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冷戰時期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後冷戰時期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事務學院. 日本研究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石原忠浩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後冷戰時期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 y. sit. io. n. al. er. Nat. 之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陳沛瑜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2) 致. 謝. 辭. 在政大三年,最終以本研究論文作結,心中充滿喜悅與感激。本篇論文的完 成,首先必須感謝指導教授石原忠浩老師。面對一個非本科系的學生,從論文題 目選定、研究計畫撰寫、論文初稿完成,到最後內容的修訂,石原老師在專業知 識與寫作方法上不厭其煩地指導我,最終才有這本論文的產出,由衷感謝石原老 師耐心的教導。 其次,要鄭重感謝口試委員劉慶瑞老師。劉老師在我冒昧請求下,一口答應. 政 治 大 心、嚴謹的指正。在研究計畫口試時,對本篇論文的鼓勵與期待,也是讓我能夠 立. 擔任論文計畫書口試以及學位論文口試的委員,針對學生不成熟的文章,給予細. ‧ 國. 學. 繼續寫作的動力。. 同時要感謝另一位口試委員李世暉老師。從碩一擔任李老師的國科會助理兩. ‧. 年的時間,受到李老師諸多照顧,不論是課業上或是生活中的問題,李老師真摯. sit. y. Nat. 帶著詼諧的回答,也總讓我豁然開朗,對本篇論文的架構亦提出精闢的建議,誠. al. er. io. 摯感謝李老師的指導。. v. n. 更要感謝蔡增家主任,沒有蔡主任開拓日本研究碩士學位學程,就難有如今. Ch. engchi. i n U. 受到日本相關學識薰陶的機會,而蔡主任的研究方法課程,也讓原本對社會科學 研究方法一知半解的我獲益良多。 另外要感謝林超琦老師,林老師是我對日本政治的啟蒙老師,帶我踏入了日 本政治的世界,學習過程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疑惑也多虧老師在課堂中細心講 授,乃至前往日本訪問日籍學者、搜尋資料時也要感謝老師的大力幫忙。 還要感謝平思寧老師、賴欣儀助教兩位平常的照顧,遇到困難時有兩位姐姐 耐心開導,歡樂也有兩位姐姐一起同樂,開心談話之餘也學會了 open mind 是多 麼重要,真心謝謝兩位姐姐一路對我的幫忙、對我的好。 此外,感謝芙白、雅馨、佳蓉、騏維、礎百、芷羽、黛妮、子揚,一起為論.

(3) 文打拼的好夥伴們,這段時間雖有灰心也有挫敗,可是因為有你們的激勵與扶持 才能夠堅持下去,與你們的革命情誼不容置疑。感謝祿淵學長、仲歡學姊、劭昀 學長在撰寫論文過程中給予許多幫助,畢業後彼此各奔西東,往不同方向繼續努 力,儘管如此,我們友誼長存,也相信大家都可以在未來一展長才! 最後要感謝我的父母、弟弟建璿與外婆,家是我一輩子堅強的後盾,感謝家 人讓我專心完成學位,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力量泉源。.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摘. 要. 東協國家的發展對日本無論是在國際政治上或經濟重新再起都是很重要的 一環。然而冷戰後中國崛起、各國新舊領導人交替,在這樣複雜的環境變化下, 日本如何因應這些變化,興起本論文研究的動機。 本研究目的在於分析日本對東協國家的政策從冷戰到現在有什麼改變,而隨 著時間演進,這些政策改變之後,日本與東協國家之間的關係發生了什麼樣的變 化,是否有趨勢可循。本研究將從非傳統安全議題中的環境保護與防災合作,以. 政 治 大 本研究企圖以「層次分析」構築全篇論文的研究架構,分別從國際和國家以 立. 及經濟議題中的 FTA/EPA 來作切入。. ‧ 國. 學. 及個人三個分析層次探討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中非傳統安全政策與經貿政 策面的變化,並解釋國際層次、國家層次以及個人層次中的各個變項如何影響日. ‧. 本與東協國家之間的互動。. sit. y. Nat. 本研究認為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最終促使日本與東協成員國的關係更. al. er. io. 加緊密。在非傳統面向中,國際層次因素是促使日本與東協國家在非傳統安全合. v. n. 作上影響最深的要素。實際施作的細節則是受到國家層次因素的影響,主要由外. Ch. engchi. i n U. 務省定出支援方針,由 JICA 具專業知識與充足經驗的專家在第一線實際操作。 在經濟面向,國際層次上,區域經濟整合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對此,日本 國內雖有不同看法,卻已逐漸凝聚共識,東協的經濟成長力是讓日本經濟再起不 可或缺的重要助力。.

(5)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研究途徑與研究架構---------------------------------------------6. 第三節. 文獻回顧---------------------------------------------------------------------------8. 第二章. 層次分析與日本外交政策-------------------------------------------------------17. 政 治 大 日本外交之特性-國際層次-------------------------------------------------24 立. 第一節 第二節. 層次分析-------------------------------------------------------------------------17. 日本外交之特性-國家層次-------------------------------------------------30. 第四節. 日本外交之特性-個人層次-------------------------------------------------35. 第五節. 小節-------------------------------------------------------------------------------37. ‧. ‧ 國. 學. 第三節. sit. y. Nat. al. er. 日本對東協國家非傳統安全政策之分析------------------------------------41. io. 第三章. v. 日本非傳統安全政策之緣起與發展----------------------------------------41. 第二節. 日本對東協國家非傳統安全政策-------------------------------------------46. 第三節. 日本對東協國家非傳統安全政策之實踐----------------------------------56. 第四節. 小節-------------------------------------------------------------------------------63. 第四章. n.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日本對東協國家經濟貿易政策之分析----------------------------------------67. 第一節. 日本對東協國家經貿政策之緣起與發展----------------------------------67. 第二節. 日本-東協自由貿易協定----------------------------------------------------76. 第三節. 小節-------------------------------------------------------------------------------91.

