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聞客觀性:論記者在新聞實踐中的新聞客觀性展現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聞客觀性:論記者在新聞實踐中的新聞客觀性展現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新聞客觀性:. 政 治 大 論記者在新聞實踐中的新聞客觀性展現 立. ‧ 國. 學. Journalistic Objectivity:. ‧. Discussion of News Objectivity Performance From The News. n. al. y er. io. sit. Nat. Practice of Journalist. Ch. engchi. 指導教授:孫式文 研究生:郭. 逸. i n U. v. 博士 撰. 中華民國一〇八年十一月.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 . 謝辭 研究所的 2 年 2 個月,猶如一場夢;如今,夢醒了,我笑了。 工作後返校進修,成為一般生,著實是冒險與考驗,兼顧工作與學業,時間 壓縮得很緊,慶幸的是,我做到了。這本承載著自己、家人、老師、益友的期待 所完成的論文,沈甸甸的,滿是感謝。 感謝的話無盡。孫式文老師在我短暫學術生涯的醍醐灌頂,已然提升我的層 次與價值,從一無所有、亂無章法到重點聚焦、脈絡通順,孫老師功不可沒,每. 政 治 大. 一次的會面,都是一次進步,我並非資質聰慧的學生,論文中紮實的 6 萬多字,. 立. 是透過孫老師的磨練,加上口試委員劉昌德老師、林宇玲老師的指引,在傳統新. ‧ 國. 學. 聞學的迷宮中,我找到專屬的出路。. ‧. 我的研究所生活和一般學生不同,下了課還得上班,幾乎沒有課外活動、社. sit. y. Nat. 交生活,所幸先後遇到李家安與劉書廷兩位奇女子,解放我在研究所遭遇的窠臼. n. al. er. io. 與苦悶,和兩位近 5 歲的距離,聊天話題與思想觀點卻幾無隔閡,我們體驗許多. i n U. 生活的苦澀與甘甜,有了兩位的相伴,讓我順利畢業。. Ch. engchi. v. 我的家人在我恣意選擇就讀研究所之際,皆無二話,他們懂,我不是初出茅 廬的毛頭,我所接收的,唯有放心與信任。這本論文,必須獻給從記者崗位退休 的我的爸媽,是你們給我的耳濡目染,開啟我的記者生涯,是你們給我的毫無顧 忌,讓我完成研究生涯。 我會懷念,懷念學習、懷念課堂、懷念政大。謝謝 2 年多前的自己,選擇就 讀研究所。 郭逸 108.11.12.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 . 摘要 新聞客觀性是記者產製新聞的原則,過往多為二元的解釋,也就是新聞事實 與記者的個人觀點必須分開。但新聞工作環境變遷,實際在新聞工作中的新聞客 觀性,已產生差異,應找出更與時俱進的解釋。本研究從記者的新聞實踐中探詢 記者對新聞客觀性的展現,以 Ward 的實用客觀性及 Maras 的主動過程等新聞客 觀性的概念為基底,並使用深度訪談法訪問 23 位記者。結果顯示,記者在產製 新聞的過程中,依然保有新聞客觀性,因為記者追求更貼近事實的新聞事實;透. 政 治 大. 過維持中立的解釋性媒介驅動臨場感,記者涉入新聞並使閱聽眾更感同身受;而. 立. 獨家新聞和專題新聞自我掌控程度較高,更能呈現新聞客觀性;本研究主要發現. ‧ 國. 學. 在於現今記者對新聞客觀性的認知與呈現,趨於特定群眾化,已非過去講求大眾. ‧. 接受的解釋層次,記者產製新聞更在意閱聽眾的想法及市場導向;組織的控制和. n. al. er. io. sit. y. Nat. 即時新聞的普及則是阻礙新聞客觀性的元兇。. i n U. v. 關鍵字:記者、新聞客觀性、客觀、事實、中立、實用客觀性、主動過程. Ch. engchi. DOI:10.6814/NCCU201901251.

(4) . Abstract News Objectivity is the principle for journalists. The explanation for news objectivity in the past is always binary, which means the news fact should be separated from journalists’ opinions. However, the news-work environment changes, the explanation for news objectivity would be different ,and it needs to be defined more accurately.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news objectivity performance from the news practice of journalists.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research is the Pragmatic. 政 治 大. Objectivity proposed by Stephen Ward and the Active Process proposed by Steven. 立. Maras. By the in-depth interview, the research interviews 23 journalists and evidence. ‧ 國. 學. that the journalists still keep news objectivity on their work. Journalists search for the. ‧. news fact closes to the actual fact as possible and keep neutrality by interpretive. sit. y. Nat. medium for driving the feeling of presence, aiming to make the audience feel the. io. al. er. same feeling; furthermore, due to higher control, exclusive news and special report. v. n. show more news objectivity for journalists. Most importantly,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Ch. engchi. i n U. news objectivity nowadays should be explained as specific massification, but not for the republic as always. Journalis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udience and make the news market-oriented. Also, the control from the company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stant news are the two main culprits for the news being lack of news objectivity.. Keyword : Journalist, News objectivity, Objectivity, Fact, Neutrality, Pragmatic Objectivity, Active Process. DOI:10.6814/NCCU201901251.

(5) .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4 第二章、文獻探討.....................................................................................................7 第一節、新聞客觀性................................................................................................7 第二節、新聞客觀性的新路…..…..…..…..…..…..…..…..…..…..…..……........15. 政 治 大. 第三節、新聞客觀性與新聞實踐…………..........................................................27. 立. 第三章、研究方法...................................................................................................33. ‧ 國. 學. 第一節、質性研究方法..........................................................................................33. ‧. 第二節、研究對象挑選與分析準則……..............................................................34. sit. y. Nat. 第三節、深度訪談法..............................................................................................35. n. al. er. io. 第四節、訪談執行與過程......................................................................................36. i n U. v. 第四章、研究資料分析結果..................................................................................43. Ch. engchi. 第一節、記者求取事實..........................................................................................44 第二節、記者維持中立..........................................................................................53 第三節、獨家新聞與專題新聞比較客觀…..........................................................65 第四節、記者換位思考新聞客觀性......................................................................70 第五節、新聞客觀變調的元兇……………………..............................................74 第五章、研究結果與討論......................................................................................86 第一節、研究結果..................................................................................................86. DOI:10.6814/NCCU201901251.

(6) . 第二節、研究貢獻..................................................................................................93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95 參考文獻.....................................................................................................................97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10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1251.

(7) .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筆者曾任記者,對新聞產業與新聞工作多有心得,記者常挨批不夠客觀,負 面印象四起,但這個想法代表普羅大眾已有記者必須客觀的觀念,會取捨新聞的 品質優劣,此為好現象;然而,閱聽眾的新聞喜好並非完全來自新聞品質好壞, 更多的是因政治立場、個人經驗、成長歷程等原因,影響其對新聞與記者的評價, 大眾對記者的信任感同步降低,諸如「台灣記者智商平均 30」、「小時不讀書,. 政 治 大 長大當記者」等批判用語頻繁出現。資訊匯集處「維基百科」 ,還有獨立條目 立 1. ‧ 國. 學. 「臺灣媒體亂象」 ,其敘述為「主要指台灣於 1980 年代解嚴後,由於商業媒體(特 指新聞媒體)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與捏造新聞等違反媒體倫理手段增加. ‧. 收視率或報刊發行量之現象。」有關記者的亂象,則是「缺乏客觀性」 : 「台灣媒. y. Nat. er. io. sit. 體亂象與台灣當今政治文化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例如有關不同立場的消息,並無 具體證據,有許多無法證實亦無明確的消息來源。媒體在報導這些消息時,即使. al. n. v i n C h、新聞工作者因其政治意識型態而來的故意作 是絲毫無任何惡意或是媒體經營者 engchi U 為都直接造成此亂象。」 在台灣,許多人對特定事物的立場鮮明,例如政治,若詢問政黨傾向為國民 黨(藍)的人,收看政黨傾向為民進黨(綠)的主流媒體有何看法,通常會否定 該媒體的新聞報導公正、客觀,甚至認為親綠媒體的記者,無法充分展現新聞客 . 1. 維基百科說明「臺灣媒體亂象」主要指台灣 1980 年代解嚴後,由於商業媒體(特指新聞媒體). 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與捏造新聞等違反媒體倫理手段增加收視率或報刊發行量之現象, 促使部份人士成立媒體批評團體並對媒體進行監督和批判。條目包括「缺乏客觀性」。詳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5%AA%92%E9%AB%94%E4%BA%8 2%E8%B1%A1#%E9%80%A0%E7%A5%9E%E7%8F%BE%E8%B1%A1. 1. DOI:10.6814/NCCU201901251.

