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媽在看我臉書?初探Facebook上的親子互動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媽在看我臉書?初探Facebook上的親子互動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筱玫博士. 政 治 大. 媽在看我臉書?初探Facebook上的親子互動 立. ‧ 國. 學. Is mother watching my Facebook? A preliminary study. ‧. on parents-children interaction through Facebook.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李芸珮 中華民國一○二年六月.

(2) i. x &. A. # # # £ Ft m i. b%ji.%&%kt ?. >&. J$ -f. Facebook WL^ZM.

(3) 誌謝 終於通過了論文地獄的考驗,回想起一年前的現在,正在為該做什麼論文題 目而苦惱,當時連個影都沒有,心中更是倍感惶恐不安,直到兩個月後我遇見了 指導教授筱玫老師,記得第一次碰面時,聊起對幾個不同論文題目的想法,筱玫 老師在短時間內即提供專業且精闢的建議,一下解決了我的疑惑與盲點,讓之前 籠罩在愁雲慘霧中、不斷摸索的我,一掃過去陰霾,爾後的論文之路更像吃了定 心丸般,配合老師的進度,一步一步向前走,慢慢地看到了開花結果。衷心感謝 筱玫老師費心指導,您能當我的指導教授,真是學生的福氣啊! 寫論文的過程中,隨著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問題產生,無非是訓練自己處 理、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當突破了一道道關卡後功力等級也漸漸往上提升了, 除了在學術上的修煉外,這也是一段重新面對、檢視自我的歷程,這才赫然發現. 政 治 大 原來生命的層次是環環相扣,過去的經驗與當時的痛苦蛻變將是下個階段成長前 立 進的基石,雖然每天都有揠苗助長的感受,不過現在回頭看這顆小樹,也算值得. ‧ 國. 學. 欣慰了!. ‧. 很珍惜有此難得機會與 EMA100 同學們共度兩年研究所的求學時光,尤其. al. er. io. sit. y. Nat. 是分組報告與讀書會的好夥伴,每週同心協力消化好幾篇的英文 paper,加上趕 作業、大大小小報告的磨練,慶幸我們一起撐過來了,謝謝佳慧、財政、雅絹、 珮如。謝謝所有受訪者的協助,始得以完成豐富的訪談資料收集,特別感謝口試 委員陳清河老師與曾國峯老師,在口試時提出精闢的觀點,讓我在後續修改並檢. n. 視論文時能更縝密並補足缺失之處。此外,謝謝曾經給予過寶貴建議的蘇蘅老 師、江靜之老師、忠博學長、忠融學長、君萍學姐,承蒙各位傳授學術經驗,使 本論文更趨完整。. Ch. engchi. i n U. v. 謝謝淑如、淑文、玉玫、金雯、邱姐、Jo、秋羿、JJ、點點以及 Jimmy 的任 何幫忙和打氣陪伴,最難熬的時候帶給我希望的 Angela 與 Jennifer「I think I can」 憑著這股信念讓我足以支撐到最後,Leisha 啟發了我「Never give up something you really want. It’s difficult to do, but worse to regret.」,當然還有一路走來所有關 心、替我加油的朋友、主管與同事們,每當遇到瓶頸時,有你們的陪伴是我最大 的精神支柱,點滴在心頭!另外,感謝那些不看好我、在背後冷嘲熱諷的貴人, 所有辛苦的淬鍊與激勵,累積成就日後不斷精進的我,最後將此論文獻給我的家 人。 芸珮 謹誌 2013 年 7 月 17 日 i.

(4) 摘要 科技變遷帶動社群媒體的興起,尤其 Facebook 快速發展提供了親子互動一 個新場域,家長透過 Facebook 了解更多子女的生活面向、最新動態,但反觀子 女有著卻不想被父母親全盤掌握、監視的想法,而希望與父母親保持某種程度的 關心與忽略,產生一種矛盾的心態,成為值得探討的有趣現象。家長與子女的 Facebook 經常性使用已日益普遍,因此,探討 Facebook 上的親子互動有其必要 性,更進一步了解 Facebook 上人與人互動的樣貌、彌補文獻的不足,進而發掘 兩代在使用經驗的差異性與觀念,提供後續研究一些新的啟發。 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以 13-18 歲之間的青少年與其母親做為研究對象, 共採訪 12 位受訪者。研究分為三個層次,先從個人經驗出發,體現親子雙方使 用與自我揭露所展現的差異,其次,以 Facebook 上的親子互動類型分析不同的 個案特色,探討親子兩代使用 Facebook 後產生關係變化,對現實生活中的權力 角色產生何種影響?最後,扣連檢視 Facebook 親子互動中是否出現反向社會化 現象做鉅觀思考。.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研究結果發現,在 Facebook 親子互動初期呈現後輩教導長輩使用的反向社. sit. y. Nat. 會化現象,而母親在使用過程接收到新的刺激與學習後,亦有長者再社會化的情 形。兩代在個人隱私揭露上展現極大的差異,母親的管教方式悄悄滲入子女 Facebook,親子互動類型表現在具體的面向,以「母親回覆子女留言」與「觀看. n. al. er. io. 子女的 po 文、打卡、連結」,最為凸顯親子代際衝突與觀念差距,「雙向聊天功 能」是維繫親子關係願意分享、交流信任的最佳管道,「封鎖」為子女線上自我 防衛的最後一道防線,現實生活中的關係修補有助於維持線上的互動平衡。. Ch. engchi. 關鍵字:臉書、前喻文化、親子互動、自我揭露. ii. i n U. v.

(5)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media, especially in highly growth of using Facebook, which was bring about by new technology, providing the new field where parents and children who can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On the parents’ side, they can understand more aspects of lives and last news about children through Facebook; on the children’s side, however, they do not want that parents put them under surveillance through Facebook. Instead, they hope, through using Facebook, that they can keep in touch with their parents occasionally. Thus, the different expectation of using Facebook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constitute interesting issue which deserves us to study. Moreover, as for parents-children interaction through Facebook which is common phenomenon, we think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is issue. By doing this , we can understand a little further about the formation of interaction on Facebook, finding the insignificance of existing literature,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 of using new media between 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inspiring follow-up studies. This study adopts in-depth interview, with literature review, which focus on 13-18 years old teenagers and their mother; total numbers of interviewers are 12. There are there parts in this study: Firstly,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 we analyze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 between mothers and children, which focus on how their using experience and their.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self-discoursing construct different reality separately. Secondly, we construct the parents-children interaction types and, through those conceptual types, analy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 and discuss how this transformation affects power relation in every life, after using Facebook. Thirdly, from macro perspective, we consider whether reverse socialization exist in parents-children interaction on Facebook. The result shows that, from the primary stage, children do teach their mother how to use Facebook. In other words, reverse socialization do exist. At same time, there are re-socialization existing in parents’ side when mother receiving new stimulation and learning. In addition, there is huge difference about privacy issue between generations, and mothers’ parenting embeds deeply in interaction on Facebook. The most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and of the idea ga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ppear in “mothers reply message to their children ” and “watching children’s comments, place where they are, and their sharing linking.” The best way of maintaining 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 which let them will to share and trust each other is “two-way chatting function.” Instead, children will use “block” to not to share comments or linking with their parents and regard this function as. Ch. engchi. i n U. v. their final mean of self-defense. Besides, parents-children interaction on Facebook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offline interaction in everyday life. Keywords: Facebook, prefigurative culture, parents-children interaction, self-disclosure iii.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 4. 一、Facebook 網站發展簡史...................................................................... 4 二、Facebook 在臺灣使用情形.................................................................. 5 三、Facebook 互動功能與隱私設定.......................................................... 6 第三節 第四節. 文獻探討....................................................................................................... 12. ‧ 國. 學. 第二章. 政 治 大 研究流程 ............................................................................................. 11 立 研究目的 ............................................................................................... 9. 第一節 文化變遷下的反向社會化現象 ......................................................... 12. ‧. 一、Mead 的後喻、並喻與前喻文化 ...................................................... 12. sit. y. Nat. 二、世代現象與代溝問題 ........................................................................ 13. al. er. io. 第二節 Facebook 互動性................................................................................. 15. v. n. 一、互動性 ................................................................................................ 15. Ch. engchi. i n U. 二、Facebook 互動性與權力控制 ........................................................... 17 第三節 親子互動與 Facebook......................................................................... 18 一、親子互動與網路使用 ........................................................................ 18 二、Facebook 上的親子互動 ................................................................... 20 第四節. 自我揭露與 Facebook 隱私................................................................ 21. 一、自我揭露 ............................................................................................ 21 二、青少年在使用 Facebook 的自我揭露差異....................................... 22 三、Facebook 的個人隱私揭露................................................................ 23 第五節. 文獻探討小結與研究架構 ................................................................. 25 iv.