(6) 第五章 結論------------------------------------------------------------------------------------97 第一節. 研究發現-------------------------------------------------------------------------97. 第二節. 研究建議------------------------------------------------------------------------111. 參考文獻---------------------------------------------------------------------------------------11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圖. 目. 錄. 圖 1-1 研究架構圖------------------------------------------------------------------------------8 圖 2-1 結構現實主義的理論架構----------------------------------------------------------21 圖 2-2 美中關係的秩序:四種類型---------------------------------------------------------30 圖 2-3 政治體制與外交政策的關係-------------------------------------------------------31 圖 3-1 ODA 雙邊援助----------------------------------------------------------------------57. 政 治 大 圖 5-1 日本是最值得信賴的國家---------------------------------------------------------107 立. 圖 4-1 日本政府對外 EPA/FTA 的交涉體制-------------------------------------------84. ‧ 國. 學. 圖 5-2 日本是東協的重要夥伴------------------------------------------------------------108 圖 5-3 日本的國際貢獻---------------------------------------------------------------------109. ‧. 圖 5-4 與日本的友好關係------------------------------------------------------------------109. n. al. er. io. sit. y. Nat. 圖 5-5 日本對東協國家的好感調查------------------------------------------------------110. Ch. engchi. i n U. v.

(8) 表. 目. 錄. 表 1-1 日本已生效經濟夥伴協定-----------------------------------------------------------4 表 4-1 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資額-------------------------------------------------------------68 表 5-1 印尼對日本進出口額--------------------------------------------------------105 表 5-2 日本對美、中、東協貿易額--------------------------------------------------------10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9)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適 逢 日 本 與 東 南 亞 國 家 協 會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以下簡稱東協)建立交流關係 40 週年,日本政府對東南亞相關事務動 作頻頻,2013 年 1 月,安倍二次上任後首度出訪越南、泰國和印尼三國,. 政 治 大 ,明顯可見安倍內閣對東南亞各國的重視。. 時隔半年 7 月中旬、10 月中旬再度出訪東南亞,又於 11 月中旬前往柬埔 寨、寮國進行第四次訪問. 1. 立. 東協最初在 1967 年由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五國成立,. ‧ 國. 學. 其後越南等其他中南半島國家加入後,加盟國擴增為十國,現為成員國遍及全東. ‧. 南亞地區的機構。東協諸國隨著經濟力量的成長與其政治上民主化的發展,逐漸. y. Nat. 受到國際上的重視。歷經東亞金融危機,東協在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er. io. sit. Forum , 以 下 簡 稱 「 ARF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會 議 (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以下簡稱「APEC」)等更廣大的區域機構中擔任要角,而近年來東. al. n. v i n 協諸國經濟表現亮眼,現在談到亞太平洋時已不能缺少東協的存在。 Ch engchi U. 當代日本與東南亞國協國家關係可追溯至二次戰後,當時日本與東南亞的關. 係在二次戰後曾一度斷絕,是藉由戰爭賠償重新連結起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 係。在日本與東南亞各國完成簽署和平條約後,日本政府則繼續透過政府開發援 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以下簡稱「ODA」)企圖延續與東南亞諸國 維持良好關係。再加上冷戰體制下,中國變為社會主義陣營迫使日本不得不放棄 中國這個龐大市場,另外尋求其他市場,東南亞地區遂取而代之,順理成章地成 為日本的重要市場、提供日本復興及發展所需的資源供應地。冷戰當時,美國視 1. 首相出訪行程請參見日本外務省網站「安倍総理大臣会談・訪問」 http://www.mofa.go.jp/mofaj/kaidan/s_abe2/index.html (2014 年 7 月 11 日 15:42 登入) 1.

(10) 日本為東亞戰略據點,亦相當支持日本與東南亞交好。此一轉向使得東南亞地區 直到 1990 年代中葉以前,幾乎成為日本壟斷的市場。 1960 年代後日本進入經濟高度成長期,日本企業亦加速進駐東南亞市場。 同時,探討亞洲經濟合作的「東南亞開發閣僚會議」也在日本的鼓動下於 1966 年召開,日本與東南亞的經濟關係越趨緊密。1970 年代初期,日本幾乎占據東 南亞各國貿易對手國的第一名,在直接投資與開發援助方面日本的角色也越來越 重要。 而 1997 年東亞金融風暴之後,東協開始共組自由貿易區,加上中國於 2001. 政 治 大 開始緊張自己落後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浪潮中被邊緣化,進而從 2002 年與新加 立. 年 11 月 6 日與東協率先達成設立自由貿易區的協議,這些變動似乎促使了日本. 坡簽署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後,接連加速進行與東南亞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 ‧ 國. 學. 動作。. ‧. 除了相關經濟協議之簽訂外,1992 年日本派遣自衛隊前往柬埔寨進行聯合. y. Nat. 國維和行動(Peace Keeping Operation,以下簡稱「PKO」)時受到歡迎,可以. er. io. sit. 聽見期望日本在東南亞擔任更積極角色的聲音, 2更顯現出日本與東南亞的關係 不再拘泥於歷史問題所帶來的限制。. al. n. v i n 本研究認為東南亞國家的發展對日本影響很大,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對於日本 Ch engchi U. 無論是在國際政治上或經濟重新再起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然而日本從 2005 年. 開始參加第一屆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以下簡稱「EAS」)至今,期間 經過中國崛起,2010 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新舊領導人 交替、習李體制展開;日本國家內部亦經歷 2009 年日本民主黨首次執政到 2012 年 12 月安倍政權再度上台等等,在這樣複雜的環境變化下,日本該如何因應這 些變化,此興起本論文研究的動機。. 須藤季夫,東南アジア国際関係の構図 年 11 月 25 日) ,頁 208。. 2. 理論地域学をめざして, (東京都:勁草書房,1998 2.

