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E8%B1%A1#%E9%80%A0%E7%A5%9E%E7%8F%BE%E8%B1%A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觀性。在人物偏好上也可略知一二。隨者網路高度發展,2014 年上任的台北市 長柯文哲與2018 年上任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分別因為網路操作產生知名度,進 而提高曝光率,當選直轄市長,但即便記者平衡報導,無法認同兩人的群眾,閱 讀、觀看有關兩人的新聞時,仍會堅持己見,並在網路上與柯、韓兩人的支持者 筆戰,這就是為什麼柯粉、韓粉會在意見對立的媒體所設立的臉書粉絲頁下方留 言,大罵新聞亂報、記者亂寫,何謂客觀新聞的討論持續不斷。

過去曾閱讀有關美國參議員 Joseph McCarthy 所作所為的文章,他在冷戰期 間,採取政治手段,聲稱大量共產黨員、蘇聯間諜和同情者,隱藏於美國聯邦政 府和美國本土,引發譁然,但McCarthy 卻提不出證據,記者當時只能報導最表 面的事實,也就是McCarthy 的說法,進而衍生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一詞,

指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為他人扣上不忠、背叛之罪(Maras, 2013)。McCarthy 常以此玩弄記者於股掌之間,早上聲稱有突破性的大消息,記者在午間新聞播出 前,忙著產製新聞,結果McCarthy 過一會兒就說沒有證據,取消記者會,記者 於是在隔天的早報,只能以疑點重重為題等字詞,敘述McCarthy 的作為,因為 時值冷戰,美國上下忐忑不安,McCarthy 的政治言論奏效,搞得大家人心惶惶,

只要記者不報導,便是「不客觀」(李金銓,1993)。然而,記者產製的新聞內容 真能呈現客觀事實嗎?

新聞生態與媒體市場的丕變,觀察每一個國家的新聞發展,都可略知一二,

但記者仍力求保持自我價值。全球最大新聞通訊社《美聯社》高級副總裁兼總編 輯Sally Buzbee 接受專訪提到,即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次公開批 評《美聯社》是專門製作假新聞的媒體,甚至稱它們為「人民的敵人」,Buzbee 仍堅持傳統新聞價值,以客觀角度持續關注白宮的每一項決策與最新資訊,「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新聞人的職責是要提供正確、根據事實的訊息,而不是透過報導引導甚至灌輸 大眾對特定議題產生特定看法(許臺軒,2018 年 10 月 25 日)。」Buzbee 堅持記 者的職業價值與工作信念,講求事實、追求中立才是新聞客觀性的宗旨;但新聞 客觀性真是如此單純?一連串的疑問油然而生:「新聞客觀性是一個理想、一種 抱負,在學理上暢談已久,但記者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上如何呈現?如何堅守?討 論篇幅相對稀少,且記者的實務經驗中,了解、分析新聞客觀性的方法與作法,

和理論所提的原則是否完全吻合?抑或產生調整與改變?」

所謂的客觀,學理上就是透過科學的方法,在不干擾受試者的情況下探究事 實;新聞作業上,則是期待記者採訪、編輯、報導時,不可加入主觀意見或引導 受訪者發言,在符合專業及倫理的要求下,不帶偏見地平衡報導新聞(管中祥,

2014 年 5 月 22 日)。人們必須從不同觀點與角度,思考、判斷某件事物的合理 性,不被主觀思想或意識影響,追求真實,以一致的標準呈現事物的真實。經過 時間的演變,成為記者的職業準則、工作原則,在新聞工作中稱做「新聞客觀性」;

記者在工作中發揮新聞客觀性,過濾事件資訊,摘錄重點產製新聞,還須正反意 見並陳,盡力呈現事件、議題原貌,因為根據客觀性的傳統規範,記者的工作不 能評論事件,或以任何方式塑造記者的表述(Schudson, 2001)。記者力求客觀的 本質,是記者擁有專業的象徵,更是記者成為職業的指標,記者已內化為自己產 製新聞的專業能力。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以記者的角度而言,透過正反並陳、倒金字塔寫法等新 聞寫作技巧,企圖達到客觀,但或許只是完成程序上的客觀,因為新聞客觀性的 影響因素很多,並非三言兩語可以完整解釋。此外,新聞工作環境複雜,新聞客 觀性對記者而言,或許是一種理想,但堅守新聞客觀性依然是記者面對各方質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批判時,還可自稱專業的強力盾牌之一。只是,隨著時代演進,除應說明新聞 客觀性的目的與意義,更該釐清記者的新聞客觀性從何而來、為何而生,記者在 新聞實踐中,究竟做到幾分新聞客觀性的標準。記者本該接受全民公評,但若記 者難為自己辯護,閱聽眾繼續喪失對新聞與記者的信任,恐怕「小時不讀書、長 大當記者」將成為大眾對記者的唯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