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隨著全球化腳步的加快,人們生活的空間感逐漸從地方和國家場域,擴大到 了全球場域,人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包含每天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受到全球化 的影響。近年來,跨國問題或全球性問題發生的情形越見普遍,如全球氣候變遷、

跨國移民、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糧食危機、能源危機、食品安全、全球公共衛 生等,這些問題往往是現代國際體系中單一主權國家沒有能力獨立解決的,必須 仰賴國家間所建立的政府間組織,隨著眾多國際組織及國際規範的出現,主權國 家的權力被種種有形及無形的規範逐漸限縮,並且必須交出部分的主權權力給現 代國際政治體制中的國際組織,交由國際間新的制度建立者來安排。

由於傳統國家統治者握有最後決定權的情況逐漸改變,原本只需處理國內議 題,專心與「國家」這個行為者主體互動和對話的社會運動者,也因應這些跨國 性的議題,運動之間的跨國接觸隨之密切起來,國際政府組織的產生又有利催生 跨國社運組織(trans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TMSOs)專責處理超 國家(supranational)層次的行動,各國運動者也了解到,唯有靠跨國層次的合 作才能解決問題,因此展開了跨國社會運動的串連,試圖連結其他具有相似關切 的外國運動者,將影響力跨出自身國界,尋求力量的最大化(苗延威譯,2002)。

因此產生了「全球公民社會」這個活動空間,將原本在國家內競爭、談判及對抗 的各種團體及組織的運動者,提昇至國際層次。

「全球公民社會」(Global Civil Society)一詞於過去數十年間快速成為新興 詞彙,許多學者在文獻中廣泛運用這個詞彙,但眾人對其內容之理解和想像亦各 有不同。有人將它視為反對全球資本主義擴張的一股勢力;有人將它視為推廣民 主和國家發展的必要要件:如眾多的專業協會、消費者組織以及利益團體;也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人認為此詞指稱的只是現今公民社會裡更加緊密的連結現象:如網路連結、倡議 網絡、環境和人權運動、交換學生以及全球媒體等(Anheier, 2001)。

學者 Ikenberry 曾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中針對全球公民社會之 意涵作出以下詮釋:「全球公民社會指涉那些跨越國界活動或超越政府掌握的群 體之集合(“Global civil society" refers to the vast assemblage of groups operating

across borders and beyond the reach of governments)(Ikenberry, 2003)。」

儘管公民社會是一個現代詞彙,其起源卻可追溯至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早期思想家們將公民社會與國家(state)畫上等號,並未做出區隔,直到 19 世 紀,公民社會的概念才開始與國家產生區隔,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將公民社會定義為介於國家及家庭之間的場域,到了 20 世紀,這樣的概 念又被縮小為家庭、市場和國家以外的場域,此一場域包含了文化、意識型態以 及政治辯論。

公民社會是在個人的合意(授權)下所產生的具有一套規則的社會,可說這 是一套社會契約。換言之,公民社會是個人藉以與政治或經濟中樞在某些議題上 談判或對抗的過程。(Kaldor, 2003),公民社會指的是落於國家直接控制之外的 私人與公共領域的關係與對話,同時也是進行社會運動的場域。

由全球公民社會所指涉的涵義,我們可了解這個概念包含了三個部分(Florini, 2000:7):一、它所指的團體必須是非政府或非營利的私人組織;二、它必須包含 跨越國界的組織聯盟;三、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呈現。

對社會運動者(activist)來說,公民社會並不代表要縮減國家的力量,而是 要加強政治機構的靈敏度,也是關於民主政治的激化以及政治權力的重新分配,

例如對東歐及拉丁美洲的運動者而言,擁有公民社會指的是擁有「活躍的公民權」

(active citizenship),指他們有機會在正式的政治圈外自行組織產生並擴展他們 參與公眾事務權利的空間,並在此空間中對與其切身相關的事務產生影響力並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對國家施壓。當我們將此概念提昇至全球層次後,公民所想要施加影響力及壓力 的機構就成為了那些全球性的國際組織(Global Civil Society Yearbook, 2001)。

對於前述當代國際政治的變化,政治社會學理論學者開始試圖衡量和了解跨 國倡議網絡中的非政府組織國家行為者的運動成果,例如:當代社會運動可以影 響何種國際組織?影響力又有多大?國家、市場和大眾傳播媒體如何影響社會運 動?跨國倡議團體帶來何種改變?是否有可能以系統性的方式去分析跨國倡議 團體對國際組織帶來的影響並找出普遍性的規則?