(11) 二、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分析日本對東南亞國協國家的政策從冷戰後至今有什 麼改變,而隨著時間演進,這些政策改變之後,日本與東南亞國協國家之間的關 係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是否有趨勢可循。 在分析國與國之間外交關係時,通常由政治安全關係及經濟關係兩種不同議 題的角度切入。本研究將從安全議題中的非傳統安全,以及經濟議題作切入探討。 在安全議題上由於日本受限於日本國憲法第九條,在傳統軍事安全上較難以 發揮;相對地在非傳統安全上,由於日本曾於 1995 年 1 月經歷阪神大地震,又. 政 治 大. 於 2011 年歷經東日本 311 大地震,對於地震、海嘯等防災、減災議題在技術或. 立. 制度設計上較有經驗,加上東南亞近年來天災頻傳,因此針對日本與東南亞的關. ‧ 國. 學. 係,本研究選用非傳統安全議題當中的環境保護與防災合作探討。 在經濟議題上,鑑於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東亞各國開始積極建立雙. ‧. 邊或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加速了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進行。 3而相較東亞各國,. y. Nat. sit. 日本一直很重視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WTO」). n. al. er. io. 的多邊貿易體制架構,認為 WTO 架構是促進貿易自由化最有效的工具,故對於. i n U. v. 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簽定一開始並不是那麼積極。直到 WTO 體制因先進國與發. Ch. engchi. 展中國家的對立而難有進展,日本開始感受到與東亞各國締結雙邊或區域貿易協 定的重要性,於 2002 年 11 月與農產品問題等糾紛較少的新加坡訂定了第一個自 由 貿 易 協 定 「 日 星 新 世 紀 經 濟 夥 伴 關 係 協 定 」( Japan-Singapor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簡稱「JSEPA」) ,而日本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 雙邊或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體,為了強化經濟關係,藉由降低關 稅、規費及排除其他貨品及服務的貿易障礙,進而促進彼此投資貿易活動及經濟整合的一種協 定。各式協定的名稱包括「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RTAs)」、「自由貿易協定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經濟夥伴協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EPA)」或 「更緊密經濟關係(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 CER)」等。依據日本外務省網站解釋,FTA 是指 在特定國家或區域間,以削減物品關稅、廢除服務貿易障礙為目的;而 EPA 是以強化更廣泛經 濟關係為目的之協定,因此,除了貿易自由化之外,還包括了更多面向的合作要素,例如在投 資、自然人移動、知識財產權保護以及競爭政策面制定規則等等,而日本則是以推動 EPA 為 主。參照日本外務省網站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fta/index.html> 3 3.

(12) 進程要到 2007 年才開始開枝散葉(日本已生效自由貿易協定,詳見表 1-1)。由 於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關係到雙邊或區域國家的經濟結構,包括在各國的經濟發 展程度、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利益不一的情況下該如何協調等等,而經濟協議一 旦締結後,除了產生的貿易效果能帶來利益之外,更有增進國家間物流、資金、 自然人交流的效果,意義重大。因此本研究將選定在經濟整合中扮演重大角色的 自由貿易協定來探討。. 表 1-1 日本已生效經濟夥伴協定(EPA). 智利. 備 註. 2002 年 1 月. 2002 年 11 月. 2007 年 9 月修正協定生效. 2004 年 9 月. 2005 年 4 月. 2005 年 12 月. 2006 年 7 月. 2007 年 3 月. 2007 年 9 月. 2007 年 4 月追加協定生効 2012 年 4 月修正協定生効. ‧. 馬來西亞. 生效年月. Nat. y. 墨西哥. 立. *以協定生效順序排序. 學. 新加坡. 簽署年月. ‧ 國. 國家/聯盟. 政 治 大. 2007 年 11 月. 印尼. 2007 年 8 月. 2008 年 7 月. 2008 年 7 月 1 日生效. 汶萊. 2007 年 6 月. 2008 年 7 月. 2008 年 7 月 31 日生效. Ch. i n U. v. 1. 簽署:2008 年 3 月(新、日、印尼);. i e n g c h4 月(越、菲、汶、寮、柬、緬、泰)。. 2008 年 3 月至 2008 年 12 月 4月. er. n. 東南亞國協. al. sit. 2007 年 4 月. io. 泰國. 起陸續生效. 2. 生效:2008 年 12 月(日、新、寮、 越、緬);2009 年 1 月(汶);2 月(馬); 6 月(泰);12 月(柬);2010 年 7 月(菲)。. 菲律賓. 2006 年 9 月. 2008 年 12 月. 瑞士. 2009 年 2 月. 2009 年 9 月. 越南.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10 月. 印度. 2011 年 2 月. 2011 年 8 月. 秘魯. 2011 年 5 月. 2012 年 3 月. 資料來源:日本外務省網站「日本と各国・地域との EPA/FTA」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fta/index.html. 4.

(13) 本研究茲將研究目的分述如下: (一)理解冷戰後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的演變過程 冷戰結束後,日本開始積極展現其在政治層面上的國際貢獻,例如 1992 年 9 月參加 PKO 行動,派遣自衛隊到聯合國柬埔寨臨時統治機構 (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uthority in Cambodia,以下簡稱「UNTAC」) 。另一方面,1990 年代 以後日本泡沫經濟破滅,過去繁華盛況不再,對日本的 ODA 政策亦有所影響, 認為應該減少 ODA 支出的民眾聲浪更開始擴大。在經濟整合上,日本與新加坡 簽定的高規格經濟合作協定 JSEPA 也從 2002 年 11 月起生效等等。有鑒於此,. 政 治 大. 本研究欲探討冷戰結束後至今,日本對東協國家的外交政策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立. (二)探究國際環境變化等背景因素對於日本的東協國家政策產生之影響. ‧ 國. 學. 日本對東協的外交政策之轉變,從 2000 年以後可看出較為明顯之端倪。2001 年 11 月在中國與東盟第五次領導人會議上,中國總理朱鎔基表示,將在未來十. ‧. 年內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自此中國開始積極進行與東協的相關交涉。時. y. Nat. n. al. er. io. 域 FTA。. sit. 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純一郎,也開始轉換方針,積極推動在亞洲地區締結雙邊或區. i n U. v. 由此可知在中國開始拉攏與東協的關係後,日本的東協政策也逐漸改變。除. Ch. engchi. 了中國崛起,美國近來亦喊出重返亞洲的口號,強調對亞洲以至於東南亞的重 視。另一方面,日本國內政治、經濟環境也不斷有所變化。因此本研究將對於在 國際及國內變化多端的情況下,對於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其影響範圍、影響 層面及影響的結果為何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所提出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在非傳統安全及經濟面上有哪些轉變?其轉變的 過程為何? 5.

