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研究結果與討論

新聞客觀性討論至今,在學術與實務的領域有各種解讀,雖然不如科學數據 般有明確數字或符號輔以佐證理論或現象,但正因為新聞客觀性隨著新聞媒體的 趨勢而有所變化,使其有討論的價值。新聞客觀性是本研究的根本想法,在新聞 實務工作中,記者如何呈現、看待新聞客觀性?過往對新聞客觀性的定義,來自 19 世紀美國新聞業的黃金發展時期,當時的新聞業要求記者區別個人價值觀與 新聞事實的通則性解釋,沿用至今更擴散至世界;然而,這套定義逐漸受到批評,

除了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理想性抱負,記者在實務工作中也認為新聞客觀性無法 以上述定義一言以蔽之。本研究援引Ward 與 Maras 對新聞客觀性的批判與嶄新 解讀,企圖透過和記者的對談,得出新聞客觀性現今的樣貌。本章將提出本研究 的結論及研究限制與建議,供後續研究參考。

第一節、研究結果

誠如本研究受訪記者「報紙 G」所言:「主觀可能是放在最表面的,看起來 是主觀,但新聞實際上感覺起來,最裡面還是客觀。」本研究認為,新聞客觀性 可以從記者的實務工作中,找到與時俱進的解釋。記者在產製新聞的過程中,植 基新聞客觀性所呈現的新聞事實是否因此變質?記者在主動找尋真相的過程,如 何維持中立?最重要的是,記者在現今的實務工作中,如何解讀新聞客觀性?從 本研究第四章的資料分析可知,受訪記者確實認為全然的客觀幾乎無法在新聞實 踐中達成,但記者產製新聞的過程中,依舊常保新聞必須客觀的概念,記者普遍 認為閱聽眾批判記者過於主觀是部分合理,但若深入了解記者建構新聞的要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閱聽眾似可發現,記者依舊在產製新聞的過程中,位處中立地在新聞中發揮客觀 的本質。從文獻資料和分析資料兩者的對話,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一、追求更貼近實際事實的新聞事實

Ward(2004)的實用客觀性奠基在實用主義的概念,以實用主義討論新聞 客觀性的前提是,人們接受的事實取決於人們的理論和價值觀;同樣地,人們接 受的理論和價值觀也會取決於事實。因此,新聞越貼近事件或議題的真實狀況,

人們更認為記者產製了客觀的新聞。理論與價值觀和事實之間的溝通橋樑就是新 聞,記者透過新聞,協助閱聽眾將所知的理論與價值觀連結到新聞事實,Maras

(2013)才會認為,記者被動接收資訊會失去記者的價值,記者應該主動找出與 新聞事件相關的內容,藉著新聞呈現事實。

過往的新聞客觀性要求記者只要如實地、照本宣科地傳遞受訪者的說法,就 算完整提供閱聽眾真實的情況,才稱得上一則客觀的新聞;然而,記者在新聞工 作中逐漸發現,只在新聞現場採訪新聞,無法透徹了解一件事情或一個議題的前 因後果,自然無法落實新聞客觀性。從本研究歸納的訪談資料中可知,記者在採 訪、撰稿前,都會主動地、反射性地做事前的功課,無論從數據、歷史新聞或專 業學術報告取得與新聞事件或議題的相關資料,記者在新聞中透過引用相關內容,

建構比表面的新聞事實更符合實際事實的新聞內容,落實新聞客觀性追求事實的 本質,同時符合 Ward(2004)實用客觀性的說法,記者要產製好的新聞並展現 新聞客觀性,就要積極地詢問或搜索資料。呈現新聞事實的方法不一,但若只是 被動地在新聞面前當一個旁觀者,最終的成品恐怕只是表面事實,僅呈現新聞事 件或議題的某一個角度或面向,閱聽眾當然無法深刻體會記者如何建構新聞事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才會覺得記者沒有客觀地處理新聞。

本研究的受訪記者認為,新聞客觀性已是新聞業普遍的工作原則,而本研究 希望探究新聞客觀性落實在現今的新聞工作中會是什麼模樣,應從記者的實務經 驗探詢,才能進一步討論各種新聞內容的客觀呈現。本研究在與記者的訪談中得 到一個有趣的發現,記者除了查找資料,如何避免新聞客觀性僅呈現表面事實,

採訪技巧更是記者必須精進的一項能力。從分析資料中顯示,記者在採訪前若對 新聞事件或議題有既存的認知,則採訪過程中,較能取得受訪者的信任,誠如 Nahapiet 和 Ghoshal(1998)研究社會資本時提到,社會資本存在於人與人的關 係,透過某些東西交換而得並維持、交換。人與人之間從建立人際網絡連結培養 信任、加強合作,個人知識交換的意願也隨之提高(陳雅惠,2018)。如此一來,

記者可以藉由自身擁有對新聞事件或議題的相關知識,取得受訪者的信任,受訪 記者都認為這種產製新聞的前置作業,讓受訪者比較願意透露相關細節,受訪過 程的情緒也會保持平穩、愉悅,讓採訪順利進行,記者獲得更充分的新聞素材,

