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角色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角色

本節將依序對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角色加以分析,以下分述之。

壹、研究參與者及場域

本研究參與者為快樂國小(化名)三年甲班 10 名學生,該校位於苗栗 縣偏鄉的一所公立國小,為小型學校,共有六個班級和一國幼班,全校學 生數共計 75 人。其所處環境靠近山區,就讀人口大多以原住民學童為主,

其中,原住民學生數為 58 人,占全校學生比例之 79.4%,都為賽夏族,

其餘為客家族群。賽夏的純真與客籍的勤樸構成了善良、溫馨、和諧的社

53

區風貌。該校以傳承客家文化及保存賽夏文化為其特色發展之一環,亦是 學校教育之重要策略。

本研究參與者為三年甲班學生,其中 7 名學生為賽夏族,3 名學生為 客家人。本校學區為傳統的農村,因此,學童學習環境和生活較為單純,

音樂學習除了少部分學童至都市學習和藝術相關之才藝外,大多以學校、

教會和傳統祭儀中習得。學校長期致力於保存客家文化和賽夏文化,學生 從族語、歌謠和舞蹈課程中習得在地文化,學校亦重視學生藝術文化之陶 冶,成立歌謠合唱團、兒童樂隊和直笛隊,然而並非所有學生皆能參加音 樂團隊,有鑑於此,研究者期以每一位學生皆能唱、讀、寫音樂,讓學生 從歌謠中學習音樂知識、歌唱音準和視譜能力。

研究參與者為六名男生、一名女生共計七位賽夏族學生。當中一位參 與者鑑定具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在課堂中較易分心、時而打斷別人說話,

也較無法將自己想說的話或想做的事具體地表達或規劃出來,但該生具有 高度創造力,在課程中安排獨立創作時,該學生往往有許多新的點子,無 形中也提升其他學生的創意。

貳、研究者角色

研究者目前為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生,畢業於國 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對音樂教學充滿熱誠,進行本研究時,從事國 小教育工作滿三年,曾於花蓮縣卓溪鄉卓溪國小擔任音樂科任代理教師三 年。研究者之教育理念為希望學生能在快樂的環境學習音樂,從音樂中建 立自信,以培養其積極的學習態度。這樣的理念主要和自己的生長背景和 求學有很大的關係。研究者本身是花蓮縣太魯閣族,從小生長在充滿音樂 的環境,從教會、學校和家中皆能聽到音樂,記得小時候時常三、五好友 聚在一起唱歌,將聽到的流行歌試著用鋼琴彈出來,這樣的經驗使其對音 樂學習充滿有趣、好玩的印象。國小參與合唱團、國高中擔任教會司琴、

大學參與聖樂團…等,研究者從音樂的學習建立研究者的自信,進而更加 積極學習。這樣的改變讓研究者深信,原住民學生從其與生俱來的優點中

54

建立自信,必能連帶影響其各方發展。

大學時期接受相關的音樂教育訓練,學習各樣的音樂教材教法,其中 對於柯大宜音樂教學之歌唱遊戲、節奏唸謠等教學方式很感興趣。之後,

在擔任音樂科任教師三年的時間中,發現原住民學生對於音樂非常的熱愛,

喜愛唱歌、跳舞,身體常會隨著音樂搖擺,因此不斷嘗試將大學所學習過 的運用在教學中。只是,教學中看到當學生面對課本中的新歌曲、新知識 時,學習卻意興闌珊、毫無動力,但在唱自己的歌謠時,卻是輕鬆、愉快 且充滿自信,因此研究者希望藉由柯大宜音樂教學法─「歌謠為教學素材、

歌唱為教學手段」的理念,設計符合三年原住民學生的音樂教學方案,從 中提升學生的歌唱音準、音樂知識和視譜能力等音樂素養,讓學生在歌唱 遊戲、節奏唸謠、手號…等教學活動中引發其學習動機,進而培養積極的 學習態度。研究者認為,給予適切的音樂教學策略,必能有效提升三年級 原住民之音樂素養。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即教學者,為改善在教學現場發生的問題,研究 者運用柯大宜音樂教學法之理念,設計研擬適合三年級原住民學童之音樂 教學方案進行教學,透過上課錄音、錄影、同儕教師觀察、單元學習單、

教師反省日誌等相關資料進行蒐集,了解學生學習之況狀,並適時反省修 正教學內容,以達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亦會隨時針對教 學內容和策略與指導教授、同儕教師進行專業對話,隨時修正調整教學內 容,擬定適切之教學方案協助學生學習。

參、協同研究者

本研究之協同研究者即為校內和校外同儕教師各一名,其中校內音樂 教師為代課教師,該校因地處偏遠覓得代理代課教師不易,乃採用政府增 置國小教師員額(2688 專案)之代課方式聘用音樂教師,其經過三次招 考都無法覓得合格校師,方聘請該位教師作為音樂代課。校內協同觀察教 師畢業於苗栗縣私立大成高級中學,其擁有山葉鋼琴演奏 5 級檢定及英國 皇家樂理 5 級檢定,曾任山葉音樂教室鋼琴教師、河合音樂教室鋼琴教師、

55

合音音樂教室鋼琴教師,隨後曾任蓬萊國小、東河國小、頂埔國小、信義 國小、造橋國小等支援音樂教師,雖具有相關教學經驗,但尚未具有音樂 教育相關之背景,因此,再另由校外具有音樂相關背景之音樂教師協助觀 察。校外協同觀察教師畢業於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雙主修鋼琴、聲樂,

在學期間修習音樂教育相關知識,且具有豐富的音樂教學經驗,每週透過 教學錄影協助教學觀察,以客觀且專業之見解提供實際之建議,以利研究 者教學方案之實施。

肆、專家學者

自研究者準備柯大宜音樂教學法運用於三年級原住民學童音樂素養之 行動研究以來,持續與指導教授討論修正教學方案,針對課程內容也做了 多次調整和修改,以下針對專家學者做簡要說明。學者為美國奧勒岡大學 音樂教育哲學博士,現任音樂學系教授、臺灣柯大宜音樂教育學會常務理 事;學術專長為音樂教育研究、幼兒音樂教育、柯大宜教學法、奧福教學 法…等。學著致力於推廣柯大宜音樂教學法,曾任臺灣柯大宜音育教育學 會第七屆、第八屆理事長,著有柯大宜音樂遊戲、柯大宜七號店、Language in Music Creativity with Kodaly、柯大宜教學法在我國國民小學的運用—從 碩士論文談起、柯大宜教學法於內在聽音訓練之運用…等相關著作和期刊;

除了音樂教育學有專精,再加上本身曾任職國小教師,且目前擔任教育部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輔導群委員,對於國小音樂教學可說是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