故事場景拉到 2010 年的墨西哥坎昆(Cancún),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第十六屆締 約國大會正在這裡舉行,各國代表團官員穿著西裝,紛紛帶著自己關注的議題而 來,南北國家為了達成減排、調適等種種共識在會場內穿梭,在此同時,會場外 也一樣熱鬧,來自各國關心環境議題的非政府組織和跨國社會運動團體集結在場 外,高聲捍衛氣候正義。

當時剛進研究所的我,隨著老師和同學,一起到墨西哥坎昆大會的現場參加 相關座談,並近距離觀察現場公民團體的遊行活動,遊行的現場五花八門,所有 的社會運動團體都趁這段時間在坎昆盡其所能的宣揚自己的主張,其中農民之路

1(La Via Campesina)這個社會運動,在一開始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他們的活 動場地旗幟鮮明,大批帶著綠色棒球帽和黃色領巾的拉美農民聚集在一起,向與 會者發送資料,在活動場地中央還設置了講台,隨時都歡迎與會者上台激昂高亢 地發表言論,臺下四五個口譯箱以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語言在現場同步口譯,

他們高喊著「氣候正義」、「糧食主權」的各種口號,臉上充滿激動的神色。

被那一幕震撼的我對這個團體充滿好奇,農民和氣候變遷的關係是什麼?為

1 La Via Campesina 為西班牙文的 The Peasant Way,最初的社會運動發源地在拉丁美洲,後來亦 串連起北方國家及其他南方國家有相同處境的小農,亦有人翻譯為農民大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什麼他們出現在這裡?為什麼他們有這麼強的集結動員能力?他們想要表達什 麼?他們想要爭取的是什麼?這個跨國社會運動是怎麼形成的?這些跨國的行 動對實際的議題究竟有沒有影響?如果有,如何衡量他們的影響?又怎樣去理解 並回應他們的要求?

糧食、農業和農民,和土地緊緊相繫的的這些名詞,隨著全球化和科技的發 展,不再只是單一國家的國內議題,由於資訊的傳遞跨越國界,土地和糧食不只 受到國內政策影響,也成為全球行為者所關注的重要資源,跨國公司在全世界各 地投資、建立大規模單一作物農場、研發基因改造食品,大量進出口農產品,徹 底改變了人類過去在農業社會中與土地建立的文化和經濟關係,透過便利的運輸 和冷藏技術的發達,我們餐桌上的食物樣貌變得越來越多樣,人們的選擇變多也 變便宜了,但也有人開始懷疑,生活中與土地和糧食的連結是否越來越薄弱?從 2011 年至今一連串的塑化劑、黑心油等食品安全風暴,大眾除了質疑相關單位 把關的疑慮外,這些事件也提醒著我們,隨著食品產業化、全球貿易化的普及,

我們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多樣,來自四面八方,我們的選擇變多了,餐桌上不再 只出現在地的當令食材,也因為難以確認提供食品的對象為誰,再加上大量的跨 國食品貿易及加工食品出現,人們漸漸難以掌握自己所吃的食物的原本形貌,也 不知道食物是否由對環境友善的方式栽種而來,是以什麼樣的方式產出。也就是 說,在全球貿易的供應鏈中,人們不清楚自己的食物從何而來,製造流程是否安 心妥當。

糧食體系是如何發展到當今的情形呢?鑒於糧食在世界市場上流動的速度 和巨大數量,要討論現今的糧食體系,我們不得不從全球化的角度觀看,從 80 年代起,就有學者以全球建制觀點開始討論糧食在世界市場中的流動。

糧食建制(Food regime)的概念最早在 1987 年由 Harriet Friedmann 和 Philip McMichael 提出,討論的是糧食流通在世界糧食體系中所代表的國際政治經濟意 涵,此論述受到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結構分析觀點的影響,透過結構性的理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去看待農業和糧食在不同時空的資本積累中的角色。Friedmann 所歸納出的糧食 建制三階段如下:2

表 1-1 糧食建制三階段分期

年代分期 發展情形

1870─1930 歐洲從殖民地輸入熱帶作物以及基礎的穀類和家畜,這些糧食 供給了歐洲新興的工業階級,並使得英國「世界工場」(workshop of the world)的名聲得以受到保證。

1950─1970 1.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把糧食輸出視為戰略,將本 國生產過剩的農產品送到其在冷戰時期的盟國,透過這樣 的方式,這些和美國結為盟友的「特定」第三世界國家的 工業,受到美國經濟援助的鼓舞而得以發展,美國也以此 方式保證盟國對反共意識型態以及資本主義制度的忠誠。

2. 國際間政府開發援助開始蓬勃發展,國家發展概念也應運 而生,戰後的非殖民地化(decolonization)和「發展計畫」

(development project)同時進行,發展的概念讓國家的發 展模型普遍化(universalized)。

3. 在全球農業市場中的勞力分工逐漸形成跨國商品網絡。

1980 迄今 1. 第二階段的結果加深,跨國供給網路不再只限於作物,也

1980 迄今 1. 第二階段的結果加深,跨國供給網路不再只限於作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