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上海便利商店市場看統一超商之競爭力

第五章 統一超商的競爭力優勢分析

第二節 由上海便利商店市場看統一超商之競爭力

統一超商在台灣便利店市場稱霸三十年,如今於 2009 年 4 月 30 日終於在 上海開設了 4 家獨資便利店,是最晚進入十裡洋場的外資便利店。比死對頭全 家便利店晚了五年,比喜士多晚了八年,比羅森晚了 13 年,而比本土動輒擁有 1000 家門市以上的國營便利店–快客、可的、好德等則晚了近 16 年。

統一超商跨足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是否能成功登陸? 本節將先探討上海市 場的進入障礙,其次將會研究統一超商的之進入策略,最後則會研究統一超商 進入市場後所採行的競爭策略。一個公司在考慮進入新事業時,除了考慮進入 當時的策略之外,尚會構思進入市場之後要採取如何的競爭策略,獲取公司進 入該市場後的長期競爭優勢。

一、進入障礙

(一)規模經濟 (Economy of Scale)

所謂規模經濟是指當某一產品之產量愈多時,其長期平均成本會愈少,

反之若產量愈小時,其長期平均成本會愈大,在經濟學上我們稱之為「規 模不經濟」。對於新進廠商而言,因為進入初期無法享受規模經濟,成 本高於先進入者廠商,因而造成進入障礙。

本土優勢:

遊戲的勝負與否取決於經營能力,但先決條件是有足夠的店可以參加競 爭。便利連鎖店是一個微利行業,需要規模經營才能賺到錢。比如至少 需要300家店面面才能降低採購成本。此外,由於單品的毛利率不高,故 還需要足夠的周轉率,公司才能實現盈利。如果短期內,新來者無法形 成規模效應,則很可能受到較大的成本壓力。”

但在短時期內,7–ELEVEN顯然無法擴大到300家店面的規模。另外2005 年至2008年,考慮租金漲幅、人力成本、電費成本,便利店固定成本約 上升了20%。儘管經濟不景氣,租金比前兩年有所下降。但是已經佔據 有利地理位置的便利連鎖店,不會輕易放棄營業。這就加大了新來者的 競爭成本。

300家店面只是保住不虧損的最基本條件。如果在上海便利連鎖店領域做 大佬,或者說躋身第一陣營,3年至4年內至少得有1000餘家店面才行。

目前在上海店面最多的是聯華快客、可的、好德,旗下店面均超過1000 家。聯華快客店面更將近2000家。農工商超市旗下的好德便利,在併購

“可的”後,店面高達1400餘家。此前好德便利曾耗時3年擴張至1000 餘家店。但此時非彼時,新來者已無法複製好德便利高速發展的傳奇。

選址困難:

上海家便利店市場趨於飽和,7-ELEVEN便利店此時入滬,選址困難,

且上海87%的地盤被本地品牌佔據,外資只占13%.此外,在中國連鎖規 模超500家的,均為發源於上海的本土品牌。由此可見,上海便利連鎖店 的競爭實力。上海的前四強中,僅華聯羅森為中外合資便利店。

但統一超商依然信心十足,預計3年內在上海開店165家,5年開到300家。

並宣稱上海是個國際化大都市,雖然可以根據人口密度計算便利店的飽 和數字,但是從120多平方米(目前7-ELEVEN的規模)到30平方米,便 利店的大小並沒有約定俗成的定數。目前7-ELEVEN在上海新開4店分別

位於徐匯區、盧灣區、浦東區等,分屬辦公商圈、住宅區、交通樞紐。

(二)產品差異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

產品差異意指,一群具有互相替代性的產品,因下列因素而使得彼此間 的替代性不具完全性:

5. 物理上差異:商品的基本功能是相同的,但因為性能、構造、設計 之不同,而使得產品差異化。

6. 買方主觀差異:由於廣告、宣傳之活動,使得買方對某一品牌、商 標之產品具有偏好。

7. 知識不完全:買方在無知、不關心、習慣性的惰性下,作了商品的 選擇。

8. 提供特殊之服務:透過專門的人員原來提供或配送商品,或提供服 務、信用性供給等附帶服務。

上海便利店開店極端擁擠,從2001-2003年“肩並肩”、“門對門”式 的瘋狂搶佔地盤擴張,到各大便利店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決定200米內不 再開店;從連續多年的單店營業額負增長到去年年底半數以上店面實現 盈利,上海便利店已從外延擴張走向了內涵擴張,競爭日趨理性,發掘 自身特色,形成了自己的產品差異化。

然而各個便利店的產品差異化競爭不是價格戰而是經營戰。靠商品和服 務的差異化來提高競爭力,可以說是目前上海林林總總、大大小小各色 便利店的經營特色。店員溫暖的笑容與親切的問候,是最簡單而最好的 贏取顧客滿意的方式。細節處周到體貼,再加上便利店內所陳列的商品 與有特色的促銷方式是便利店經營的要訣了。

上海便利店的差異化也已產生。羅森、全家、喜士多的主要客戶是學生 和白領,它們的店面在辦公大樓商業區做得較好;好德、可的的檔次居 中,店面多、服務全;快客、良友的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重頭放在了 社區店。目標客戶不一樣。

