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柯大宜音樂教學法對三年級原住民學童音樂素養之行 動研究。研究者以苗栗縣快樂國民小學(化名)一百零二學年度三年級原住 民學童,一班共 7 名學生為研究參與者,採取行動研究,以柯大宜音樂教 學法應用於三年級藝術與人文音樂科之教學。本章分成四節,第一節敘述 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臺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因而造就文化的多樣性。其包含漢人和 原住民,各族群有著自己的語言、習俗、音樂、藝術與歷史記憶(洪振華,

2013;陳枝烈,2012)。其中,原住民人口僅佔臺灣總人口百分之二的比 率,卻擁有14個族群之多,分別為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邵族、

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 萊雅族及賽德克族等14族(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3),可想見其文化 之豐富性。臺灣的原住民文化富有極高的藝術內涵,也是臺灣文化主體特 色最明顯的一環(行政院,2013)。原住民的藝術(即工藝和音樂)大多 源自於生活所需,其重視實用性且多半帶有強烈的信仰與社會功能。每個 族群創世神話不同、信仰有別,所能利用的自然資源也有所差異,因而產 生多元的藝術表現。然而,其文化共同特徵乃離不開歌唱與舞蹈,其歌舞 藝術不僅有真摯和熱情的天性,也和風俗傳統息息相關。瞭解了臺灣原住 民的歌舞,也就等於進入了他們的文化(李秋玫,2009)。原住民音樂文 化通常是直接而單純的,例如各族所使用的樂器,如口簧琴、弓琴、鼻笛… 等,結構簡單且不具深奧的技巧,然而卻是能讓情感最直接的抒發,又如 祭祀所唱的歌曲或隨性而哼的曲調,和聲優美、真情流露,其質樸的氣息 更貼近自然與真實(鈴木質,1999)。臺灣原住民族群的文化中,沒有所

2

謂的「音樂」或是「樂器」等觀念的存在,主要對他們而言,那就如同食、

衣、住行一般,只是生活中很自然的現象(吳榮順,2002),而歌謠是原 住民的「百科全書」,它既廣泛運用在傳情達意、思想交流,同時又用來 傳授知識、經驗和生產技能,在部落社會生活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台灣傳 奇編輯委員會,1998)。

對原住民學童而言了解自己必先瞭解自己的文化,音樂乃原住民文化 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歌謠是其文化中的百科全書,亦是其生活的一部分。

國小藝術與人文教材中之音樂課程內容,根據林宏錦(2008)年研究結果 得知,臺灣原住民歌謠於現有九年一貫的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中共有44 首 曲目,雖然所佔之比率僅有3%,但仍可見歌謠在音樂教學中逐漸受到重視。

根據研究者自身教學經驗也發現,教導原住民學童其自身歌謠並結合音樂 元素之教學,其學習音樂之成效較顯著。

研究者從事教職有三年的時間,其教學對象皆為原住民學生,擔任音 樂科任這三年中發現,學生在演唱音樂課程中的新歌曲時,常常顯得意興 闌珊,面對課本中較難的音樂知識時,會因為受挫而不願意學習更不用說 請學生視唱、寫譜、音樂學習單…等。但是,當學生在演唱自身的歌謠時,

卻又展現出無比的自信與快樂,這樣的反差讓研究者不斷思考,怎麼樣的 音樂教學方式才是真正適合原住民學生的呢?應如何選擇適切的教學素 材才能符合其學習認知?這樣的問題促使研究者不斷蒐集相關資料,且與 指導教授討論後,選擇以強調本土素材與歌唱的柯大宜音樂教學法作為本 研究之教學策略,以協助原住民學生提升其音樂素養。

柯大宜音樂教學法乃當代五大教學法之一,有別於其他音樂教學法,

其極度強調「本土化」和「音樂理解能力之深度」,並且以歌謠為其教學 素材。Kodály 是匈牙利的作曲家、民族音樂學者及音樂教育家,他認為「音 樂教育基礎是由〈歌唱〉開始(林修汝,2011;趙蘭珠,2006),歌唱對 兒童來說是最自然的音樂語言(鄭方靖,2003)。為了讓音樂普及化應利 用民族音樂為素材,主張讓兒童唱自己民族風格的兒歌和童謠,此母語化

3

教學沒有語言的隔閡,最具親切感,進而培養了民族性(王玫文,2006),

柯大宜認為:「歌謠是人們生活的產品,尤其是孩子們的歌唱遊戲,更是 活生生的教學素材」(鄭方靖,2002)。縱觀各音樂理論其理念本質和教學 策略不同,但最終的目的皆透過音樂教育提高品格教化人性。

研究者期以原住民之歌謠,配合本土化之理念,選擇以最符合其精神 之柯大宜音樂教學之方法,當成教學工具,以進行此研究,能透過此教學 設計探討原住民學童音樂素養之成效,此乃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