(7) 第六節 第三章. 研究問題 ............................................................................................. 27.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質性研究 ............................................................................................. 28 一、質性研究法 ........................................................................................ 28 二、深度訪談法 ........................................................................................ 2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 29 一、資料選取與樣本來源 ........................................................................ 29 二、研究對象 ............................................................................................ 30. 治 政 大 訪談大綱 ............................................................................................. 34 立. 三、受訪者背景介紹 ................................................................................ 31 第三節. 資料分析....................................................................................................... 37. 學. ‧ 國. 第四章. 第一節 Facebook 上的個人使用與自我揭露................................................. 37. ‧. 一、親子使用 Facebook 動機 .................................................................. 37. y. Nat. 二、年齡設定與多個帳號 ........................................................................ 41. er. io. sit. 三、加與不加的考量-朋友數量與隱私設定 ........................................ 42 第二節 Facebook 上的親子互動..................................................................... 46. al. n. v i n 一、被封鎖經驗 ........................................................................................ 46 Ch engchi U 二、Facebook 親子互動類型 ................................................................... 51. 第三節 使用 Facebook 親子關係的權力、角色變化.................................... 61 一、A 家庭:旁敲側擊-漸進式滲透 .................................................... 61 二、B 家庭:默默觀看、監控並施以管教 ............................................ 62 三、C 家庭:從 Facebook 互動中發現代溝差距 .................................. 63 四、D 家庭:你進、我守的親子攻防戰 ................................................ 65 五、E 家庭: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情境式溝通 .................................... 66 六、F 家庭:平輩式溝通拉近親子距離 ................................................ 68 第四節 Facebook 親子互動與反向社會化..................................................... 69 v.

(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4 第一節 研究結果概述 ..................................................................................... 74 第二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 75. 一、顛覆與創造-兩代反向社會化之體現 ............................................ 75 二、衝突或平衡?Facebook 親子攻防的矛盾拉扯 ............................... 76 三、秘密或公開?親子如何跨越隱私界線 ............................................ 78 四、線上與離線-母親的管教行為深入 Facebook ............................... 79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80. 治 政 大 83 參考書目....................................................................................................................... 立 第四節. 未來研究建議 ..................................................................................... 81. 附錄:訪談錄音同意書............................................................................................... 91.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9) 圖目錄 圖 1-1. 臺灣 Facebook 各年齡層使用人數................................................................. 2. 圖 1-2. 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的使用習慣................................................................. 3. 圖 1-3. Facebook 平均一天使用者行為分析 .............................................................. 3. 圖 1-4. Facebook 全球活躍用戶數 .............................................................................. 5. 圖 1-5. Facebook 臺灣男女使用人數 .......................................................................... 6. 圖 1-6. Facebook 個人頁面.......................................................................................... 6. 圖 1-7. Facebook 塗鴉牆版面 ...................................................................................... 8. 研究概念圖 .................................................................................................... 10. 學. 圖 1-9. ‧ 國. 圖 1-8. 政 治 大 Facebook 上的貼文隱私設定 .......................................................................... 8 立. 圖 1-10 研究流程圖 .................................................................................................... 11. ‧. 使用者對使用者互動性四種模型 ................................................................ 17. 圖 2-2. 本研究之 Facebook 親子互動類型............................................................... 26. 圖 2-3. 研究架構圖 .................................................................................................... 27. n. al. er. io. sit. y. Nat. 圖 2-1. Ch. engchi. vii. i n U. v.

(10) 表目錄 表 1-1. 常見的 Facebook 互動功能............................................................................. 7. 表 1-2. 未成年與成年用戶在 Facebook 的使用權限差異......................................... 9. 表 3-1. 受訪者基本資料 ............................................................................................ 31. 表 5-1. 研究問題與分析結果概述整理表 ................................................................ 7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去年生日,高齡 91 歲的老奶奶從她的包包裡,緩緩拿出一張 4 x 6 的照片, 她告訴我說: 「這是妳四歲時我們祖孫倆的合照,好好收著。」拿起合照的當下, 心裡頓時湧入一股悸動!隨著歲月的流逝,卻不見照片邊緣泛黃的痕跡,原來奶 奶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著,只是照片裡坐在玩具車上玩耍的小女孩如今已長大成 人,而奶奶雍容華貴的氣質依舊,一頭烏黑亮麗的捲髮轉眼間已是白髮蒼蒼,我 握著手中的照片,剎那間彷彿回到了過去的光陰,小時候奶奶照顧我的情景,教 我認字、說故事…,使我突然領悟到,如果能保存多一些過去珍貴的回憶,該有 多好!.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在數位相機與智慧型手機尚未發達的年代,長輩們把一張張洗出來的照片妥 善保存在相簿裡,甚至還會用手寫的方式來記錄當時的日期、地點。現在,隨著 科技的進步,有了嶄新的變化,年輕人習慣使用手機上傳與 Facebook 分享照片, 在個人動態上留下記錄,而「打卡」也同步記錄了時間與地點,於是我用手機拍 下與奶奶的合照,並將原先那張照片用手機 app 軟體合成一張新的,加以編輯修. n. al. er. io. sit. y. Nat. 飾。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是個簡單、容易的操作,但對從未使用過 Facebook 或手機 app 軟體功能的奶奶來說,透過電腦螢幕上看照片、影片,畫質清晰還能 放大,甚至可以在 Facebook 上看到遠在他鄉的親戚們近況,讓她臉上洋溢著開 心的笑容,覺得既新奇又有趣,這是我第一次帶著奶奶體驗 Facebook 的世界,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舉動,竟帶給老人家莫大的欣慰。如同 Mead(1987:27)所 說:「我們今天進入一個歷史上的全新時代,年輕一代對神奇的未來的前喻型理 解中獲得了新的權威」 ,Facebook 的使用,對我來說不只是並喻文化的見證,也 是前喻文化的展現。. Ch. engchi. i n U. v. Mead(1970)在《文化與承諾》 (周曉虹、周怡譯,1987)中講述,傳統的 社會化過程中,由上而下有著明確的方向,長輩指導晚輩,包括了既定的行為規 範、社會文化知識、價值觀念、傳統權威與知識體系,稱為「1後喻文化」 。個人 的行為規範成為其他同輩人學習效法,為「並喻文化」,尤其以青春期階段的青 少年最為顯著。另外,由後輩教導長輩,即是「前喻文化」的特質。Tapscott(2008) 在《N 世代衝撞》(黃貝玲、蔡宏明、羅耀宗譯,2009)書中提到,在 Facebook. 1. 「後喻文化」原文為「postfigurative culture」; 「前喻文化」原文為「prefigurative culture」。 本研究依原文翻譯,與《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周曉虹、周怡譯,1987) 內文中對前、後喻文化所定義之翻譯相反。 1.

(12) 的世界裡,這些 N 世代是專家,甚至教導父母如何去使用新科技,孩子在科技 跑道的領域上超越了父母,形成「世代重疊」 (Generation Lap)的現象,Facebook 的快速發展不僅影響了年輕世代的思考模式與使用行為,與使用者之間也產生相 互作用,協助塑造了年輕人對科技使用的文化優勢。 於是,我開始觀察生活周遭 Facebook 裡的 po 文,大部分都是跟朋友的互動、 發生的人事物分享,而父母親經常會 po 與小孩的合照,但反觀子女卻較少主動 在 Facebook 上提及對上一代家人之間的互動,尤其在青少年階段的未成年人, 由於身心發展尚未完全成熟,正值自我認同與角色擴充的社會化階段,對於親子 互動溝通較容易產生衝突或反叛表現,他們一方面獨立自主,卻又不想被父母親 全盤掌握、監控,希望與父母親保持某種程度的關心與忽略,產生同時具有依附 與衝突的矛盾情感(Luescher & Pillemer, 1998),形成為親子互動中值得觀察的 現象,雙方親子關係的發展在子女青少年階段,具有相當程度的變化性,最能聚 焦在探討 Facebook 使用中親子互動所要凸顯的研究對象特質。.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根據 CheckFacebook.com(2012)資料呈現,年輕世代為 Facebook 最大的使 用族群,以 13-24 歲占最大比例(38.1%)、其次為 25-34 歲(33%)(圖 1-1), 顯示在 Facebook 的使用上,青少年已是主要目標族群,年輕一代使用越來越普 及,並與其生活緊密相關。此外,創市際(2012)的調查發現,「瀏覽朋友即時. n. al. er. io. sit. y. Nat. 訊息」 (89.2%)及「社交交流與他人互動」 (87.5%)是名列國人 Facebook 使用 習慣的前兩名(圖 1-2) 。Pew Internet 網站(2012)也指出 Facebook 使用者在一 天中的平均使用行為,最常使用的是「按讚」 (26%)與「回覆他人的 po 文或留 言」(22%)(圖 1-3),反映使用者具有與人進行社交互動的需求。. Ch. engchi. i n U. v. 圖 1-1 臺灣 Facebook 各年齡層使用人數 (資料來源:CheckFacebook.com,2012 年 11 月 28 日). 2.

