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資料分析結果

第二節、 記者維持中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任記者,透露比較多新聞相關的內容;受訪記者「報紙B」更曾因此得到意想不 到的新聞角度,讓新聞變得更完整,呈現更多事實。

有時候專家學者分析現象會讓我比較驚訝,像我那時候寫觀光旅遊的 新聞,專家學者就說,除了中國打壓的因素,還有東南亞國家也在搶 人,就給我不同的思考角度了,我就可以再用一則稿,把新聞的角度 和面向補得更完整。(受訪記者「報紙B」)

綜上所述,記者在產製新聞的過程中深入查找資料、探詢更多元的內容等各 種工作,充分體現Maras認為記者應該主動的概念,記者並非透過自身角度呈現 新聞事件,而是希望新聞發揮更強的連結力,讓閱聽眾更了解新聞事實,且記者 可以建立與受訪者之間的信任,避免新聞內容過於片面、偏頗,藉此增加新聞客 觀性。透過受訪記者的回答也發現,記者除了在新聞現場蒐集新聞素材,也要做 更多功課,透過新聞傳達更貼近事實的事實。

第二節、記者維持中立

Ward(1999)在實用客觀性的概念中提到,記者應該憑藉感覺與經驗,評 估新聞的呈現,適度地涉入新聞內容,又如Maras(2013)強調,記者產製新聞 要有主動的過程,可以更準確地反映新聞現場。但此舉是否意味記者一味以主觀 的態度看待新聞事件與議題?回答本研究的第二個研究問題,記者有許多產製新 聞的方法,一旦主動地涉入新聞內容,記者要如何維持中立,讓新聞依舊成為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聞事件或議題與閱聽眾之間的橋樑;此外,記者的新聞必須有引領閱聽眾重塑新 聞現場的效果,記者會如何中立、客觀地完成?本研究受訪記者都認為,雖然新 聞多少含有主觀成分,因為透過記者篩選、過濾、整理訊息,就會被解讀成記者 為閱聽眾挑選新聞內容,但如林宇玲(2018)提到Maras所說,新聞客觀性可以 幫助記者與閱聽眾達到交互主觀性,因為閱聽眾可以從記者產製的新聞中,發現、

了解記者如何建構新聞真相,這就是記者適度涉入新聞的優點。記者透過新聞,

做為事件或議題與閱聽眾之間的中介,一旦閱聽眾藉由記者產製的新聞自行重構 新聞現場,則記者確實站在中立的位置,依然處在新聞客觀性的標準中。如何讓 記者依然站在中立的角度看待新聞事件,過去的研究發現,記者講求中立,大致 會做到提供反面論點、專家說法、引用受訪者話語、倒金字塔寫作與客觀和主觀 的分離(Esser&Umbricht, 2013、Mellado, 2017)。本研究的受訪記者認為,上述 產製新聞的作法都是基本功,可讓記者保持中立的態度,但新聞恐怕無色無味,

無法引起閱聽眾的注意,遑論激起的共鳴,喪失新聞企圖成為事件或議題與閱聽 眾之間的橋樑。

因此,本研究的受訪記者從實務經驗中分享許多有別過往產製新聞的手法,

記者涉入新聞或許是主觀動作,但記者依舊中立看待新聞事件或議題。本節呈現 的內容包括記者著重建構重塑現場的橋樑,從訪談資料中歸納可知,記者維持中 立的方法,包括現場與背景的描述、生活化的觀察與連結、帶有誇張意味或自創 的詞語、以及帶起情緒的聲光媒介。記者善用設計過含有解釋性的文字、聲音、

畫面與聲光效果闡述新聞內容,目的就是帶領閱聽眾進入新聞現場,而一件事情 一體多面,記者只要不幫閱聽眾評論新聞,就是中立的角色。誠如Ward(1999)

提出實用客觀性所言,記者在新聞中根據經驗、一致性和理性辯論的標準,呈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解釋新聞內容,沒有超出個人意見或價值觀的解釋,適切涉入新聞,讓記者透過 觀察與評估,解釋新聞事件或議題的目的,讓閱聽眾清楚地建構對新聞的看法,

更容易想像新聞現場,新聞則可發揮中立、客觀的本質,否則新聞太過平淡,就 會如受訪記者「網媒D」所言:「看逐字稿或會議記錄就好了啊!」受訪記者「電 視C」坦言,現今垃圾資訊太多,記者才要過濾資訊,但不會拿掉符合新聞事件 的要素,本質依舊是求真。

如果2個人對罵40分鐘,中間講了很多沒營養的內容,我要忠實呈現嗎?

誰要看啊!(受訪記者「電視C」)

受訪記者「報紙D」也直言,新聞就是為了吸引讀者而創造的產物,閱聽眾 也喜歡看一則則輕薄短小的新聞,遠勝於落落長的千字文,記者產出新聞是希望 新聞成為事件或議題和閱聽眾之間的橋樑,記者協助閱聽眾篩選新聞資訊是基本 工作,所以,記者還是中立地產製新聞,閱聽眾看完新聞,如果引發自行查詢更 多資料的動作或能力,記者的新聞就成功了,體現新聞客觀性。