(8) . 觀性。在人物偏好上也可略知一二。隨者網路高度發展,2014 年上任的台北市 長柯文哲與 2018 年上任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分別因為網路操作產生知名度,進 而提高曝光率,當選直轄市長,但即便記者平衡報導,無法認同兩人的群眾,閱 讀、觀看有關兩人的新聞時,仍會堅持己見,並在網路上與柯、韓兩人的支持者 筆戰,這就是為什麼柯粉、韓粉會在意見對立的媒體所設立的臉書粉絲頁下方留 言,大罵新聞亂報、記者亂寫,何謂客觀新聞的討論持續不斷。 過去曾閱讀有關美國參議員 Joseph McCarthy 所作所為的文章,他在冷戰期. 政 治 大. 間,採取政治手段,聲稱大量共產黨員、蘇聯間諜和同情者,隱藏於美國聯邦政. 立. 府和美國本土,引發譁然,但 McCarthy 卻提不出證據,記者當時只能報導最表. ‧ 國. 學. 面的事實,也就是 McCarthy 的說法,進而衍生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一詞,. ‧. 指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為他人扣上不忠、背叛之罪(Maras, 2013) 。McCarthy. sit. y. Nat. 常以此玩弄記者於股掌之間,早上聲稱有突破性的大消息,記者在午間新聞播出. io. al. er. 前,忙著產製新聞,結果 McCarthy 過一會兒就說沒有證據,取消記者會,記者. v. n. 於是在隔天的早報,只能以疑點重重為題等字詞,敘述 McCarthy 的作為,因為. Ch. engchi. i n U. 時值冷戰,美國上下忐忑不安,McCarthy 的政治言論奏效,搞得大家人心惶惶, 只要記者不報導,便是「不客觀」 (李金銓,1993) 。然而,記者產製的新聞內容 真能呈現客觀事實嗎? 新聞生態與媒體市場的丕變,觀察每一個國家的新聞發展,都可略知一二, 但記者仍力求保持自我價值。全球最大新聞通訊社《美聯社》高級副總裁兼總編 輯 Sally Buzbee 接受專訪提到,即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次公開批 評《美聯社》是專門製作假新聞的媒體,甚至稱它們為「人民的敵人」,Buzbee 仍堅持傳統新聞價值,以客觀角度持續關注白宮的每一項決策與最新資訊,「因. 2. DOI:10.6814/NCCU201901251.

(9) . 為新聞人的職責是要提供正確、根據事實的訊息,而不是透過報導引導甚至灌輸 大眾對特定議題產生特定看法(許臺軒,2018 年 10 月 25 日) 。」Buzbee 堅持記 者的職業價值與工作信念,講求事實、追求中立才是新聞客觀性的宗旨;但新聞 客觀性真是如此單純?一連串的疑問油然而生:「新聞客觀性是一個理想、一種 抱負,在學理上暢談已久,但記者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上如何呈現?如何堅守?討 論篇幅相對稀少,且記者的實務經驗中,了解、分析新聞客觀性的方法與作法, 和理論所提的原則是否完全吻合?抑或產生調整與改變?」. 政 治 大. 所謂的客觀,學理上就是透過科學的方法,在不干擾受試者的情況下探究事. 立. 實;新聞作業上,則是期待記者採訪、編輯、報導時,不可加入主觀意見或引導. ‧ 國. 學. 受訪者發言,在符合專業及倫理的要求下,不帶偏見地平衡報導新聞(管中祥,. ‧. 2014 年 5 月 22 日)。人們必須從不同觀點與角度,思考、判斷某件事物的合理. sit. y. Nat. 性,不被主觀思想或意識影響,追求真實,以一致的標準呈現事物的真實。經過. io. al. er. 時間的演變,成為記者的職業準則、工作原則,在新聞工作中稱做「新聞客觀性」;. v. n. 記者在工作中發揮新聞客觀性,過濾事件資訊,摘錄重點產製新聞,還須正反意. Ch. engchi. i n U. 見並陳,盡力呈現事件、議題原貌,因為根據客觀性的傳統規範,記者的工作不 能評論事件,或以任何方式塑造記者的表述(Schudson, 2001) 。記者力求客觀的 本質,是記者擁有專業的象徵,更是記者成為職業的指標,記者已內化為自己產 製新聞的專業能力。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以記者的角度而言,透過正反並陳、倒金字塔寫法等新 聞寫作技巧,企圖達到客觀,但或許只是完成程序上的客觀,因為新聞客觀性的 影響因素很多,並非三言兩語可以完整解釋。此外,新聞工作環境複雜,新聞客 觀性對記者而言,或許是一種理想,但堅守新聞客觀性依然是記者面對各方質疑. 3. DOI:10.6814/NCCU201901251.

(10) . 與批判時,還可自稱專業的強力盾牌之一。只是,隨著時代演進,除應說明新聞 客觀性的目的與意義,更該釐清記者的新聞客觀性從何而來、為何而生,記者在 新聞實踐中,究竟做到幾分新聞客觀性的標準。記者本該接受全民公評,但若記 者難為自己辯護,閱聽眾繼續喪失對新聞與記者的信任,恐怕「小時不讀書、長 大當記者」將成為大眾對記者的唯一印象。.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政 治 大. 記者的新聞專業逐漸受到質疑,客觀性又是閱聽眾對記者產生質疑的主因之. 立. 一,記者產製新聞的過程與新聞成品,挨批主觀意識太強,與一般印象中的記者. ‧ 國. 學. 專業大相徑庭,致閱聽眾對記者的信任感盡失。其實,記者以往是資訊流動的中. ‧. 心,但直至今日,記者對於資訊的壟斷性中心思想已不復存在,新的新聞生態系. sit. y. Nat. 統正由「新聞工作者中心」的思考,(journalist-centered)朝向「閱聽人中心」. n. al. er. io. (audience-centered)轉移(羅元輝,2015),也因此,記者在產製新聞過程中,. i n U. 得下更多苦工,維持他們在資訊流動時代的一席之地。. Ch. engchi. v. 記者和新聞客觀性密不可分,但記者難以做到全然的客觀,過去那套從第三 人稱切入的新聞產製模式,在現今的實務工作中,堪稱理想;但若新聞客觀性純 為理想,為何學界與實務界連番討論?主要在於記者的工作內容與特性如橡皮筋 伸縮自如,即便受到組織、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仍可隨著環境變化,彈性調整 產製新聞的流程,記者的新聞客觀性自然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記者說要有就可 以有的,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新聞客觀性的呈現,當然間接改變記者對新聞客觀性 的解讀。. 4. DOI:10.6814/NCCU201901251.

(11) . 嚴格來說,一則新聞難以表達事件的全貌,而是媒體處理後的結果,是記者 的再次表述,卻也因為這層事先過濾,閱聽眾才有機會看到各種意見,進而深入 思考;一個議題或事件是一體多面,記者才會在產製新聞的過程中,篩選資訊與 受訪者、調整敘事結構與新聞寫作方式,目的就是盡力呈現新聞事件與議題的原 貌。 不過,學界過去的研究所定義的新聞客觀性,逐漸招致批判與質疑,主因在 於理論進入實務的討論時,新聞客觀性反而限制記者產製新聞的多樣性。過往的. 政 治 大. 定義框架新聞客觀性的意義,記者只能被動地從新聞客觀性的作法產製新聞,具. 立. 體而言,即記者只能片面接收受訪者的資訊就產製新聞,雖然沒有摻入個人價值. ‧ 國. 學. 觀與觀點,卻也無法完整呈現新聞事件的是與非、明與暗,遑論閱聽眾深入思考. ‧. 新聞事件。既然新聞客觀性可能壓縮事件真相的全貌,恐怕就不利於記者為公眾. sit. y. Nat. 服務的第四權、守門人等專業能力了(Waisbord, 2013) 。對記者而言,新聞客觀. io. al. er. 性不是一套僵化的工作模式,新聞客觀性在現今新聞媒體生態的解讀,難以完整. v. n. 貼近記者的新聞實踐,新聞客觀性就必須有與時俱進的解釋。. Ch. engchi. i n U. 記者既然有個人認知與經驗,在產製新聞過程中一直保持主動求真的態度, 勢必對事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產製符合實際事實並帶領閱聽眾融入新聞現 場的新聞,做為新聞事實與閱聽眾之間的溝通橋樑。 新聞客觀性直至今日,學界與業界仍有許多討論與論辯,顯見新聞客觀性在 理論與實務,都有深刻的重要性。國外已有學者談論記者在實務工作中,新聞客 觀性並非一蹴可幾,更建議應深入探討記者對新聞客觀性的認知與作法。因為新 聞客觀性是一個虛構的概念,若要具體化新聞客觀性,得從實際的新聞工作場域 探詢。在新聞客觀性的過往作法與定義逐漸受到批評,以及新聞媒體高度發展的. 5. DOI:10.6814/NCCU201901251.

(12) . 時代,媒體競爭激烈且新聞同質性高,新聞客觀性的定義以及在新聞工作的場域 已然變化。 本研究遂提出問題意識,記者在新聞場域中累積工作經驗後,如何定義、解 讀、呈現新聞客觀性?本研究試圖釐清記者的新聞實踐與新聞客觀性之間的關聯 性;此外,由於新聞業並未制度化新聞客觀性,若新聞客觀性的理想難以達成, 記者在產製新聞的過程中,如何維持新聞客觀性的本質並體現記者的價值。.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DOI:10.6814/NCCU201901251.

