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去年生日,高齡 91 歲的老奶奶從她的包包裡,緩緩拿出一張 4 x 6 的照片,

她告訴我說:「這是妳四歲時我們祖孫倆的合照,好好收著。」拿起合照的當下,

心裡頓時湧入一股悸動!隨著歲月的流逝,卻不見照片邊緣泛黃的痕跡,原來奶 奶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著,只是照片裡坐在玩具車上玩耍的小女孩如今已長大成 人,而奶奶雍容華貴的氣質依舊,一頭烏黑亮麗的捲髮轉眼間已是白髮蒼蒼,我 握著手中的照片,剎那間彷彿回到了過去的光陰,小時候奶奶照顧我的情景,教 我認字、說故事…,使我突然領悟到,如果能保存多一些過去珍貴的回憶,該有 多好!

在數位相機與智慧型手機尚未發達的年代,長輩們把一張張洗出來的照片妥 善保存在相簿裡,甚至還會用手寫的方式來記錄當時的日期、地點。現在,隨著 科技的進步,有了嶄新的變化,年輕人習慣使用手機上傳與 Facebook 分享照片,

在個人動態上留下記錄,而「打卡」也同步記錄了時間與地點,於是我用手機拍 下與奶奶的合照,並將原先那張照片用手機 app 軟體合成一張新的,加以編輯修 飾。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是個簡單、容易的操作,但對從未使用過 Facebook 或手機 app 軟體功能的奶奶來說,透過電腦螢幕上看照片、影片,畫質清晰還能 放大,甚至可以在 Facebook 上看到遠在他鄉的親戚們近況,讓她臉上洋溢著開 心的笑容,覺得既新奇又有趣,這是我第一次帶著奶奶體驗 Facebook 的世界,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舉動,竟帶給老人家莫大的欣慰。如同 Mead(1987:27)所 說:「我們今天進入一個歷史上的全新時代,年輕一代對神奇的未來的前喻型理 解中獲得了新的權威」,Facebook 的使用,對我來說不只是並喻文化的見證,也 是前喻文化的展現。

Mead(1970)在《文化與承諾》(周曉虹、周怡譯,1987)中講述,傳統的 社會化過程中,由上而下有著明確的方向,長輩指導晚輩,包括了既定的行為規 範、社會文化知識、價值觀念、傳統權威與知識體系,稱為「1後喻文化」。個人 的行為規範成為其他同輩人學習效法,為「並喻文化」,尤其以青春期階段的青 少年最為顯著。另外,由後輩教導長輩,即是「前喻文化」的特質。Tapscott(2008)

在《N 世代衝撞》(黃貝玲、蔡宏明、羅耀宗譯,2009)書中提到,在 Facebook

1 「後喻文化」原文為「postfigurative culture」; 「前喻文化」原文為「prefigurative culture」。

本研究依原文翻譯,與《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周曉虹、周怡譯,198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世界裡,這些 N 世代是專家,甚至教導父母如何去使用新科技,孩子在科技 跑道的領域上超越了父母,形成「世代重疊」(Generation Lap)的現象,Facebook 的快速發展不僅影響了年輕世代的思考模式與使用行為,與使用者之間也產生相 互作用,協助塑造了年輕人對科技使用的文化優勢。

於是,我開始觀察生活周遭 Facebook 裡的 po 文,大部分都是跟朋友的互動、

發生的人事物分享,而父母親經常會 po 與小孩的合照,但反觀子女卻較少主動 在 Facebook 上提及對上一代家人之間的互動,尤其在青少年階段的未成年人,

由於身心發展尚未完全成熟,正值自我認同與角色擴充的社會化階段,對於親子 互動溝通較容易產生衝突或反叛表現,他們一方面獨立自主,卻又不想被父母親 全盤掌握、監控,希望與父母親保持某種程度的關心與忽略,產生同時具有依附 與衝突的矛盾情感(Luescher & Pillemer, 1998),形成為親子互動中值得觀察的 現象,雙方親子關係的發展在子女青少年階段,具有相當程度的變化性,最能聚 焦在探討 Facebook 使用中親子互動所要凸顯的研究對象特質。

根據 CheckFacebook.com(2012)資料呈現,年輕世代為 Facebook 最大的使 用族群,以 13-24 歲占最大比例(38.1%)、其次為 25-34 歲(33%)(圖 1-1),

顯示在 Facebook 的使用上,青少年已是主要目標族群,年輕一代使用越來越普 及,並與其生活緊密相關。此外,創市際(2012)的調查發現,「瀏覽朋友即時 訊息」(89.2%)及「社交交流與他人互動」(87.5%)是名列國人 Facebook 使用 習慣的前兩名(圖 1-2)。Pew Internet 網站(2012)也指出 Facebook 使用者在一 天中的平均使用行為,最常使用的是「按讚」(26%)與「回覆他人的 po 文或留 言」(22%)(圖 1-3),反映使用者具有與人進行社交互動的需求。

圖 1-1 臺灣 Facebook 各年齡層使用人數

(資料來源:CheckFacebook.com,2012 年 11 月 28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2 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的使用習慣 (資料來源: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2 年 7 月)

圖 1-3 Facebook 平均一天使用者行為分析 (資料來源:Pew Internet,2013 年 5 月 11 日)

由上述得知,不同於以往被動、接收閱聽人的角色,Facebook 的使用者,

呈現主動、積極、想要與人互動的特性,反映在 Facebook 這類的社交媒體上,

彼此之間的互動行為是複雜的,從 Facebook 科技使用的背後也隱藏了更多使用 者對於自我揭露的動機考量(Boyd, 2007; Livingstone, 2008)。而這種對個人隱私 的認知差異,反映在親子兩代使用 Facebook 場域內將發生何種變化?這些變化 對於父母與子女使用 Facebook 的互動有什麼樣的影響?親子雙方的關係又會帶 來什麼樣的衝擊與改變?皆為研究者所要探討的內容。反觀國內父母親加入子女 Facebook 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加上青少年階段有其發展之變化性,因此,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Facebook 上的親子互動的議題有其迫切且必要性,研究者關注於 Facebook 使用 對兩代互動間所激盪出的變化與影響,期能更進一步了解兩代在 Facebook 上親 子互動所呈現出的細緻樣貌、彌補文獻不足,從青少年與父母親的 Facebook 互 動經驗中,發掘彼此使用的差異與觀念,創造親子對話空間,促使經驗交流,並 藉此觀察新媒體科技對於閱聽人的影響,提供後續研究一些更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