖然在理論上不同性別的發展應該是一樣的,但工作角色與 自我概念等影響下,女性需承擔生育、教養的責任與男性的發展不同,

可能有較不穩定的情形。

反之,也有研究持相反結論者,亦即男性的生涯成熟優於女性。國 內研究者如陳麗娟(1982)研究中學生成熟度;林幸台(1983)研究高 中生與大一學生生涯發展;陳麗娟(1988)以縱貫性研究,對象由中學 生直到大學階段均認為男性生涯成熟度優於女性。此外,同樣也有研究

顯示,兩性之間的生涯成熟並無顯著的差異,如 Powell 和 Luzzo(1998)

針對高中學生的研究。此外,也有部分的研究顯示,不同性別僅在個別 生涯向度有差異,例如:蘇鈺婷(2002)研究國高中學生生涯發展時發 現,在生涯感受上男性優於女性,但在生涯信念、生涯探索、生涯行動 的向度上,女性優於男性;周艾琦(2008)針對臺北縣參加技藝教育學 程的國中學生所做的生涯成熟研究則發現,在生涯信念、生涯探索與工 作世界的認識上,女性優於男性,但整體生涯成熟並未達顯著差異。陳 筱婷(2013)針對國中學生的研究中則發現,在生涯感受方面男性優於 女性,而生涯信念與生涯決定方面則是女性優於男性。鍾宜玲(2004)

的研究也指出大學生在工作取向方面女性優於男性,獨立性與生涯概念 上男性優於女性。

在身心障礙者的研究方面,部分的研究指出女生的生涯成熟度較 高,如高玉蓉(1994)針對聽障高職學生生涯成熟進行研究,以及 Rojewski

(1993)研究鄉村地區學習障礙青少年。也有研究指出不同性別的身心 障礙者,生涯成熟無顯著差異,例如,何華國(1987)研究國中視障學 生生涯成熟、王雅麗(2006)研究視障國高中生成熟與職業興趣,李靜 宇(2009)探討高雄市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的比較,林惠芬

(2006)探討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生涯成熟的研究,以及 Ohler 等人

(1996)研究大專學習障礙學生。

綜合以上,不同性別在生涯發展的表現上不一,可能源自於不同的 生理發展階段,或者在生涯成熟的不同向度上,男、女性即存在先天的 差異,例如女性內斂的表現可能在態度與概念上低於男性,但在生涯能 力與技能方面則由於認知發展的影響而優於男性。此外,也有可能性別 的差異並不存在與生涯發展的相關性。確如 Super(1990)所言,隨著性 別平權與女性職業生涯的開闊,性別與生涯發展的相關性也持續變動 中。因此本研究將性別列為變項之一,以驗證在目前的時空背景下,男 女性之間的生涯發展是否存在差異。

(二)年級與生涯發展

依照生涯發展理論的觀點,不同年齡的青少年有不同的發展任務或 階段,而不同年級亦能反映年齡的表現,且在研究設計上更為便利操弄。

研究指出不同年級的生涯成熟度有差異的如王雅麗(2006)研究指出高 中視障生的生涯成熟優於國中視障生,林惠芬(2006)研究高職輕度智 能障礙學生也發現高年級學生優於低年級,Bingham(1978、1980)年的 研究也發現九、十年級的男學習障礙生在生涯成熟的態度表現優於六年 級學生。此外,還有不少研究顯示在生涯計畫、資訊、工作世界認識、

問題解決、、等單一或部分向度,較高的年級有較好的表現(方淑秋,

2005;翁若雲,2011;郭蓓蓉,2007;陳鈺欣,2010;楊依雯,2010;

鍾宜玲,2004;關永馨,2006;蘇鈺婷,2002)。另一方面,在蘇鈺婷

(2002)與毛國楠(1985)的研究中發現,而低年級或二年級的學生在 生涯的感受與自我肯定上有較好的表現,這可能由於能力確實隨年紀增 長,但隨著即將面對生涯選擇,在感受與信心上開始受壓力的影響。

然而,也有部分研究顯示年級的不同並不會造成生涯發展的差異,

例如何華國(1987)探討國中視障生生涯成熟的態度發現,年級間沒有 顯著差異,同樣的結果也反映在高玉蓉(1994)聽障高職生的生涯成熟、

蕭雅云(2003)高中生、孫雅琇(2008)高職特教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 的研究上。而國外部份 Rojewski(1993)研究鄉村學習障礙青少年的生 涯成熟與 Ohler 等人(1996)大專學習障礙學生生涯成熟的研究皆顯示,

