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方法相當多元,本研究希望透過實際學習過程的觀察達 成研究目的,然由於研究者未能直接接觸教學歷程,因此研究者採取半參與觀察 方式,並配合錄影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而為了更深入瞭解學生的思考內容以及 團體運作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訪談參與的學生並蒐集相關文件。此外,為了記 錄並反省研究歷程,故也採用研究日誌的方式,對研究相關事宜進行反省。故本 研究係透過半參與觀察、訪談與文件蒐集、研究日誌等方法蒐集資料,其說明如 下:

壹、資料蒐集

一、半參與觀察:

Patton(1990)認為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透過參與觀察的直接體驗,觀察根 據研究者參與的程度,可約略區分為完全參與者、半參與觀察、與完全觀察者等 層次(引自吳芝儀、李奉儒譯,民 88)。為了真正瞭解學習過程,有必要對教學 中的學生行為進行資料蒐集,除了以研究日誌對學生表現做札記摘錄外,研究者 進入現場觀察,雖在課堂時間未能參與教學活動的進行,但實際上也融入、共同 聆聽課堂的進行,並緊接課後的時間,會與學生進行討論與非正式訪談。因此。

本次研究共計進行 13 次的觀察,並將歷程內容以錄音或錄影的方式蒐集資料。

觀察的目的是描述實地場域的現象、所進行的諸多活動、參與人員,以及從 參與者的觀點來發現意義,故描述必須真實、準確而且要詳盡(吳芝儀、李奉儒 譯,民 88)。為達此目的,研究者對每次教學活動均全程錄音,並轉譯成逐字稿,

以得到真實、準確且詳盡的資料。

二、訪談:

Altrichter、Posch & Somekh 認為訪談是溝通,其目的在得知觀點、解釋和賦 予意義以對情境有更多的瞭解(引自夏林清等譯,民 86)。訪談使我們有機會瞭 解他人的觀點,包括在行為背後的想法、態度和意見。其中又以開放式訪談更能 接近研究對象的看法,從而瞭解某部分無法直接觀察到的事件。

由於課堂觀察僅能關注學生的外顯行為,對課堂中學生小組討論後的想法與 感受則無從得知,故須透過訪談的方式,瞭解學生對學習的想法、感受。此外透 過學生類題演練的方式,可觀察學生在小組討論之後,有沒有對原先不熟悉的討 論題目進一步瞭解,藉以瞭解小組討論的成效。

論及訪談,Patton(1990)將開放式訪談分為三個基本取向,分別為非正式 會話訪談、訪談導引以及標準化開放式訪談。非正式訪談將問題顯現於立即的情 境脈絡中,並於事件自然進行中被詢問,有助於參與者的反映與問題的突顯;訪 談導引則將主題以綱要的形式明定;訪談者於進行中決定問題的順序,有利於時 間的彈性運用。標準化開放式訪談則將事先決定問題呈現的順序,且所有受訪者 均以相同次序呈現的問題,可減低訪談者的個人因素,且增加對參與者相同問題 反應的可比較性。本研究的訪談可分為三種方式進行,其中以非正式會話訪談與

訪談導引法為主,分述如下:

第一種訪談是在教學前的資料蒐集,配合相關問題(見附錄二)對學生進行 開放式訪談,其內容包括學生的基本資料、對小組討論的想法以及討論中的角色 定位,其中討論時的角色定位,可作為分析學生小組討論行為之依據。

第二種訪談是在教學後進行的類題演練,研究者根據上課討論過的問題內容 重新編擬類題,讓組員獨自演練,以瞭解個別組員在討論後的學習成效,這方面 的訪談資料,可與組員在討論中的參與行為進行交叉檢核,分析討論模式對學習 的影響。

第三種訪談則是在穿插於類題演練中的討論資料蒐集,安排學生以個別訪談 的方式,配合事先研擬之訪談大綱(見附錄二),主要以開放式訪談,讓學生發 表這段討論歷程對他的影響,如:詢問學生對上課的感受、教學單元的喜好,藉 此瞭解學習情況。此外在非教學的零碎時間,如:課前或其他時間,研究者也會 以非正式會話的方式訪談學生,以瞭解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想法與感受。

四、文件紀錄:

文件資料包括正式文件、私人文件、數量記錄與問卷調查等四種,其目的在 於檢核與增強其他資料來源的證據,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歐用生,民 84)。

本研究蒐集的文件資料包括參與成員的背景資料表、每次小組討論中的發 言、黑板或小白板的文字記錄及課本習作上的解題記錄,以深入瞭解參與成員於 研究中的想法與感受。

五、研究日誌:

質性研究重視研究者本身的反省,而研究日誌則紀錄了研究者對現場問題與 策略的想法,一方面有利於研究期間再做回顧與反思,另一方面研究議題中一些 簡短的記述或靈光乍現的想法,都會成為撰寫報告時的最佳助力。

研究者自決定題目階段,即開始作日誌撰寫,日誌內容除了包括研究者對教 學歷程的感受,並對學生討論歷程表現,摘錄札記與文件紀錄。在撰寫報告階段,

係以研究日誌作為對照時間軸,作為個別學習歷程分析之架構。

貳、資料分析

在質性研究中,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應同時進行。Patton 指出質性研究的目的 在於要從大量的資料中找出意義之所在,辨別出對研究具有意義的組型(吳芝

儀、李奉儒譯,民 88)。Ely、Anzul、Friedman、Gamer & Steinmetz(1991)認為,

進行分析是為了能夠在原始資料中,找出研究者所欲探求的主要意義,並且進行 組織、整理,以使讀者能分享研究者的發現。而資料分析時應可採用以下策略:

熟悉逐字稿、札記等資料內容;進行自由的思考或聯想;找出具有意義的單元,

可依據所發生的事件、某些陳述或意見等。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將每週教學後錄音所得之逐字稿,係於隔週重複閱讀數 次後,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小組討論內容、課後的類題演練資料、研究日誌與觀察 札記,根據研究問題,如:小組討論行為、個別發言模式、想法感受,以及角色 扮演的類型等,進行編碼。

再從編碼的類別中,先分析出一般討論模式的影響因素,並討論因素間的關 係;其次就個別發言的類型,分析組員發言時與其他組員交互回應之當下,所產 生的情境與言語脈絡;最後則分析小組討論對學習上的影響,包括策略方法、討 論內容等方面的學習。此外研究日誌亦在撰寫報告之時重複閱讀,以澄清研究歷 程中發生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