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相關研究

目前國小在各科的教學設計,增加了許多以探究為主的討論活動,不少教師 以採用分組教學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許多有關小組討論的研究,分別從不同的觀 點來進行分析,例如從整個討論歷程的發展來分析,可以瞭解到討論歷程由不成 熟到發展完成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改變;從小組討論的發言內容分析,可發現 討論歷程中到底包括了哪些行為;從小組成員個別的角色行為分析,可以瞭解個 別組員在小組中的學習情況;最後從小組互動型態分析,可以瞭解究竟在分組教 學中,其組內的互動情形如何。

本節即針對討論歷程發展、討論行為、角色分類以及討論類型分析四類,綜 合國內外之研究,分別就其研究主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結果加以探討。

壹、相關研究概覽

一、討論歷程發展分析

對學生而言,小組討論就是一種認知發展上的社會互動的歷程,知識是經由 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互動之後的結果,也是互為主觀的社會建構歷程之 產物,交換彼此對學習素材的理解觀點(蔡清田,民87)。在前一節小組討論的 限制時曾經提到,要把小組討論付諸教學活動時,需要一些條件配合。換言之,

小組討論教學的構成則需要一段發展歷程,國內對討論歷程發展的相關研究如 下:

房昔梅(民92)曾以行動研究的方式,對一班五年級的學生進行討論式教 學,並將研究期間區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初始期、調整期與穩定期。初始期的 重點在刺激學生發表意願、引導發表與建立規範;調整期則開始嘗試變化教學技 巧、調整小組間的能力組合,並引導學生提問與反思;最後穩定期,係重視發表 後的關懷、學生對問提答案的多樣思考、以及討論時的質疑辯證,並引伸組員做 結論的能力。

許馨月(民90)則是以質性研究的方式,觀察兩位五年級教師班上的討論 式教學,同樣將觀察期間分為教學適應期、教學活動期與教學檢視期三階段。適 應期的教學以瞭解學生能力程度、形成課堂討論秩序以及要求學生上台發表為 主;教學活動期則開始變化教學以提高學生興趣,最後教學檢視期,教師則是透

過進修或觀摩其他教師教學,調整教學方式以增加學生討論的內容與反思。

翁嘉聲(民89)則以俗民誌的方式,觀察一班五年級的數學討論式教學,

研究期間分為相互瞭解、逐漸熟悉、展露自信與持續穩定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教 學主要在訂定課堂規範,並刺激發表意願;在逐漸熟悉階段,學生意願提高後,

便開始引導學生將發表內容說得更清楚,並且平衡學生間的發表次數;到了展露 自信階段,多數學生習慣發表,教師開始引導大家幫助程度低的學生發表;最後 持續穩定階段,則培養學生主動解題、發表與質疑的能力。

歸納上述內容可知,小組討論在研究初期,多數學生還無法適應討論該怎麼 進行,因此小組討論發展的主要問題包括:學生參與討論時間少,多數時間沈默;

發表內容較為鬆散,無法進入問題核心;討論秩序也有不佳,使討論進行困難。

為了改善相關問題,教師會思考行動策略或參加相關進修的方式,來修正教學活 動、提升討論動機或培養小組討論能力。

在Yackel, Cobb, & Wood 的研究中,也提到討論式教學應該融入具體化經驗 的例子。Yackel 等人曾以小組討論教學的方式,讓小學生們在互動中發展數字觀 念,在相關研究結果中提到,研究初期所呈現單純數字的運算,對學生而言意義 不大,因為在數數的過程中,學生對數字的意義缺乏理解,因此無法構成有效的 討論歷程。為了讓小組對數字有運算的概念,教師採用的方法是改採具體物的呈 現,讓學生在討論數字運算中,融入對具體物的解釋內容,之後再帶入純數字的 運算的教學活動,便顯得流暢許多(Yackel, Cobb, & Wood, 1999)。

二、小組討論發言內容分析

從小組討論的發言內容進行分析,可歸納出討論中有哪些發言行為,由於各 個題目的討論可能由不同發言的組合所組成,因此整理這些發言行為的分類,對 於找出討論歷程的一般模式有很大的幫助。

王金國(民87)係採俗民誌的方式,以國小五年級班級中六位學生所組成的 一個小組為研究對象,進行近三個月的現場觀察,研究過程中,資料蒐集方法包 括:參與觀察、訪談、問卷及蒐集相關文件。研究發現學生在小組討論活動之發 言內容包括了「與主題有關的內容」、「與討論程序有關的內容」、「與個人情 緒有關的內容」、「離題」與「其他」等,各類別中的發言內容整理如下:

(一)主題相關內容:重述、抱怨題目、邀請發言、給意見、質疑補充、問其 他人答案。

(二)程序相關內容:附議、無意見、接話、澄清、表決、綜合意見精緻化。

(三)離題:搞笑、看錄音筆、玩樂、開別的話題。

(四)個人情緒:生氣、抱怨、關心其他組員、人身攻擊、消極不想發言。

(五)其他:爭吵誰該上台。

沈文蓓(民86)則是以國小社會課的小組討論為題,兼採量化的問卷與質性 的觀察進行研究,研究結果中發言行為包含眾多類目。研究者係將類目中較類似 的地方合併後,歸納出小組討論的發言行為:基本討論行為、中層次行為、高層 次行為、未參與討論行為與個人情緒行為。各類別中的發言內容整理如下:

(一)基本討論行為:重述、插話、提意見、提方向、接話、附議、回嘴、邀 請發言、抓錯字、糾正、思考語、純反對、質疑。

(二)中層次行為:澄清、補充。

(三)高層次行為:說服、改變想法、猜別組的答案、監控推理歷程。

(四)未參與討論行為:嬉戲、缺乏發言動機、推卸責任、不想上台、問別組 答案、對別組保密、問下課時間。

(五)情緒反應:堅持自己的答案(個人情緒)、責備其他組員、要其他組員 給答案(與他人互動的情緒反應)。

Meloth & Deering在比較同儕討論、閱讀理解與後設認知效果的研究中,將討 論行為分為九大類,各類別中的發言內容整理如下(引自王金國,民87):

(一)教導活動:含自發性的陳述,包括注意焦點、提供協助、貢獻、指示與 相關評論等發言內容。

(二)學習活動:含要求協助的相關行為,如對組員或對教師的提問與要求資 料。

(三)回應:含知識性回應、非知識性回應、有內容回應、無內容回應、澄清 問題、反對等發言內容。

(四)與內容有關談話:含大聲閱讀、拼字、讀作業單等相關談話。

(五)評價:含任何正、負面的評價,對象包括其他組員、小組、自己、作業。

(六)速度:含要求作業加快完成的相關談話,如指示、疑問或回應等發言。

(七)管理:對其他人的控制行為,如要求參與發言、討論、制止吵鬧等發言。

(八)合作:指小組共同協助工作。

(九)離題:包含偏離主題的所有發言。

Webb等人針對六個班的七年級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學,研究他們在分數、

小數問題的解題表現。其中觀察的重點並非答案的正確與否,取而代之的是學生 面對問題採取的行動,以及學生自己對解題策略的解釋。並進一步根據學生行動 內容高、低層次的不同,將這些行為做詳細分類:(Weeb, Troper & Fall, 1995)

(一)面對問題採取的行動:

第一級:對問題沒意見或沒參與行動;第二級:單純接收其他組員的訊息;

第三級:模仿或抄寫其他組員的計算過程;第四級:接續完成其他組員的解題過 程;第五級:對其他組員的解題方法提出補充;第六級:重新思考問題,提供新 的解題方法。

(二)對解題策略的解釋:

第一級:沒有答案過程或解題錯誤;第二級:僅提供答案缺乏解題過程;第 三級:單純復述解題過程;第四級:表達數字的意義與運算過程;第五級:標記 運算規則與數字的意義;第六級:用自己的口語,重新解釋計算過程。

在上述研究中,學生在溝通技巧方面的分類,所出現的討論行為可區分出許 多層次,低層次的討論行為如回應及重述;中層次的討論行為如接續討論或相關 補充;高層次的討論行為如對答案的相關解釋、質疑與說服。

另外前兩項討論行為分類,分別出現在國語文與社會領域上的討論,相關編 碼可大略分為與主題相關討論行為出現的有無,其中與主題有關的發表內容之比 例並不高,約只佔全部發言內容的27.89%,換言之,學生在小組討論時「沒有產 生討論行為」的比例最高,將近有四分之三,顯示學生在討論的歷程中,大多數 的過程,即使有結果,也不是討論出來的,且討論時大多傾向於意見量的增加而 非質的改善。探討大多數的討論歷程,並未產生討論行為的背後因素:可能來自 於學生對於傾聽、不搶話、等待發言、接納比自己合理的意見、說話要有依據等 觀念不夠。學生有離題和開玩笑的行為;有些學生不尊重別人的意見;也有些學

生只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沒有解決衝突事件的方法;還有學生並不很清楚討論的 本質。

三、小組內同儕互動角色分析

小組內的組員通常會因為個別能力的不同,在小組內形成不同的角色,這些 角色與組員在討論中常出現的行為表現有關,久而久之,其他組員也會對這個角 色行為有所期待,最後成為該組員在小組中被認定的社會地位。這些社會地位的 印象,將對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以及討論後的學習效果有所影響。

小組內的組員通常會因為個別能力的不同,在小組內形成不同的角色,這些 角色與組員在討論中常出現的行為表現有關,久而久之,其他組員也會對這個角 色行為有所期待,最後成為該組員在小組中被認定的社會地位。這些社會地位的 印象,將對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以及討論後的學習效果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