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知識管理之相關概念

一九九六年「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 t ,OECD)出版「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 )一書中,認為以知識為本位的經濟 即將改變全球經濟發展型態,而「知識」(knowledge)已成為生產力提昇與經濟成長的主要驅 動力。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當知識取代了傳統上的土地、人力、資本,組織從過去 注重實體資源(如不動產、設備、資金等)轉為重視組織內人員與知識資源,知識管理已成 為知識經濟時代中,各類組織賴以生存與維持競爭優勢之利基,國內外管理學者紛紛都將知 識管理視為一門值得深入研究的學問。故欲探討「知識管理」,應先釐清「知識」的意涵,進 而探究知識管理的的意義與內涵,以期能對知識管理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掌握。

壹、知識的定義

知識是知識管理的重要元件,「知識」究竟是什麼?「知識」的定義是複雜且具爭議的,

從傳統的、哲學的與現代觀的不同角度,可有不同的方式來解釋。

理性主義者認為知識係經由心智建構觀念、定律或其他理論演繹而來;經驗主義者則主 張知識係以親身體驗累積經驗後歸納而形成。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所指的知識,並不侷限 於理性主義、經驗主義或學術性知識,人類悠久的歷史本身,就是知識累積的記載(楊振昇,

2001)。D. B. Harris認為知識是資訊、文化脈絡及經驗的組合(引自陳志強,2003)。Dewey將 知識視為人類生活過程中,用來解決疑難問題的工具,認為知識是透過活動的過程,經由人 本身的思考加以創造出來的,其具有活動性、工具性、實驗性與創造姓等四大特性(引自林 聖岳,1997)。T. H. Davenport & L. Prusak 把「職場上的知識」看成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

它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以及經過文字化的資訊,也包括專家獨特的見解,為新經驗的 評估、整合與資訊等提供架構(胡瑋珊譯,1999)。I. Nonaka & H. Takeuchi(1995)指出:

知識係為有充分根據之信念,其以個人求真為目標,且持續不斷的調整自我信念之動態歷程 產物。查詢牛津、韋氏大辭典對於知識的定義為:人類從經驗中獲得的理解、發現或學習的 加總,亦是一種知道( knowing)的事實與狀態。

一、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之相互關係

知識管理的對象就是所有的「知識」與「資料」、「資訊」、「智慧」,而在一般日常生活中,

一般人常會將知識(knowledge)與資料(data)、資訊(information)、以及智慧(wisdom)之概念相混 淆,而中外學者對於知識的本質,也因專業領域與其探討目的之不同而有所差異(黃旭廷,

2002)。以下就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四者的關係加以說明:

根據D. B. Harris的觀點,認為資料、資訊與知識的差異,資料是一種無相關性的事實;

資訊乃經過儲存、分析與解釋之資料;知識則為一種資訊、文化脈絡與經驗的結合(引自廖 春文,2001)。

勤業顧問公司特別將常見「知識」和「資料」、「資訊」與「智慧」等相近的名詞加以 區別(如圖2-1)。所謂「資料」指的是對觀察事務所作成的紀錄;「資訊」則是指處理後具 有意義的資料;「知識」可視為人類將資訊透過思考而形成,而「智慧」則是以資料和資訊 作為知識形成的基礎,個人以此為根基,運用自己的應用和實踐能力來創造價值的泉源而產 生(劉京偉譯,2000)。在以下的知識分類中,將會發現,越接近塔的底部,越屬於易察覺 的顯性知識;越接近高層,越屬於不易發現的隱性知識。

圖 2-1「知識」和「資料」、「資訊」與「智慧」之層面關係

資料來源: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頁27),劉京偉譯,Arthur Aderson著,2001,台北:

商周。

吳清山與黃旭鈞(2000)歸納整理資料、資訊、知識和智慧之涵義如下:

(一)資料:係指有關於各種事件的簡單、明確、客觀的事實,易於結構化、取得、溝 通,容易傳達給他人知悉,這是「知其然」(know-what)知識。

(二)資訊:係指有目的的透過分類、計算、調整與精簡等系統化的方法加以處理後所 具有意義的資料,可能同時結合兩個以上的事實而產生另一個新的事實,這是「知其所以然」

(know-how)知識。

(三)知識:是人類根據實際的情境所作的判斷,藉由專業分析、洞察力、判斷資訊來 掌握先機及行動的能力,是事物如何運作的理論,也可隨時空轉變而有所變通的能力,這是

「知道為何如此作」(know-why)知識。

(四)智慧:係指經過多次的實踐與知識經驗累積後,可以準確的評估知識並設計行動 計劃,這是「關注為何如此做」(care-why)知識。

葉連祺(2001)認為資料是一些事實(fact),經選擇、分析、詮釋之後可抽釋出一些具 有意義性的看法,此即為資訊;資訊在經選擇、比較與組合的程序,轉換為可作為行動依據 的正確基礎,即為知識;知識若經應用及驗證後,及形成主導行動的智慧,其包括對知識產 生、運用和統整的指引,而知識和智慧是做決策的主要依據。(如圖2-2)

圖 2-2「知識」和「資料」、「資訊」與「智慧」之相互關係

資料來源:知識管理應用於教育之課題與因應策略(頁34),葉連祺,2001,台北:教育 研究,89。

廖春文(2001)說明了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間的關係,認為資料的蒐集、選擇與整 理,必須透過批判性繼承方式加以選取;資訊的轉譯與創新,採用創造性轉化之途徑,使之 轉化為知識;而知識的辨證與綜合,必須透過辯證性整合的方式,綜合成為生活、生命與行 動的實踐智慧,此種知識才是一種活化的知識(如圖2-3所示)。

