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Facebook 互動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創造出新的「第三意識」(Consciousness III)。他強調,這一代的任務在於讓 人類重建並且回歸到自然,並且縮短與上一代的差距,青年指的並非實際上的年 齡,而是不斷學習成長的一種變化狀態,肯定年輕世代在新的社會條件下的作 用,而長輩們對於新的知識技能需要經由「再社會化」向年輕一輩學習,這也呼 應了 Mead 的前喻文化觀念。

綜合以上學者觀點,整理出以下特徵:首先,學者皆提到在文化的傳遞過程 中,必有其歷史關鍵事件促使代際之間斷裂,急速變遷的社會環境造就了社會變 遷成為年輕一輩反向社會化的基礎。Mead 認為二次世界大戰是促成並喻文化與 前喻文化的重要分野點,Reich 的第三意識主導社會論點亦然,在經歷相同的歷 史事件會使得同輩產生共同的情感連結與文化意涵(Mannheim, 1952)。其二,

這三位學者皆肯定新一代對於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他們接收新的觀念與刺激後會 發展屬於同一輩的社會現象,創造與上一輩不同價值觀,被認為是新的文化創造 而非歸類於年輕一輩的反叛行為表現。第三,上一代對於新事物的接收,產生了

「反向社會化」的學習現象,Reich 也提到長者面臨了向晚輩學習「再社會化」

的觀點,Mead 更確立了反向社會化在前喻文化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以 Mead 的後喻、並喻與前喻文化做為宏觀的理論基礎,探討親子代 際之間在 Facebook 互動過程中,所產生代與代之間的觀念上的落差、學習經驗 以及對 Facebook 使用的互動情形,由於年輕一輩具有較高的科技敏銳度與學習 能力,Facebook 的使用可能改變傳統家庭上對下的單向權力關係,使得父母的 權威性受到動搖,從中看出反向社會化以及再社會化的現象如何落實在 Facebook 的親子互動上。

第二節 Facebook 互動性

一、互動性

歸納學者探討媒介互動性的定義與解釋,可分為以下四個面向:

(一)使用功能層面的互動

強調功能性的學者大多是從科技的觀點出發,由於新科技產生了新的特徵,

讓使用者產生了與原先所沒有的經驗,而這種新的互動方式是以功能性

(functionality)為依據,能夠達成多重方向的溝通(Markus, 1990),並且將這 些新的互動性特徵與其他面向做連結,進而產生新的溝通策略。此外,Guedj 等 人(Guedj, Hagen, Hopgood, Tucker, Hugh & Duce, 1980)將互動(interactive)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義為能夠展現各種互動方式且具有控制性的系統,互動的功能運用是一種控制行 為的展現,互動的涉入程度決定了控制的運作方式,互動性越高涉入程度也越 深,相對控制力的運作也越強。

(二)個人察覺經驗的互動

此派觀點的學者主張互動性與個人感知做連結,個人察覺到各種新的媒介科 技如何影響個人生活,進而與科技產生了互動行為,因此,必須以使用者為中心 做思考,若要測量這些互動性的程度,最重要的應該重新檢視使用者如何察覺或 體驗這些特徵,而非從科技的角度著手,重視科技與感官經驗的結合,是互相影 響的結果(McMillan, 2000; Kiousis, 2002)。

(三)閱聽人交流的互動

有些學者認為互動性不應該只有單向行動或是雙向反應,而該重視訊息傳遞 之間的相關程度,也就是互動性存在於參與者進行資訊交流的程度(Rafaeli, 1988)。基於這樣的概念,可以分為兩種互動交流:「對話的觀點」(the dialogue view)以及「以訊息為依據的觀點」(the message-based view)。在對話的觀點 中,著重於會話式風格的交流;相較之下,以訊息為依據的觀點,則是處理先前 送出去的各種訊息與先前訊息之間的互動關聯。這兩種觀點皆聚焦於「溝通交 流」,強調互動性的察覺存在於個人心中,但互動交流卻是可以觀察的。

(四)多向度的觀點

持多面向觀點的學者,採取比較宏觀的角度,對互動性的解釋綜合了使用者 經驗與科技特徵,做了較大層次的描述,Szuprowice(1995)指認出三種互動性 層次:使用者對使用者、使用者對文件、使用者對電腦。Pavlik(1998)認為互 動性指存在於來源與接收者間的雙向溝通,若來源與接收者不只一個,則會形成 多重方向的溝通。Mahler 和 Rogers(1999)提到新式的互動科技,主要的目的 在於將潛藏的採用者與已採用者連結起來,正因如此,個人在與他人進行通訊 時,必須採用相同的科技,才能顯出該科技創新的用處。因此,若要藉由科技的 散佈來促成多方通訊,仰賴於「關鍵大眾」(critical mass)的使用。

