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針對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待答問題、研究範圍與限 制、研究流程和名詞釋義分別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亞洲的經濟崛起的現在,各國人士為了提升國際的競爭力,紛 紛前來中國、香港、台灣等地區學習華語文(董鵬程,2007)。根據 Lewis

(2009)的研究顯示,以母語人口數計算,世界前十大的語言排名中,

第一名的為中國及台灣所使用的華語,其人口數約為八億四千五百萬人,

而語言的使用人口眾多,加上使用該語言的亞洲華人及海外華僑經濟實 力的躍升,進而在全球掀起一股華語文的學習風潮。美國大學委員會

(College Board)宣布自 2006 年起,在高中推動「AP 專案」,該專案中 便增設華語文的第二外語課程,並且為此設立「SAT 華語文測驗」以檢 視學習者的華語文能力(College Board, 2004)。而時代雜誌於 2006 年月 6 月刊號的標題即為《搶佔先機,學習中文》(Get ahead! Learn Mandarin!),

當中 Ramzy 提到了目前中國在經濟上的發展,推升了其在國際上的經濟 影響力(Ramzy, 2006)。因此這波中國經濟崛起將會帶動全球興起華語 文的熱潮,因此華語文對於第二外語的學習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第二 外語語言。

在語言的學習上,其涵蓋了聽、說、讀、寫四種面向,目前華語文 的學習方針多著重於「聽」和「說」,有了「聽」和「說」的技能之後,

便可與人正常溝通,然而這卻導致學習者雖然具備華語文的基礎表達能 力,但對於漢字所構成的訊息的處理能力,卻無法理解其整體的內容和 意思出來,例如閱讀報紙、雜誌、網頁等書面的資訊內容時,很有可能 誤會內容所表達的意思(彭妮絲,2009)。因此在華語文的學習上,不 僅要著重在聽與說的學習,在閱讀的認知建構上也是極其重要的。

然而多數的華語文閱讀教材,大多只著重在內容的編制,而忽略了 學習者在學習上有問題時該如何解決。在教學上,教師也大多按照手上 的教材教完就結束了,而沒有針對在學習上有問題的學生以完整、結構 性的補救方式輔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得學生在遇到困難時無法得到立即 的更正,進而影響到後續的學習(林建福,2008)。而華語文學習模式 也多為教學後進行測驗評量,卻鮮少針對評量結果中錯誤的概念給予相 應的補救教學,使得學習者儘管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效,卻無法解決學習 上的障礙(林文通,2010)。因此如果能在測驗評量結束之後,依照學 習者所遇到的問題,給予個別的適性化補救教學,讓學習者將整個華語 文的認知結構完整地建立起來,將能解決學習者在概念上的偏誤,達到 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標。

一個良好的補救教學為一種「評量-教學-再評量」的教學歷程,學

生在進行補救教學前,需要進行學習診斷,以了解自己在既有的學習基 礎上是否有概念上的問題,接著會依據診斷後的結果,對錯誤概念進行 教學,以修正錯誤的概念,最後再針對進行完補救教學的學生施以二次 評量,以確認學生的錯誤怪念是否導正,因此補救教學又可以細分為適 性學習診斷以及適性教學兩部分(洪雪芬,2012)。適性學習診斷的目 的在於分析學生的學習困難為何,了解其學習需求並設計相應的補救教 材。而適性教學則是學生作為單一對象進行教學,與一般教學不同之處 在於適性教學必須先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和需求後,用適合該位學生的 教材內容進行教學,以符合學生之個別學習需求,達到真正補救教學的 目的(張新仁,2000,2001)。因此可以說先有了適性學習診斷後,才 有之後的適性教學,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適性學習診斷上,傳統多以標準化紙筆式測驗的方式進行診斷,學 生在進行完紙筆測驗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人工診斷(簡茂 發,1999)。而在科技及網路的快速發展下的進步,使得資訊處裡的速 度也有顯著的提升,以電腦作為適性測驗的方法越來越普及,教師們也 紛紛將紙本的評量診斷方式轉換成數位化評量診斷,藉以降低時間和金 錢成本(Bunderson , Inouye, & Olson, 1989)。其中以貝氏網路的機率理 論加上知識結構理論以及順序理論的適性診斷方式為近年來學界經常 使用的診斷方式之一(郭伯臣、張玲婉、楊智為、施淑娟,2009;李佳

蓁、劉育隆、郭伯臣,2011)。使用知識結構理論的好處在於經過知識結 構理論分析教材後,其具有合乎學理的知識結構體系,並以此來發展測 驗試題,才能準確知道學生的學習困難的概念,並進一步指出造成學習 困難的可能原因,如此才能進行後續的適性教學(吳慧珉,2006)。而 貝氏網路做為診斷工具的好處則在於,其具有高度診斷精準度、直觀的 呈現因果關係、可處理不完整的資料以及圖形化的資料呈現方式等優點

