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涯發展理論與生涯成熟之評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涯發展理論與生涯成熟之評量

本節針對與國中學生有關的生涯發展理論、生涯發展現況、生涯成 熟的定義與內涵以及評量生涯成熟的相關工具加以說明。

一、生涯發展理論

生涯理論發軔於 1909 年 Frank Parson 所著「Choosing a Vocation」

一書中對職業輔導的看法,迄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Leung, 2008)。

Parson 建議在選擇職業時,個人應有清楚的自我認識與對職場的了解,

以及真正理解並調和這兩者(Sharf, 1998)。繼 Parson 之後,學者們由 實務經驗提出不同取向的生涯理論,為日後生涯諮商與輔導工作提供深 厚的基礎。國內學者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與張德聰(2010)將重要 的生涯理論依取向分為:特質與類型取向、發展取向、社會學習與社會 認知取向以及新興取向理論四大類,研究者針對前三類理論說明其重點 如下:

特質與類型取向的生涯理論,源自於 Parson 所提個人特質與職業需 求間的調和,並應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安排人力所發展的許多心理 測驗為工具。特質與類型取向的相關理論包含「特質與因素論」(Trait and Factor Theory)、「明尼蘇達工作適應理論」(Minnesota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 TWA)以及「Holland 類型理論」(林幸台等,2010)。

社會學習與社會認知取向以 Krumboltz 的「生涯決定的社會學習理 論」(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Decision Making)與 Lent、Brown 及 Hackett 提出的「社會認知生涯理論」(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SCCT)為主。這兩個理論皆受 Bandura 影響,強調個人的學習經驗對發 展的影響,Krumboltz 將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應用在生涯輔導領域,

他認為影響生涯決定的因素可分為四大類,包含:遺傳因素和特殊能力、

環境情境及重要事件(社會因素、教育條件、職業條件、、、等)、學 習經驗與工作取向的技能,而職業選擇的信念即在這四者之間的交互作 用中產生。而 Lent、Brown 和 Hackett 則強調學習經驗而來的自我效能與 結果預期是形成「興趣」的重要因素,興趣的發展將影響個人職業的選 擇(金樹人,2011;林幸台等,2010)。

前述兩個取向的生涯理論,著重在生涯決定的影響因素,而發展取 向的生涯理論,則從不同人生發展階段的特徵與任務來解說生涯的發 展,主要的理論有 Ginzberg、Ginsburg、Axelrad 與 Herma 等人的「生涯 發展階段論」、Super 的「生活廣度與生活空間理論(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以及 Gottfredson 所提出的「設限與妥協理論(Theory of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此三項理論皆探討從兒童期至青少 年階段的生涯發展,以不同重點活動或思考傾向作為生涯發展的序階,

並說明影響生涯發展的可能因素,以下將針對此三項理論逐一說明,以 增進對青少年生涯發展的認識。

1.Ginzberg、Ginsburg、Axelrad 與 Herma 的生涯發展階段論

Ginzberg 等人在 1951 年,結合了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與心理治 療等角度來探討生涯的發展,提出生涯發展的三階段假設,將生涯發展 分成 11 歲前的幻想階段(fantasy)、11 歲至 17 歲的試驗階段(tentative)

以及 17 歲以後的實現階段(realistic)三個時期,如表 2-1 所示。在幻想 階段,兒童從遊戲中逐漸發展出工作的觀念,進入青少年時期的試驗階 段後,他們停止幻想,而開始選擇自己的興趣,在這個階段中又可分為 四個次階段:11、12 歲的兒童透過觀察與生活中的接觸,對不同的職業 產生興趣;13、14 歲的青少年開始能夠評估自己的能力是否與興趣相符;

到了 15、16 歲,青少年的價值觀開始成為考慮的因素,在生涯選擇時能 夠考量個人能力與社會現實;而 17、18 歲時通常是高中教育的最後一

年,青少年知道自己的情況,並考慮自己未來的計畫,緊接著進入了最 後的實現階段,生涯選擇也更具體、更明確(林幸台等,2010;Sharf, 1998)。在 Ginzberg 的理論中,試驗階段的青少年,與生涯發展有關的 興趣、能力、價值觀依序演進,因此,透過分析青少年的表現與階段的 理論是一個環節理論(segmental theory),他的理論基於十四項基本假 設,其重點為個人在能力、人格、需求、價值觀、興趣、特質與自我概 生涯組型(career pattern);至於生涯的發展,則包含不同生涯階段所構 成的大週期,與階段轉換間的小周期,是否能成功的因應各生涯階段的 環境與個人需求,將由個人的生涯成熟度決定。

Super(1990)指出生涯發展,並不是單一個系統所建構而成的,相 反的,是透過許多不同的環節(segmental)堆疊,且經由學習理論(learning theory)連結而成。他將這樣的環節模式以一個諾曼拱門(Norman arch)的 圖像來表徵(如圖 2-1 所示),並稱之為「生涯決策因素拱形(The Archway of Career Determinants)」,在這個拱形的中,有生涯發展的三大基石:

以生理-地理為發展的台階、人格(需求、價值觀、興趣、智力、性向、

與特殊才能)及社會性政策(經濟、社會、勞動市場、社區、學校、家 庭、同儕)成為拱形的兩大支柱,以提供生涯發展的空間。

圖 2-1 生涯發展的環節模式

資料來源: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重修版),p.106。臺北:臺灣東華。

生理的-地理的 生理基石

需求

地理基石

智力 經濟社區

價值觀 社會性向 學校家庭

興趣 特殊性向 勞動市場同儕團體

成就 就業實況

人格 社會性

政策

自我

拱門的上半部,是個人的生涯發展階段,以及各階段所形成的角色自我 概念,最後發展成自我。Super 主張職業的發展就是自我概念的發展與實 踐的過程,是個人看待自己和自己所處環境的主觀看法,由個人主動建 構而成。此外,Super 也指出這些環節之間的互動並非單向進行的,在兩 大支柱間,不同的環節會相互影響(Super, 1990, 1994)。

此外,Super(1990)以生涯彩虹圖(圖 2-2)來說明人一生中的不 同生涯階段與角色身分的變化,也就是生活廣度與生活空間的發展。所 謂的生活廣度就是生涯的不同發展階段,Super 將一生分為成長期(兒童 期,包含好奇、幻想、興趣及能力階段)、探索期(青春期,包含具體化、

明確化與實現階段)、建立期(成人前期)、維持期(中年期),及衰退期

(老年期)五個發展階段,以完成人生的大週期,而這五個階段也標記 著個人生涯成熟的程度。至於生活空間,就是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Super 指出個人一生中有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家事管理等六 種不同的角色,並且與相對應的生活舞台產生互動,且在不同的生涯發 展階段,會因為對特定角色的重要性或參與情形發展成為顯著角色,這 些不同的角色是自我概念的具體表現,也是個人生涯發展的核心。

圖 2-2 生涯彩虹圖:生活空間中的六個人生角色

資料來源:Sharf, R. S.(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李茂興譯),p.229。臺北:弘 智文化。

在 Super 的生活廣度與生活空間理論中,國中階段的青少年正好從 成長階段轉型至探索階段,在成長階段,個人從好奇與幻想開始發展與 生涯有關的能力、態度、興趣及需求,而到了探索階段個人將開始嘗試 有興趣的職業活動,並逐漸趨向特定的職業偏好。發展的重點則包含了 興趣、能力的發展,以及從學校、休閒活動及打工等經驗中,進行自我 試探、角色與職業的探索。因此,在完成發展任務後,即能有較清楚的 自我圖像,也開始瞭解工作的意義與工作世界,並逐漸具體化自己的職 業偏好(Super, 1990)。

Howard 和 Walsh 從認知發展的角度,將生涯思考的認知歷程與 Super 的 生 涯 發 展 階 段 結 合 , 提 出 了 生 涯 選 擇 與 獲 得 的 概 念 發 展 模 式

(Conception of Career Choice and Attainment, CCCA),在此模式中,兒 童與青少年的生涯概念發展有聯想(association)、排序(sequence)與 互動(interaction)三個階段,另細分六個程度。八、九年級的青少年處 於排序到互動階段,必須從意識到生涯選擇是自己與現有工作的配對過 程,而獲得職業需要學習有關的技能與相稱的體力,發展至認知到生涯 選擇是人與環境動態而交互作用的結果,需透過複雜、多面向的過程來 進行(Howard & Walsh, 2010, 2011)。

Super 的理論在兒童青少年時期,詳細地劃分了不同的心理發展狀 態,再配合 Howard 與 Walsh 的生涯認知發展模式,可清楚了解國中階 段的青少年,為了完成生涯發展任務,必須發展出複雜的認知能力。因 此,如果青少年已意識並發展個人的能力,且能夠處理生涯資訊,那麼 面對隨之而來的生涯選擇,將有足夠的能力來因應,反之,如果這些發 展有落後的情形,生涯的決策將可能成為艱鉅的任務,更甚者,生涯選 擇的挫折,將可能造成生涯的阻礙與退縮。

3.Gottfredson 的設限與妥協理論

Gottfredson(1981, 2005)所提出的「設限與妥協理論」將職業的選 擇視為個人尋找合適於興趣、目標與所擁有的技藝、能力、性格之職業 的配對過程。這個配對的過程,有四個重要的發展程序:(1)認知發展

(cognitive growth):發展與年齡相當的認知能力;(2)自我的創建

(self-creation):自我引導的發展;(3)設限(circumscription):逐漸排 除喜愛程度較低的職業選項;與(4)妥協(compromise):認可並適應職 業選擇的外在限制。

Gottfredson(1981)利用 Bloom 認知發展的六層次概念,解釋職業 選擇的認知歷程變化,並發現智力較高的兒童將得到較多生活周遭的職 業資訊。她認為在職業領域,認知發展包含兩項重要內容:職業的認知 地圖(cognitive map of occupation)以及自我概念,而這兩者隨著認知的 發展日趨豐富且複雜。她同意 Super 的看法,認為自我概念在個人職業 發展的過程中佔有重要的角色,在自我創建的過程中,自我因著不同基 因型態(特別是控制行為表現的基因)與社會環境(家庭、文化)的交 互作用而逐漸具有獨特性。

設限與妥協理論將設限過程的發展區分為四個階段(如表 2-2),每 個階段雖可能因認知能力而提早或延後,但仍會依序發展。第一個階段 發生在 3-5 歲,此時兒童產生對大小和權力的判斷,知道大人與小孩的

設限與妥協理論將設限過程的發展區分為四個階段(如表 2-2),每 個階段雖可能因認知能力而提早或延後,但仍會依序發展。第一個階段 發生在 3-5 歲,此時兒童產生對大小和權力的判斷,知道大人與小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