(14) (二)在國際層次因素、國內層次因素及個人層次因素中,促使其改變之因素有 哪些? (三)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改變過程中,國際層次、國內層次因素及個人層 次因素在此一過程中如何作用?. 第二節. 研究方法、研究途徑與研究架構. 一、研究方法. 政 治 大. 在研究方法的運用上,本研究主要以質化分析的「文獻分析法」 (Documentary. 立. Analysis)為主。質化研究在了解事件及行為時,傾向將事件放在其發生場景及. ‧ 國. 學. 網絡中去看,以企圖對事件的始末做通盤整理的了解。目的是藉助對事件整體背 景的了解去解釋事件,以及事件對行動者的意義。 4. ‧. 所謂文獻分析法即是蒐集相關文獻,藉由分析、比較與研究,歸納出新的結. y. Nat. sit. 果。資料部分可分為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第一手資料為政府聲明、官方文. n. al. er. io. 件、政治人物及官員演說或訪談;第二手資料則為書報雜誌及專書論文等等。. i n U. v. 就一國的外交政策而言,相關文獻通常具體表現在下列形式:一、國家各類. Ch. engchi. 型的正式文件。二、本國與其他國家所簽訂的正式條約、協議、公報、聲明與宣 言等文件。三、國家領導人在正式場合公開發表的談話與聲明。四、國家在國際 社會各種場合所作的公開表態。 5由於本研究主要探討日本對東南亞政策,因此 將大量使用上述官方文件等第一手資料,包括日本外務省每年出版的《外交青 書》 、內閣府出版的《防災白書》 、日本經濟產業省出版的《通商白書》等等,從 中解析日本對東協國家政策之轉變。. 4 5. 韓培爾,社會科學方法論:量化與質化 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8 年 4 月) ,頁 206。 同前註,頁 114。 6.

(15) 除了第一手資料之外,本研究將輔以相關學術專書與期刊作為第二手研究資 料使用,包括《問題與研究》、 《国際問題》、 《外交フォーラム》、 《東亜》、 《問題 と研究》、《アジア研究》、《国際政治》、《海外事情》 ,以及國際問題研究所、日 本經濟團體連合會、東京財團等智庫發表的研究報告等等。 本研究將以以第一手資料為主,亦即官方所公布之文件及數據、官員或政治 人物之演說與訪談等資料進行分析,並適時結合第二手資料,如著名學者之看 法、專書、期刊等資料內容加上歷史文獻進行分析,進而作一完整歸納。. 二、研究途徑. 政 治 大. 本文試圖以歷史分析法(historical analysis)作為全篇論文的研究途徑。所. 立. 謂歷史分析法(historical analysis)是藉由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蒐集,檢驗出過去事. ‧ 國. 學. 件的脈絡,了解已發生事件對於本研究主題的影響力及其關聯性,並將過去事件 與當前事件結合,探討現今甚至是未來事件之發展。在外交政策研究中,歷史研. ‧. 究法是指在進行外交政策研究時,強調以歷史對其加以理解,並且在大量文獻資. y. Nat. n. al. er. io 三、研究架構. sit. 料的基礎上,試圖重現外交政策的來龍去脈及原本的面貌。 6.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企圖以「層次分析」 (level of analysis)構築全篇論文的研究架構,分 別從國際和國家以及個人三個分析層次探討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中非傳統 安全政策與經貿政策面的變化,並解釋國際層次、國家層次以及個人層次中的各 個變項如何影響日本與東協國家之間的互動。 一般來說,國際關係的研究可分成三個不同層次進行分析,國際體系層次 (international system level)、國內政治結構層次(domestic structure level)以及 個人或決策層次(individual or decision making level)。根據 Kenneth Waltz 的歸 納,國際層次的分析著眼於國際結構對國家行為者的影響,國家層次的分析著眼. 6. 金正昆,現代外交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年) ,頁 117。 7.

(16) 於國家決策的內外環境對於國家行為的影響,個人層次則著重於決策者之心裡、 認知和意識形態等對國家行為的影響。傳統的國際關係理論強調國際層次的分 析,強調國際權力結構對於國家行為和國際事件有著決定性作用。隨著國際政經 結構的改變,國際關係研究單獨偏重國際層次分析的情況有了改變。例如 Peter Katzerstien 等人便強調由於發展水準、經濟結構等差異,國內不同政治、經濟和 社會團體對於特定問題會採取不同立場,進而影響國家對外行為。 7研究架構如 圖 1-1 所示: 國家層次. 國際層次. 立. 日本. 東協國家. 學. ‧ 國. 外交 政策. ‧. 個人層次. 圖 1-1 研究架構圖. n. al. Ch. engchi. 第三節. er. io. sit. y. Nat 資料來源:筆者自製。. 政 治 大. i n U. v. 文獻回顧. 一、日本與東南亞 荒井利明(Arai Toshiaki)所著《ASEAN と日本》一書從東協創立開始談起, 內容包括日本的對亞洲認識(興亞與脫亞)以及戰後透過戰爭賠償開始展開的對 東協外交。8作者認為日本對東南亞的態度從 1995 年左右開始有了顯著的變化,. 張亞中,國際關係總論,(台北市:揚智出版社,2007 年) ,頁 160。 荒井利明,ASEAN と日本―東アジア経済圏構想のゆくえ, (東京都:日中出版,2003 年 12 月) ,頁 152–203。 8 7 8.

