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相關理論基礎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數學課堂中的小組互動,社會建構論談到知識產生的歷 程,係在不同的想法陳述下,進行內容的補充或相互質疑,最後找出共同認可的 知識,這部分應用在數學課的小組教學時,係可成為小組互動討論出答案的理論 基礎。因此本節將先探討社會建構主義的起源,並與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比較 理論」與「社會交換理論」做相關探討,最後從教學中的社會互動,討論該理論 應用在教學時有哪些需注意的事項。

壹、社會建構理論 一、理論緣起

建構主義的起源在於對知識本質的探討,因而有其深厚的哲學淵源。相關問 題係如知識如何存在?知識究竟如何獲得?傳統理性主義,係主張「知識」為被 發現的角色,認為知識原本就存在,我們不過是將知識找出來;經驗主義的學者 則注重人類認知能力,認為知識並非等待被發現,而是透過我們思考而來的產物

(許馨月,民90)。

另外對知識學習觀點的改變,包括從最早行為主義,認為學習是行為反應的 取得(response acquisition),到認知結構論將學習定義為知識的取得(knowledge acquisition),到近期的建構主義論者,將學習定義為知識建構(knowledge

construction)。這樣的過程也導引了學習的重心從「教師或知識→學生」逐漸轉移 的過程(Mayer, 1993)。

建構主義的興起即對上述兩種說法的反對,但因為主張建構的學者們,對知 識本質的看法和對知識建構過程的觀點也有不同意見,因而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派 別,整理建構各學派間的共同主張,可發現有三項共同觀點:其一,知識的形成 是人主動建構而產生、非被動的接受;其二,人的知識並非真理的存在,而是符 合個人經驗事實;其三,知識有其發展性、演化性會根據時間的發展而有所改變,

而非一成不變(楊龍立,民86)。然不同派別間的共通點在於認為知識必須由學 習者主動地建構,有了這些基本認識,以下將就社會建構主義內容作進一步探討。

之所以進一步發展成社會建構主義,可從建構主義的心理學淵源加以探索,

重視「社會—文化」或「社會—歷史」角度來探討心理現象的Vygotsky,認為知

識的發生與發展,尤其是較高階層心理功能的獲得,應該是根源於社會、歷史、

文化的影響,因此特別重視社會文化脈絡對發展的重要性。Vygotsky強調個體經 由分享集體的知識,進而促進本身知識的成長,而語言將是重要的傳遞工具。此 種說法啟發了社會建構主義的形成,對數學教學來說亦是很重要的發展趨勢(許 馨月,民90)。

此外,「進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是Vygotsky理論 的重要概念,主要是探討學習與發展間的關係,其所決定的是兒童無法獨立解 決,但在協助之下可以解決問題的能力所在的區域。另外在後結構主義哲學潮流 下的建構主義,和「論述心理學」(discursive psychology)並稱為「文化心理學」

發展的主流下,更強調人類認知與知識形成的社會性基礎,換言之,除了建構的 想法之外,更融入並重視社會、文化與生態等因素對認知的影響(宋文里譯,民 90)。有了上述認識之後,下段將繼續介紹社會建構論,應用在教學上有何相關 發展活動。

二、教學上的相關應用

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口語表達及溝通的技巧,通常會影響互動品質的良 窳。而不只是在語文科的互動才如此,在其他各領域的互動過程,口語表達能力 也絕對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同儕的對話及互動,提供了許多練習的機會,讓孩 子可以在較小的壓力下(相較於與教師互動),從同儕的示範及回饋中,不斷修正 自己(林姿君,民89)。

Gergen(2001)也談到,在社會群體建構知識的歷程中,語言如何呈現、表 達的方式最為重要,因為知識的來源是語言。相關內容可分別由以下三點說明 之:首先,語言的必須經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共同合作,在人們的協商、合作、

修辭、儀式、角色和社會情境等歷程下,最後才能達成共識,因此語言是以「社 會的相互依賴」為基礎。其次,語言的使用有其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例如大家 認定的一張桌子,換到另一個情境之後可能被稱為椅子、防護板或木柴等…,因 此語言的意義是「情境依賴的」(context dependent)。最後,語言並不是外在世界 的反映,也不是個人內在心理的表達,而是一種遵守規則的活動。日常語言所遵 守的規則標準,是由生活方式或社會成員之間的協定所規定的。因此語言有「公 共功能」(communal function)的意義。

而應用在教學方案上,社會建構論可提供以下幾點基礎:1.學習中的認知過 程應該被加以釐清,並且將之提升為表達的語言,如此便能充實學習結果的整體 感與實用性;2.高層次的心智活動來自於社會生活及語言上的互動,因此在教學 時應重視學生間的協調、磋商歷程;3.除了口語能力外,讀寫能力的表達學習也 有賴於學生在其ZPD中的成長,如將策略與知識內容加以內化、激發與運用;4.