(13) . 第二章、文獻探討 新聞客觀性仰賴過去大量相關研究與實務經驗,賦予沿用至今的定義,過往 強調個人意見必須與新聞事實分開,唯有分離價值觀和事件事實,記者產製的新 聞才足稱客觀的新聞。傳統的表述對記者而言是安全的,記者在新聞工作中也會 優先考量這項對新聞客觀性的定義。本章的第一節首先陳述過去學者們對新聞客 觀性的定義,分別從追求事實、講求中立等兩項要素,爬梳文獻並說明學者對新 聞客觀性長久以來的研究及新聞客觀性的意義,並帶出新聞客觀性與記者間的關. 政 治 大. 聯性;由於新聞客觀性的過往定義招致質疑與批判過於僵化,限制記者在新聞中. 立. 呈現事實,本研究在第二節將襄助實用主義(Pragmatism)的論點,援引 Ward. ‧ 國. 學. 的實用客觀性(pragmatic objectivity)與 Maras 的主動過程(active access)等兩. ‧. 項概念,企圖擺脫過去新聞客觀性的框架,發展更貼近記者在實務上呈現新聞客. sit. y. Nat. 觀性的樣貌;實用客觀性和主動過程等兩項新聞客觀性的新概念,終會從理論落. n. al. er. io. 實於實踐,第三節探討新聞客觀性與新聞實踐,透過記者工作的實例,看新聞客 觀性的實際展現。. Ch. engchi. i n U. v. 第一節、新聞客觀性 新聞客觀性的相關研究累積至今為數眾多,賦予新聞客觀性為人熟知的定義 與意義,創建大眾對新聞客觀性的普遍認知。一般而言,新聞應該客觀,新聞的 重要價值就是客觀呈現新聞事件。新聞客觀性就像一塊透明的布料,並非特定顏 色;新聞客觀性也被理解為「中立(neutrality)」的同義詞,將事件事實(facts)、 個人價值觀(values)與個人觀點(opinions)分開,而新聞客觀性的信念就是「對. 7. DOI:10.6814/NCCU201901251.

(14) . (事件)事實的信仰(a faith in facts)」以及「對(個人)價值觀的不信任(a distrust of values)」(Schudson, 1978)。記者應該提供直接的、無偏見的訊息,必須「堅 持事實(stick to the facts)」,避免「偏袒(taking sides)」(Ward, 2008) ,才算達 到新聞客觀性。 新聞客觀性之於記者,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準則,其講求中立、追求真實的特 性,已無庸置疑地成為新聞工作者的基石(Skovsgaard et al., 2013) ,記者不僅感 同身受,更始終將新聞客觀性奉為圭臬。美國新聞記者 T. D. Allman 曾說:「真. 政 治 大. 正客觀的新聞不僅要報導事實的真相,更要闡發事件的意義。這樣的新聞不僅在. 立. 事發當時動人心魄,更能夠傳之久遠。它的價值不僅在於『消息來源可靠』,更. ‧ 國. 學. 能夠與歷史的展現相得益彰。這樣的新聞在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後,依然真. ‧. 實而睿智地反映人間萬事。」 (轉引自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2017) 。深究. sit. y. Nat. Allman 的言論,一旦客觀性的概念進入新聞產製的過程,可知新聞客觀性不僅. io. al. er. 展現新聞追求事實的本質,在時間的淬煉下,更能使閱聽眾深省。記者在新聞產. v. n. 製的過程中,總是時時刻刻顧及新聞客觀性,讓新聞成為公正的第三方,身處中. Ch. engchi. i n U. 立的位置,看到全面的事實,記者再透過新聞盡力、如實呈現事件,就是記者秉 持新聞客觀性的關鍵。新聞客觀性的定義已然成形。 當然,新聞客觀性有擁護者與批判者。贊成新聞客觀性必須存在的人認為, 新聞客觀性不僅被視為一種新聞價值,更是一種實踐或表現(Boudana, 2011), 這套新聞價值的實踐與表現,協助記者處理大量的訊息時,做出專業判斷,告訴 記者該選擇什麼新聞、該報導什麼新聞(吳堂靖,2016) ,讓新聞相較一般訊息、 言論,較能顧及多方觀點,以達客觀之效;對新聞客觀性提出質疑的人認為,透 過記者的客觀性判斷,新聞早已經過一層濾鏡檢視內容,難以完整呈現事件本身,. 8. DOI:10.6814/NCCU201901251.

(15) . 位處中立的位置、追求事實的效果,就此打折(閻岩、周樹華,2014;郝志東, 2009)。 也有一說,是將新聞客觀性的定義,冠上「傳統」的名號,指 20 世紀初北 美記者首先提出的新聞客觀性的原始概念,鄰近的加拿大記者接著採用。這種傳 統新聞客觀性的核心定義在於,記者應該提供直接的、無偏見的訊息,在新聞報 導中不帶任何偏見或意見。綜上所述,新聞客觀性的定義,大致涉及兩個維度的 廣泛原則,其一是追求事實,依附在準確反映事件的事實;其次是講求中立,因. 政 治 大. 為記者的既有信念與評斷,不得影響理解、選擇、解釋相關新聞訊息(Mothes,. 立. 2016)。以下將詳述這兩項新聞客觀性的定義與目的,並探討新聞客觀性與記者. ‧ 國. 學. 的關聯性,以及新聞客觀性的影響因素,接著說明新聞客觀性與記者之間的關. al. er. io. sit. y. Nat. 一、追求事實. ‧. 聯。. v. n. 新聞客觀性可以讓記者基於冷靜的分析,要求新聞判斷更為準確(Pressman,. Ch. engchi. i n U. 2018.11.05) ,藉此呈現事件的真實性。本研究旨在強調記者在新聞實踐中與新聞 客觀性之間的關係。在新聞產製中,追求事實是一連串的流程,記者從獲知消息 來源開始,必須搜集現有資料,再過濾資訊與素材,透過採訪來生產、歸納各種 數據與訊息,最終以寫作、剪輯、過音等技術,產出新聞,過程中還會講究敘事 建構、詞彙選擇等等。上述看似繁瑣的工作,目的在於盡力呈現事件的原汁原味, 過程仰賴記者對客觀性的抉擇。 然而,新聞呈現的事實並非百分之百的事實,就像真理本身一樣,新聞客觀 性永遠不會達到百分之百的客觀,但新聞客觀性依舊存在,更是記者的重要工作. 9. DOI:10.6814/NCCU201901251.

(16) . 原則(Boudana, 2011) 。新聞客觀性可以做為記者的專業義理、工作原則,甚至 是職業理想,Steven Maras(2013)在《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一書中以美國 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為例,雖否定絕對真相,也就是沒有百分之百的真實, 但新聞客觀性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透過記者產製新聞的主動作法,更能強調新 聞客觀性並幫助記者與閱聽眾達到交互主觀性,閱聽眾從新聞中可知記者的採訪 動機、消息來源、蒐集資料的方法或詮釋事件的方式等,讓讀者在觀看新聞的過 程中了解如何建構新聞真相。Maras 稱此為客觀性的「主動過程」,和解釋活動. 政 治 大. 或倫理承諾並存(轉引自林宇玲,2018)。實用主義的中心思想與新聞客觀性有. 立. 密切關聯,牽引本研究的研究重點,後續會有詳細解釋。. ‧ 國. 學. 記者的養成過程中,將新聞客觀性強調追求事實的要素,內化在心中。任何. ‧. 形態的新聞記者,都有相同的客觀性觀念,除文字新聞,圖像、攝影所產製的新. sit. y. Nat. 聞,要求新聞客觀性的內涵,例如近來崛起的視覺新聞學(visual journalism)也. io. al. er. 會遵循新聞客觀性,企圖透過擷取的鏡頭、畫面、聲音等元素,確保新聞盡可能. v. n. 真實地描述事件(Aitamurto, 2018)。新聞客觀性應該被定位在「與記者自身主. Ch. engchi. i n U. 觀性現實的理想對抗」 (McQuail, 1994) ,若要確實分類,記者產製的新聞會有主 觀與客觀的對比。記者在新聞工作中,會排除非官方、非專家的消息來源,或是 被稱為是「意見」的內容(施盈廷,2008),藉此消去主觀的價值觀。因此,新 聞客觀性一直是記者工作的核心原則,記者認為自己致力於提供「客觀訊息 (objective information)」 (Deuze, 2005) ,只要記者遵循非個人化(depersonalized) 和合理化(rationalized)的程序,就可以「呈現現實的真相(a true account of reality can be presented)」(Borger et al., 2019),成為記者強調新聞客觀性的關鍵之一。. 10. DOI:10.6814/NCCU201901251.

(17) . 二、講求中立 除追求真實,新聞客觀性之所以可以構建記者工作的理想典範,就是因為擁 有新聞客觀性的記者是公正、中立、公平,是可靠的訊息提供者(Deuze, 2005)。 誠如前述 Schudson 的想法,認為新聞客觀性堪稱「中立(neutrality)」的同義詞, 就是將事件的事實(facts)、個人價值觀(values)或個人觀點(opinions)等兩 個項目分開。Schudson(1978)認為記者在陳述事實時,應該「把他們(記者自 己)擺在一旁(keep themselves aside)」 ,意即記者不該涉入事件當中,才能看見. 政 治 大. 事件的全貌。根據這種觀點,記者的角色其實是現實世界的事件和閱聽眾之間的. 立. 調解者(Ruigrok, 2008),不具任何立場。. ‧ 國. 學. 記者透過新聞客觀性講求中立,在新聞產製的過程中,不得添加自己的價值. ‧. 觀,像是個人對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有意識(conscious)或無意識(unconscious). sit. y. Nat. 的偏好(preferences),這類主觀的意見,都應該與事實分開,以中立的、基於. io. al. er. 事實的方式,描繪新聞事件或議題(Hanitzsch et al., 2011)。. v. n. Esser、Umbricht(2013)透過比較內容分析並使用五個指標探討來自美國、. Ch. engchi. i n U. 英國、德國、瑞士、法國和義大利的報紙中,記者對於新聞客觀性的作法有共同 特徵,與新聞客觀性的定義相符,包括提供反面論點、專家說法、引用受訪者的 話語、倒金字塔寫作以及客觀事實與主觀觀點之間的分離,達到中立;Mellado 等人(2017)也透過研究,探尋新聞客觀性的中立條件包括事實驗證和確認、相 互衝突的可能性、支持證據的呈現、引用話語的明智使用以及倒金字塔風格的訊 息結構。無論是提供反面論點、專家說法、引用受訪者話語、倒金字塔寫作與客 觀和主觀的分離,在在顯示擁有新聞客觀性的記者,必須把自己抽離新聞事件, 產製的新聞內容才堪稱中立。. 11. DOI:10.6814/NCCU201901251.

