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農民權跨國倡議網絡產生的背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第三節 農民權跨國倡議網絡產生的背景

近年來,非政府組織的倡議團體積極地投入新人權倡議的領域並且在經濟和 社會發展方面提供新方向。究竟人權和發展議題為何連結?從什麼時候連結在一 起的,是什麼造成的,又為何會從 1990 年代起快速發展?何謂「新人權」?為 什麼原本關心發展議題的 NGOs 要開始討論人權?新人權中的「農民權」指的是 什麼?農民權的倡議是如何興起?

一、社會運動中的「人權議題框架」

1948 年《世界人權宣言》(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發表 以來,人權和發展議題就開始被分開討論,當時在冷戰體系雙邊壁壘分明的政治 氣氛下,難以產出讓大多數國家同意簽署具法律效力的公約,於是僅以發表宣言 的方式折衷處理,(Nelson and Dorsey, 2008)隨後為了做出更細部的規範並產 出具法律效力的條約,聯合國產出了兩份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以及《經濟、社會及 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CESCR),以上三份文件因此成為國際社會中最重要、基礎的人權保障基準。而到 了 1960 年代,隨著許多新國際人權組織的成立,為了倡議全球性的公民及政治 權利的倡議團體更加活躍,發展議題也在此時成為一個新興領域。(Nelson and Dorsey, 2008)

從 1990 年代早期開始,許多研究者都試著瞭解議題框架是如何「產出及擴 散」(Benford and Snow, 2000),而「人權議題框架」(Rights Master Frame)

在解釋性廣度、包容性、彈性以及文化共鳴上被視為重要的議題框架(2000:619),

可說是集體行動框架的成功案例。

社會運動的發起和成功主要仰賴三種交互影響的因素:政治機會、動員結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以及議程設定過程(McAdam et al., 1996:8),政治機會和社會運動團體本身無 法讓社會運動永續發展,一個社會運動是否具有發展的能力取決於他們的「意義 工作」(meaning work):為支持者、對手以及旁觀者產出意義(Benford and Snow, 2000:612)。

以人權框架作為訴求的優勢為何?最大的優點在於「多元的包容性」。Claeys 認為框架議題是社會運動團體的主要活動,框架出議題可以讓某些現有的情況顯 示出問題性,以便提供解決方案並呼籲採取行動(Benford and Snow, 1988:199)

而藉由人權去框架出訴求有許多好處,例如行動者可以用人權去界定出正義的和 非正義的界線(Agrikoliansky, 2010),另外藉由權利的界定讓社會運動可以不需 要受限於特定或是部分的利益,也有助於將不同意識型態的各方納入。(Valocchi, 1996:118)也因此社會運動團體常常以人的權利作為訴求。另外 Clayes 也認為 農民之路的「糧食主權」框架是一個成功的組織框架,他運用了人權議題框架但 同時又納入了其他議題框架,例如「文化多元性」(cultural pluralist)和「環境」

議題框架(Benford and Snow, 2000:619)以及在農民運動中所使用的「生產者」

和「農人」議題框架(Mooney and Hunt, 1996)。

有關人權發展歷程的先後,Karel Vasak 在「人權三代論」中將人權分為三大 類:(一)屬於第一代人權的公民權、以及政治權(civil、political rights),(二)

屬於第二代人權的經濟權、社會權、以及文化權(economic、social、cultural rights),

以及(三)屬於第三代人權的共同權(rights of solidarity)、發展權(right to development)、環境權(environmental rights)、以及和平權(right to peace)(Baehr, 1999: 6)。在這裡,「共同權」,是指因為隸屬於某個集體的身分而享有的權利,

又被稱為「集體權」(collective rights)、或是「集團權」(group rights)(施正 峰,2009)。

起初先是公民權利運動使用「人權議題框架」(McAdam, 1996; Valocchi, 1996),

隨後同性戀權利團體也加以採用(Hull, 2001; Plummer, 2006)。另外在墮胎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中的(嬰兒的)生命權以及(母親的)選擇權辯論中,人權議題框架也佔有一席 之地,隨後的工作者權利、母親權利及福利(Reese and Newcombe, 2003)以及 婦女及移工的權利(Elias, 2010)時,倡議者都是以「人權議題框架」討論。也 出現了所謂的「新人權倡議」(New Rights Advocacy)。我們如何定義「新人權 倡議」?Nelson 和 Dorsey 將其定義為:

「在國際、國家及在地層次對社會、經濟或發展議題的倡議,並透過明示的 國際認可人權標準去顯示。」

新人權倡議展示了對此定義的明確訴求,針對不同的族群推廣公民、政治、

經濟和社會相關人權。(Nelson and Dorsey, 2008)而農民之路所推動的「農民 權宣言」,正是為了爭取農民這個群體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並希望進一步 藉由改變規範(norm),也就是藉由宣言的方式,以國際認可的人權標準去設 立保障農民權利的普世標準。

為什麼農民運動倡議團體會推動「新人權」運動,將重心轉移到爭取農民的 經濟權和社會權呢?Claeys 認為,如同 1960 年代後的「新社會運動」(new social movements),農民之路的新人權倡議行動所要對抗的是一種由國家及經濟所宰 制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colonization of the lifeworld)(Habermas, 1987:318)