建構更貼近事實的事實,新聞因此客觀。

二、維持中立的解釋性媒介驅動臨場感

Ward 在闡述實用客觀性的概念時提到,新聞客觀性不是僅僅代表事件的事 實,而有其價值,讓閱聽眾閱覽新聞後,產生深刻的體悟。Ward 強調記者應該 解釋新聞事件或議題,所以記者應該對新聞有一定程度的概念化、選擇、理論化 和評估,這些都是記者涉入新聞現場或新聞內容的方式。Maras 也認為記者在過 濾、篩選新聞重點後,應提供解釋的觀點,記者透過新聞讓閱聽眾知道記者產製 新聞的模式,相互建構新聞事實,而記者可維持中立的角色。本研究的受訪記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認為,記者在新聞的產製過程中,都會觀察新聞事件或議題的脈絡,進而評估如 何呈現新聞,目的就是希望帶領閱聽眾貼近新聞現場,透過新聞產生臨場感。本 研究要強調的是,記者透過各種產製新聞的作法對新聞事件或議題加以觀察與評 估,並非形同加入主觀意見或偏見,記者仍能維持中立地完成新聞,因為記者只 是透過新聞讓閱聽眾產生臨場感,使其自行評價,而不是為閱聽眾解讀、評論新 聞事件或議題,新聞富含生動的內容與元素,仍能發揮新聞客觀性的價值。

記者為了建構事件或議題與閱聽眾之間的橋樑,在規劃新聞的骨幹後,會透 過各種吸引閱聽眾的手法,讓閱聽眾進入新聞情境,希望閱聽眾看完新聞,能自 行產生評論與意見。本研究訪談記者後,歸納數項作法,第一種是現場與背景的 描述,閱聽眾並未親身經歷新聞現場,受訪記者都會把閱聽眾當成是第一次獲得 該則新聞資訊的人,記者才需要透過觀察新聞現場或議題,進而描述背景,引領 閱聽眾回溯新聞的狀況,了解事件或議題的來龍去脈。誠如Ward 所提,記者會 在不同的新聞類型中,以不同的概念方案做為背景,再進一步解釋新聞事件;第 二,記者常用使閱聽眾感同身受的手法,採取生活化的描述與形容,解釋,讓閱 聽眾彷如親自看到新聞內呈現的場景、人物、動態等內容,或引發閱聽眾的情緒,

一旦感同身受,就能更融入新聞現場;第三,Ward 提到,實用客觀性不反對涉 入新聞,但本研究的受訪記者則保留態度,認為涉入新聞應該清楚定義,因為受 訪記者不會使用太過誇張的詞語,但記者時常在新聞中呈現帶有感情的解釋性內 容,避免新聞過於枯燥乏味,稍微超然但不失真實性的手法,例如本研究歸納的 資料,記者以警示性的負面行銷手法引起閱聽眾對醫藥新聞的重視,驚嘆句與自 創詞語也能為新聞增添趣味與震撼感,都是記者對新聞的洞悉與觀察,評估不失 新聞的真實,才會將上述文字呈現在新聞中,受訪記者都強調,最重要的是不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扭曲新聞事實;最後是帶動情緒的聲光媒介,用眼睛看到、用耳朵聽到,比閱讀 文字還要輕易接收資訊,尤其是電視與廣播的記者,常常以畫面及聲音的編排,

帶領讀者進入新聞現場,解釋新聞的情節。

無論採用何種吸引閱聽眾進入新聞情境的手法,記者先涉入新聞的目的,就 是帶領閱聽眾融入新聞現場,不僅文字的語序、形容可進行解釋性的調整,電視 的畫面與廣播的聲音若有巧妙安排,同樣具有解釋性的效果。重要的是,記者無 須為閱聽眾在新聞中下結論,更希望閱聽眾看完新聞後,體會新聞事件與議題並 產生心得與評論,如Maras所說,記者主動地觀察新聞現場、評估新聞內容,並 非主觀地想為閱聽眾評論新聞,而是產生「交互主觀性」,記者透過新聞,讓讀 者了解記者如何建構新聞,如此新聞才會客觀。

三、獨家新聞與專題新聞較能呈現新聞客觀性

從上述兩項結論可以發現,記者無論是在呈現更貼近事實的新聞事實,或是 位處中立並透過吸引人的產製手法帶領閱聽眾進入新聞現場,都希望展現新聞客 觀性,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內,產製一則完整、求真且客觀的新聞,關鍵在於記 者掌握新聞的程度高低。Ward 與 Maras 也提到,記者要做到新聞客觀性,就要 主動觀察新聞現場、找尋新聞事實,本研究從記者的訪談分析資料中得到額外的 發現,要達到深具客觀性的新聞,記者自行掌控的程度高,擺脫產製時間與新聞 篇幅的限制,可查找、呈現較充足且正確的新聞資料,同時顧及多方角度與面向

從上述兩項結論可以發現,記者無論是在呈現更貼近事實的新聞事實,或是 位處中立並透過吸引人的產製手法帶領閱聽眾進入新聞現場,都希望展現新聞客 觀性,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內,產製一則完整、求真且客觀的新聞,關鍵在於記 者掌握新聞的程度高低。Ward 與 Maras 也提到,記者要做到新聞客觀性,就要 主動觀察新聞現場、找尋新聞事實,本研究從記者的訪談分析資料中得到額外的 發現,要達到深具客觀性的新聞,記者自行掌控的程度高,擺脫產製時間與新聞 篇幅的限制,可查找、呈現較充足且正確的新聞資料,同時顧及多方角度與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