(18) . 隨著時間演進,新聞客觀性的中立特質也因為商業利益而有所改變,早期報 紙必須拓展市場,不可能迎合單一讀者的想法,所以,新聞內容必須中立化,討 好各種意見的客戶,藉此最大化用戶的數量,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與利益,新聞 客觀性更因此被稱為媒體開發客戶的商業策略(Boudana, 2011) ,在意識形態範 圍內呈現中間立場,以吸引多元類別的閱聽眾,增加市場份額。 隨著閱聽眾增加及新聞客觀性的高度發展,人們對記者有既定的客觀期許, 期盼透過記者中立的立場,不偏不倚地呈現事件的全貌,而人們如此期許記者排. 政 治 大. 除社會勢力和主觀私慾,發揮專業自主性,以客觀中立的新聞發掘外在客觀的社. 立. 會真實,也能提供人們對事件的判準,促進社會進步(劉平君,2011)。可以知. ‧ 國. 學. 道的是,新聞客觀性對記者而言,不僅是一種信仰,更是新聞工作中顛撲不破的. ‧. 原則。. sit. y. Nat. io. al. er. 三、新聞客觀性與記者. v. n. 新聞客觀性追求事實、講求中立的規範,用以定義記者是否專業,能不能叫. Ch. engchi. i n U. 他們專業人士,有沒有合法化的職業道德(Ward, 2004),也是主導記者擁有專 業主義思想的關鍵因素之一(Tuchman, 1972) ;也就是說,新聞客觀性還有區分 專業記者與業餘民眾的功能(Mellado et al,. 2017) ,記者的獨立性與智識上的誠 信、道德與職業標準還有可信度,是新聞工作與單純倡議行為的不同(Jarvis, 2016 /陳信宏譯,2016)。顯然,記者能夠產出客觀的新聞,才會被大眾認為是專業 的記者;對於真正的記者的共識以及什麼是真實的新聞,即便隨著時間的推移而 有微妙轉變,新聞客觀性始終有助於保持記者對新聞業的主導意識(Deuze, 2005)。 新聞專業在多數國家都有長期、穩定的發展(Deuze & Witschzige, 2017) ,Deuze. 12. DOI:10.6814/NCCU201901251.