而與一般的本土品牌不同,上海農工商超市一開始就打出差異化的品牌 戰略,未打“農工商”牌,而取“好德便利”的新名。第二,上海農工 商超市推出介於“家裡吃飯”和“飯店吃飯”間的第三種飲食模式。第 三,作為上海市農委系統下的企業,好德便利店充分發揮優勢,推出了 一些“自有品牌”的定牌商品,如豆漿、菜包子、點心、茶葉蛋等,並 且專業配送。

已經在上海成為“老居民”的好德與可的便利店的服務品質,卻正在漸 漸落後於進入上海市場不久的全家Family Mart、喜士多、羅森等“新 秀”便利店。

全家Family Mart便利店,因其以差異化的商品線以及店員出色的服務 來吸引消費者,以“全家就是你家”的溫馨口號,爽朗、明亮、新穎的 店面,為消費者提供親切的購物環境。它的商品促銷方式力求創新,每 個月都有打折活動,並在業界首推同商品“第2件6折”活動。

統一超商必須有自己的產品差異化策略,才能在眾多各有特色的競爭者 中脫穎而出。統一超商目前採用的戰略為”本土化融合國際化”。針對上 海白領外出就餐需求,統一超商在上海首家推出“速食島”服務,配置 的小型廚房將在中午和晚餐時段供應12種適和上海居民口味的菜式,均 在半小時內現做現炒,每兩周將換一次菜色。好燉(關東煮)這部分品種 超過20種,其中4成為蔬菜製品,湯頭則採用鰹魚、昆布燉煮。還有在 台灣取得不菲收益的平價現煮咖啡—City Café,以及從台灣引進的牛肉 麵和新鮮豆漿。

“台灣零售流通業教父”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重仁表示,差 異化將是其在上海市場採取的策略,同時,上海7-ELEVEN便利店又將 是國際化時尚的生活體驗店。在“國際良品”專區,引進世界各國多種 商品,提供全世界最流行的選擇,該區域內貨品為7-ELEVEN獨家銷售,

且通過其在台灣集體低成本採購做到平價銷售。還規劃“台灣專區”提 供最受歡迎的暢銷零食,如可樂果等,讓消費者體驗“平價奢華”。

台灣全家對7-ELEVEN便利店帶廚房的方式不以為然,認為 既要申請衛 生許可證,還要聘請一位廚師,等於是開一家餐廳,這樣很難做加盟,

並不會考慮跟進。鮮食確實是便利店的薄弱環節,一般便利店只賣些茶 葉蛋、饅頭、冷凍盒飯。然而就差異化競爭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產品 差異化,因為商品是便利店競爭的核心。

(三)必要資本量(Capital Requirement)

必要資本量的意義是:當廠商進入市場時,所需最低限度的投資額。必 要資本量的高低將視該產業特質而定,例如電腦、採礦、機械、汽車等 需要大量資本設備的產業,必要資本量相當高。為了競爭而需投入大量 的財務資金,便形成了進入障礙,尤其是如果資金是用在極具風險,或 不能收回的廣告、研發活動上。

連鎖加盟法令限制:

相較於台灣7–ELEVEN加盟店的比例高達90%,中國相關法令規定,連 鎖便利店開業一年內,不准開放加盟,因此統一超商短期內只能以直營、

併購為主。直營併購的資本投資相較於加盟是大很多的,投資回報週期 長,需要待大量新店成熟、總營業收入提升後,整個公司才能實現盈利。

然而統一超商已投入1億元人民幣,計畫1年後開始吸引加盟店。

高成本:

上海店租金較幾年前已經漲了幾倍,而水、電、運費、倉儲等的費用節 節升高,對於利潤微薄的便利店更是步步維艱。

7-ELEVEN 4家門市面積估計都大於100平方米,7-ELEVEN所在門市一 帶天鑰橋路租金行情,1天1平方米的租金是30元人民幣,而7-ELEVEN 天鑰橋門市約150平方米大,估計每月租金為13.5萬元人民幣,折合新台 幣約67萬元。上海7-ELEVEN店型會與全家極為類似,但因進入時間晚,

只能拿到租金較貴的地點,加上上海地區住宅區與商業區的區隔清楚,

因此可供開店的店面少,租金自然高昂。

後台作業投資:

上海物流系統並不成熟,因此統一企業集團在一年前便在上海建立統超 物流公司,期望從店面前端營運到後援物流配置,全力支援7-ELEVEN 事業在滬發展。如果統一超商要將台灣成功的經驗: 捷盟等物流公司配 送體系複製至上海,後台作業、配送、倉儲等需要大量資本設備的投資 勢必要做,因此必要資本量相當高。為了競爭而需投入大量的財務資金,

有可能形成了進入障礙。

(四)學習或經驗曲線

某些產業有一種趨勢現象:當廠商生產某一產品的累積經驗愈多,單位 成本就會下降,成本下降是因為作業方法被改進,而提昇了效率,進而 降低成本,形成進入障礙。

統一超商在台灣有三十一年的便利店經驗,然而其在上海的便利店經驗

統一超商在台灣有三十一年的便利店經驗,然而其在上海的便利店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