(13) 圖 1-2 使用者在 Facebook 上的使用習慣 (資料來源: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2 年 7 月).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3 Facebook 平均一天使用者行為分析 (資料來源:Pew Internet,2013 年 5 月 11 日) 由上述得知,不同於以往被動、接收閱聽人的角色,Facebook 的使用者, 呈現主動、積極、想要與人互動的特性,反映在 Facebook 這類的社交媒體上, 彼此之間的互動行為是複雜的,從 Facebook 科技使用的背後也隱藏了更多使用 者對於自我揭露的動機考量(Boyd, 2007; Livingstone, 2008) 。而這種對個人隱私 的認知差異,反映在親子兩代使用 Facebook 場域內將發生何種變化?這些變化 對於父母與子女使用 Facebook 的互動有什麼樣的影響?親子雙方的關係又會帶 來什麼樣的衝擊與改變?皆為研究者所要探討的內容。反觀國內父母親加入子女 Facebook 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加上青少年階段有其發展之變化性,因此,探討 3.

(14) Facebook 上的親子互動的議題有其迫切且必要性,研究者關注於 Facebook 使用 對兩代互動間所激盪出的變化與影響,期能更進一步了解兩代在 Facebook 上親 子互動所呈現出的細緻樣貌、彌補文獻不足,從青少年與父母親的 Facebook 互 動經驗中,發掘彼此使用的差異與觀念,創造親子對話空間,促使經驗交流,並 藉此觀察新媒體科技對於閱聽人的影響,提供後續研究一些更新的啟發。. 第二節. 研究背景. 一、 Facebook 網站發展簡史 Facebook 的創辦人為 Mark Zuckerberg,在 2004 年 2 月於哈佛大學創立了 「The Facebook」,起初這個靈感來源來自於 Zuckerberg 的中學同學錄,同學稱 為「The Facebook」,除了介紹校園環境以及師長、同學的大頭照姓名等資訊, 也成為方便新生們互相認識的管道,因此 Zuckerberg 在設計之初,便結合圖像化 的方式提供認識交友的管道,透過社交網站串連在一起。到了 2004 年 12 月, Facebook 的用戶數在全美已經超過 100 萬人。「The Facebook」發展初期只提供 給哈佛大學學生以及附近的學校申請註冊使用,到了 2005 年才慢慢拓展開放全 球的學校機關使用,2005 年 8 月 23 日,這個從校園開始發跡的社交網站,正式.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改名為「Facebook」,2005 年 12 月 11 日 Facebook 全球共有超過 2000 所大學及 高中加入,範圍擴及到加拿大、英國、澳洲和紐西蘭(維基百科,2012)。. n. al. er. io. 從 2006 年 9 月 11 日起,任何用戶輸入有效電子郵件位址都可申請,唯一的 限制為,未年滿 13 歲的人不能自由申請使用。2006 年至 2007 年期間 Facebook 致力於提升產品服務,例如:2006 年 8 月,推出 Facebook 記事本功能,加入標 籤、插入圖片、評論的網誌服務;2007 年 5 月 10 日,Facebook 提供免費分類廣 告的計畫,為未來全球化的廣告合作紮下了根基。同年 5 月 24 日,Facebook 推 出應用編程介面(API),讓第三方軟體開發者也能夠透過這個開放平台,撰寫 開發程式。2007 年 6 月與 iTunes 的合作為用戶提供免費音樂單曲下載,藉此活 動推廣蘋果與 Facebook 的異業合作,吸引更多學生族群使用。2006 年 9 月至 2007 年 9 月間,該網站在全美網站中的排名由第 60 名飆升至第 7 名。由此看出 Facebook 在美快速竄升的影響力,已超越了當時熱門的分享照片網站,如 Flickr, 成為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加上 Facebook 網站服務多元創新,包含塗 鴉牆近況更新、聊天室、寄信、影音、檔案分享、網誌、應用程式、討論群組、. Ch. engchi. i n U. v. 遊戲、粉絲團、心理測驗等,慢慢從當初在校園發跡的社群網站轉型為全球性的 社交媒體(social media)樣貌。 Facebook 在美國市場打下漂亮的一仗後,便將視野拓及到全球市場,2008 4.

(15) 年可說是 Facebook 積極朝向歐洲、亞洲市場發展並且全球用戶量快速成長的重 要關鍵年。2008 年 3 月,Facebook 推出了德語版、西班牙語版和法語版;2008 年 6 月,Facebook 推出了簡體中文版服務中國大陸使用者,同時也提供了兩個 繁體中文版本,以供香港和臺灣使用者使用。Facebook 在臺灣發展的初期, Facebook 上的遊戲與朋友間增加互動,像是開心農場、養寵物等等,掀起一股 在開心農場上種菜、施肥的風潮,對於吸引使用者加入更是功不可沒,在 2009 到 2010 年間充分展現 Facebook 社交媒體快速成長的發展實力與前景。從 2004 年 5 月,Zuckerberg 創辦 Facebook,到 2012 年底,Facebook 使用者人數便從 100 萬成長到 10 億(圖 1-4),足足有 1,000 倍之多(天下雜誌,2012)。. 政 治 大. 立. sit. y. ‧. ‧ 國. 學. Nat. 圖 1-4. n. al. er. io. Facebook 全球活躍用戶數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2012). Ch. 二、Facebook 在臺灣使用情形. engchi. i n U. v. 根據 Facebook 的統計網站 checkFacebook.com(2012),在 2012 年 11 月 28 日的統計結果,全球 Facebook 的使用者為 965,856,600 人,其中臺灣的使用人數 為 13,061,260 人,大約占全球使用人數的 1.35%。在性別上,臺灣男生、女生使 用 Facebook 的人口數是較無差異的,男生為 50.6%、女生為 49.4%(圖 1-5) 。 顯示「性別」對於臺灣使用者的差異性不大,近乎平均。另外,從臺灣 Facebook 使用各年齡層的分布狀況看來,顯示最大的使用主體落在 13-24 歲的年輕世代, 約占總體使用人數的 38%(見圖 1-1)。 Dwyer 等人(Dwyer, Hiltz & Passerini, 2007)指出,使用者使用 Facebook 目 的,根本動機為溝通和保持關係,而青少年加入社交網站的動機是為了與朋友保 持密切的聯繫,在 Facebook 上較受歡迎的活動,包括更新自己的近況和活動資 5.

(16) 訊、共享照片、朋友的訊息更新,贈送虛擬禮物,發送郵件和發佈公共訊息等。 這反映出 Facebook 早期推出時以遊戲與貼文為本的互動方式,至今已產生了轉 折與使用習慣上的變化,呈現主動性增強,互動性複雜的使用者經驗。. 政 治 大. 圖 1-5 Facebook 臺灣男女使用人數 (資料來源:CheckFacebook.com,2012 年 11 月 28 日). 學. ‧ 國. 立. 三、Facebook 互動功能與隱私設定. ‧. Facebook 網站服務多元創新,2007 年 12 月在全球推出新版動態時報頁面. n. al. er. io. sit. y. Nat. (Timeline)的服務,使得傳統的個人頁面版型產生了重大的改變(圖 1-6) 。之 後又於 2011 年 2 月在臺灣啟動 Facebook Place 地標功能,結合智慧型手機定位 服務,吸引更多使用者參與「打卡定位」 、 「貼標籤」的行列,研究者將一般 Facebook 常見的互動功能整理如圖 1-7 與表 1-1:. Ch. engchi. i n U. v. 圖 1-6 Facebook 個人頁面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2012 年 11 月 28 日) 6.

(17) 表 1-1 常見的 Facebook 互動功能 圖 1-7 所示位置 左上-. 互動方式. 功能說明. 動態消息. 可瀏覽塗鴉牆、掌握朋友即時最新或人氣動態,與 塗鴉牆頁面相連結。. 收件匣訊息. 與電子郵件的功能相似,可以收發傳訊息、圖片與 夾寄檔案,此功能也與聊天室功能互通,當聊天室 顯示離線狀態,私人訊息會在收件匣裡出現。. 分享相片. 分享個人照片或影片、建立相簿、編輯或修改、也 可為每本不同相簿設立權限。. 活動. 可建立活動,或是接受活動邀請,並可依據清單、 行事曆排列紀錄,以方便瀏覽。. 最愛區 左上最愛區 左上最愛區 左上最愛區 朋友. 左中. 社團. 政 治 大 立成立社團或是參加社團,聚集共同興趣或嗜好的朋 友,加入討論,具有即時互動式的留言聊天系統, 將朋友群或家人做分類,依據不同屬性自訂類別。. 學. 發佈活動聚會消息的功能。. ‧ 國. 左中. 粉絲專頁. 使用者依據個人喜好加入粉絲專頁,又分為「粉絲 專業動態」與「發現粉絲專頁」兩種。. 左下. 應用程式. 「戳」 、 「禮物」 、 「應用程式中心」 、 「遊戲動態」 、 「網 誌」、音樂、甚至也可以連結到相片、轉貼連結、收 件匣訊息。. ‧. 左下. sit. y. Nat. 尋找其他的朋友,與他人做連結,也可搜尋人、地 標、事物。此外還有邀請朋友、朋友名單一覽表等 與尋友相關的功能。. n. al. er. io. 中間上方 尋友工具. Ch. engchi. i n U. v. 中間上方 近況更新. 個人近況更新貼文、分享相片、影片、打卡定位、 發佈網誌,也會連結回到個人的專屬動態時報中。. 中間區域 塗鴉牆. 用戶留言板的內容會被發佈到朋友的塗鴉牆上,即 時了解朋友最新動態、分享,可以按「讚」 、 「留言」、 「轉貼分享」來回應塗鴉牆上的訊息,方便溝通。. 右上. 即時動態區. 此區會顯示朋友們即時使用 Facebook 的互動狀態, 包括按「讚」、留言、貼文、新增相片影片等訊息。. 右下. 聊天室功能. 即時通訊聊天室,在線上的朋友可以直接聊天,離 線狀態的訊息則會進入收件匣中,只有發訊人跟收 訊人看得到,也可群聊以及設定桌面版與手機版的 即時通。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7.