圖 2-3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之差異

資料來源:知識管理在學校行政實際應用之研究(頁70),廖春文,2001,發表於 國立暨南大學主辦之「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研討會」。

綜合上述各學者對知識的探討,可得知知識一種高複雜性、高主觀性、重視經驗及情境 相關的個人認知狀態,知識來自於生活經驗,是可學習、可變更與可分享的,每個人都可以

共同使用「資料」、「資訊」、「知識」,促使個人「智慧」的提昇。資料本身只是尚不具意義的 數據與事實的堆積,而資料透過意義化成為資訊,資訊進一步透過人類的思考則成為知識,

而知識化成實際行動即形成智慧(尤曉鈺,2000;吳清山、黃旭鈞,2000;張榮嘉,2002)。資料、

資訊、知識與智慧四者間有著的連續變化關係,如圖2-4所示。本研究認為知識是個體與環境 互動後所結合而成的一種「知」的狀態,其常會隨著時間、地點與事件變動作經驗的累積,

其需要經需求者有效的選取、轉化與整合,方能將成為所需要的知識,解決問題與創造價值。

圖 2-4知識鏈(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之關係)

資料來源:知識管理在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頁11),張榮嘉,200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information

知識 knowledge

智慧 wisdom 意義化

送(劉淑娟,2000)。而T. Stewart認為:「知識是無形無相的,對個人而言,屬於個人直覺與認知;

對組織而言,是一組工作人力的知識總和。」(宋偉航譯,1998)由此可知,知識並不具有具體 形象。此外,「創造性的工作在輸入與輸出知識之間,找不到任何有意義的經濟關係,也就是 說智慧資本的價值未必和取得成本有任何關係。」(宋偉航譯,1998)。因此,知識亦是無法預 測的。

(二)知識是不會削減且可擴充的

知識是可以永續運作與反覆複製,甚至透過互動的過程過程加以擴增,知識不像商品一 般,經使用就產生折舊或消失的結果(Allee,1999)。此外,知識被視為第三波經濟中最重要的資 產,它融入組織系統及流程中發揮槓桿效應。而知識在互動與競爭的過程中,原有的價值會 成倍數擴展(劉淑娟,2000)。由此可知,知識在傳遞過程中不但不會削減,反而還有可能會擴 增。

(三)知識是可流通並可分享的

T. H. Davenport認為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其中包含經驗、價值、思想以及資訊 等,在組織中,知識不僅存在文件與儲存系統中,也蘊含在日常例行工作、過程、執行與規 範當中(胡瑋珊譯,1999)。此外,知識具有經濟中公共財所具備的「共享性」特質,此物在消 費後,完全不會消耗,並能夠讓他人繼續享用的特性(宋偉航譯,1998)。由此可知知識是可以 流通、分享的。

知識的構成要素包括經驗、事實、判斷及直覺。知識雖是無形且複雜不易言傳,但在組 織中,知識不僅存在文件與儲存在系統中,也蘊含在日常生活之工作、過程、執行與規範中,

透過組織知識的互動與共享過程,可作知識流通、應用與擴增,掌握知識特質與善用知識,

將可幫助人解決問題,創造知識價值。

參、知識的分類

知識的分類概念,早在Plato和Aristotle即有不同的觀點,其中Plato學派傾向理性主義,而 Aristotle學派則主張經驗主義(劉淑娟,2000)。有關知識的分類,有諸多學者提出不同的分類,

在此就各專家學者對知識分類內容整理如表2-1所示:(洪儒瑤,2000 ; 許瑋玲,2002 )

表 2-1 學者對於知識的分類

學 者 知 識 的 分 類 J. Badaracco (1991)

(引自許瑋玲,2002)

依知識的可移動性分類:

1.可移動的知識 : (1)存在設計中的知識 ;(2)存在機器中 的知識 ;(3)存在腦海中的知識 2.嵌入組織的知識

R. E. Puser & W. A. Pasmore (1992)(引自許瑋玲,2002)

依知識的確定性分類 1.事實;2.模式;3.基模;4.直覺;5.內隱知識

C. ODell & C. J. Grayson (1998) 依知識的性質分類 1. 個人知識 2. 組織知識 3. 結構知識

T. H. Davenport & L. Prusak(1998) 依互補整理方法分類

1.無法言傳的知識;2.無法教授的知識;3.未經語言表達 的知識;4.使用時無法觀察到的知識;5.豐富的知識 6.複雜的知識;7.未經文件歸檔的知識

表 2-1 學者對於知識的分類(續)

學 者 知 識 的 分 類 M. Polanyi(楊子江、王美音譯,

2000)

依知識的外顯性與內隱性分類 1.內隱知識 (tacit knowledge) 2.外顯知識 (explicit knowledge) J. Habermas (引自廖春文,2001) 將知識依據不同的興趣分成三類

1.經驗分析的知識 (empirical-analysis knowledge) 2.歷史詮釋的知識 (historical-hermeneutics knowledge) 3.批判反省的知識 (critical-reflection knowledge)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在各學者的知識分類中,其中M. Polanyi、野中郁次郎與竹內弘高(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等人均指出,知識主要是來自於兩種基本類型:「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與「外顯

在各學者的知識分類中,其中M. Polanyi、野中郁次郎與竹內弘高(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等人均指出,知識主要是來自於兩種基本類型:「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與「外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