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分別敘述本研究之動機、目的、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傳統紙筆測驗為什麼開始受到質疑,因為是非選擇填充,甚至應用題,要求 提供答案卻不容許論述的彈性,已經不能反應我們對知識產生方式的理解(吳毓 瑩,民 88)。之前我們同意題目出現會有正確答案,漸漸地我們對正確的定義開 始懷疑,因為有太多旁門左道的答案開始對我們本來相信的正確答案撻伐。同樣 的情況發生在講述式教學,因為單純的理論或題目講解,還是以教師的思考為 主,對學生而言也未必能符合知識取得的方式。

對照上段紙筆測驗無法反應知識產生的理解,研究者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個 很有趣的例子:「有個小學段考的國語考題,請寫出與下列相反的字:上:( );

正:( );左:( )」。我們正常的反應就知道,答案應該要寫「下、反、右」,

但是可愛的小學生卻是把考試紙倒過來,再寫一次上正左。

再舉一個中學考題的例子,給你一個溫度計,讓你從一樓走到二十樓,請用 溫度計來估算這棟樓的高度。學生的答案很多:第一個是拿繩子綁著溫度計,從 20 樓垂到地面再算繩長度;第二個可以用溫度計當量呎,比一比一層樓多高,

再乘以 20 就 ok 了!第三個更直接,你去問管理員 20 樓多高,然後把溫度計送 給他!教科書上的正確答案應該是背出從海平面開始,每上升 1000 公尺,溫度 會下降 6.5 度,所以要給你溫度計。但是第一個答案很明顯可以估計得比後面那 個準很多。

當我們的知識觀開始廣闊,能夠發展出來的路也就變的越來越多。當我們洞 察到原來路不只有一條,其他路很可能更快,怎麼能夠忍受讓自己慢吞吞地不進 步!建構主義跟這樣的想法很類似,知識的產生並不是只有一條出路,而是可以 由很多不同的方式來達成。加上個別學生根據不同的背景來源,其實每位學生多 少持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們理論的發展未必是透過模仿或教學,而是從交互論 述、合作、協商中達成的(宋文里譯,民 90)。

從上述幾段例子可以發現,其實每個學生的想法有著出乎教師意外的之處,

這些想法或許未必每次都能出現,或許他的內容並不是每次都那麼有意義,能夠 幫助學生學習,但是只要這樣出乎意外的想法一旦出現,對教學活動而言就是一 種新的經驗產生。過去在單一講述的教學中,這些想法雖然存在,但多數是隱藏 在學生內心而未出現的。若能透過小組討論的觀察,發現這些意外的想法,或許 在教學活動的發展,或者幫助學生排除困惑上,都會有所幫助。而這也是本研究 的動機之一。

延續上段對教師講述法的描述,學生未必能藉由單純的理論或題目講解完成 學習,基本上講述還是以教師的思考為主,對學生而言,他們也未必能符合知識 取得的方式。在課堂講述的師生對話中,其實也存在著一些隱含的訊息,一方面 學生的學習會受到教師心靈設定(mind-set)所持觀念所影響,他們總是相信,

老師不期望他們做不尋常的回答(宋文里譯,民 90)。例如老師在講解完一項較 困難的概念時,會順帶性地問:「你們聽懂了嗎?」也許有部分學生是真的理解,

但是更多學生在聽到這個問題時,多半會傾向自然地回答:「懂了!」,不管自己 是真的懂或假的懂。

Chinn & Brewer(1993)又提到,學生面對新學習的反應並非直接接受,而 是根據本身的能力、背景、動機來決定是否接受該新學習的內容。課堂的教學活 動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時,同組的組員們便需要共同面對一個新的問題,進行 探索、思考等解題歷程。組員也會因為自己的能力、背景…等因素,而在小組中 表現不同的發言行為,久而久之這些行為就成為該成員在小組中的特徵,除了組 員自己會意識到自己在小組中的地位角色外,其他組員也會對該組員往後的表現 有所期待。

從上述的說法可看到,每位學生的獲得知識的歷程可能都不一樣,因為他們 的背景能力原先就有所差異,因此有的學生可能學得很快,有的學生可能需要很 多類題、相關時間融入討論或自我演練中,才能達到相同的學習效果。比較這些 組員,在相同的討論歷程中,會表現出哪些不同的學習行為,係本研究的研究目 的之二。

最後,談到近期許多科目(如自然、數學課)教學活動上的改變,有著從講 述式教學延伸到討論式教學的趨勢。相關研究中除了提到,小組討論式的教學,

對學生在解題思考、溝通能力與人際關係的發展上都優於講述式教學外;學生在 教學現場的表現,也都呈現喜愛討論式教學多過講述式教學的情況(蕭月穗,民

89)。然而討論式教學是否真的如果完美無缺,當研究的焦點落在學習成效較差 的學生身上時,上述小組討論教學的種種優點,似乎就顯得派不上用場。

Cooper的研究中提到,比較高、低社群地位學童在課堂討論中的發言內容:

舉凡「談話權輪替的次數」;「不同談話夥伴的人數」;「主動開始談話的次數」;

「被其他兒童提及的次數」;「受羞辱、嘲諷的次數」與「學生的自語量」。低 社群地位的學生除了受羞辱、嘲諷次數外,其他的項目都跟同儕有極大差異(蔡 敏玲、彭海燕譯,民87)。首先他們的談話較容易被忽略,亦即主動發言,或與 其他同儕談話的機會明顯較少。小組討論的過程雖然以重視學生主動參與為目 標,但是在組員不公平的地位條件下,高、低地位的學生很難能夠有相同的學習 內容、態度、甚至人際關係上的發展。

因此從小組討論的教學活動中,觀察高、低地位(本研究將以不同任務群體 的方式分類)在學習內容、態度或人際關係上的發展有哪些差異,係為本研究的 動機之三。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五人為一討論小組,探討他們 在上數學課時的討論情況,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組員們在不同的問題下,各自呈現想法、達成共識的討論歷程。

二、觀察個別組員在討論歷程中的發言行為,並歸納任務群體。

三、比較不同任務群體下,小組討論對組員的學習影響。

第二節 研究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不同性質的問題,在討論歷程上存在哪些差異?

二、組員在討論中有哪些行為?可歸納出哪些任務群體?

三、不同的任務群體,在小組討論的學習中有哪些影響?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根據本研究題目:「數學課堂中小組討論的互動歷程」,為使研究方向與內容

更加明確,係針對相關名次定義如下:

壹、小組討論

本研究所指的小組討論,係在數學課的教學活動中,經由楊老師針對課本教 材單元,思考出該次數學課的討論題目,並在教師講解完題意之後,小組才開始 就自我的想法提供,或者聆聽其他組員的意見,最後以協商的方式得到最後小組 的共同答案。

貳、社會互動

本研究所指的社會互動,廣義係泛指數學課堂開始後,所有有關於小組成員 間的互動歷程。狹義係指在小組在教師的題目公布之後,組員們以共同探索、提 意見、想法、甚至相互質疑等互動行為。

參、任務群體

本研究所指的任務群體,係指研究對象所在的小組,根據其個別組員原先的 發言內容與行為特徵,歸納出組員們在小組中的任務類別,相同任務者即集合稱 為任務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