本節歸納本研究的受訪記者產製新聞的作法,產製原則奠基新聞客觀性,記 者適度地涉入新聞內容,透過觀察與評估,將新聞包裝得更具吸引力,這些作法 都是記者產製新聞時的先知先覺(Maras, 2013)。包括現場背景描述、生活化的 觀察與連結、誇張而不違背事實的詞語、自創形容詞等方式,記者再透過解釋性 的文字、聲音、畫面等不同媒介的編排呈現,吸引閱聽眾的目光,讓閱聽眾更具 臨場感,不失新聞客觀性講求中立的本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現場與背景的描述

Ward(2008)的實用客觀性提到,記者以個人認知與經驗判別新聞內容,

再解釋事件的背景脈絡與細節,才能讓閱聽眾親身感受新聞表達的意義。受訪記 者「網媒A」認為,純淨新聞就是無色無味、中規中矩,閱聽眾沒有身處新聞現 場,也無法回溯事件或議題的脈絡。因此,記者維持中立,只是透過新聞描述新 聞事件的背景和現場動態,讓新聞讀起來更完整,閱聽眾也會感覺身歷其境,融 入現場。受訪記者「報紙E」、「報紙F」、「網媒F」也認為,新聞必須有背景 陳述,因為要把閱聽眾當成第一次接觸新聞事件或議題,約略敘述背景資訊,有 助讀者進入新聞內容。

就算是讀者第一次看到這個報導,也要知道事件什麼時候爆發,幾個 大的爆點都要提到,這是我對新聞最基本的要求。新聞每一次寫,都 要還是要把脈絡寫出來,不要讀者只看到事件的片面這樣子。雖然說 事情進度重點就是在導言,但第二段、第三段還是要寫過背景,回溯 一下發生什麼事,不要片面地讓讀者去理解這件事,才算是保持中立。

(受訪記者「報紙E」)

一定要陳述背景知識。比如說我們在寫什麼事件,就要把之前的東西 帶一下,不然第一次看的新聞看不懂啊!(受訪記者「報紙F」)

法案通過那瞬間,就會有立委、學者講什麼話,有些素材可以事先蒐 集好的。可能大議題的話就比較好顧及,大議題可以預測和預料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記者是中立地幫讀者找有脈絡的東西,比較好寫,比較有時間準備背 景資料。(受訪者「網媒F」)

二、生活化的觀察與連結

新聞要吸引閱聽眾,就要讓閱聽眾感同身受。受訪記者「網媒B」舉她撰寫 精神障礙相關新聞為例,因為撰寫新聞期間,電視播出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她決定把有關精神障礙議題討論的部分戲劇細節帶入新聞內容,例如:「《我們 與惡的距離》其中一集的開頭,正是社區居民反對康復之家進駐,理由是對安全 有疑慮、房價會下跌。」她以此為新聞開頭,目的就是讓閱聽眾對新聞議題更有 感。經過記者對生活的觀察,提升閱聽眾對新聞內容好奇心,在記者未評論新聞 內容的情況下,就能感同身受並融入新聞現場,受訪記者「電視E」提及自己的 思考點,他希望以閱聽眾的語言撰稿,他坦言閱聽人的智商大概只有15歲,「要 用簡單邏輯把事情講清楚。」受訪記者「報紙F」、「報紙G」也舉例:

像是勞動政策比較生硬、複雜,雖然台灣保勞保的人有一千多萬人,

但大家好像都很陌生,如果我希望新聞給勞工看,要寫得生活化一點,

甚至舉例子。比如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勞保費怎麼計算出來的,基 本功就是一加二加三,帶到新聞裡面。(受訪記者「報紙F」)

除了專業的東西簡單化,可能請受訪者用比較日常的語言或譬喻,讓 大家知道。例如說買了F-16,也許我就會請專家說,用車子的性能或 是貼近日常的物品,來講說F-16多好。(受訪記者「報紙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撰寫財經新聞的受訪者「報紙A」則說,除了現場狀況描述,他還會透過自 己過往的採訪經驗,判斷財經政策是否有缺漏或後續效應,為讀者提出未來的隱 憂或伏筆,更有新聞畫面感。

除了現場狀況的描述,還有未來的隱憂或伏筆,會比較精彩一點,但 這些隱憂和伏筆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可能會發生這類的事情,所以不 是我杜撰的,我還是中立的。財經新聞比較難,我覺得要舉例,例子 要讓大家能夠一下子就看懂,比如說漏多少稅、要補多少稅,什麼情 況有但書之類的,所以新聞要講清楚,或是說會有很多細節,時間點 會有落差,像是什麼時候報稅,有補救的機會等等。(受訪記者「報 紙A」)

如何以新聞為連結點,引發閱聽眾在生活中的情緒,受訪記者「報紙D」以 喜憨兒做月餅的新聞為例,他提到,該則新聞以寫抒情文的方式,透過富有濃厚 感情的筆觸傳達記者觀察的內容;受訪記者「電視C」則是以感人的故事吸引觀 眾;受訪記者「廣播B」有時候也會以抒情文的方式撰稿,在不影響新聞事件正 確性或帶有偏頗角度的前提下營造氣氛,更能帶領聽眾進入現場。

如何以新聞為連結點,引發閱聽眾在生活中的情緒,受訪記者「報紙D」以 喜憨兒做月餅的新聞為例,他提到,該則新聞以寫抒情文的方式,透過富有濃厚 感情的筆觸傳達記者觀察的內容;受訪記者「電視C」則是以感人的故事吸引觀 眾;受訪記者「廣播B」有時候也會以抒情文的方式撰稿,在不影響新聞事件正 確性或帶有偏頗角度的前提下營造氣氛,更能帶領聽眾進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