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適 逢 日 本 與 東 南 亞 國 家 協 會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以下簡稱東協)建立交流關係 40 週年,日本政府對東南亞相關事務動 作頻頻,2013 年 1 月,安倍二次上任後首度出訪越南、泰國和印尼三國,

時隔半年 7 月中旬、10 月中旬再度出訪東南亞,又於 11 月中旬前往柬埔 寨、寮國進行第四次訪問 1,明顯可見安倍內閣對東南亞各國的重視。

東協最初在 1967 年由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五國成立,

其後越南等其他中南半島國家加入後,加盟國擴增為十國,現為成員國遍及全東 南亞地區的機構。東協諸國隨著經濟力量的成長與其政治上民主化的發展,逐漸 受到國際上的重視。歷經東亞金融危機,東協在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 , 以 下 簡 稱 「 ARF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會 議 (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以下簡稱「APEC」)等更廣大的區域機構中擔任要角,而近年來東 協諸國經濟表現亮眼,現在談到亞太平洋時已不能缺少東協的存在。

當代日本與東南亞國協國家關係可追溯至二次戰後,當時日本與東南亞的關 係在二次戰後曾一度斷絕,是藉由戰爭賠償重新連結起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 係。在日本與東南亞各國完成簽署和平條約後,日本政府則繼續透過政府開發援 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以下簡稱「ODA」)企圖延續與東南亞諸國 維持良好關係。再加上冷戰體制下,中國變為社會主義陣營迫使日本不得不放棄 中國這個龐大市場,另外尋求其他市場,東南亞地區遂取而代之,順理成章地成 為日本的重要市場、提供日本復興及發展所需的資源供應地。冷戰當時,美國視

1 首相出訪行程請參見日本外務省網站「安倍総理大臣会談・訪問」

http://www.mofa.go.jp/mofaj/kaidan/s_abe2/index.html (2014 年 7 月 11 日 15:42 登入)

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日本為東亞戰略據點,亦相當支持日本與東南亞交好。此一轉向使得東南亞地區 直到 1990 年代中葉以前,幾乎成為日本壟斷的市場。

1960 年代後日本進入經濟高度成長期,日本企業亦加速進駐東南亞市場。

同時,探討亞洲經濟合作的「東南亞開發閣僚會議」也在日本的鼓動下於 1966 年召開,日本與東南亞的經濟關係越趨緊密。1970 年代初期,日本幾乎占據東 南亞各國貿易對手國的第一名,在直接投資與開發援助方面日本的角色也越來越 重要。

而 1997 年東亞金融風暴之後,東協開始共組自由貿易區,加上中國於 2001 年 11 月 6 日與東協率先達成設立自由貿易區的協議,這些變動似乎促使了日本 開始緊張自己落後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浪潮中被邊緣化,進而從 2002 年與新加 坡簽署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後,接連加速進行與東南亞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 動作。

除了相關經濟協議之簽訂外,1992 年日本派遣自衛隊前往柬埔寨進行聯合 國維和行動(Peace Keeping Operation,以下簡稱「PKO」)時受到歡迎,可以 聽見期望日本在東南亞擔任更積極角色的聲音,2更顯現出日本與東南亞的關係 不再拘泥於歷史問題所帶來的限制。

本研究認為東南亞國家的發展對日本影響很大,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對於日本 無論是在國際政治上或經濟重新再起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然而日本從 2005 年 開始參加第一屆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以下簡稱「EAS」)至今,期間 經過中國崛起,2010 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新舊領導人 交替、習李體制展開;日本國家內部亦經歷 2009 年日本民主黨首次執政到 2012 年 12 月安倍政權再度上台等等,在這樣複雜的環境變化下,日本該如何因應這 些變化,此興起本論文研究的動機。

2 須藤季夫,東南アジア国際関係の構図 理論地域学をめざして,(東京都:勁草書房,1998 年 11 月 25 日),頁 208。

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分析日本對東南亞國協國家的政策從冷戰後至今有什 麼改變,而隨著時間演進,這些政策改變之後,日本與東南亞國協國家之間的關 係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是否有趨勢可循。