(19) . 在 2005 年整理五項記者的專業典範,包括公共服務、客觀性、自主性、即時性 以及倫理;他提到,記者就是因為秉持專業,在新聞產製的過程中呈現新聞客觀 性,保持中立、客觀、公平,進而獲取讀者的信任(Deuze, 2005),新聞客觀性 逐漸成為新聞專業的核心思想。既然新聞客觀性可以區別專業記者和業餘人士, 成為記者新聞實踐的重要觀念,甚至是記者產製新聞的權威關鍵,我們就得從記 者的新聞實踐中,才能獲知新聞客觀性的樣貌。 記者在新聞實踐中一展新聞專業,使新聞客觀性成為區別專業記者與業餘記. 政 治 大. 者的判準,記者因此逐漸發展為一項職業。Schudson(1978)開宗明義地說,從. 立. 事新聞業的記者變成一種職業的概念,是與新聞客觀性的概念與規範一起出現,. ‧ 國. 學. 也是使記者深信新聞客觀性的關鍵。新聞客觀性做為職業理想的標誌之一,就是. ‧. 允許記者超越偏見,追求更高層次的責任(Maras, 2013),言下之意,記者與新. sit. y. Nat. 聞客觀性是互為因果、互相依賴的關係。不過,進入職業的場域討論,記者就不. io. al. er. 再只是單純的記錄事件者。Schudson(2001)對於新聞客觀性的研究相當經典,. v. n. 儘管他是聚焦美國新聞業發展歷程,但仍可從中發掘新聞客觀性對記者形成一項. Ch. engchi. i n U. 職業的重要性。Schudson 提到,18 世紀中葉,當美國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 當時的報紙印刷商們表現出對新聞報導客觀公平的關注,但那時商業掛帥、獲利 為主,新聞客觀性一度與商業利益掛鉤,報紙為了吸引更多讀者,才發展出客觀 的報導寫作(轉引自 Schiller, 1981)。Schudson 指出,1922 年到 1923 年間,美 國的報紙編輯們首次組建專屬的全國性職業組織「美國報紙編輯協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 Editors)」,並通過《職業道德規範》(Canons of Journalism) ,重點包括「誠信(Sincerity) 、真實(Truthfulness) 、準確(Accuracy) 、 公正(Impartiality)」,更強力聲明:「新聞報導不該有任何個人意見或偏見。」. 13.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0) . 從美國新聞業發展來看,新聞客觀性是記者成為專業的職業時,不可或缺的 要素,其影響力逐漸擴及世界,讓新聞客觀性形成新聞業的普遍性概念。例如, 德國在過去的 20 年裡,新聞客觀性漸漸成為新聞指南,德國記者的主要目標之 一是做為超然的觀察者(detached observers),以中立、本於事實的方式,描繪 事件的現況(Hanitzsch et al., 2011)。亞洲地區的香港,新聞工作者也是吸納西 方、建基於自由主義的新聞專業主義做為合法性信條(legitimating creed) ,篤信 客觀中立地報導新聞的重要性(王悅、李立峯,2014)。台灣的新聞客觀性發展. 政 治 大. 同樣根基美國新聞業,由創建中央政治學校新聞系(即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前身). 立. 的馬星野引進這套概念。馬星野 1931 年赴美求學,正歷經美國新聞業高度發展. ‧ 國. 學. 與專業化運動的時代,他在 1950 年代引進「新聞專業主義」 ,希望讓美國新聞界. ‧. 要求的正確、公正、客觀的經營理念和新聞操作規範,為新聞專業化發揮正面作. sit. y. Nat. 用。蘇蘅(2018)提到,馬星野在 1950 年擬訂通過的《中國新聞記者信條》 ,對. io. al. er. 台灣新聞事業的專業化有指標性意義,不僅要維護新聞自由、善盡新聞責任,更. v. n. 要追求正確第一和公正第一的精神。台灣的新聞客觀性概念,伴隨新聞專業化而. Ch. engchi. 生,台灣的記者就此奉為職業的圭臬。. i n U. 新聞客觀性是使記者成為一份職業的重要原則,透過新聞客觀性的定義,被 認為是專業的記者會群聚到同一個社群當中,實踐自己的專業(Hindman & Thomas, 2014),新聞業因此誕生。在新聞業,除全體記者都認同新聞客觀性對 記者的重要性,懷抱共同信仰與目標的記者形成職業圈,還會因為對專業的堅持, 產生排他性,即便公眾如何批判,記者普遍認為堅守工作原則就能藉此捍衛自己 的職業。新聞客觀性為了確保新聞的質量的作法,正是身為專業記者的「核心任 務」 (Hujanen, 2012) ,以及媒體理論中與訊息質量相關的「最中心概念」 (McQuail,. 14.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1) . 2010)。Deuze 與 Witschge(2017)更直接註解,記者對新聞客觀性的堅持就是 「體現新聞的權威」。. 第二節、新聞客觀性的新路 本研究首先理描述新聞客觀性的意涵及其與記者的關係。新聞客觀性的核心 概念是記者應該提供直接的、無偏見的訊息,既用以追求事實,更該講求中立; 然而,新聞客觀性的定義過於嚴謹,使新聞客觀性以及記者產製的新聞過於制式. 政 治 大. 化。Ward(2004)指出,19 世紀後期,當記者尋求一種新聞工作的原則來規範. 立. 新聞工作的忙碌狀況,採用這種流行但令人信服的客觀性觀點,也就是過去沿用. ‧ 國. 學. 至今的新聞客觀性的核心定義: 「事件事實須與個人價值觀分開」 ,但逐漸有人發. ‧. 現不對勁,20 世紀 20 年代,創立時代雜誌(Time Magazone)的 Henry Luce 駁. sit. y. Nat. 斥客觀性,甚至提到:「如果給我看一個自認客觀的人,我會告訴你他是一個騙. n. al. er. io. 子。」Luce 宣稱複雜世界中的事件需要解釋(轉引自 Ward, 2008)。Ward 也認. i n U. v. 為新聞客觀性太過理想,定義產生缺陷,是嚴格的實證主義,新聞客觀性淪為只. Ch. engchi. 為了事實而存在,甚至降低為只是一種表面的事實,記者也變成被動觀察和傳遞 事實的記錄工具。 過去對新聞客觀性的爭辯,受限於實證主義的思維,總是採用「客觀—主觀」 的兩極模式,也就是要求記者不能帶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林宇玲,2018) 。Ward (1999)認為記者在新聞實踐中,新聞客觀性的定義缺乏道德力量(ethical force) , 無法引導記者達到追求事實、講求中立的概念。Ward 借鑑哲學家 W. V. Quine 的想法,提到「大眾所知道的一切都是我們對世界的某種解釋的前提」,也就是. 15.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2) . Quine 提出的「人造紋理(man-made fabric)」概念,人事物的紋理若是人為產生, 意味著人造物只能部分地包覆事實,意即非全然的事實(轉引自 Ward, 1999) , 新聞報導經過記者的過濾,事件的事實或已打折。Ward 認為既有的新聞客觀性 定義是事實與價值、事實與解釋的認知二元論,也就是事實與價值、解釋必須分 開討論,但直截了當的切分會扭曲大眾理解、解釋和重視新聞事件的合理性,更 何況是記者包裝的新聞。Ward 認為,新聞客觀性不該只有要求絕對標準,即便 追求事實和講求中立的初衷仍在,只是應該找出一種更貼近記者的新聞實踐的方. 政 治 大. 式,才能完整解釋新聞客觀性與記者的關聯,因此,他提出「實用客觀性(pragmatic objectivity)」的概念。. 立. ‧ 國. 學. 實用客觀性的前提是:「我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對世界的某種解釋,但我們. ‧. 對事物的看法不能提供與現實的直接連結,而是透過概念、信念所打造而成的結. sit. y. Nat. 果。人們接受的事實取決於人們的理論和價值觀;同樣地,人們接受的理論和價. io. al. er. 值觀也會取決於事實(Ward, 2004)。」客觀知識是對現實的了解,它獨立於任. v. n. 何人的視角;言下之意,實用客觀性並不需要脫離所有價值觀和觀點,當然也就. Ch. engchi. i n U. 不會出現新聞客觀性的定義中,預設的事實與個人價值的二元論的問題。所有形 式的新聞報導都是對事件的解釋(Ward, 1999) ,Maras 則是把 Ward 對新聞客觀 性的解釋看作一種積極主動(active)的方法與過程,和記者過去取得新聞素材 時,只是一味接收資訊的被動作法形成對比,透過主動過程,記者更能呈現超然 且無私的觀點(Maras, 2013) ,必須達到先知先覺,才能獲得追求事實、講求中 立的目標。本節將襄助實用客觀性與主動過程等嶄新的新聞客觀性定義,探討新 聞客觀性。. 16.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3) . 一、Ward 的「實用客觀性」 實用客觀性奠基於「實用主義(Pragmatism)」,基礎的宗旨是忠於事實, 對任何事物的認識或概念的掌握,在新聞產業中,必須由記者產製的新聞所產生 的效果(effect)或實際結果(practical consequences)而得。實用主義主要思想 家之一的William James認為實際結果不僅是指客觀的物理因果關係,還包括人類 主觀的心理因果關係,以及環境與主客體間相互影響的結果,簡言之,所謂實際 結果是建立在感覺經驗的基礎上(轉引自Maras, 2013)。Jeremy Iggers(1998). 政 治 大. 概述新聞業的實用主義,他認為,現實由社會建構,從創造文字和概念的人類活. 立. 動中產生,當人們在這些活動中改變社會現實,也會改變人們看待世界的觀點。. ‧ 國. 學. 言下之意,真實(truth)可以發生在一個想法(idea)上,接著透過事件(events),. ‧. 而變為現實(true),更重要的是真實透過事件變為現實的「過程(process)」,. sit. y. Nat. 因為從過程中可以驗證社會現實的真實性。這種過程可以解讀為記者產製新聞的. io. al. n. 一。. er. 流程,在過程中找到證明新聞事件的真相,是記者在新聞中呈現客觀性的要旨之. Ch. engchi. i n U. v. 實用主義以自身經驗為基底,並優先考慮實踐。實用主義者認為,要透過行 動取得最終目標,而知識是控制現實的工具,實際經驗最重要,概念的意義來自 結果,對於實用主義者而言,之所以要有客觀性,是為了盡可能達成協議(Maras, 2013),例如新聞客觀性講求多元角度、身處中立,盡可能取得對新聞事件或議 題的共識。