年級的高低在生涯成熟上沒有顯著差異。李靜宇(2009)探討高中職身 心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的生涯發展時,雖然發現一般學生的三年級較 一、二年級成熟,然而,身心障礙學生卻未因年級而有顯著的差異。

綜觀以上研究,不同年級在生涯成熟的表現上有著歧異的結果。在 各研究設計的年級差距上,是否足以產生發展的變化,或者生涯成熟有 其高原期,都可能是造成以上結果的可能因素。而生涯發展隨年級成長 的趨勢仍是可以接受的論點。因此本研究將以年級為變項,探討生涯發 展是否因年級而有不同。

(三)家庭社經地位與生涯成熟

家庭是個人接觸社會的開端,也是影響其社會化的重要環境,不論 是自我、生涯角色以至於生涯發展幾乎都在家庭中發展。父母的價值觀、

教養態度、與對子女的期望對於青少年的生涯發展也往往有所影響。雖 然繼承父業不再是大多數子女所必須有的生涯考量,但父母的職業或工 作是兒童最早認識的職業,其興趣與能力與探索世界的廣度也可能受父 母職業的影響。社經地位指數是由家長學歷、家長職業、家庭收入等指 數換算所得,能反映出家庭所處的經濟能力、知識來源、教育機會與角 色楷模等,並影響興趣與能力的發展、職業選擇與生涯發展(蘇鈺婷,

2002)。Super 和 Overstreet 在 1960 年將家長職業與生涯成熟進行相關 分析,結果發現家長的職業階級與生涯成熟不同內涵具有相關(-.06

~.27),而同屬於 CPS 計畫的其他研究則發現,不同年級學生家長的職 業階級於生涯成熟不見得具有相關性,因此,Super(1990)總結社經地 位也許對自我概念有較深的影響,但就生涯成熟而言,影響是輕微的。

國內外的研究也常將家庭的社經地位列入生涯成熟研究的變項,發 現不同社經地位在生涯成熟上有差異的有:蘇鈺婷(2002)針對國高中 青少年生涯發展的研究發現,高家庭社經地位的青少年在生涯信念、生 涯感受兩類生涯態度優於較低社經地位的青少年,但整體生涯發展未達 顯著;林惠芬(2006)的研究指出輕度智能障礙者的家長教育程度越高,

職業探索的得分也越高;周艾琦(2008)的研究顯示中、高社經地位的 國中技藝教育學生在生涯認識上有差異,但特別的是在表現上中社經地 位的學生優於高社經地位;郭蓓蓉(2007)的研究顯示,高社經地位的 高中生在生涯認識、生涯資料的收集層面得分高於低社經地位家庭之學 生;關志昱(2012)在東部地區國中生生涯發展準備度的研究中發現,

高社經地位的學生在生涯興趣與生涯能力的分數上優於中、低社經地位 的學生。

相對之下,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社經地位與生涯成熟不具差異或沒有 相關的研究在比例上多於支持有差異或相關的,包括李靜宇(2009)高

中職身心障礙學生、陳鈺欣(2010)原住民高中職學生、高玉蓉(1994)

聽障高職學生、何華國(1978)國中視障學生、蕭雅云(2003)高中生、

鍾宜玲(2004)大學生、蔡美華(2001)高中資優生以及國外研究者 Ohler 等人(1996)學習障礙大專生的研究。此外,在研究者教學的經驗中,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家長對學習障礙學生的生涯期待是不同的,且影響 其生涯的選擇。因此,本研究將家庭社經地位列入研究變項,以瞭解社 經地位與生涯成熟的相關性。

二、個人能力因素

(一)智力與生涯發展

根據 Super 與 Crites 在生涯成熟內涵的分類,不論是生涯能力(Crites, 1978)或者生涯知識(Super, 1978)皆與智力有密切的相關。學習障礙 學生的鑑定標準中雖明定智力需在正常範圍,然而,認知心理功能的變 異亦是學習障礙的主因。因此,即便有相同的智力,在各因素的智力表 現上亦可能有極大的差異。另一方面,智力也反映個人的問題解決能力,

是故不同智力水準在生涯成熟的表現上可能出現差異。國外研究者

是故不同智力水準在生涯成熟的表現上可能出現差異。國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