(18) 圖 1-7. 立. 政 Facebook治 塗鴉牆版面 大.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2012 年 11 月 28 日). ‧ 國. 學. ‧.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外,Facebook 的隱私設定也是影響互動機制的關鍵,在 貼文的隱私控制上,用戶可以更改貼文的分享對象,為「公開」 、 「朋友的朋友」、 「朋友」、「自訂對象」、「只限本人」,並且針對人際關係鏈管理你與認識的人之. n. al. er. io. sit. y. Nat. 間的關係連結設定、動態時報與標籤、廣告、應用程式與網站、甚至限制舊貼文 的權限設定、還有封鎖用戶與應用程式這幾類設定(圖 1-8)。. Ch. engchi. i n U. v. 圖 1-8 Facebook 上的貼文隱私設定 (資料來源:轉引自 www.facebook.com,2012 年 11 月 28 日) 8.

(19) Facebook 對於 18 歲以上的成年用戶的隱私控制和分享選擇,在隱私設定層 級的範圍最廣包括「公開」或「所有人」 ,但對於 13 歲以上(具有用戶資格)至 未滿 18 歲的未成年人,則設計了隱私控制與分享選項的保護措施,以便與成年 人做區隔。研究者將兩者使用權限的差異,整理成表 1-2。 Facebook 從網站崛起進而發展成社交媒體的形態,添加了許多與使用者互 動的新功能,使得 Facebook 的用戶對於內容呈現與隱私控制皆有其行使權力, 達到即時、多面向的溝通。使用者能夠主動性創造內容、進行交流,也可被動瀏 覽、隨選,透過這種「類社交互動」 (parasocial interaction)取代了與真實世界的 互動(Beniger, 1987) 。反觀青少年在使用 Facebook 進行親子互動時,也會受新 科技的特性影響,甚至 Facebook 隱私設定功能背後似乎也隱藏了科技監看機 制,都可能促使親子雙方進而採取不同的互動方式,因此,研究者認為了解 Facebook 的科技特性也有助於兩代親子互動的對話與交流。. 政 治 大 表 1-2 未成年與成年用戶在 Facebook 的使用權限差異 立 成年與否. ‧ 國. 訊息處理方式. 13- 18 歲未成年用戶. 18 歲以上成年用戶. 學. 使用權限差異. ‧. 最高權限僅於接收「朋友 可根據設定,接收「所有 的朋友」的訊息 人」的訊息 最高權限僅能設定「朋友 可透過公開發佈,跟「所 的朋友」 有人」分享. 標籤(tag)運作方式. 最高權限僅能設定被「朋 「所有人」皆可在貼文中 友的朋友」在貼文中標註 標籤自己. sit. 預設情況下為「關閉」 a 在預設情況下為「開啟」 v i l定位功能在預設為「關 n 可以選擇「開啟」或「關 Ch U 閉」 閉」 e n g c h i. n. 座標定位服務. er. io. 標籤審查機制設定. y. Nat. 分享照片與近況更新貼 文. 公開設定運作. 最高權限僅只設定「朋友 可透過公開發佈,跟「所 的朋友」 有人」分享,並有公開搜 尋列表. 訂閱功能. 「關閉」訂閱功能. 「開啟」開放訂閱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欲探討年輕的一代和年長的一代在 Facebook 的使用方式、價值觀念 方面的差異、對立與衝突,所產生的代溝情形,從中找出親子兩代在 Facebook 互動上的差異,並觀察是否有長輩向子女學習的反向社會化現象。本節釐清研究 9.

(20) 欲探討的三個層次(圖 1-9): (一)從「個人層次」探討親子雙方的 Facebook 使用經驗,以期對受訪者 的動機、使用狀況、學習經驗能有概括性的了解,親子雙方科技使用 立足點的不同對其使用行為有何影響?個人自我揭露與隱私考量判 斷標準何在?如何呈現在兩代之間的差異。 (二)從「親子互動層次」來看,結合上述的自我揭露以及互動模式文獻中 提到的溝通概念,將經常性使用的 Facebook 功能,分成四個親子互 動象限類型,個別討論其中的受訪者案例。從親子互動個案,延續自 我揭露與 Facebook 功能性互動經驗的討論,觀察親子兩代之間使用 Facebook 前後對親子關係權力角色運作的變化情形,是否影響原先 家庭成員之間的角色平衡。. 政 治 大 (三)最後以「鉅觀層次」檢視在 Facebook 兩代互動上是否出現長輩向後 立 輩學習的反向社會化現象。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圖 1-9. i n U. v. 研究概念圖. 承上所述,研究者先處理親子的個人使用經驗開始,再延伸到雙方互動上的 討論,探討親子使用 Facebook 前後雙方權力關係、角色平衡的變化情形,最後 扣連至前喻文化中由後輩教導長輩的反向社會化思考,構成本研究的核心主軸, 整理成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親子兩代在 Facebook 個人使用經驗與自我揭露的差異。 二、分析親子兩代 Facebook 使用上的互動差異。 三、探討兩代使用 Facebook 親子關係的權力、角色之變化。 四、檢視 Facebook 親子互動是否出現反向社會化的現象。 10.

(21)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擬定研究主題與方向 1 了解親子兩代在 Facebook 個人使用經驗與自我. 確立研究目的. 揭露的差異。 2 分析親子兩代在 Facebook 使用上的互動差異。 3 探討使用 Facebook 親子關係的權力、角色變化 情形。 4 檢視 Facebook 親子互動是否出現反向社會化。. 相關文獻探討 提出研究問題. 後喻、並喻與前喻文化、Facebook 的互動性、親 子互動、自我揭露。. 研究方法擬定與執行. 以 13-18 歲的青少年與其母親為研究對象, 採用滾雪球抽樣,以深度訪談法,面訪 12 位受 訪者,歸納整理作質性探討。.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 y. Nat. 整理逐字稿,開放編碼,產生概念化進一步歸納 出類別,根據屬性及面向發展,再選譯編碼,連 結類別與次類別,以統整及精鍊內容。. n. al. er. io. sit. 資料整理與分析. 結論與建議. i n U. v. C循著描述、分析、解釋等方向,逐步由資料中得 hengchi 出結論,呈現兩代對 Facebook 使用上的差異與 互動情形,研究結果可供未來研究者新的啟發與 後續研究方向。. 圖 1-10. 11. 研究流程圖.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四個小節,第一節先就文化變遷下的反向社會化現象作深入探討, 從文化變遷的社會脈絡中呈現世代差異與代溝問題。第二節從科技互動性的角度 出發,檢視互動性在 Facebook 中,如何展現在雙方的權力控制上。第三節從親 子互動的定義談起,到網路上的親子互動,再聚焦討論青少年與父母在 Facebook 上的互動差異。第四節談自我揭露以及青少年在 Facebook 的隱私設定差異。最 後,經由文獻檢閱,整理上述文獻總結並發展研究架構,進而推導出研究問題。. 第一節. 文化變遷下的反向社會化現象. 政 治 大. Mead 在《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周曉虹、周怡譯,1987) 從文化傳遞的方式出發,她將整個人類文化分成三種基本類型:後喻文化、並喻 文化和前喻文化。「後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是指晚輩主要向長輩學 習,「並喻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是指晚輩和長輩的學習都發生在同輩人 之間,「前喻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則是長輩反過來跟晚輩學習,亦為 反向社會化。.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一、Mead 的後喻、並喻與前喻文化. n. al. er. io. 後喻文化為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所謂的「老年文化」。在原始社會中 社會勞動還是靠人力來進行,生產工具也十分簡陋,加上物質缺乏,自然環境險 惡,使得社會的發展十分緩慢,在人們的觀念中,文化的傳承是固定且制式化的, 由上而下垂直式的全然接受上一輩的教育,後代必須經歷上一代所經歷的一切, 前輩的過去就是後輩的未來。. Ch. engchi. i n U. v. Mead 認為祖孫三代是構成後喻文化的基礎,上一輩是社會公認的行為楷 模,也是年輕一代學習效法的典範,她更進一步闡釋了後喻文化的基本特點,在 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些許微弱的變化,但基本的前進道路是不會變的,是 種儀式化的行為。經由上一代傳承下來的不只是基本的生存技能,還有他們對生 活的理解、生活方式以及是非觀念,這樣的文化中年輕一代的社會化過程都是在 上一代的嚴格控制下進行的,也因此,尊敬長輩成了最基本的美德,先人的智慧 與經驗構成了後喻文化的本質。 在後喻文化所建構的社會觀念中,祖孫三代把他們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這 也構成了後喻文化得以保存的關鍵條件:缺乏疑問和缺乏自我意識。這樣的文化 12.