在分析國與國之間外交關係時,通常由政治安全關係及經濟關係兩種不同議 題的角度切入。本研究將從安全議題中的非傳統安全,以及經濟議題作切入探討。

在安全議題上由於日本受限於日本國憲法第九條,在傳統軍事安全上較難以 發揮;相對地在非傳統安全上,由於日本曾於 1995 年 1 月經歷阪神大地震,又 於 2011 年歷經東日本 311 大地震,對於地震、海嘯等防災、減災議題在技術或 制度設計上較有經驗,加上東南亞近年來天災頻傳,因此針對日本與東南亞的關 係,本研究選用非傳統安全議題當中的環境保護與防災合作探討。

在經濟議題上,鑑於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東亞各國開始積極建立雙 邊或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加速了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進行。3而相較東亞各國,

日本一直很重視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WTO」)

的多邊貿易體制架構,認為 WTO 架構是促進貿易自由化最有效的工具,故對於 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簽定一開始並不是那麼積極。直到 WTO 體制因先進國與發 展中國家的對立而難有進展,日本開始感受到與東亞各國締結雙邊或區域貿易協 定的重要性,於 2002 年 11 月與農產品問題等糾紛較少的新加坡訂定了第一個自 由 貿 易 協 定 「 日 星 新 世 紀 經 濟 夥 伴 關 係 協 定 」( Japan-Singapor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簡稱「JSEPA」),而日本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

3 雙邊或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體,為了強化經濟關係,藉由降低關 稅、規費及排除其他貨品及服務的貿易障礙,進而促進彼此投資貿易活動及經濟整合的一種協 定。各式協定的名稱包括「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RTAs)」、「自由貿易協定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經濟夥伴協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EPA)」或

「更緊密經濟關係(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 CER)」等。依據日本外務省網站解釋,FTA 是指 在特定國家或區域間,以削減物品關稅、廢除服務貿易障礙為目的;而 EPA 是以強化更廣泛經 濟關係為目的之協定,因此,除了貿易自由化之外,還包括了更多面向的合作要素,例如在投 資、自然人移動、知識財產權保護以及競爭政策面制定規則等等,而日本則是以推動 EPA 為 主。參照日本外務省網站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fta/index.html>

3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fta/index.html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茲將研究目的分述如下:

(一)理解冷戰後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的演變過程

冷戰結束後,日本開始積極展現其在政治層面上的國際貢獻,例如 1992 年 9 月參加 PKO 行動,派遣自衛隊到聯合國柬埔寨臨時統治機構 (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uthority in Cambodia,以下簡稱「UNTAC」)。另一方面,1990 年代 以後日本泡沫經濟破滅,過去繁華盛況不再,對日本的 ODA 政策亦有所影響,

認為應該減少 ODA 支出的民眾聲浪更開始擴大。在經濟整合上,日本與新加坡 簽定的高規格經濟合作協定 JSEPA 也從 2002 年 11 月起生效等等。有鑒於此,

本研究欲探討冷戰結束後至今,日本對東協國家的外交政策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二)探究國際環境變化等背景因素對於日本的東協國家政策產生之影響 日本對東協的外交政策之轉變,從 2000 年以後可看出較為明顯之端倪。2001 年 11 月在中國與東盟第五次領導人會議上,中國總理朱鎔基表示,將在未來十 年內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自此中國開始積極進行與東協的相關交涉。時 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純一郎,也開始轉換方針,積極推動在亞洲地區締結雙邊或區 域 FTA。

由此可知在中國開始拉攏與東協的關係後,日本的東協政策也逐漸改變。除 了中國崛起,美國近來亦喊出重返亞洲的口號,強調對亞洲以至於東南亞的重 視。另一方面,日本國內政治、經濟環境也不斷有所變化。因此本研究將對於在 國際及國內變化多端的情況下,對於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其影響範圍、影響 層面及影響的結果為何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所提出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在非傳統安全及經濟面上有哪些轉變?其轉變的 過程為何?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在國際層次因素、國內層次因素及個人層次因素中,促使其改變之因素有 哪些?

(三)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改變過程中,國際層次、國內層次因素及個人層 次因素在此一過程中如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