在研究「互動性」的同時許多觀點定義皆能呈現意義,綜合以上學者看法,

目前互動性研究在探討整合科技與使用者相互的經驗與感受,大致上可以分為兩 大主軸:人與科技互動,例如:科技功能面向探討,以及多向度的觀點,另一為 使用者感知經驗的互動研究,強調使用者感知與交流。在這兩個脈絡中,皆須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時進一步考慮互動性的涉入程度以及溝通的方向,涉入程度高低、深淺將會影響 到實質的內容交流,產生權力控制與關係上的變化。

二、Facebook 互動性與權力控制

Rafaeli(1998)提到,在各種合作式的大眾媒介系統中,閱聽人是媒介內容 的接收者,也是主要的媒介內容來源;從一對多傳播擴展到多對多傳播,閱聽人 並非被動的資訊接收者,而是主動的共同資訊創造者。主動的閱聽人具有一項關 鍵特徵,即個人對於呈現及內容皆擁有控制權力。Leah 與 Livingstone 在《新媒 介科技手冊》(2006/黃守義、許詩嫻譯,2008)中提出在溝通環境中的溝通方 向以及控制程度,都是互動性的中心,此做為兩向度,進而提出了四個使用者互 動模型(圖 2-1)。研究者運用此概念來說明 Facebook 互動性與權力控制。

圖 2-1 使用者對使用者互動性四種模型 (資料來源:Leah & Livingstone, 2006,引自黃守義、許詩嫻譯,2008)

獨白(Monologue)為單方向,由發送者控制溝通方向,強調將訊息傳遞出 去,而在獨白中,回饋往往是附加的,端視溝通者是否願意在環境中加入互動性。

在 Facebook 上的主動貼文、分享、打卡、連結等屬獨白,皆由訊息提供者主動 發佈給接收者。

回應式對話(Responsive dialogue)表示每一項訊息皆反應了對先前訊息的 意識,也就是說在回應式對話中,訊息發送者依然保有主要的控制權,多重互動 的溝通,使得發送者與接收者的角色變得無法區分,但也成功促成雙向或多向對 話,在 Facebook 上的回覆留言即屬此例,接收者透過留言與訊息發送者在 Facebook 上公開對話,能反映親朋好友們的意見,有時甚至還能引起高度共鳴,

透過你來我往不斷的回饋過程,呼應了多方對話概念,也是某種程度承接上一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留言的回應,回覆的內容包含了對先前訊息的意識,從中可以看出該篇貼文或分 享,呈現何種型態。

雙向揭露(Responsive disclosure)接收者與訊息發送者都有高度的互動呈現 雙向回應,彼此經常性的互相分享想法、溝通互動,對雙方關係的建立與維持有 所幫助,像是 Facebook 上的聊天室與私人訊息,這兩種功能保有通話的私密性,

只有接收者與傳送者雙方或是小型團體成員才看的到,因此,在這上面討論雙方 或小型團體成員更願意自我揭露,表達真正的想法。

回饋(Feedback),由接收者傳遞回應給訊息傳送者,例如:Facebook 按「讚」

的功能,單就表面上的意義為對發文者的認同與支持,但卻看不出傳送者背後所 想要表達的意涵與動機,因此,歸類為是單向式的回饋模型。

綜觀上述這四種模型,有時候是同時並存於真實的 Facebook 互動情境當 中,反而難以嚴格的劃分屬於哪一種象限裡面,但可以觀察得到,閱聽人控制的 力量從中而生,不管是接收者或視訊息發送者都可以主動性的選擇與拿捏移動控 制的位移、速度與力道,也就是控制的移動與力量,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變 化與操作的動態行為,連帶影響互動性產生質變,於是發訊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關 係也跟著引起微妙的變化。

此外,國內與 Facebook 互動性相關的研究,對提升人際互動多呈現樂觀正 面的態度,但也觀察到其他有趣的互動現象:陳品宏(2009)的研究發現在 Facebook 的虛擬環境中,除了會淡化小團體的界線,也會創造新的人際關係,

甚至連坐在一起的兩人也傾向使用 Facebook 代替現實生活進行溝通互動的情 形。張純富(2010)發現,藉由 Facebook 系統的推薦,能夠連結到不同關係網 路的成員,拓展人際面向,但親疏遠近所產生的信任感會影響到如何選擇溝通工 具以及互動的方式。顏伯霖(2010),則是著重於自我發展層面的研究,探討大 學生人際關係對大學生的行為、態度、道德、價值觀、情緒的影響。由此可見,

Facebook 上的人際關係與互動已逐漸被重視與討論,並且肯定其正面的效果,

但也帶來了新的溝通現象,呈現多元樣貌的社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