(23) 傳遞過程從根本上排除了變革的可能性,也排除了年輕一代對上一代生活反叛的 省思,也摒除了代溝的產生,而後喻文化崩潰之際即是並喻文化誕生的開始。 並喻文化是一種過渡性質的文化,Mead 列舉了戰爭失敗、移民運動、科學 發展等諸多導致後喻文化崩潰、並喻文化誕生的歷史原因。「文化的斷裂」使得 年輕一代失去既有的行為楷模,他們根據自己切身的經歷創造符合時代的全新生 活模式,以求領先於其他同輩們,於是產生了文化傳遞的並喻方式。 Mead 指出在並喻文化形成的過程中,因年輕一輩所經歷的不完全等同於上 一輩的歷史經驗,反觀於上一輩在教養後代的方法上已經無法適應下一代新世界 成長中的需要,因此造就了最初的「代際衝突」。在此同時,年長一輩必須首先 面臨先前行為方式的喪失,但這種喪失是痛苦的,意味著對先前生活的否定,也 是對自身的否定,兩代之間於是衍生了牴觸與衝突。Mead 藉由移民家庭中的情 況,證實了這種由於年老一代不能夠再繼續引領青年向前行而產生了兩股勢力, 分別代表新與舊,存在不同生活方式的兩代人之間產生矛盾與衝突的必然性。.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前喻文化是一種與後喻文化相反的文化傳遞過程,也稱為「青年文化」。當 時的社會背景是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光通訊技術、海洋 工程、空間開發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利用,使得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 y. Nat. 係,在幾十年中發生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樣的巨大改變使得未來再也不是今天 的延續,而是今天的發展之果。在後喻文化中,社會化的對象是社會中尚未成年. sit. n. al. er. io. 的個人,而前喻文化中年輕一代將知識文化傳遞給他們的前輩,形成「反向社會 化」,如同 Mead(周曉虹、周怡譯,1987:93)所述「在前喻文化中,代表未 來的是晚輩,而不再是他們的父輩和祖輩。」. Ch. engchi. i n U. v. Mead 前喻文化的理論基礎植基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社會快速變遷,她認為 在二次大戰後的科技革命是個全新的歷史時代,二次大戰以後科技革命的蓬勃發 展使整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年長者的經驗已經不可避免地喪失傳喻的價 值,相較於祖先曾是新大陸(空間上)的移民,二次大戰以前出生和長大的一代, 則是屬於時間上的移民。在社會出現重大的變革下,年輕一輩已經不如以往過去 長者憑藉特定的文化系統、伴隨著日積月累的經驗傳承下去,面臨新生活的挑戰 這一輩必須更加去了解、經歷並迅速吸收以適應快速的社會變遷。 二、世代現象與代溝問題 關於代際問題的研究,Mannheim(1952)在 1923 年發表的「世代問題」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一文,提出「世代現象」具有社會與文化特徵,面臨相 同的社會文化環境條件的同一年齡層的一輩才會有相同的基本需要、價值觀念、 13.

(24) 思維方式與行為模式。他提出「現實世代」與「世代單位」兩個觀點,並解釋物 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概念,進一步解釋世代的特徵。「現實世代」指的是以時間 軸按照年齡作區分,具有相同歷史背景,經歷共同歷史事件具有共同命運參與事 蹟的同一輩人。而「世代單位」(generation units)則是按階級,例如:資產階 級、中產階級、無產階級等作橫向式區分。在現實世代底下的個體,用不同方式 基於共同的經驗逐漸形成不同的特定群體。 Pilcher(1994)進一步闡述 Mannheim 的概念,認為世代是一種以生死為事 實基礎的社會現象,對於世代的同屬性應該要把握肉體、精神與心靈之間的轉 換,與所處的社會背景與歷史文化結構間具有相互連結的關聯。Mannheim 指出, 在 15 至 25 歲階段的年輕人,是形成價值觀、意識形態與人生觀的重要時期,倘 若此階段的年輕人共同經歷了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或關鍵點,必然會受到影響,而 產生特有與眾不同的「世代意識」(generational consciousness)。Mannheim 強 調,這群新一代的年輕人將使用不一樣的全新框架與視野甚至記憶去接觸,稱為 「全新接觸」(fresh contact),使得他們與同世代的人產生較親近且易溝通的 特質。由此可見,新一代在接收了上一代所遺留下來的經驗累積後,會吸收、反 芻、修改甚至捨棄,進而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套新的文化創造與價值。現代 社會的變遷不是只靠一代人完成的,而是不斷演變的代際社會共同演化而成。.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Mead(周曉虹、周怡譯,1987)強調前喻文化的代際衝突是跨國界、全球 性的。在當代社會中的代際衝突不同於後喻文化中的局部性代際衝突,她認為每 一代的生活經歷和信念都將與他們的上一代有所不同,因此必須去接受現代世界 的代際衝突。過去常把代溝產生的原因歸咎到年輕一輩的反叛行為上,而實施由 上而下的教化手段,Mead 卻歸咎到是上一代的落伍觀念所致,應該要促使兩代 人平等參與交流與對話,使得長輩們也能虛心向年輕人學習,透過年輕人不斷吸 收廣博而新穎的知識,才能實現一個賦予生命力的未來。由上述 Mead 的觀點, 可以發現兩代之間的教化已從單向、上對下的方式轉變為下對上、甚至是雙向的 互動影響,年輕一代具有主動創造新文化的積極涵義,而且是存在於全世界,普 及化的一種文化現象。. Ch. engchi. i n U. v. Reich(1970)在 The Greening of America 書中也提到代溝的觀念,Reich 從 一個保護生態環境問題-美國綠化的價值觀,去凸顯二次大戰昔日的青年與戰後 嬰兒潮不同世代之間的差異現象。「第一意識」(Consciousness I)為個人我, 隸屬於個人經濟之下,視為「祖輩」的觀念;工業化的社會造就了「第二意識」 (Consciousness II)也就是工業革命發展下的市場經濟體制形成的固化思想,始 於 18 世紀,「第二意識」擴大到組織參與層面,仰賴於社會、政治、法律、經 濟各種權力形式介入的力量,處於權力平衡的狀態,為社會行動基礎,亦代表「父 輩」 。他提出新一代的美國青年屬於試圖超越之前的「第一意識」與「第二意識」, 14.

(25) 創造出新的「第三意識」(Consciousness III)。他強調,這一代的任務在於讓 人類重建並且回歸到自然,並且縮短與上一代的差距,青年指的並非實際上的年 齡,而是不斷學習成長的一種變化狀態,肯定年輕世代在新的社會條件下的作 用,而長輩們對於新的知識技能需要經由「再社會化」向年輕一輩學習,這也呼 應了 Mead 的前喻文化觀念。 綜合以上學者觀點,整理出以下特徵:首先,學者皆提到在文化的傳遞過程 中,必有其歷史關鍵事件促使代際之間斷裂,急速變遷的社會環境造就了社會變 遷成為年輕一輩反向社會化的基礎。Mead 認為二次世界大戰是促成並喻文化與 前喻文化的重要分野點,Reich 的第三意識主導社會論點亦然,在經歷相同的歷 史事件會使得同輩產生共同的情感連結與文化意涵(Mannheim, 1952)。其二, 這三位學者皆肯定新一代對於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他們接收新的觀念與刺激後會 發展屬於同一輩的社會現象,創造與上一輩不同價值觀,被認為是新的文化創造 而非歸類於年輕一輩的反叛行為表現。第三,上一代對於新事物的接收,產生了 「反向社會化」的學習現象,Reich 也提到長者面臨了向晚輩學習「再社會化」 的觀點,Mead 更確立了反向社會化在前喻文化中的重要性。.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本研究以 Mead 的後喻、並喻與前喻文化做為宏觀的理論基礎,探討親子代 際之間在 Facebook 互動過程中,所產生代與代之間的觀念上的落差、學習經驗. y. Nat. 以及對 Facebook 使用的互動情形,由於年輕一輩具有較高的科技敏銳度與學習 能力,Facebook 的使用可能改變傳統家庭上對下的單向權力關係,使得父母的. sit. n. al. er. io. 權威性受到動搖,從中看出反向社會化以及再社會化的現象如何落實在 Facebook 的親子互動上。. 第二節. Ch Facebook 互動性 e. ngchi. i n U. v. 一、互動性 歸納學者探討媒介互動性的定義與解釋,可分為以下四個面向: (一)使用功能層面的互動 強調功能性的學者大多是從科技的觀點出發,由於新科技產生了新的特徵, 讓使用者產生了與原先所沒有的經驗,而這種新的互動方式是以功能性 (functionality)為依據,能夠達成多重方向的溝通(Markus, 1990),並且將這 些新的互動性特徵與其他面向做連結,進而產生新的溝通策略。此外,Guedj 等 人(Guedj, Hagen, Hopgood, Tucker, Hugh & Duce, 1980)將互動(interactive)定 15.