從實用主義探討新聞客觀性的Ward(2004)認為,因為過去定義的 客觀性預設價值和事實之間的二元對立,明顯區隔價值和事實,Ward從實用主 義的角度出發,強調這種二元論其實扭曲了大眾對新聞客觀性的理解,更該釐清 的是,客觀性並非透過反對主觀性而獲得其定義,而是源於世界現有狀況與提供. 17.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4) . 知識、真理的概念之間,協調而成的結果。這麼說好了,實用主義既然是透過實 踐與行動,找到屬於社會現實的真實性,對於解析記者的實務工作經驗,就有很 大的關聯,因為記者就是從世界中學習、獲取知識與真理標準的概念,用以解讀 事件並產製新聞。 Ward(1999, 2004)認為客觀性的思維,應該從自身開始反思。「自身」, 指的是擁有客觀性的個人,也就是取決、抉擇新聞客觀性的記者,根據Ward的 說法,記者產製好的新聞,都要積極地詢問,包括搜索資料、解釋素材、驗證和. 政 治 大. 測試、平衡和判斷、描述和觀察,記者不是製造者也不是速記員,而是要以記者. 立. 的概念和背景為基礎,透過自身經驗,在產製新聞的過程中,詮釋更完整的事實,. ‧ 國. 學. Ward稱為實用客觀性。. ‧. 20世紀之際,新聞客觀性一直是一種主流道德,要求記者準確公平,記者必. sit. y. Nat. 須避免評價和判斷,僅使用事實和完全中立的內容來撰寫新聞,記者沿用新聞客. io. al. er. 觀性的定義撰寫新聞,使新聞客觀性降低為一種事實,記者就變成被動觀察和傳. v. n. 遞事實的記錄工具(Ward, 2004)。但Ward(1999)認為這套新聞客觀性的表述. Ch. engchi. i n U. 已不適用現在記者的新聞實踐。Ward(1999: 3)認為:「客觀知識是對現實的 了解,它獨立於任何人的視角。」也就是說,每個人遭遇任何事件,都有自己的 一套理解模式,而Ward就是以此為前提,提出實用客觀性。他認為,我們都是 自己概念化(conceptualize)世界,才會產生信仰、描述、理論和觀點,「我們 接受的事實取決於我們認同的理論和價值觀;同樣地,我們接受的理論和價值取 決於『事實(facts)』(Ward, 1999: 4)。」Ward(2008)強調,我們所知道的 事物不僅取決於觀察,還取決於我們的觀點,就算記者參加記者會,也應該要對. 18.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5) . 記者會有所陳述,挑選記者會所敘述的重點,並在新聞中建構記者會的意義,而 非一味接收記者會的內容。 新聞客觀性本身是有價值的(valued)、實用的(pragmatic),是實現真理、 公正判斷和道德行為目標的手段,而實用客觀性可以敏銳地意識到週遭事物的變 化,並透過記者的觀感表現出來,實用客觀性如同「承載一張人臉(it wears a human face)」(Ward, 2008),表露多種表情。我們所知道的不僅取決於觀察, 還取決於我們的認知和信仰的網絡(Ward, 2017.03.27)。因此,Ward強調「解. 政 治 大. 釋(interpretation)」,因為新聞是依賴認知與信仰的解釋,即便是明顯的事實. 立. 報導,例如記者參加記者會,記者也要站在公眾的角度,先理解會議主旨,再選. ‧ 國. 學. 擇記者會的哪些內容做為主題、以及引用受訪者的話語(Ward, 1999)。這種概. ‧. 念如何適用於新聞業?所有形式的新聞都是對事件的解釋,至少有一定程度的概. sit. y. Nat. 念化、選擇、理論化和評估。針對解釋的作法,Ward(2017.03.27)提出六項客. io. al. n. 給予的內容,解釋才會保持在客觀的範圍內: (一). Ch. engchi. er. 觀性的評估標準,記者必須做到以下六點,撰寫新聞才不會僅是死板地接納他人. i n U. v. 態度標準(Standards of attitude):記者應採取客觀立場,退出自. 我信仰,表現出對真理的熱情,並給出別人可以接受的理由。 (二). 經驗有效性標準(Standards of empirical validity):該故事的經驗. 證據是什麼?事實是否經過精心收集、驗證,完整併放在上下文中? (三). 區 別 、 邏 輯 和 一 致 性 的 標 準 ( Standards of clarity, logic, and. coherence):故事是否與該領域的現有知識相結合?解釋在邏輯上是否 一致?這些概念是否清晰?是否使用了謬誤的論證或操縱技巧?. 19.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6) . 多樣化與可靠來源的標準(Standards of diverse and trusted sources) :. (四). 重要來源是否得到考慮並得到公正評估? 自我意識的標準(Standards of self-consciousness) :在構建故事時,. (五). 記者是否意識到用來理解主題的概念框架?還有其他框架嗎? 公開、公眾審查的標準(Standard of open, public scrutiny):我們. (六). 是否將記者的觀點視為他人的觀點?記者準備好改變觀點了嗎? 至於實用客觀性在記者的實務工作中會如何呈現?Ward(2008)提出五個 主要步驟(steps):. 立. 政 治 大. 新 聞 作 為 主 動 、 尋 求 真 理 的 探 究 ( Journalism as Active,. 學. ‧ 國. (一). Truth-Seeking Inquiry)。首先,應該重新構思記者為「積極的探究者. ‧. (active inquiries)」,記者應該盡可能準確、全面而真實地解釋他們. sit. y. Nat. 所看到的世界樣貌,實用客觀性是人們信仰的理性辯護,而不是追求某. io. al. er. 種絕對真理。但這樣的樣貌並不是一種絕對,因為新聞事實與真理是一. v. n. 種「變化不定的事物(protean thing)」(Kovach&Rosenstiel, 2001),. Ch. engchi. i n U. 仰賴記者搜索解釋(search and interpret) 、驗證和測試(verify and test)、 平衡和判斷(balance and judge),調整呈現事件的事實。即使對事實 與真理的概念存在分歧,但能夠取得事實與真理的唯一途徑就是透過解 釋。 (二). 新聞做為解釋性的實踐(Journalism as an Interpretive Exercise)。. 記者會在不同的新聞類型中,以不同的概念方案做為背景,解釋事件的 現象,協助讀者解讀經驗。人們看似直接的物體感知,都是感知系統進 行大量處理的結果,接著才會產生經驗。例如,石頭是硬梆梆的、棉花. 20.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7) . 軟綿綿的,往後人們對於石頭和棉花的觸覺,就會是硬梆梆、軟綿綿的。 因此,所有解釋都包含一些概念化、理論化和評價的要素,而記者在新 聞中對於事實的陳述,對於經驗刺激的反應更為敏感,曾經經歷才可能 呈現得更為貼近真實、減少推測,藉此增加客觀性。Ward舉例,一則 報導指稱,警察局長遭控「騷擾」的不法行為,並「掙扎著」回應此事, 則警察局長遭到指控是事件的事實,他掙扎著回應,則是記者觀察而得 的現象,更能還原警察局長的狀態,並傳達給閱聽眾。 (三). 政 治 大. 客 觀 性 是 解 釋 的 整 體 檢 驗 ( Objectivity as Holistic Testing of. 立. Interpretation)。客觀性用以檢視記者在新聞中解釋的內容,而客觀性. ‧ 國. 學. 在許多領域也有有檢驗的功能。科學界將科學家視為主動的探究者,因. ‧. 為科學家透過理論和假設,檢驗事實、邏輯和其他知識的一致性;法律. sit. y. Nat. 上,也有複雜的客觀解釋理論,用以判別法條的效用與中立。實用客觀. io. al. n. 的狀況,找出更細緻入微的真理。 (四). Ch. engchi. er. 性正是指出記者在報導的過程中,必須合理地解釋符合事件事實、邏輯. i n U. v. 奠基通用與特定領域標準的檢視(Testing as Based on Generic and. Domain-Specific Standards)。第三點提到客觀性用以檢驗記者在新聞報 導中的解釋,但應該用何種標準來檢視呢?解釋的客觀性檢視使用兩個 級別的標準:通用領域和特定領域。通用領域的客觀性採用客觀態度和 適用於所有理性思考或決策的標準;特定領域的客觀性則採用標準和規 則來評估學科的探究。記者和其產製的新聞報導若要稱作客觀,報導必 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一般人所認為的客觀,那麼,前述的經驗標準、一 致性標準與理性辯論標準,就變得甚為重要,記者必須如此才能站在客. 21.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8) . 觀的立場構建新聞報導。經驗標準符合報導中的事實性;一致性標準符 合現有知識和專業;理性辯論標準符合新聞的公平、公正、公開。同時, 報導也要滿足新聞專業的標準和規則,例如,準確性(accuracy)和驗 證規則(verification)為新聞業提供了經驗標準。準確性要求準確的引 用和陳述的釋義,以及數字的正確使用;驗證規則要求記者用原始文件 交叉核對資料。至於特定領域,Ward(1999)指出,記者在特定專業 上,也必須依照專業人員的說法,達到零假設的程度,新聞才可稱為客 觀。. 立. 客觀性不反對涉入(Objectivity Not Opposed to Passion)。實用客. 學. ‧ 國. (五). 政 治 大. 觀性反對客觀新聞與關懷(caring)、依戀(attachment)新聞之間的明. ‧. 顯對立。過往所稱的新聞客觀性必須達到「無利害關係. sit. y. Nat. (Disinterestedness)」,不允許個人利益顛覆調查或預先判斷問題。. io. al. er. Ward強調,記者對新聞事件帶入太深的情緒,新聞內容恐怕太過魯莽,. v. n. 但如果太重視客觀,則新聞恐怕缺乏深度。因此,實用客觀性認為最好. Ch. engchi. i n U. 的新聞是廣泛思考(romantic)和客觀的結合,這種廣泛思考是記者對 有趣、實質性、正義等等類型的解釋所表達的情緒。 上述步驟運用在記者的新聞實踐,也就是主動找尋新聞事件的真實,並以個 人認知與經驗判別新聞內容,再加以解釋事件的背景脈絡與細節,用以檢視新聞 的客觀與否,而記者也可添加吸引讀者的文字,所有步驟環環相扣。不過,記者 若解釋事件,恐怕加入自我的價值觀。Ward(1999)則說,解釋有程度(degree) 之分,是區別新聞報導和新聞評論的關鍵。Ward認為,要將新聞視為一個連續 體(continuum),連續體的一端與事件保持密切,例如關於車禍、火災和犯罪. 22. DOI:10.6814/NCCU201901251.