(17) 1997 年 1 月訪問東南亞五國的橋本龍太郎(Hashimoto Ryutaro)首相在新加坡的 演說與過去歷任首相不同,並未提到否定軍事大國化或針對過去反省的言論,而 是著眼於日本將與東協建立起「新合作關係」 9,充實領導人之間對話、在文化 面與反恐、環境、人口、愛滋等國際社會面臨諸問題上的共同合作等。並強調美 日安保體制對於亞洲的重要性。繼任橋本的小渕恵三(Obuchi Keizo)首相於 1998 年 12 月在越南河內的演說也和橋本相同,皆未觸及對過去的反省或軍事大國化 的否定,除了言及美國的存在及美日安保對東亞的重要性外,尚強調「亞洲再 生」、「重視人類安全保障」、「進一步推動知識研究的對話交流」。小泉純一郎. 政 治 大 到柬埔寨、莫桑比克進行 PKO 活動,認為日本將在東南亞與東協會員國共同對 立 (Koizumi Junichiro)首相在 2002 年 1 月於新加坡的演說中談到日本派遣自衛隊. 確保區域安定作出積極貢獻。荒井認為,日本打算在政治安保面作出與其經濟力. ‧ 國. 學. 量相符的作為此點,亞洲國家與人們已無太大異議,而重點在於日本要扮演什麼. ‧. 樣的角色,為此日本需要提出一個明確的亞洲政策。10山影進(Yamakage Susumu). y. Nat. 亦認為日本.東協合作的將來除了東協各會員國本身的意象,還受制「ASEAN. er. io. sit. +3」的同伴中國、韓國的影響,非日本可以單獨進行的。因此日本單一國之力 可以做到的就是確立明確的亞洲政策,並將明確定位東協的位置。21 世紀的日. al. n. v i n 本.東協關係是左右日本在亞洲存在哪種位置的一個重要要素。 Ch engchi U. 11. 荒井認為東亞的經濟整合正是東亞共同體的胎動,然而面對中國崛起並積極. 推動區域整合(從中國於 2000 年 11 月對東協提出 FTA 共同研究,試圖消彌東 協諸國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威脅感可見一斑),日本要採取的不是對抗中國 或與中國相爭領導權,日本需要的是與中國競爭性的協調。日本應該將中國與東 南亞視為一自由經濟圈,平衡活用對中投資與對東南亞投資,從中建立有效的區 域分工體制,為維持甚至擴大日本在東亞的存在,日本應追求與東協,及中國、. 原文為「新たな協力関係」 。 同註 8,頁 203–205。 11 山影進,東アジア地域主義と日本外交, (東京都: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2003 年 7 月) ,頁 37–38。 9 9. 10.

(18) 韓國的 FTA,在東亞經濟統合上建立起全面性的關連,已成為東亞共同體創設的 推進力。 12. 二、經濟貿易政策 《アジア経済論》一書從東亞歷史發展過程開始,分析東亞國家工業化政策 成功地從進口代替轉變為出口主導型工業,經過一段順利的經濟成長其,而後卻 遇上泰銖暴跌的金融危機,各國遂採取嚴峻的緊縮政策約 3 到 5 年才克服危機回 歸正軌。文中指出金融危機發生原因主要是新興市場的資本自由化是極具危險性. 政 治 大 認知危險性所導致。而在往後的復甦過程中,恰逢全球的貿易、生產量擴大提供 立 的政策選擇,在資本市場尚未發展完全時,各國過度信任市場機制,而並未清楚. 東亞的經濟回復相當有利的條件,而配合各國採取的財政擴張政策,藉由擴大內. ‧ 國. 學. 需及整頓社會安全網絡達到促進景氣的效果。今後為維持東南亞經濟成長,亞洲. y. Nat. 喻。 13. ‧. 各國國內及區域內金融市場的培育、人力資源再開發和技術革新的重要性不可言. er. io. sit. 而日本與東亞的經濟關係,隨著東亞各國顯著成長,日本的貿易重心也從北 美移轉到東亞,例如 1993 年起日本對東亞貿易黑字超越北美貿易黑字可見一. al. n. v i n 斑。針對此,學者青木健(Aoki C hKen)指出日本對東亞依存度加深的同時,東亞 engchi U. 對日本的依存度卻正趨下滑。他稱此為「非對稱結構變化」 ,並向日本發出警告, 而中國對東協的影響力正在加強這種非對稱結構改變的傾向。中國與東協各國締 結自由貿易協定後關係更加緊密,可能加速日本邊緣化。日本應該利用在東南亞 國家中的高度存在感,以此促今日本的經濟再生。 14 進入 1990 年代後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結潮流在全球擴散,繼北美自由貿易協 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以下簡稱「NAFTA」)締結及歐洲聯 同註 8,頁 238–241。 西澤信善「序章 アジア経済の分析視点」 ,收於北原淳、西澤信善編著,アジア経済論, (京 都市:ミネルヴァ書房,2004 年 11 月),頁 5-12。 14 青木健,「日本と東アジアの関係」 ,收於北原淳、西澤信善編著,アジア経済論,(京都市: ミネルヴァ書房,2004 年 11 月) ,頁 278-289。 10 12 13.

