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近來以共享經濟作為商業模式之新創公司中,優步公司(以下簡稱Uber)

於各國引起許多爭議,最受矚目之爭議之一即為其「訂價演算法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pricing algorithm),如獨特之「高峰動態訂價法」(surge pricing)。具體而言,由於Uber 之車資主要係由Uber單方制定,駕駛並不能於媒合時與乘客協商其他價格,故 Uber是否藉由其獨特之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作為潛在操縱價格之形式,不無疑慮。

另外,由於既有國內外文獻之討論核心多著眼於行政法層面與民事法層面之探 討,與競爭法相關層面之著墨較少,因此,本文認有深入探討所涉爭議之必要。

第一項 研究動機

隨著網路 2.0(Web 2.0)之興起與資訊科技之蓬勃發展,強調以用戶主導生 成內容、用戶分享,與用戶合作之線上平台如雨後春筍迅速發展2

1 基於即時、動態的供需關係進行訂價,並利用價格槓桿使區域內的供需關係最佳化之演算法。

其車資之計算公式為基本車資(Base Fare,依城市及車輛類型而異)加上旅途時間及旅途距離,

與高峰動態訂價(surge pricing)。其向用戶收取之費用則包含車資與城市附加費、預約費、過 路費,以及其他所需的額外費用。參考資料:Ahmore Burger-Smidt & Graeme Wickins, The Uber price-fixing ride: What are the antitrust co-ordinates? WERKSMANS ATTORNEYS,

https://www.werksmans.com/wp-content/uploads/2016/08/061416-Uber-Pricing-Fixing.pdf;車資是如 何計算的? UBER HELP, https://help.uber.com/zh_TW/h/ec8df943-94cf-481e-ac99-3aba28e454ed(最 後瀏覽日:2017 年 4 月 15 日)。

,又隨著智慧 型手機與行動網路之日益普及,現行企業多改變了以往之商業模式,當中,共 享經濟之概念亦於許多行業皆迅速竄起。由於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下常對既有產 業與規範造成衝擊,故此類型之商業模式常被稱為「破壞式創新」。其核心概念

2 開放碼軟體(open-source software) 、線上協作(online collaboration) 、檔案分享(file sharing) , 與 P2P 網路融資 (Peer-to-Peer financing,簡寫為 P2P financing)等 4 類平台皆為共享經濟之樣態。

參考:Juho Hamari, Mimmi Sjöklint &Antti Ukkonen, The sharing economy: Why people participate in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67, No. 9, 2047, 2048 (2016).

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簡稱:PwC)更預估共享經濟中五大業別5之全 球產值將由 2013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2025 年之 3,350 億美元6

HomeAway、JustPark;涉及換屋HomeExchange、Love Home Swap;涉及共用車 輛Drivy、Getaround;涉及短途共乘之Uber、Lyft,及長途共乘之GoCarShare;

提供家具修理、製作甚至跑腿等勞務之TaskRabbit;提供旅遊地陪之Vayable9

3 Sharing Economy, OXFORD DICTIONARY,

https://en.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us/sharing_economy (last visited Apr. 24, 2018).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6/05/17/taiwan-share-economy/。(最後瀏覽日:2017 年 4 月 15 日)。

5 包含旅遊、共乘、財經、職員(staffing)、影音串流等五大業別。

6 Consumer Intelligence Series “The Sharing Economy”, PWCCONSUMER INTELLIGENCE SERIES, at 15, Apr. 2015, available at

https://www.pwc.com/us/en/technology/publications/assets/pwc-consumer-intelligence-series-the-shari ng-economy.pdf (last visited Apr. 24, 2018).

7 吳揚,「共享經濟網路平台之民事法律問題分析」,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頁 11,

(2017 年)。

8 吳揚,同上註。

9 吳揚,同上註,頁 9。

Uber採「高峰動態訂價法」(surge pricing),故車資為浮動價格;三、由於Uber 與其駕駛間之法律關係較其他採行共享經濟之公司模糊,導致競爭法違法性之

本文後續將詳述之 Chamber of Commerce v. City of Seattle 案即涉及上述爭議。

;二、著眼於民事法律關係之探討,即分析平台業者與平台使

僅針對Meyer v. Kalanick案作介紹,未涵蓋City of Seattle案之介紹。此案爭議為 近 日 西 雅 圖 市 政 府 通 過 允 許 交 通 運 輸 網 路 公 司 ( Transportation Network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之規定20,故原、被告爭執重點即為系爭條例是 否違反聯邦先行原則,換言之,系爭條例得免除休曼法與與國家勞動關係法之

California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ies, http://www.cpuc.ca.gov/General.aspx?id=787 (last visited Mar. 28, 2017).

18 相關條例之立法進程可參考拙著,「優步公司針對西雅圖市政府允許運輸網路公司駕駛組織

工會相關法令提起控訴」,政治大學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經貿法訊,211 期,頁 7-8,

網址:http://www.tradelaw.nccu.edu.tw/epaper/no211/2.pdf。(最後瀏覽日:2018 年 5 月 25 日)。

19 Order Grant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 at 2, Chamber of Commer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et al. v. The City of Seattle, et al., Western District of Washington at Seattle (2017) (No.

C17-0370 RSL) (Docket No. 42).

20 Appeal from the 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Western District of Washington, Chamber of Commer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RASIER, LLC v. City of Seattle, 2:17-cv-00370-RSL, 13-15 (9th Cir. 2018).

21 Id. at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裁定駁回先前地區法院之裁定,而認定系爭條例不得免 除休曼法之優先權,並將本案發回地區法院重審,以重新認定系爭條例是否違 反休曼法22

本文認為,除了 Meyer v. Kalanick 案外,縱 City of Seattle 案尚未形成確定 判決,仍有必要介紹此案之背景、相關動議內容與法院裁定結果。其理由在於,

雖然此案爭議表面上僅涉及組織工會權之合法性,但吾等亦能由 Uber 提出之起 訴理由與動議內容中,歸納出探討 Uber 訂價演算法是否違反休曼法第 1 條規定 時,Uber 可能提出之理由,而得以更全面、深入探討此一議題。

申言之,本文認為進行 Uber 訂價演算法與休曼法之合致性研究時,所可能 衍生之議題包含:一、Uber 與駕駛之雙方法律關係應如何定性?二、Uber 是否 屬於競爭法之規範客體?三、Uber 之訂價模式是否涉及水平或垂直價格聯合之 違反?以及,四、行政、立法與司法部門面對新興之商業模式時,如何在不抹 煞創新之同時,確保市場公平競爭,並維護消費者之福址。易言之,管制與自 由競爭究應如何權衡?本文認為上述議題息息相關且環環相扣,其重要性不容 忽視。因此,為免見樹不見林之憾,本文期能藉由美國相關案例之耙梳與彙整,

解構休曼法第 1 條之合意主體、共謀與不合理貿易要件,並據此提出法院審查 各構成要件時可能引起之爭議與兩造可能提出之正、反面理由,以助於進一步 釐清前述之四大重要議題。

最後,雖然Uber於 2017 年 4 月重返台灣市場,並修正其營運模式,改成與 租賃車公司合作、由租賃業者提供具營業登記證車輛 23

22 Id. at48.

之方式,使其得以回歸 科技服務平台之本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Uber亦重申車輛共享仍是其願景,

23 趙曼汝,「被重罰 8.3 億,Uber 為何還不放棄台灣市場?」,天下雜誌,2017 年 4 月 14 日,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1957(最後瀏覽日:2017 年 4 月 15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故其仍舊會以繼續推動車輛共享經濟為目標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