知識建構來自人與人之間社會文化現象的互動,學習不應該存在於特定情境,應 該加強學生對其他社會情境的應用(Elizabeth, 1995;謝秀圓,民92)。

三、與研究的關係

綜合上述內容,社會建構主義超越了「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兩派觀點 的爭執,主張知識的起源和發展既不是外在的世界,也不是個體內在的理性,而 是社會群體所建構的(Gergen, 1995)。換言之,知識或現實是社會群體以「交 互主觀」(intersubjectivity)的方式建構出來,成員彼此分享共同的意義和觀點(李 咏吟,民87)。

本研究在探討小組討論中的社會互動,由於小組討論教學的歷程,需要組員 間的彼此磋商、協調以取得共識,這樣的過程與社會建構主義所描述知識產生的 歷程,非常接近。同時小組在問題討論後,教師會針對每組提出的問題解法,進 行比較與詮釋,讓學生能從中學習到最簡潔,或最適合自己的解題方式;此方面 也非常符合建構主義的想法,認為知識是由個體自行建構的體系。有了這些基本 認識之後,本研究的目的即在針對現場蒐集到的資料,並與文獻內容進行對話,

以求更瞭解小組討論歷程的實況。

除了以社會建構理論出發來看教室互動外,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也可以發 現一些新的看法,例如從組員間的彼此競爭歷程,可以對照社會比較理論說法;

而組員間彼此合作的互動,也可以從社會交換理論來加以對比。下兩段即分別討 論這兩種理論與教室互動的關係:

貳、社會比較理論 一、理論緣起

社會比較理論係由Festinger於1954年所提出,他認為個人具有評估自己能 力、地位、和意見的需求(need)或趨力(drive),並且會主動尋找相似他人進

行比較(Sears, Peplau & Taylor, 1989)。Kruglanski & Mayseless則對社會比較做出 較廣泛、且明確的界定,認為「社會比較是針對特定內容面向的社會刺激,所進 行的比較性評量。Taylor & Lobe則l認為,所謂社會比較的行為包括廣泛的注意他 人的訊息,以及和他人比較的行為。(引自林春如,民90;張琇珺,民89)。換 言之,社會比較是針對特定內容或面向之社會刺激所進行的比較性評量。社會比 較的刺激來源有可能是朋友、同學、同事等,在學業、人際或工作表現等層面上 所做的相互評估。

綜合上述說法,所謂社會比較,係個人為了克服不確定感與焦慮的情況下,

尋找相似他人作為刺激來源,並針對各種可能的表現層面,進行評估比較,再搜 尋或辨別自己與他人在某面向上的相似或相異之處。

社會比較理論存在著以下假設:首先,個人可能對自己的觀點或能力感到懷 疑或不確定,因此每個人都有評估自己觀點、能力的趨力;第二個假設是個人總 是會尋找盡量客觀的標準來評估自己與他人,而客觀的標準來源,通常會是社會 公認的物理標準;第三個假設則是個人尋求比較的對象,通常是與自身能力相近 的他人,並且與相似他人做比較後的結果,會比與能力有差距的人做比較的結 果,還要來的穩定許多(Baron & Byrne, 1997;黃建榮,民92)。

二、教學上的相關應用

在對社會比較理論有初步認識之後,本段將開始探討該理論與教學情境有何 關連。其實就整體而言,學習情境就是一個充斥社會比較訊息的所在,換言之,

學校及班級教室即是典型的社會比較環境。大體而言,學生在學習歷程中會出現 社會比較的動機,可歸納出以下三種(張琇珺,民89):

(一)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

其目的是在自我瞭解與界定,並非為了特定目的而出現的動機,個體的 意見或能力經由與他人比較後,才能較準確地瞭解自我狀況。由於個體僅為 了自我瞭解,而尋找與自己有相似特質或表現的他人進行比較,這樣的情 況,通常稱之為平行比較(Lateral comparison)。

(二)自我改善(self-improvement):

自我改善的動機,是經由與他人的社會比較,進而提升自我效能的一種 歷程。通常出現在個體對自我能力、表現有相當自信時,他們不滿足於現有

的能力,因此經由與能力較優秀的相似他人做社會比較,希望能提高自我能 力與表現。類似這種尋找表現較好的對象,以促使自己奮發向上,通常稱之 為向上比較(upward comparison)。

(三)自我拉抬(self-enhancement):

自我拉抬的動機,主要是希望藉由社會比較的歷程,達到維護自信、改 善情緒的目的。通常出現在個體對自我能力、表現感到失望或缺乏自信時,

自我拉抬的動機,主要是希望藉由社會比較的歷程,達到維護自信、改 善情緒的目的。通常出現在個體對自我能力、表現感到失望或缺乏自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