(19) 盟(European Union,以下簡稱「EU」)成立後,東協自由貿易區(ASEAN Free Trade Area,以下簡稱「AFTA」) 於 1992 年設立。往後 20 年間,東亞地區的自 由貿易協定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有人推斷締結自由貿易協定潮流的起因是戰後國 際貿易秩序中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以下 簡稱「GATT」) 、WTO 等多角貿易體系在 90 年代末的停滯所造成。由於 WTO 的 會員數目眾多,談判議題非常廣泛和複雜,因此達成協議的困難度很高;另受到 發展中國家的反彈和經濟全球化負面效應(如貧富差距拉大和農業爭議)的影 響,WTO 談判進展受到很大的延宕。近年 WTO 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進展並. 政 治 大 (Hirakawa Hitoshi)認為若從東亞 FTA 締結歷史來看,倒不如說 1997 年爆發的 立. 不順利,因此雙邊和 區域的自由貿易協定變多了起來。 15 但是學者平川均. 東亞金融危機才是背後最大的推手。 16. ‧ 國. 學. 東亞區域內的自由貿易協定始於 1997 年東亞金融危機時韓國的提議,當時. ‧. 日本的對外貿易政策亦開始從多邊轉為雙邊,緊接著中國的加入,整體締結流程. y. Nat. 以東協為軸心展開。其中過程則是中國帶頭,日本緊追在後的狀態。在金融危機. er. io. sit. 發生後,區域金融合作急速進展,東協加三的組織也朝向制度化發展。其中值得 注意的地方在於,中國把締結 FTA 當作經濟合作的骨幹,並且積極利用東協加. al. n. v i n 三或東協加一等高峰會議在推進和東協的 FTA。總而言之,在東亞地區,FTA Ch engchi U. 的推動被視為區域合作中重要的一環持續進展著,而區域合作又延伸出東亞共同 體等議題。 17 從 1990 年代開始,中國崛起對東亞經濟造成重要影響。中國工業化程度不 但進行得比東協國家更加快速,同時也開始進攻各種市場。這對東協國家來說是 一大威脅還是機會,有不同學者提出不同看法。現任早稻田大學教授的越南學者. 李隆生,<以東協為軸心的東亞經濟整合:從區域主義到全球化?>《亞太研究論壇》第三 十三期,(2006 年 9 月),頁 108。 http://www.rchss.sinica.edu.tw/capas/publication/newsletter/N33/33_03-1.pdf 16 平川均「第 8 章 地域統合の意義と課題」 ,收於北原淳、西澤信善編著,アジア経済論, (京 都市:ミネルヴァ書房,2004 年 11 月),頁 191。 17 同前注,頁 194-208。 11 15.

(20) Tran Van Tho 認為東協的工業品出口額度雖不比中國多,實際上仍是增加了許 多。而針對直接投資的部分,雖說往中國的直接投資額大幅度成長,但是對東協 的直接投資並沒有因而停滯。至少中國的發展對東協來說不是零和遊戲。但是從 中國經濟的規模與成長速度來看,未來極有可能會帶給東協國家衝擊。為了緩和 中國急速發展所帶來的衝擊,除了要讓東協國家的產業結構高度化,亞洲層級的 產業結構調整也是必須的。而日本在這些領域中正好可以發揮很大的功用。 18 在 2000 年朱鎔基倡議中國十年後與東協締結 FTA 當時,學者木下俊彦 (Kinoshita Toshihiko)認為日本毋需過於著急,中國雖具有未知的可能性,但是. 政 治 大 容易發展成零和遊戲,反觀日本與東協或是(日本與中國)則較接近互補關係。 立 日本與東協乃是互相信賴的夥伴關係。中國與東協國家在貿易上有許多競合面,. 儘管如此,日本也不能太過樂觀。例如針對印尼、馬來西亞等對 FTA 較不積極. ‧ 國. 學. 的國家,中國便開出優惠條件:在締結 FTA 之前可事先降低木材、棕櫚油、熱. ‧. 帶水果等關稅。相較於此,日本非但不提出讓利,而且一項一項鉅細靡遺的談判,. y. Nat. 可能讓東協國家對談判疲乏,導致雙方難以得到原本可以享受的美好果實。而日. er. io. sit. 本在支援東協方面則可以從幾個面向著手。其一:提供日本市場,特別是開放東 協諸國具有競爭優勢的農林產品。然而這尚有待日本國內政治改革的配合。其. al. n. v i n 二:協助改善投資環境,包括整備社會基礎建設、技術教育、法律整備等軟、硬 Ch engchi U 設施上的協助。其三:支援東協國家中小企業養成。需要注意的是,針對第一點. 的市場開放,若日本首相或政府不提起勇氣處理日本的農業保護政策相關問題, 則日本與東協的關係強化可能只會流於表面,日本對東亞的經濟外交將可能走向 瓶頸。加上中國甘冒風險,答應 WTO 的條件門檻,拔刀闊斧進行農業改革,若 日本不思改進則東亞實質領導者的角色極可能將會移轉到中國。 19 長期專注於開發中國家研究的日本學者東茂樹(Higashi Shigeki)從政治經 Tran Van Tho「第 7 章 AFTA と日本:アジアダイナミズムの中の ASEAN」,收於浦田秀次 郎.日本経済研究センター編,日本の FTA 戦略,(東京都:日本経済新聞社,2002 年 7 月), 頁 164-166。 19 木下俊彦「第 8 章 ASEAN 10 と日中韓 AFTA の展望」,收於浦田秀次郎.日本経済研究セ ンター編,日本の FTA 戦略, (東京都:日本経済新聞社,2002 年 7 月),頁 185-188。 12 18.

