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文件蒐集 文 文01:p03–p05 資 料 引 自 資 料 文 件 第 1 份:第3 頁到第 5 頁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本研究採取質的研究方法,運用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及文件分析等策略進行 資料蒐集,因此資料蒐集的精準與研究者的專業,是研究品質的重要觀念。質性 研究對於信度的評估指標為可靠性,而對於效度的評估指標為可信性與遷移性。

本研究根據潘淑滿(2010)所提出的評估指標來進行質性研究信效度的檢核方式,

具體作法如下:

一、可靠性

可靠性即量化研究中的信度,意指如何運用有效的資料蒐集策略蒐集到可靠 的資料。研究者於研究中,首先探討相關文獻作為理論基礎,充分瞭解與研究目 的相關之議題與資料後,擬定訪談大綱,在舒適、自然的情境下進行訪談,在訪 談的過程中加以錄音,將其內容轉譯成逐字稿;其次將逐字稿內容與相關文件相 互檢驗,經由上述程序以提升資料的可靠性。

二、可信性

即量化研究中的內在效度,系指研究者蒐集之資料的真實程度。研究者於研 究過程中,透過多元化的方式來蒐集資料,包括訪談、參與觀察、文件收集等。

同時將資料加以詳細閱讀,經分析歸納後的資料,若有疑問之處,則再一次與研 究對象討論,以確認資料的真實性。

三、遷移性

即量化研究中的外在效度,指能有效的將研究對象的經驗與想法準確的轉換 成文字敘述。研究者以謹慎仔細的態度與研究對象互動和蒐集資料,除了錄音之 外,同時並仔細觀察研究對象的表情、語氣,加以註記,準確的陳述出研究對象 的想法。

第六節 研究倫理

因為質性研究是研究者以「局內人」的觀點,與研究對象進行密切的互動以 蒐集並分析資料,而非以「局外人」的觀點客觀的分析各項資料的因果關係,使 得質性研究會比量化研究更重視研究倫理的議題(潘淑滿,2010)。

由於在本研究中研究者為質性研究之主要研究工具,透過訪談直接與受訪者 互動,研究者必須進入受訪者的主觀世界中進而瞭解其經驗與感受,倘若研究者 未察覺自我之立場與假設對於訪談結果的影響為何,很容易陷入權力不平等與刻 版印象的狀態中。本研究透過以下的方式,確保受訪者之權益,以符合研究倫理。

一、告知後同意

意指研究對象是否充分被告知參與研究的意義及相關訊息,並尊重其參與的 意願,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因此,研究者需在進行訪談前清楚向受訪 者說明研究內容與目的、進行方式、資料呈現方式、如何運用研究資料與受訪者 之權利與風險,讓受訪者了解研究者的身分(潘淑滿,2010)。

故本研究在進行訪談與觀察前,會充分告知研究對象本研究內容與目的、研 究過程需配合的時間與行為、以及資料處理過程中保密的措施等權利與風險,並 取得研究對象同意後,簽署一份研究同意書(附錄六);於研究中途若研究對象想 退出研究仍可隨時終止研究關係。

二、隱私與保密

隱私是屬於私人領域中不可被公開的資訊,而如何保障研究參與者的隱私,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保密;「保密」即是「對研究時收集到之資料,謹守嚴格守密的 原則」。透過隱私與保密兩大原則,提供受訪者一個安全、信任的訪談環境,不僅 能增加受訪者對研究者之信任感,更能讓受訪者願意開放並且分享真實的經驗,

並避免受訪者受到傷害。

所以,本研究對所蒐集之資料採取嚴格保密原則,於研究報告中凡是出現足 以辨識個人身分的基本資料(如人名、校名、地名等),皆採取匿名的方式或以代 碼取代,以保護受訪者,並避免容易聯想的資料呈現。此外,在訪談(觀察)當 中尊重研究對象之意願,確定研究對象願意接受錄音(錄影)才進行錄音(錄影), 所有資料之使用未經研究對象同意,絕不外流。且在研究報告發表前,邀請受訪 者審閱研究報告,以取得共識確認研究者已充分對研究資料做到保密與匿名的努 力。

三、互惠關係

互惠關係是指研究者對於研究對象的參與與奉獻,應該要表達感激與謝意。

質性研究的過程中,被研究者往往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提供研究者所需的資訊,

因此本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除了扮演良好的傾聽者,給予受訪對象正向的支持與 肯定之外,也應就被研究者之貢獻,給予精神上或物質上之回饋,以回報被研究 者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