(29) . 的報導,新聞最初是事件的背景,接著會有記者對於事件的判斷、解釋和評估; 高度爭議性的新聞如內戰、土地和政治,硬性事實的供應有限,解釋才是「王道 (king)」,依靠記者的經驗、描繪接近事件的真實性,才能創造新聞客觀性。 而新聞客觀性的定義要求記者在報導中不允許解釋,但Ward提出的實用客觀性 則允許解釋,因為記者撰寫的報導符合經驗、一致性和理性辯論的標準,沒有超 出個人的多餘解釋,記者涉入新聞內容,反而更呈現新聞現場的原貌。 過往對新聞客觀性的定義已不足解釋記者在新聞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因為新. 政 治 大. 聞業正在擺脫僵化的、過往的客觀報導風格,記者也越來越頻繁使用生動、引發. 立. 輿論的作法產製新聞(Ward, 1999)。Maras(2013)把Ward對記者之於新聞客. ‧ 國. 學. 觀性的詮釋,稱為「主動(active)」的過程。主動過程帶有實用主義的色彩,. ‧. 記者主動、積極地尋找新聞素材,最終產製由記者本身的概念所詮釋的新聞,走. sit. y. Nat. 出新聞客觀性面臨的窠臼,更能完整呈現記者想在新聞當中呈現的事實與重點。. io. n. al. er. 在下個部分,將延續實用客觀性的定義,深入探討Maras所提主動過程。. Ch. 二、Maras 的「主動過程」. engchi. i n U. v. 新聞客觀性追求真實、講求中立,新聞學的相關道德規範中,新聞客觀也是 無須多言的規範。新聞客觀性的定義清晰,卻不代表我們應該停止積極辯論這個 概念(Maras, 2013.02.25) 。新聞客觀性是既存在記者腦海裡的工作原則,記者認 為新聞必須有何種內容才算客觀,就會將新聞做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形式上,社 會學者 Gaye Tuchman 提出「策略儀式(strategic ritual)」 ,他發現記者會透過四 個策略來表現客觀,也就是「正反並陳、提出論據、倒金字塔寫作、使用引號」 (Tuchman, 1972) 。劉蕙苓(2014)對新聞客觀性的著墨在於記者因為截稿時間. 23.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0) . 的限制,對於一則消息難有充分時間查證,就會以引述消息來源談話的形式、正 反並陳,呈現客觀性事實,那是一種免於外界批評的自我防衛(self-defense); 此外,她也歸結組織分派、官方與專家、倒金字塔寫作、時間壓力、新聞類型化、 強調獨家與媒體互相依賴等七個要點,是新聞實踐過程中,呈現新聞客觀性不可 或缺的要素,也體現於她所說的自我防衛。 一如闕志儒(2011)的研究所歸納記者對新聞客觀性的作法,包括分開事實 和觀點、避免記者的主觀傾向,記者為了免受批評,汲汲營營於新聞客觀性。正. 政 治 大. 如劉蕙苓提到的自我防衛,Tuchman 的策略儀式也認為,記者在產製新聞的時候. 立. 會遵守新聞客觀性的規範,更多是出於自我保護所採取的一種策略;記者就是將. ‧ 國. 學. 新聞客觀性解釋為記者為擺脫責任所持的保護傘。記者對新聞客觀性的堅持不容. ‧. 置喙,但礙於新聞重點設定、新聞產製時間限制等外在因素,記者或多或少妥協,. sit. y. Nat. 透過新聞客觀性達到追求事實、講求中立的目的,且新聞內容是事件原貌、受訪. io. al. er. 者的說法,就成了避免外在批評的最佳手段,使記者在新聞報導中,逃離承擔意. v. n. 見來源的責任(Tuchman, 1972) ,更漸漸地形成「防禦性常規(defensive routine)」 (Altheide, 1984)。. Ch. engchi. i n U. 無論是策略儀式或自我防衛的概念,都顯示新聞客觀性對於記者產製新聞的 重要性,也可知道記者產製新聞嚴守新聞客觀性的重要性。Ward 認為記者是「材 料的主動挑選者 (active selector of materials) 」 或是 「記錄機 (recording machine) 」 , 如實呈現事件的原貌(轉引自 Maras, 2013) 。據實以答、照本宣科,或是自我意 見與價值觀要在新聞內脫離、報導事件的真相、消息來源可靠等等,使新聞客觀 性成了「常規(routinization)」 (McQuail, 1992) ,這種常規的確讓記者成為記者 了,但回歸新聞實踐層次,張文強(2005)認為,記者的工作態度,可能因為這. 24.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1) . 種常規而逐漸趨於平淡,記者只會重覆地執行既有作法,還可能滿足於這種常規; 真實、消極但強大的力量會不斷反諷與消解專業論述的純淨,導致在常規主導的 新聞實踐,專業論述經常只像是被用來訴說的理想。 雖然新聞客觀性的常規成為記者建立公正性的固定程序,卻也為記者產製新 聞的過程套住既定框架(Costera Meijer, 2012) ,例如新聞引用他人話語都是「他 說、她說」,且記者也會相對偏好易於取得消息來源的官方機構或專家說法 (Shoemaker & Reese, 1996) ,用以產製新聞;而記者憑藉新聞客觀性常規所完. 政 治 大. 成的新聞,限制新聞內容的多樣性,也限制記者對新聞內容提出問題與理解,加. 立. 上閱聽眾不再像以前只看處於中立的新聞(Costera Meijer, 2012) ,反而更偏愛自. ‧ 國. 學. 己想看的新聞,顯然新聞客觀性的作法必須調整。. ‧. 當抽象的客觀落實到時間緊迫的日常新聞實踐,記者常滿足於程序客觀,以. sit. y. Nat. 為完成工作。例如,記者在產製新聞的過程中,只要有正反並陳的作法,就稱之. io. al. er. 為平衡報導,卻往往忽略理據,導致記者習慣用客觀化的手法,免除自己求真的. v. n. 責任。許多探討新聞客觀性的研究並未解釋記者因何而做,雖然追求事實、講求. Ch. engchi. i n U. 中立的目的相同,但記者本身認為的新聞客觀性究竟是何種模樣、如何執行,學 界並未詳加探討(Skovsgaard et al., 2013) 。學界解釋記者的新聞客觀性,大多探 討記者形式上的作法,新聞客觀性的定義成為屬於記者實務工作的枷鎖,儼然新 聞客觀性造就記者,而記者受制新聞客觀性的既有原則,被動地產製新聞。 Morrison 和 Tremawan (1992)提到記者受限新聞客觀性常規,只將中立(neutral)、 超然(detached)、無私(disinterested)的觀點聯繫起來,暗示身為觀察者的記 者只能當一個旁觀者(bystander)。Harless(1990)則認為,新聞客觀性剝奪記 者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從而將記者轉變為消息來源與觀眾之間的被動聯繫,甚至. 25.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2) . 只是一種技術,而非知識分子。當記者秉持新聞客觀性,專注於平衡新聞內容時, 正反並陳的作法會在新聞報導中投射一種公平感,卻可能掩蓋實質真相,或許只 是一種新聞媒體給予的「虛假平衡(false balance)」或是「公平暴政(a tyranny of evenhandedness)」(Overholser, 2006)。誠如 Ward(2004)認為新聞客觀性預設 事實與價值觀、事實與解釋的認知二元論,會限制記者產製新聞的多樣性與正確 性,還可能影響閱聽眾理解事件的真實性。 Maras(2013)綜合學者對於客觀的反思,提到記者固然希望深度詮釋時事. 政 治 大. 並追尋真相,但勢必耗費人力、物力,對記者所屬的組織而言,是昂貴的投資,. 立. 所以只要有程序上的客觀,例如平衡、中立,即稱達到新聞客觀性,客觀才會成. ‧ 國. 學. 為保護色,讓記者迴避表態、堅持中立,甚至變成市場策略的一部分。Maras(2013:. ‧. 123 ) 更 清 楚 地 界 定 客 觀 性 的 被 動 與 主 動 過 程 :「 被 動 是 接 受 矛 盾 ( accept. sit. y. Nat. contradictions ) 和 客 觀 ( be objective ), 積 極 主 動 則 是 質 疑 預 設 ( question. io. al. er. presuppositions)和冒著遭指控偏見的風險(risk accusations of bias) 。」Maras 強. v. n. 調,記者一旦跟隨新聞客觀性的常規產製新聞,勢必落入全盤接受他人提供事實 的風險。. Ch. engchi. i n U. 因此,Maras(2013)深入解釋 Ward 的實用客觀性為主動過程,Maras 認為 記者在新聞實踐中必須主動,視新聞客觀性為積極的思想和智力的產物,具有新 聞客觀性的記者,應該提供對事件解釋的觀點,所以記者的判斷很重要,否則新 聞客觀性會限制記者呈現事件的真實。藉由揭露記者的動機、消息來源、蒐集方 法或詮釋方式等,讓讀者在觀看過程中了解記者如何建構新聞真相(truths) ,而 他們對此新聞處理是否能夠或願意接受(林宇玲,2018)。據此,記者就不該把 新聞客觀性視為從官方管道(例如記者會、受訪者)向閱聽眾傳遞資訊,因為這. 26.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3) . 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記者反而要透過自己的思考與認知,提出與事實相符的疑問, 進而產出更符合事實的新聞;他也提到,每個問題的答案本質上都是「取決於…… (It depeands)」,記者在提出每個問題時,目的不是提供一個簡單的「是或否」 的答案,而是要去探討不同的問題,並檢查不同受訪者回應的方式。當然,誠如 Maras 所說,記者可能因此在新聞中加入過多自我認定的元素,進而遭指對事件 產生偏見。台灣平面或電子新聞,確實出現許多主觀錯誤(高明慧,2007;徐佳 士,1974);但 Maras 並非希望記者在新聞中放入宣揚個人價值觀的內容,而是. 政 治 大. 要記者主動地找出不合理且錯誤的消息來源,再透過解釋性的文字,更完整地描 繪、構建事件的真實。. 立. ‧ 國. 學. 本研究必須強調的是,從主動過程概念中可知,記者不是墨守成規而減少思. ‧. 考新聞客觀性,反而可以將新聞客觀性落實得更為透徹。身為記者,主動觀察、. sit. y. Nat. 主動聯想,往往是追蹤新聞的開始,過程中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新聞呈現公平. io. n. al. er. 且公正、基於無誤的事實與確切的推論,才是記者的職責、大眾珍重的客觀。. Ch. i. e. i n U. v. ngch 第三節、新聞客觀性與新聞實踐 上述從實用主義為理論架構而提出的實用客觀性及主動過程,都強調以自身 經驗為基底,並優先考慮實踐。Ward(2004)強調,沒有毫無價值或毫無理論 的新聞報導,記者在新聞中對於事實的陳述,如果曾經經歷或瞭解相關事件,才 能在新聞中減少推測,將新聞呈現得更貼近事實,藉此增加客觀性。記者在工作 中呈現的新聞客觀性,並非個人價值觀與新聞事實分開那麼單純,新聞客觀性是 不斷發展的、難以捉摸的概念,也是多維的、持續的,而非靜態的、絕對的. 27.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4) . (Muñoz-Torres, 2012) ,複雜的新聞工作場域有許多影響新聞客觀性的因素,記 者必須隨時應變,因應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作法。既然新聞客觀性會因記者的作 法相異有所變化,顯示過於嚴謹的新聞客觀性定義已難以透徹解釋記者的新聞實 踐。本研究希望找出更貼近記者在工作中呈現新聞客觀性的作法,以與時俱進的 意義解讀新聞客觀性,藉此討論新聞客觀性與記者新聞實踐的關聯,透過Ward 的實用客觀性與Maras的主動過程等概念,觀察記者在新聞實踐中對新聞客觀性 的論辯。. 立. 一、從理論到實務. 政 治 大. ‧ 國. 學. 誠如上述,新聞客觀性的核心定義強調新聞產製過程中,記者必須抽離個人. ‧. 觀點,卻限縮記者新聞實踐的空間。而實用客觀性與主動過程等兩項概念,除強. sit. y. Nat. 調記者必須主動尋找新聞事件的真實,還要透過觀察,並以經驗標準在新聞中撰. io. al. er. 寫合理的解釋性內容,適度加入觀察而得的感情,才能盡可能為讀者還原事件,. v. n. 並吸引讀者閱讀,進而了解議題內容。因此,新聞客觀性並非全部都有或全部都. Ch. engchi. i n U. 沒有的二元觀點,新聞事件與記者的觀點之間其實存在交集,才是更貼切記者在 新聞實踐中呈現的新聞客觀性,實用客觀性與主動過程應是記者現今對於新聞客 觀性的所行之道(Ward, 2004)。台灣現在的記者在新聞工作中,不再被動地以 新聞客觀性的常規產製新聞。當然,本研究並非探討新聞客觀性的理想價值,而 是企圖從記者的實務經驗中,找出新聞客觀性的深層解釋。更明確地說,記者在 工作中,不該是純然的旁觀者,過往對於新聞客觀性明顯區隔事實與個人價值觀 的定義,在記者的實務工作中,明顯不足解釋。. 28.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5) . Ward(2004)提到,實用客觀性運用在新聞實踐中有幾個優點。第一,將 無法解決的抽象客觀性爭議,轉移到關於新聞報導的客觀性;第二,過去對新聞 客觀性的解釋,使人無法理解「意見(opinion)」的概念,新聞客觀性變得只是 全部都有或全部都沒有,但實用客觀性讓新聞客觀性得以讓人判斷,記者的報導 是否客觀,而與讀者接受記者報導的哪些內容;最後是記者是否應該客觀成為一 個實用性問題;客觀性不是新聞業唯一有價值的傳統,也不是必須在所有情境中 嚴格遵守的道德規範,記者在報導過程中,受限太過嚴格的新聞客觀性規範,致. 政 治 大. 新聞不夠多元、不夠如實呈現,實用客觀性與主動過程的作法正好彌補這項缺失. 立. (Ward, 2008)。. ‧ 國. 學. Ward(1999)認為,實用客觀性讓記者可以在新聞報導中解釋,既有的事. ‧. 實可能偏離新聞真實,但Ward強調,事實的本質不變,依舊是新聞業不可取代. sit. y. Nat. 的重點。Ward(1999)對此舉了一個記者在新聞實踐的例子,記者尋找揭露腐. io. al. er. 敗的隱藏事實,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對事實存在分歧,受訪者聲稱的事實可. v. n. 能是虛假的、操縱的或扭曲的,這時,記者就該憑藉自身經驗與認知,對新聞進. Ch. engchi. i n U. 行解釋,以還原事實真相。此外,記者必須主動深入挖掘尚未發現的事實,才能 避免實際的真相推翻原有新聞內容。新聞學所需的認知技能,從質疑假設到識別 趨勢,遠遠超出記者身為被動記錄者的傳統模式。因此,記者必須在認知上超越 既有的事實,才能理解新聞事件的事實。Ward認為實用客觀性是在事實、理論、 目標和價值觀之間,建立理性聯繫,呈現新聞客觀性;Maras的主動過程亦同, 唯有記者在新聞各個環節主動出擊,記者與讀者才能獲得充分聯繫。 綜上,新聞客觀性在理論的連番討論,都會在記者的新聞實踐中呈現。前述 Ward 的實用客觀性與 Maras 的主動過程,就是因為察覺新聞客觀性的理論與實. 29.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6) . 務有所差異,他們認為更應從記者的新聞實踐中回溯理論。. 二、新聞工作實例的新聞客觀性展現 Ward 與 Maras 皆企圖從記者的新聞實踐中,提出更貼近新聞客觀性的觀點。 他們兩人認為,唯有主動地探詢事件真實,並透過記者的個人知識背景解釋事件, 才能充分呈現新聞客觀性。Robinson 和 Culver(2019)在 2011 年至 2015 年間對 美國威斯康辛州進行的實證研究,就帶有 Ward 與 Maras 對於新聞客觀性的新概. 政 治 大. 念的色彩。Robinson 和 Culver 企圖了解白人記者如何處理種族問題,一共採訪. 立. 24 名記者,發現部分白人記者的作法傾向一般認知的新聞客觀性,只揭露既定. ‧ 國. 學. 的事實,達到程序上的客觀,便不再深入挖掘,還可免除爭議。但部分白人記者. ‧. 不然,反而將採訪與寫作的過程設定為深入挖掘,即便種族主義興盛的情況下,. sit. y. Nat. 部分白人記者仍不願以自身對種族的理解而形成的初始框架,來撰寫新聞報導,. io. al. er. 而是透過深度訪談,找出種族爭議的因果;這些記者從公眾的角度出發,加深種. v. n. 族議題的事件背景與脈絡,更質疑當權者對種族的不公平對待,他們認為唯有如. Ch. engchi. i n U. 此,才可客觀呈現事件的真理,寫出人們想要閱讀的東西。 Robinson和Culver發現,部分白人記者深知自己對種族議題的認識有限,有 記者閱讀官方文件後,還找來願意在種族問題上發言的人;還有記者會在多種族 社區中,訪問不同的家族成員,取得多元化的受訪說法。除了採訪,寫作過程也 不會照著官方說法平鋪直敘,有白人記者承認做為白人,撰寫有關種族的議題略 顯敏感、尷尬,因此會特別注意措詞,解釋種族問題的來龍去脈。 Robinson和Culver的研究提到,所有受訪的記者都希望改變黑人社區受到白 人組織壓迫,當白人記者報導涉及種族的問題時,意味著透過這種分析而獲得的. 30.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7) . 見解,是要求和記者成為脫離權力的個體,不僅要強調故事中的社會、歷史、文 化背景,更該質疑明顯、隱含的偏見。這正是實用客觀性與主動過程所強調的重 點,因為白人記者主動尋找真相,未相信既有的絕對真理,透過多方面的採訪, 撰稿時適當地解釋事件,還原黑人不甘受到壓迫的來龍去脈,這樣的解釋可以充 分展現事件的客觀性,因為記者站在受眾的角度,以經驗、一致性與辯論的標準 撰寫報導,記者也不會拒絕在新聞中顯露對不同種族的關懷,但記者不會為讀者 評論事件的好壞,反而透過解釋性的文字,帶領讀者融入新聞現場,既能追查更. 政 治 大. 深層的新聞事實,也能維持中立的角色。. 立. Robinson和Culver呼應Ward的實用客觀性以及Maras的主動過程,他們認為. ‧ 國. 學. 實用客觀性和主動過程始於新聞業積極的、解釋性的文化活動,記者應該要對新. ‧. 聞事件更積極地解釋新聞事件或議題,而不是做為消息來源和受眾的被動管道,. sit. y. Nat. 記者應該無視制度上根深蒂固的生產慣例和意識形態,以及與消息來源、受眾及. io. al. er. 其他社會機構的關係結構。這種新方法不是默認根基於建構白人特權的啟蒙理想,. v. n. 而是強調記者在社會中的解釋作用,同時保持公平和平衡。. Ch. engchi. i n U. 至此,可以清楚知道,新聞客觀性若只是一味分離記者個人價值觀與新聞事 實,將使記者在新聞工作中綁手綁腳,無法體現新聞客觀性的意義。Ward 與 Maras 提出的概念,為新聞客觀性添加新的解讀模式,使新聞客觀性的解釋更加 貼近真實情況。不過,本研究仍要強調,即便 Ward 與 Maras 批判新聞客觀性的 過往定義並提出新的想法,他們仍然堅信,無論過去與現在的記者,新聞客觀性 是產製新聞的重要原則,記者在產製新聞過程中,都會保持追求事實、講求中立 的新聞客觀性本質;只是,記者在多變的新聞工作環境中,累積許多經驗,體現. 31.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8) . 新聞客觀性的方式多元,也遇到許多現實的問題,對新聞客觀性的解讀當然有所 改變。本研究因此擬定以下研究問題:. 一、記者在產製新聞的過程中,如何維持新聞客觀性求取事實的本質?而記 者透過新聞傳達的事實,在新聞內容中有何作用與改變? 二、記者產製新聞過程中,透過觀察、評估、解釋新聞內容等涉入行為,如 何依然維持中立?記者又會如何引領閱聽眾建構新聞現場,成為新聞事. 政 治 大. 件或議題與閱聽眾之間的橋樑?. 立. 三、新聞客觀性需要與時俱進且貼近新聞實踐的解釋,現今記者產製新聞的. ‧ 國. 學. 經驗中,新聞客觀性的意義有何變化?.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2. DOI:10.6814/NCCU201901251.