(26) 義為能夠展現各種互動方式且具有控制性的系統,互動的功能運用是一種控制行 為的展現,互動的涉入程度決定了控制的運作方式,互動性越高涉入程度也越 深,相對控制力的運作也越強。 (二)個人察覺經驗的互動 此派觀點的學者主張互動性與個人感知做連結,個人察覺到各種新的媒介科 技如何影響個人生活,進而與科技產生了互動行為,因此,必須以使用者為中心 做思考,若要測量這些互動性的程度,最重要的應該重新檢視使用者如何察覺或 體驗這些特徵,而非從科技的角度著手,重視科技與感官經驗的結合,是互相影 響的結果(McMillan, 2000; Kiousis, 2002)。 (三)閱聽人交流的互動. 政 治 大 有些學者認為互動性不應該只有單向行動或是雙向反應,而該重視訊息傳遞 立 之間的相關程度,也就是互動性存在於參與者進行資訊交流的程度(Rafaeli, ‧. ‧ 國. 學. 1988)。基於這樣的概念,可以分為兩種互動交流:「對話的觀點」(the dialogue view)以及「以訊息為依據的觀點」(the message-based view)。在對話的觀點 中,著重於會話式風格的交流;相較之下,以訊息為依據的觀點,則是處理先前 送出去的各種訊息與先前訊息之間的互動關聯。這兩種觀點皆聚焦於「溝通交. sit. y. Nat. 流」,強調互動性的察覺存在於個人心中,但互動交流卻是可以觀察的。. n. al. er. io. (四)多向度的觀點. Ch. i n U. v. 持多面向觀點的學者,採取比較宏觀的角度,對互動性的解釋綜合了使用者 經驗與科技特徵,做了較大層次的描述,Szuprowice(1995)指認出三種互動性 層次:使用者對使用者、使用者對文件、使用者對電腦。Pavlik(1998)認為互 動性指存在於來源與接收者間的雙向溝通,若來源與接收者不只一個,則會形成 多重方向的溝通。Mahler 和 Rogers(1999)提到新式的互動科技,主要的目的 在於將潛藏的採用者與已採用者連結起來,正因如此,個人在與他人進行通訊 時,必須採用相同的科技,才能顯出該科技創新的用處。因此,若要藉由科技的 散佈來促成多方通訊,仰賴於「關鍵大眾」(critical mass)的使用。. engchi. 在研究「互動性」的同時許多觀點定義皆能呈現意義,綜合以上學者看法, 目前互動性研究在探討整合科技與使用者相互的經驗與感受,大致上可以分為兩 大主軸:人與科技互動,例如:科技功能面向探討,以及多向度的觀點,另一為 使用者感知經驗的互動研究,強調使用者感知與交流。在這兩個脈絡中,皆須同. 16.

(27) 時進一步考慮互動性的涉入程度以及溝通的方向,涉入程度高低、深淺將會影響 到實質的內容交流,產生權力控制與關係上的變化。 二、Facebook 互動性與權力控制 Rafaeli(1998)提到,在各種合作式的大眾媒介系統中,閱聽人是媒介內容 的接收者,也是主要的媒介內容來源;從一對多傳播擴展到多對多傳播,閱聽人 並非被動的資訊接收者,而是主動的共同資訊創造者。主動的閱聽人具有一項關 鍵特徵,即個人對於呈現及內容皆擁有控制權力。Leah 與 Livingstone 在《新媒 介科技手冊》(2006/黃守義、許詩嫻譯,2008)中提出在溝通環境中的溝通方 向以及控制程度,都是互動性的中心,此做為兩向度,進而提出了四個使用者互 動模型(圖 2-1)。研究者運用此概念來說明 Facebook 互動性與權力控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圖 2-1 使用者對使用者互動性四種模型 (資料來源:Leah & Livingstone, 2006,引自黃守義、許詩嫻譯,2008). engchi. 獨白(Monologue)為單方向,由發送者控制溝通方向,強調將訊息傳遞出 去,而在獨白中,回饋往往是附加的,端視溝通者是否願意在環境中加入互動性。 在 Facebook 上的主動貼文、分享、打卡、連結等屬獨白,皆由訊息提供者主動 發佈給接收者。 回應式對話(Responsive dialogue)表示每一項訊息皆反應了對先前訊息的 意識,也就是說在回應式對話中,訊息發送者依然保有主要的控制權,多重互動 的溝通,使得發送者與接收者的角色變得無法區分,但也成功促成雙向或多向對 話,在 Facebook 上的回覆留言即屬此例,接收者透過留言與訊息發送者在 Facebook 上公開對話,能反映親朋好友們的意見,有時甚至還能引起高度共鳴, 透過你來我往不斷的回饋過程,呼應了多方對話概念,也是某種程度承接上一則 17.

(28) 留言的回應,回覆的內容包含了對先前訊息的意識,從中可以看出該篇貼文或分 享,呈現何種型態。 雙向揭露(Responsive disclosure)接收者與訊息發送者都有高度的互動呈現 雙向回應,彼此經常性的互相分享想法、溝通互動,對雙方關係的建立與維持有 所幫助,像是 Facebook 上的聊天室與私人訊息,這兩種功能保有通話的私密性, 只有接收者與傳送者雙方或是小型團體成員才看的到,因此,在這上面討論雙方 或小型團體成員更願意自我揭露,表達真正的想法。 回饋(Feedback) ,由接收者傳遞回應給訊息傳送者,例如:Facebook 按「讚」 的功能,單就表面上的意義為對發文者的認同與支持,但卻看不出傳送者背後所 想要表達的意涵與動機,因此,歸類為是單向式的回饋模型。. 政 治 大. 綜觀上述這四種模型,有時候是同時並存於真實的 Facebook 互動情境當 中,反而難以嚴格的劃分屬於哪一種象限裡面,但可以觀察得到,閱聽人控制的 力量從中而生,不管是接收者或視訊息發送者都可以主動性的選擇與拿捏移動控 制的位移、速度與力道,也就是控制的移動與力量,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變 化與操作的動態行為,連帶影響互動性產生質變,於是發訊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關 係也跟著引起微妙的變化。.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此外,國內與 Facebook 互動性相關的研究,對提升人際互動多呈現樂觀正 面的態度,但也觀察到其他有趣的互動現象:陳品宏(2009)的研究發現在 Facebook 的虛擬環境中,除了會淡化小團體的界線,也會創造新的人際關係, 甚至連坐在一起的兩人也傾向使用 Facebook 代替現實生活進行溝通互動的情 形。張純富(2010)發現,藉由 Facebook 系統的推薦,能夠連結到不同關係網 路的成員,拓展人際面向,但親疏遠近所產生的信任感會影響到如何選擇溝通工 具以及互動的方式。顏伯霖(2010),則是著重於自我發展層面的研究,探討大 學生人際關係對大學生的行為、態度、道德、價值觀、情緒的影響。由此可見, Facebook 上的人際關係與互動已逐漸被重視與討論,並且肯定其正面的效果, 但也帶來了新的溝通現象,呈現多元樣貌的社交世界。. 第三節. Ch. engchi. i n U. v. 親子互動與 Facebook. 一、親子互動與網路使用 關於親子互動的解釋學者們有相近的看法,Olson 等人(Olson, Russell & Sprinkle, 1983)提到,親子間支持性的互動來自於高開放式的溝通,良好的溝通 18.