(黃珮瑜、施淑娟,2010)。因此應用在適性學習診斷上,將學生進行 評量測驗之結果,以貝氏網路理論發展的診斷工具進行診斷,能有效診 斷出學習者對學科的錯誤概念為何,進而針對錯誤概念給予相應的補救 教學(李俊儀、許雅菱、施淑娟、郭伯臣、許天維,2005;郭伯臣、張 玲婉、楊智為、施淑娟,2009)。順序理論則為電腦化適性測驗所使用 之技術,其特性主要是以受試者能力高低來決定試題的內容,不僅可節 省施測時間與成本,更具有精確估計考生能力或某種潛在特質的功能

(陳新豐,2007)。因此本研究將以貝氏網路加上知識結構理論和順序 理論,作為本研究進行學習診斷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以達到精確診斷學 生錯誤概念的目的。

Otto,Mcmenemy 和 Smith(1973)在適性補救教學的實施原則上便 提到教學應該循序漸進、短篇內容的方式進行。而在數位學習部分,

Brusilovsky(1996)將適性化教學系統分為適性呈現(adaptive presentation)

以及適性導航(adaptive navigation support)兩種,其中適性呈現的特點 在於進行教學之內容,依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切割成不同的小單元內容整 合後呈現出來,使得學習者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將教學內容內化成知識。

而在華語文的補救教學中,張庭綱(2012)利用 Flash 的技術製作了以 文字為主的補救教學系統,然而對於華語文的閱讀學習者而言,也許在 閱讀上已經有了偏誤概念,在閱讀文字的補救教材上較容易因認知上的 誤解而曲解了文字補救教材所要表達的內容。在 Paivio(1971, 1990)提 出的雙碼理論(Dual-coding Theory, 簡稱 DCT)中,其主張個體在處理 接收到的訊息上,共分為語文編碼與圖像編碼等兩個子訊息處理系統,

前者處理視覺與聽覺的語文訊息,例如教材中的文字或是段落的標點符 號等,後者則處理圖片、影像等語言訊息外的所有訊息。兩種訊息處理 系統之間儘管處理的內容不相同,但在閱讀文字時,腦中便會激發出圖 像,而圖像同樣也會激發腦中思考聯想的語意,這兩者的關係即稱為參 照性鏈結,而只要把握住語文編碼、圖像編碼、參照性鏈結等三個因素,

便能掌握訊息是否被有效處理並記憶在學習者腦海中的關鍵(Schmitt, Tavassoli, & Millard, 1993)。所以在研究的設計上,將以影片作為雙碼理 論中的圖像編碼,系統提供的文字講義作為語文編碼,希望藉由兩種不 同的訊息編碼,讓學生對學習的吸收更有效率。Pan 和 Cornell(2002)

也在其研究中指出,在非同步學習的網路班級中,因為不是面對面的環

境下授課,所以加入影片教材做為學習模式進行學習的學習者,其學習 效果較佳。因此只要把握學習者在接收訊息後的處理路徑,便能針對其 處理訊息的模式給予對應的補救教學型態,強化學習者的補救教學成 效。

開放式課程(Open Course Ware, 簡稱 OCW)作為目前教育界討論 未來數位學習趨勢的熱門話題,其為一個學校或是教育單位單向提供教 學資源及教材發布在網路上供人自由使用的教學資源(MIT, 2006)。為 了搭上這波數位學習的未來趨勢,由教育部指導的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 於 2008 年正式成立,目的是希望藉由免費的課程教材分享之概念,讓 更多的學生與自學者不用花錢和花費車程上課,就算在家也能進行學習

(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2011)。其具有上述提到的適性呈現中,以小單 元內容進行教學的特點。並且開放式課程多以多媒體影片搭配系統提供 的文字講義進行學習,根據雙碼理論之定義(Paivio, 1971, 1990),其便 具備了語文編碼中的詞彙、語句和文章內容,以及圖像編碼中的影片及 聲音,使得學習者在學習時,能利用文字教學內容輔以影片教學解說,

使學習者更容易了解和記憶學習。

因此本研究將以貝氏網路搭配知識結構及順序理論進行學習診斷,

並搭配教學影片做為補救教學所使用之教材內容進行系統設計,以了解 本補救教學系統對於華語文學習者是否具有學習成效,其將可作為未來

開放式課程導入至華語文補救教學時參考之依據。

目前這些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學習者中,其每個學習經驗和環境背 景具有高度的異質性,而在華語文的學習表現上也有所不同(趙金銘,

2004)。其中 Anderson(1991)提出了「漢字文化圈」的概念,這是以 19 世紀以前的中國為主體,受到中國漢字影響的國家,包括台灣、中國、

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儘管這些國家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文字,但其仍 然與漢字有相關性,也因此在華語文的閱讀上更容易掌握內容。另外華

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儘管這些國家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文字,但其仍 然與漢字有相關性,也因此在華語文的閱讀上更容易掌握內容。另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