(21) 濟學的角度分析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與日本簽訂 FTA 的過程, 比較各國在與日本締結 FTA 決策過程中的協商制度與各個行為者的特徵。東茂 樹從中發現日本由於國內農業因素,無法大幅度開放國內市場,因此經常透過提 供資金、技術等方式來換取東南亞國家的讓利。 20 佐藤百合(Ssto Yuri)針對日印夥伴經濟關係協定(Japan-India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簡稱「日印 EPA」)作探討。日本與印尼因為貿易結 構屬於互補,而印尼與中國的貿易結構如纖維製品、鞋子、電子零件產品等出口 財貨屬競爭關係。在這個前提之下,日印 EPA 的意義可由下述邏輯中展開。印. 政 治 大 本恐怕不是好事;日本進口市場極端依賴中國對日本是否是好事仍尚待商確。日 立. 尼在與中國的競爭中敗退,印尼國內市場流入大量中國製品對長年投資印尼的日. 本與印尼正面對中國商品席捲市場的威脅,而經濟結構具互補性的日印共同攜手. ‧ 國. 學. 對抗中國則是對雙方都有益的。若從此一邏輯上思考,並將視野擴及整個東協,. ‧. 則日本政府應該重視對中關係與對東協關係的均衡,改正近年來過度傾斜的對中. y. sit. io. er. Building)。 21. Nat. 經 濟 關 係 , 強 化 對 東 協 關 係 , 並 加 強 協 助 東 協 國 家 的 能 力 構 築 (Capacity. 許多專家學者們對日本對東協國家的經濟貿易政策,包含簽屬自由貿易協定. al. n. v i n 等,提出日本可以做到的貢獻或是不足之處,然而本研究欲針對日本與東協國家 Ch engchi U. 簽定自由貿易協定這一部份,對決策主體與國際環境及國內環境作一明確分析, 期能補足此一面向分析研究的不足之處。. 三、非傳統安全政策 由防衛大學校安全保障學研究會出版的《安全保障學入門》一書針對安全保. 東茂樹,「あとがき」 ,收於東茂樹編,FTA の政治経済学―アジアラテンアメリカ 7 カ国の FTA 交渉, (千葉縣:アジア経済研究所,2007 年 11 月) ,頁 251-252。 21 佐藤百合「第 5 章 インドネシア―対日 EPA 交渉にみる協力重視の戦略」 ,收於東茂樹編, FTA の政治経済学―アジアラテンアメリカ 7 カ国の FTA 交渉, (千葉縣:アジア経済研究所, 2007 年 11 月) ,頁 177。 13 20.

(22) 障各面向作一理論性系統地介紹。22若把傳統的安全保障視為以國家和軍事為中 心,則非傳統安全保障的問題則是以非國家或非軍事要素的廣泛問題領域為對 象。包括自然發生或因人為造成無差別的多數人安全(從身體健康、社會生活秩 序,到基本人權保障等)遭受威脅問題。例如氣候變動、資源枯竭、糧食不足、 貧窮、傳染病、自然災害、違法移民、難民大量出現等,這些問題的解決方式都 必得借助國際合作,然而合作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因分工或責任分擔引起國家間對 立的危險性。 23 日本在 1980 年代與 1990 年代末分別提出「綜合安全保障」及「人類安全保. 政 治 大 (Ohira Masayoshi)內閣時代的綜合安全保障政策。接著,在 1998 年小渕恵三 立 障」的理念。日本首次將非傳統安全保障納入國家戰略始於大平正芳. 內閣時期提出「人類安全保障」作為日本的外交理念,是一種「針對威脅到人類. ‧ 國. 學. 生存、生活、尊嚴的所有威脅,強化處理的思維」。在東亞金融危機後,日本認. ‧. 知到在非軍事面上區域合作的重要性,開始針對環境破壞、人權侵害、國際組織. y. Nat. 犯罪、難民等全球性規模問題強化處理。其中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日本在「人類安. er. io. sit. 全保障」上,對於推進體制的建構和概念普及所作的外交努力。1998 年聯合國 相關機構為了拓展這方面工作首先設置了「人類安全保障基金」,隨後經日本提. n. al. Ch. 案,聯合國在 2001 年設置了安全保障委員會。. 24. engchi. i n U. v. 日本對於防災外交這一塊的基本態度如下「減輕災害風險是達成持續可能開 發(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5不可欠缺之要素。我國一直以來運用於受災經驗 中獲得的防災相關知識與技術,透過與聯合國合作(例如支援聯合國國際防災戰. 22. 請參見武田康裕、神谷万丈著,防衛大学校安全保障学研究会編集,安全保障学入門, (亜紀 書房,2009 年 6 月)。 23 宮坂直史, 「非伝統的脅威と安全保障」,收於武田康裕、神谷万丈著,防衛大学校安全保障 学研究会編集,安全保障学入門, (亜紀書房,2009 年 6 月) ,頁 235。 24 武田康裕, 「非伝統的安全保障への取り組み」,收於武田康裕、神谷万丈著,防衛大学校安 全保障学研究会編集,安全保障学入門, (亜紀書房,2009 年 6 月) ,頁 366-368。 25 一般譯作「永續發展」或「可持續發展」、「可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 1987 年 以來全世界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希望在環境保護及經濟發展兩項看似衝突相克的需求上找出新 的理性解答,強調在兩者之間追求動態、可續的平衡,才能繼續保障人類的福祉。 (世界環境 與發展委員會 ) 14.

(23) 略 ISDR) 、東亞區域的合作,到運用 ODA 等兩國間的合作等,多層次地推動」 。26 針對在與聯合國合作的架構下,日本則是持續透過「聯合國防災世界會議」 (World Conference on Disaster Reduction, WCDR)27向世界發聲。1989 年聯合國宣布 1990 年至 1999 年為國際防災十年,並於 1994 年採納「橫濱戰略」 (Yokohama Strategy)28 作為全球防災戰略。而身為主要提案國的日本在這十年內共計提供 770 萬美元的 財政貢獻。 適逢日本經歷阪神・淡路大地震 10 年,2005 年 1 月 18 日到 22 日聯合國防 災世界會議在兵庫縣內的神戶市舉辦。聯合國會議大多在紐約或日內瓦舉辦,但. 政 治 大 知識技能(know how),藉此提高國際社會對日本有關危機管理、災害對策的信 立. 是上述會議卻由日本擔任主辦國,而日本當然會抓緊良機向世界介紹日本防災的. 賴,同時將在阪神.淡路大地震當中得到的教訓與經驗向海內外發信,活用在往. ‧ 國. 學. 後的防災活動中,亦對世界的防災活動有所貢獻。29從上述文獻可知在許多重要. ‧. 的國際會議中,關於人類安全保障合作的宣言等皆多數採納日本的建議,由此亦. y. Nat. 可見日本在國際社會中推動防災活動等非傳統安全保障上的不遺餘力及重要性。. er. io. sit. 另一方面,近期印尼的霾害影響到泛東南亞一帶,泰國與柬埔寨出現大規模 的洪患,緬甸遭到嚴重風災,菲律賓連續遭因颱風發生水患等,東南亞各國開始. al. n. v i n 體認到災難管理將成為確保區域共同體之基礎建設與維繫區域秩序穩定運作的 Ch engchi U 重要基礎。如今對於東協國家來說「全球氣候變遷」被視為是當前東協最重要非 傳統安全挑戰,這彰顯了東南亞國家與區域組織的共同關切與共同利益。 30 而. 日本外務省網站「防災にかかわる取組」 ,( 2013 年 10 月 29 日 17:09 登入)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kankyo/kikan/bousai.html 27 聯合國防災世界會議是經聯合國總會決議的會議,主要目標在於策畫今後的防災戰略,參加 團體包括 191 國的聯合國全加盟國、國際機關、NGO 組織等等。 28 請參見亞洲減災中心網站,<「より安全な世界に向けての横浜戦略」とアクションプラン >http://www.adrc.asia/ISDR/pdf/yokohama.pdf (2014 年 6 月 20 日 14:27 登入) 29 日本外務省網站<国連防災世界会議開催の特徴(2005 年 1 月 18 日~22 日、兵庫県神戸市)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kankyo/kikan/wcdr_tokucho.html (2013 年 10 月 30 日 14:17 登入) 30 Desker, Barry (2009) “ASEAN: Act on Climate Change.” in Yang Razali Kassim (ed.)Strategic Currents: Emerging Trends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S.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p. 49. 15 26.