(29) 將增進家庭的凝聚力及順應力,使得家庭關係良好和諧。親子溝通指的是經由分 享彼此喜好、情感與需求,能建立親子間相互的了解,並增進親子間的和諧度(翁 樹澍,1990) 。White(1996)發現,正向的親子互動將使孩子易接受父母的意見, 且父母會在孩子作決定上有其影響力,避免孩子產生偏差行為而造成親子關係緊 張和衝突態勢。 Smith 等人(Smith, Prinz, Dumas & Laughlin, 2001)在探討家庭過程對子女 發展影響的研究中,發現家庭的凝聚力和溝通方式與子女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社交 技巧有密切相關,成員凝聚力越高,表示家庭成員之間願意花時間相處,愈親近, 可以發揮保護功能,避免子女參加反社會的同儕團體。孫毓英(1986)也指出父 母與子女間有效的溝通應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石。由上述研究得知,良好的親子 溝通互動能有效提升子女處理問題與化解衝突的能力,並增進親子關係的和諧。. 政 治 大. 由於青少年時期正值身心狀態發展還未成熟的階段,親子雙方相當容易隨著 雙方認知符號、情緒符號與行為符號表達方式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衝突經驗(宣 秀慧,2001)。Hall(1987)以親子衝突的觀點指出,親子之間因對獨立自主與 否的觀點有所差異,加上負向的親子溝通而常引發親子衝突。另外,相關研究也 顯示,親子溝通品質不佳乃是親子衝突的重要原因之一(楊秋燕,1992;李介至, 1998)。有研究指出,父母若表現出溫暖、接受、參與的態度,其子女在青少年. 立. Nat. y. ‧. ‧ 國. 學. 時期通常也會適應良好(Aunola, Stattin & Nurmi, 2000)。. sit. n. al. er. io. Newman 和 Murray(1983)發現,誘導民主式的溝通將使青少年強烈認同 其父母親,內化其父母的規範和價值,親子間較無不和諧的情況出現。相對的, 若是高壓權威的關係,可能使孩子表面上的順從,但內心卻不見得接受父母的意 見,儘管兩代之間對於看法觀點有顯著的差異,但雙方必須試圖去尋找親子互動 對話的管道與方法。. Ch. engchi. i n U. v. 此外,青春期階段,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互動相當重要,雙方良好的互動 能有助於改善孩子的生活滿意度與心理健康(Ciairano, Kliewer, Bonino & Bosma, 2008)。也有研究指出,與父母親近能防止行為問題,例如在學校適應不良以及 情緒失調(Amato & Rivera, 1999)。 由上述學者觀點得知,在良好的親子溝通互動下成長的孩子比較能同意別人 的不同論點且從容地表達意見,而非一味排斥或反抗,並能避免孩子的偏差行為 而減少親子之間的衝突。良好的親子溝通能營造出正向的家庭互動氣氛,對於學 習效果也有正面幫助,為子女人格發展適應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潤滑劑。 網路普及化所提供的空間對親子溝通產生極大的影響,不僅為溝通場域,同 19.

(30) 時也有著形塑親子關係的力量,當把溝通媒介的可能性也引入家庭脈絡中的同 時,家庭溝通形態也可能發生改變,對於網路使用抱持樂觀態度的學者認為,網 路是以扮演「另一種溝通管道」的姿態在家庭中出現(沈孟燕,2009)。親子雙 方以互相平等的個體層次(as equal-leveled individuals)在 Facebook 上進行溝通, 使得網路成為一種新的、積極的親子互動管道(Chen, Goh & Li, 2009)。 在家庭關係中,Schwartz(2004)提出,網路可以做為一種開放的溝通管道, 消除家庭溝通與人際交往上的障礙,青少年在網路環境下更為開放,願意分享, 網路成為子女與家長溝通時更習慣的一種替代式對話空間。Kennedy 與 Wellman 在 2007 年從整個家庭結構變化出發,認為目前許多家庭不再如過去是以「家庭」 作為互動單位,而逐漸轉變以「個人」來建立與家庭內、外的關係與連結,其研 究結果顯示資訊和傳播技術將提供家庭成員得以透過手機、email 或是即時通訊 軟體一直保持聯繫,這表示在日漸個人化的家庭中,網路即是一種新生的溝通管 道,提供家人之間的關係得以維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另外,由於兩代之間存有差距,也造成親子在網路溝通上的挑戰,站在青少 年的角度,網路科技的使用在他們的生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被視為新 的依戀對象,但不同於幼年時的依戀情結(Lei & Wu, 2007)。網路在青少年時 期發揮重要的影響,缺乏網路使用技術、鮮少使用網路溝通或欠缺這方面知識的 父母,將難以與他們的子女使用這個管道產生連結。. y. Nat. er. io. al. sit. 二、Facebook 上的親子互動. n. 親子在 Facebook 上的互動,與他們在日常生活相處也就是離線後的關係有 密切相關,Chen 等人(2009)指出,親子在 Facebook 上的溝通並不侷限於線上 平台。相反,它延伸到現實世界中,Facebook 上的父母需要擺脫傳統嚴肅管教 的角色調性,轉而以平行對等的關係來與子女互動,這實現了 Giddens 所說的平 等性(Solomon, Warin, Lewis & Langford, 2002)的概念,會促使親子互動更加緊 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現有關係是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會影響 Facebook 的潛在運作,當父母與子女在現實生活中擁有積極正向的關係,在 Facebook 上 的互動會更融洽(Kobayashi, 2007)。. Ch. engchi. i n U. v. 不過,也有學者持反對的觀點,Subrahmanyam 和 Greenfield(2008)從批判 觀點出發,認為網路會讓孩子增強使用,對現實世界的溝通與親子關係造成負面 的影響。Aratani(2008)指出,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註冊成為 Fceebook 的用戶, 並加入自己的小孩為朋友,被解釋為家長查看 Facebook 查看子女的交友圈以及 他們孩子的朋友。不過也有些子女對父母加入 Facebook 的反應不同,有的子女 歡迎他們的父母加入,幫助父母創建自己的個人資料與使用,但也有人認為加入 20.

(31) Facebook 是個便利的方法,他們能夠透過線上觀察了解父母的近況,甚至對父 母也在使用 Facebook 感到相當「酷」 (Kornblum, 2007) 。但也有些子女抱持負面 的看法,加入反家長團體,來表達對父母加入的不滿(Aratani, 2008; Kornblum, 2007)。 從父母親使用 Facebook 與親子關係的互動,不僅可以了解父母想藉由 Facebook 溝通,參與子女的生活分享動態,但青少年一方面不想被父母親全盤 掌握、監控,卻希望與父母親保持某種程度的關心與忽略所產生的矛盾心態,而 隨著網路興起後,藉由網路溝通成了家庭溝通的新場域,尤其是 Facebook 社群 媒體出現後創造家庭互動的新平台,隨著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和使用 Facebook 與子女溝通的工具,這種現象會如何影響親子關係?因此,本研究將視野放置於 Facebook 上的親子溝通互動的變化情形,有助於我們掌握兩代之間互動關係與 科技使用的變化趨勢。. 立. 自我揭露與 Facebook 隱私. 學. 一、自我揭露. ‧. ‧ 國. 第四節. 政 治 大. n. al. er. io. sit. y. Nat. Jourard 和 Lasakow(1958)將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定義為向他人透露 之前未知的訊息,使得自己被其他人認識的一個過程,也可視為知識分享。這種 知識分享可能存在於個人之間、組織或團體中,有多重目的性,存在於社會情境 之下發生(引自 Laurenceau, Barrett & Pietromonaco, 1998)。Jourard(1971)認 為自我揭露是雙向交互的過程,坦誠的自我揭露也是一種個人的成長與收穫,往 往被視為加強或維繫關係的基礎。Rubin(1975)指出,自我揭露為向其他人透 露越來越多的訊息來建立彼此信任,而這種形式的揭露,也可某種程度上改進心 理健康以及情感狀態(引自 Smyth, 1998)。自我揭露在團體中的展現為能夠加 強團體成員間的信任基礎,但它也可以被視為是成員間用以合法化群體認同 (Galegher, Sproull & Kiesler, 1998)。綜合以上,可以發現自我揭露為向對方透 露訊息多寡的程度,有助於雙向的了解互動,擁有積極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好處, 對個人與組織而言,自我揭露能建立自我認同與身分確認。. Ch. engchi. i n U. v. 自我揭露有分程度上的不同,Altman 和 Taylor(1973) ,以三種分類方式將 自我揭露分為:核心層(core)、中間層(intermediate) 、外圍層(peripheral) 。 外圍層關心的是傳記的數據性資料,像是年齡;中間層注重個人的態度、意見與 價值觀;核心層包括個人信仰、需求、恐懼、價值觀。Antaki 等人(Antaki, Barnes & Leudar, 2005)主張自我揭露需要考慮到整體情境,而非單獨的、個別的因素。 21.