以及「掠奪行為者本身行為意義」的行為(1987:32),這個倡議拋出許多關於 認同和文化的質疑:其抗爭形式大多是次制度化的,他們的訴求也不直接速求主 權國家可提供的補償,反之,農民之路所呈現出來的訴求常常是在「保衛並重建 他們受到威脅的生活方式」(1987:392),以及確保農民可以再次「獲得主導自 己命運的可能性」(Vía Campesina, 1996)。

Nelson 和 Dorsey 認為要瞭解這個問題,必須從人權、國際關係、研究社會 運動的社會學以及發展理論各方面來討論,並認為讓國際環境改變,以及迫使國 際非政府組織改變策略選擇的並不只是單一團體,而是各領域原因加總造成的,

而他們認為人權和發展開始交集的系統性變化原因有許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因是貧窮。儘管農民之路的訴求專注在生活世界上,但他們採取了與勞資衝突類 似的反資本主義論述,其中有關「資源分配」的議題是主要關切點。在這裡,我 們不得不回到全球化經濟的新自由主義脈絡過程中說明。

二、農民權運動的全球化經濟背景

從 1960 年代起,企業為了尋求擴張市場以及跨越國界的利益,加速了全球 化速度,主要有四種活動強化了全球化過程,第一是經濟活動的擴張以及超越國 界的限制;第二是國際貿易的自由化;第三是國際金融流動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第四是資訊以及通訊科技的成長(Diaye,2001:18)。

學者 David Held 則認為全球化的焦點主要在於經濟環境與政治三個領域,在 於經濟是因為它是全球化的主要驅動力,脫離了它就無法掌握全球化本質與形式;

在於環境,因為全球化追求的經濟成長造成市場失靈,過度的使用資源,而影響 了地球環境;在於政治,因全球公共政策的需要,全球性規範因運而生,全球主 權的架構和形式也隨者改變與重塑。(Held and Mcgrew, 2002:2)

從經濟層面看全球化,我們看到世界的生產秩序,在全球層次上重組,工作 外包、人才在全世界流動、產品的生產和組成也分散在世界各地。支配世界的自 由市場經濟概念論述斷言:最好的市場,就是一個最有效率的市場;而最有效率 的市場,僅僅只能被人類競爭的自然法則所支配和管理,任何試圖將法律、政治、

道德束縛嵌入全球市場的努力,最終會削弱市場的競爭力,並讓經濟大餅的尺寸 縮小,在這樣的論述下,限制自由市場的方式都被視為傷害經濟的生產力。(Orum M. A., Dale G. J., 2012)

這種新自由主義經濟論述的成功,讓許多國家撤銷了管制的規定,在新自由 主義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國家別無選擇,只能跟隨這個邏輯,否則就會被邊緣 化,相信的人們以行動去追隨和實踐這樣的經濟邏輯,並將這樣的假設視為發展 的前提,然而有些社會運動的行動者則認為這樣的前提並非必然,他們試圖挑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新自由主義的支配地位,如學者 Michael Peter Smith 提出「跨國主義論述」

(transnationalist discourse),跨國主義的論述強調經濟總是鑲嵌在法律、政治 及道德中,而學者艾凡斯(Peter Evans)所提出的「反霸權」(counter-hegemonic)

概念,則指出問題在於「誰的」法律、政治與道德將會形塑全球的未來,現有的 何未來的市場中運作的遊戲規則,是由誰來創造?又如何被安排?新自由主義者 並未特別處理這些問題,而跨國主義者則認為這些都是需要被關注的問題,於是 挑戰新自由主義以及影響全球化規章的政治機會逐漸產生。(Evans, 2000)有學 者研究指出社會運動逐漸全球化的原因有五:(Cohen, 2002:9)

1. 許多政策的制定權力逐漸由國家外的政治團體取代,比如非政府國際組織數 目激增,社會運動以往的對抗目標便由民族國家轉向其他國際組織,如世界 貿易組織與世界銀行便常成為行動組織抗爭訴求的對象。

2. 科技通訊工具的發達以及交通運輸的便利性,對於社會運動從國家層級提昇 至全球層級提供了驅動力量。

3. 全球化強化跨國機構的地位與功能,如跨國企業採取加強國際分工以及資訊 服務傳播的策略,然而這些優勢會使得地方或國家內的社會運動者長久以來 所採取的反動行動侷限於一隅,因此,政治行動也須擴展至全球領域,尤以 國際勞工行動聯盟組織所受之影響為最。

4. 全球化的相互依賴聯繫屬性,使得有些議題必須從全球角度來思考與解決,

缺乏了全球性的合作與協調,全球性的問題便無法獲得完善解決。

5. 人類有其權力追求人類的生活品質,有些全球性的問題屬於全球正義與到德 性的議題,所有的國家或區域都會發生類似的迫害或不平等現象,如勞工、

人權、或女權運動,而這些現象在全球性的社會運動較能凸顯其問題之嚴重 性,並獲得各國的重視。

全球化的過程中,對於政治、經濟、環境等層面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帶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了共同價值的匯聚,如政治民主化的問題,雖然全球僅有百分之二十的人生活在

了共同價值的匯聚,如政治民主化的問題,雖然全球僅有百分之二十的人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