(39) . 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從記者的實務經驗中,推敲新聞客觀性與時俱進的概念。本 研究欲從記者的新聞工作場域中取得資料,回應新聞客觀性追求事實、講求中立 以及新聞客觀性與記者新聞實踐之間的意義等研究問題,盼加深新聞客觀性的解 釋。本章第一節說明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主要用於社會中的不確定現象,並 以少量樣本取得大量分析資料;第二節再說明研究對象的挑選與分析準則,採紮 根理論的理論性抽樣與資料分析過程;第三節說明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的深度訪. 政 治 大. 談法,做為資料主要蒐集方式的原因與作法;第四節則詳述訪談執行與過程。. 學. 第一節、質性研究方法. ‧. ‧ 國. 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質性研究的目的,是希望深入瞭解行為及理由,避. y. Nat. er. io. sit. 免數字且重視社會事實的詮釋方式,其研究過程會聚焦小型樣本,從田野或經驗 歸納、分析結果,由於質性研究的資料不能脫離社會和歷史脈絡,否則無法展現. al. n. v i n Ch 資料的代表性,而質性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也要充分理解社會現象是不確定的事 engchi U 實(畢恆達,1996)。本研究取得樣本資料後,會根據研究問題並藉由質性研究 方法歸納、分析資料內容,試圖從研究過程找出記者對新聞客觀性的想法,及符 合本研究的重點。而質性研究強調的是研究過程,研究設計與內容會在研究過程 中隨時修改(Babbie, 2016/林秀雲譯,2016) ,本研究符合質性研究的宗旨,內 容經過來回討論與修正,就是為了讓文獻與資料相互對話,凸顯資料代表性,並 且緊扣新聞客觀性的相關概念。. 33. DOI:10.6814/NCCU20190125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67 歲林先生菸齡 50 年,一天抽 80 根香菸,嚼 300 顆檳榔,酒也不離口,一個月菸酒檳榔花 費新台幣 5 萬元,後來因聲音逐漸沙啞,就醫檢查診斷罹患喉癌。.

(現場取消未講授);三、 「中東地區的女性與發展—女性領導力(Wome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Feminizing Leadership) 」 、 「新網路世紀的創新與發展(Innovation and Growth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食道癌 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 病例發生,於 2017

此段文句僅在敦煌本《絕觀論》 P2885 寫本中出現,其他《絕 觀論》版本均未見記載。因此,有學者認為,現存《絕觀論》

這部紀錄片遭到中共中央宣傳部下令封殺,三月七日在中國各大主流影音網站

視聽 材料 新聞 剪報

無國界記者組織(國際新聞自由監督團體)在本月 17 日公布一項針對全球記者的 最新調查,其結果顯示,今年全球記者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