(32) 網路可能改變人們對個人資訊的揭露需求以及影響自我揭露後的結果,例如 在線上對其他人揭露訊息可能使得安全性變得更加脆弱(Ben-Ze’ev, 2003)。 Garfinkel(2000)認為這些數據資料的連結,以及無孔不入的資訊設備也使得個 人資料更加受到威脅,個人資料如同商品般被擁有。 二、青少年在使用 Facebook 的自我揭露差異 有關線上社交媒體自我揭露的差異性(Blackshaw, 2009),有研究指出,女 性比男性更關心自己的隱私揭露(Fogel & Nehmad, 2009)。此外,也有測試 Facebook 上的信任度與自尊對於隱私的關係,發現自我揭露程度越高的人他們 感知媒體的信任度越高(Christofides, Muise & Desmarais, 2009) 。Moore 和 Gullone, (1996)發現,青少年在從事有風險行動時往往不太能夠辨識行為的不良後果, 低估了負面後果的可能性。. 政 治 大 Livingstone(2008)發現,青少年使用者對於年齡、宗教、政治立場以及性 立 向表現這些資訊,較不被認為是隱私的考量。相較於成年人而言,這些項目被認 ‧. ‧ 國. 學. 為是與個人隱私相關,且自我揭露較低。換句話說,他們在這些面向的表現,是 比較寬鬆而且隱私的設定較低,而大學生也有類似的情形(Christofides, et al., 2009)。青少年認為透露一些個人隱私或者他人資訊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小事. al. er. io. sit. y. Nat. 一樁,因此,他們願意在 Facebook 上公開自己的個人訊息讓好友知道,但是研 究也顯示,青少年在意的反而是對父母之間的隱私揭露,這也反映他們對父母的 自我揭露跟對朋友的標準不一樣(Boyd, 2007; Livingstone, 2008)。. n. 從發展與學習的角度,如果青少年更經常暴露在同一個媒體環境之下時,行. Ch. i n U. v. 為也將隨之改變。Tapscott(黃貝玲、蔡宏明、羅耀宗譯,2009)認為,現代的 青少年花在互動式的社交媒體比看電視的時間還來的多。看電視是個被動接收的. engchi. 過程,但在互動式社交媒體尤其是 Facebook,還涉及了內容創造,這種技術的 使用改變了青少年在發展初期對新科技的使用方式。研究顯示,童年後期與青少 年時期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Soto, John, Gosling & potter, 2011),此外,家長 與師長們對於青少年在網路上太過公開的隱私揭露行為,也會產生擔憂,不過, 從發展理論的角度來看,當青少年隨著年紀增長邁入成年後,逐漸了解隱私的重 要性,對於網路的自我揭露行為也會更加看重,不像年輕時那麼輕易地公開私人 的資訊。 根據社會認知理論,人會受到社會環境的相互影響(Bandura, 2001),當人 們使用越多的新傳播科技時,所經歷與體驗到媒體環境所帶來的便利性與優勢, 會進而形塑與創造新的媒體環境與規範。然而,青少年或成年人在學習時皆會受 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比起其他線上的社交型網站場域,Facebook 提供了不同的 22.

(33) 自我揭露環境,因為在 Facebook 強化了自我揭露的重要性,使用者暴露在自我 與他人的揭露中,Facebook 的設計對自我揭露與認同抱持積極鼓勵參與的態度, 因此,青少年使用 Facebook 越頻繁,或許能感知開放性的設計原意,更願意於 自我揭露(Christofides, et al., 2009),新的使用者倘若看到他們的朋友更願意透 露訊息,也會影響他們本身在 Facebook 上的自我揭露行為(Burke, Marlow & Lento, 2009)。 Christofides 等人(Christofides, Muise & Desmarais, 2012)研究發現,青少年 比成人更願意「收集朋友」。例如:加入不喜歡的人或是他們不認識的人,這也 是反映了青少年與成年人在交友上的差異,而且在 Facerbook 上使用時間越長, 對於隱私揭露的可能性越高,這也證實了青少年在 Facebook 上的使用時間比成 年人還要久,且互動性高(Blackshaw, 2009)。反觀成年人在保護自己線上的隱 私考量比青少年來的複雜,成人較「謹慎使用」,因為他們被賦予背負更多的社 會責任與身分管理(MacDermid, Franz & De Reus, 1998),成人的行為複雜且難 以預測,要去改變成人的隱私比起青少年來說更為困難。.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三、 Facebook 的個人隱私揭露. ‧. ,即防止個人訊息洩露,Burgoon 等人(Burgeon, Parrott, Lepoire, 隱私(Privacy) LKelley, Walther & Perry, 1989, 132)將隱私分為四種面向,並定義它為一種「身. sit. y. Nat. 心互動與資訊流自我控制的能力」。. n. al. er. io. (一)身體空間性的隱私(The Physical Dimension): 身體上的隱私性是指 個人對其他人的願意接觸範圍,這是基於人類需要有個人空間,違反 此種的包括了監測、進入他人的個人空間、以及身體上的接觸。. Ch. engchi. i n U. v. (二)互動隱私(The Interactional Dimension):這是指個人有能力控制社 會交往、與人溝通互動的隱私。Burgoon等人(1989)延伸面向的探 討,包括在公開場合使用不當的言詞用上侮辱他人,評論挑起不必要 的言論爭端。 (三)心理隱私(The Psychological Dimension):心理層面涉及了人類有控 制情感與認知並形成價值觀的能力,這也涉及了跟什麼對象、在什麼 情況下分享自己的想法、情感與資訊交流有關。心理層面的隱私(成 熟度)發展某種程度能夠幫助或是限制個人的成長。這類的例子像是 謾罵與良性勸導。 (四)資訊隱私(The Informational Dimension):資訊的隱私跟個人有權決 23.

(34) 定如何、何時,以及呈現何種內容給別人或組織有關(Westin, 1967)。 根據Burgoon等人(1989),資訊隱私跟心理層面個人願意自我揭露 的互動程度有密切關連,但它也有部分是受到法律或習俗的制約限 制,這部分超出個人所能控制的範圍。例如: 網路駭客盜取個人資料。 在網路的世界裡,尤其像 Google 跟 Facebook 這樣的媒體,網站設計原意即 更具有隱私和訊息揭露功能,隱私討論與其相關研究變成一個熱門的議題,許多 研究顯示,隱私在 Facebook 社群網站中扮演重要的影響力(Nielsen, 2010; Rosen, 2010)。 Facebook 當初設計原意是要鼓勵更多使用者分享,跟其他的社群網路具有 相同的作用(Burke, et al., 2009) 。但是分享的行為與個人訊息隱私將會帶來潛在 的風險,包括了不經意的洩漏個人資訊、受到謠言與留言攻擊破壞名聲、不必要 的接觸和騷擾、第三者對特定數據的使用、駭客潛入、以及身分被盜竊(Boyd,. 政 治 大 2007; Debatin, Lovejoy, Horn & Hughes, 2009; Taraszow, Arsoy, Shitta & Laoris, 立 2008)。即使 Facebook 已提供更全面的隱私保護,仍然隱藏了嚴重的隱私問題. ‧ 國. 學. (Anthonysamy, Rashid & Greenwood, 2011)。. ‧. 在一項針對 Facebook 隱私調查的研究,挑選了 4000 名 Carnegie Mellon. y. Nat. University 有在使用 Facebook 的學生,發現參與者願意提供大量個人資訊(Gross & Acquisti, 2005) 。2007 年所做的 Facebook 隱私的研究,調查了 205 名的學生使. sit. n. al. er. io. 用者發現,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提供他們的地址(Fogel & Nehmad, 2009) 。另外, 2008 年的研究找了 1740 名學生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已經更改了他們的隱私 設定,對隱私的標準變得更加嚴格,顯示對隱私的認知與安全性議題的考量已更 受到關心與重視(Dey, Jelveh & Ross, 2012)。在 2009 的研究中更加證實了使用 者普遍關心自己在 Facebook 上的個人隱私,當隱私威脅增加,相對人們因擔心 被第三方取得資料而降低資訊揭露的意願(Christofides, et al, 2009) 。. Ch. engchi. i n U. v. 使用者對 Facebook 上的隱私的考量,有相關研究發現主要來自於對於隱私 權被侵犯的可能性,以及預期較少的損害,對於侵犯隱私權的可能跟隱私考量上 存在著中間效應(a medium effect),但感知損害所造成的影響,往往在隱私考 量上是容易被忽略的(a negligible effect)(Krasnova, Kolesnikova & Guenther, 2009)。由此可知,人們在評估 Facebook 隱私考量時,多從資料可能被入侵的 角度出發,而較少站在可能會遭受到的損失、傷害來做謹慎思考。 此外,隱私考量與自我揭露可能受到了個性或是來自於本身人格的不同影響 而出現了獨立行為,解釋隱私考量與自我揭露呈現負相關(Christofides, et al., 2009; McKnight, Lankton & Tripp, 2011) 。而也有研究則證實了,隱私考量與跟朋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家的事業是從祖父開始立下基礎的,在父親 的掌管下,業績蒸蒸日上,更上層樓。為了延

媽媽將 651 元平分給 3 個孩子當零用 錢,爸爸又給每個孩子 125 元,請問現 在每個孩子有多少零用錢?. 換你試試看 換你試試看

坐在門檻上。臉兒不很白,而雙頰自然紅潤,雙眼皮,大眼睛,看見人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快的時 候,像我的女兒一樣,每 件事情都只會抱怨,只會 羡慕其他人,希望她看過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藝術教育組

一家人上館子時,氣氛多是輕鬆愉快。這正是學習自我管

我在寄宿中便感受到日本家庭對子女的自立教育之成功。儘管泉家的經濟

賈媽媽有次宴客,當她將一顆矮矮的冬瓜蓋子打開來,我看見裡頭的羹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