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過程

本節旨在探討本研究之過程,分別由「研究程序」與「試探性研究」等二方面分述如下:

壹、研究程序

研究者首先針對與「知識管理」相關之中外文獻進行閱讀,以筆記方式整理歸納重要文 獻,擬定研究目的與問題,初定研究主題內容,再致力於閱讀質性研究與相關研究文獻,並 請教曾做過質性研究經驗的同事。確定研究方式,編製訪談大綱,進行試探性研究,在蒐集 研究資料後,進行整理與初步分析,並檢討與反省試探性研究之啟示與缺失,然後進行正式 研究。

正式研究的進行,採用參與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策略,同時撰寫反省札記,

將所蒐集的研究資料加以分析編碼,將研究資料整理後,進行研究的描述、分析、詮釋與歸 納,並進行三角校正,以提高研究信度與效度,最後撰寫研究報告。本研究實施程序如圖3-1 所示。

貳、進行試探性研究

試探性研究可以幫助研究者考慮資料蒐集的內容與所依循的程序,以有效改善資料蒐集 的計劃,對質性研究而言是很重要的一種方法(黃瑞琴,1994)。因此本研究於民國九十二 年十月至十二月期間,以深耕國小為對象進行試探性研究(如附錄一)。研究者依據研究目 的,為能瞭解深耕國小推展知識管理的現況與面臨問題,採用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文件分 析等方式來蒐集資料,以為試探研究與三角校正之用,並藉此發展研究問題、改進資料蒐集 方式、修正訪談大綱與磨練研究者的研究技巧,作為正式研究之準備。

研究者透過深耕國民小學的試探性研究的檢討,對正式研究的進行有以下啟示:

一、研究方法與技巧力求精熟

閱讀相關文獻

訂定研究主題

選取試探性研究對象 並進行試探性研究

整理、反省檢討試探性研究

確定研究主題與研究對象 持續蒐集研究資料

資料分析 正式研究 資料蒐集 參與觀察 深度訪談 文件蒐集 編碼

分析小類目 群聚大類目

撰寫研究報告

提出研究報告

圖 3-1 研究實施程序 撰寫研究計劃

(一)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需利用較長時間廣泛蒐集與閱讀文獻資料,以建立正式研究 所需理論基礎與文獻資料。在進行參與觀察時,需掌握與研究主題相關的內容作為觀察重點,

並於觀察後二天內完成觀察日誌與觀察資料的記錄整理。

(二)訪談經驗仍欠缺,許多訪談內容應儘量避免研究者事先所隱含的主觀立場。在訪 談過程中,應就訪談對象的反應與回答內容,做訪談問題與技巧適時的調整,以免影響訪談 活動的進行。

(三)對於各類研究資料的分類、分析與詮釋經驗不足,在資料的分類與分析技巧上有 些紊亂。在而後的資料整理分析上,宜在蒐集資料上作有系統的編號與顏色的區分,以利龐 大資料的分類整理與分析。資料的分類編碼上,將資料加以歸納分析成小類目,由小類目歸 納為大類目,以解答此研究之待答問題。

二、研究內容上

(一)本研究的範圍與對象因時間和實務面等各項因素限制下,試探性研究,僅能從小 部份組織成員中做訪談、參與觀察及文件蒐集,所蒐集的資料較為短缺。在進行正式研究時,

對於參與觀察的進行次數、層面與訪談內容深度,需再加深加廣些,使能蒐集更豐富資料,

以利研究分析與三角校正。

(二)對於訪談大綱的擬定,需與研究問題緊密結合,訪談大綱若經與受訪對象特性類 似者過目,訪談時宜多些彈性調整,較能探知受訪者內心想法與解答相關研究問題。

(三)在正式研究中,應從不同的層面切入並與加多資料蒐集次數來補足研究短缺資料,

以利了解個案學校知識管理與組織文化的相互關係,進一步探究該學校推展知識管理的過程 與成效。

經由試探性研究,讓研究者可以確定研究主題的範圍,提供蒐集資料方式的練習,磨練研 究者的研究能力,並從中發現研究的缺失且加以改進,對正式研究有很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