(24) 日本更是透過ODA的模式在每次災害中供應緊急物資、派遣專門人員援助東南 亞國家進行災後重建、共同推動減災及防災合作。這些活動雖在日本外交青書中 可見,內容卻零碎散落各處。除了官方文獻外,多數研究日本非傳統安全研究的 文獻重點多擺在日本與聯合國的合作、PKO等等。本研究認為防災合作從90年代 開始冒芽,在未來將是日本提高國際社會貢獻的重要項目。又日本與東南亞國家 因地緣位置相近,東南亞國家對防災合作亦有其需求,日本正可以運用其長項, 一方面對於促進日本與東協國家友好亦有所助益。因此本研究嘗試對此議題做出 連貫且詳盡的討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n U. v.

(25) 第二章. 層次分析與日本外交政策. 本章首先將介紹層次分析理論,從國際關係理論的歷史脈絡中探討層次分析 的緣起及發展,並分別針對三個不同層次論述。之後再從國際層次、國家層次以 及個人層次探討日本外交政策的特性。. 第一節. 層次分析. 在國際關係理論中,現實主義學派以及自由主義學派乃是國際關係理論發展. 政 治 大. 過程中的兩大基柱。現實主義學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興起,在冷戰時期蓬勃發. 立. 展。以美蘇二大強權為主對峙的冷戰爆發後,以權力均衡概念為核心的現實主義. ‧ 國. 學. 遂成為國際政治理論的主流。. 傳統現實主義認定:一、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anarchy);二、國家. ‧. 具有「一致且理性」(unitary and rational)的行為並為國際關係的主要行為者;. y. Nat. sit. 三、「權力」(power)為獨立變項,即便有其他中間變項(intervening variable,. n. al. er. io. 如國際組織等非國家行為者)存在亦相對不重要。然而,進入1970年代,光依靠. i n U. v. 傳統現實主義難以解釋美蘇對抗形成的兩極體系情況,甚或回答兩極體系何以長. Ch. engchi. 期維持權力平衡的狀態。在此背景之下,華茲(Kenneth N. Waltz)於1979年出 版《國際政治理論》(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提出權力平衡狀態是國 際體系必然發展等等,修正傳統現實主義的部分論點,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或稱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油然而生。 31相較於傳統現實主義認為 國際政治受到人性的客觀法則所支配,國際互動不過是人性私欲作用的放大,屬 於國家分析層次;結構現實主義則是運用國際體系結構來解釋國際政治,強調國. 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被稱為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或守勢現實主義(defensive realism)。華茲作為結構現時主義的提倡者,其撰寫之《國際關係理論》(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一書被公認為結構現實主義的代表作之一。 17 31.

(26) 家是國際體系內的單元(unit),其行為受到結構的限制。 32 另一方面,源自對新現實主義的批評,從自由主義概念衍生的新自由主義 (neo-liberalism)與新現實主義發生了一場爭辯。新自由主義接納了國際體系分 析途徑,更接受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假設,不過對於國際體系的運作機制及可 能發展,與新現實主義有不同的解釋。新自由主義在理論的目的與功能層面上同 時兼顧古典自由主義著重的國內層次因素,以及新現實主義著重的體系層次因素 納入解釋變項中,這也使其所要解釋的對象,同時包括了體系現象和個別的國家 政策與行為。 33. 政 治 大 無論是結構現實主義或是新自由主義皆無法對冷戰時期的兩極體系終結作出預 立. 然而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給了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一記當頭棒喝。. 測或提出適當解釋,使得國際關係理論學者開始重新反省與思考,尤其針對認為. ‧ 國. 學. 兩極體系是最穩定體系,冷戰會持續下去的結構現實主義提出了反思與批判。進. y. Nat. 開始興起。. ‧. 入後冷戰時期,一種從新的分析角度出發的社會建構主義(social constructivism). er. io. sit. 社會建構主義之健將溫特(Alexander Wendt)於1992年在期刊《國際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中發表<無政府狀態是國家所造成的>(Anarchy is. al. n. v i n What State Made of It)一文。文中提出無政府狀態本身也是國際社會中國家透過 Ch engchi U 互動實踐所產生的,可以有多樣內涵,並非新現實主義或新自由制度主義所認定. 的不可改變的客觀事實。國際政治中「結構」(structure)對「單元」(unit)產 生的約束力,並非直接來自「結構」,而是「國家(單元)自己造成的」。換句 話說,溫特認為華茲所謂的「結構」並不是一個靜態的常數(static given)而是 一個在單元層次的動態變數(dynamic variables)。34此一觀點也奠定了日後國際 關係理論研究朝向「跨層次分析」(cross-level analysis)方向發展的基礎。從上 張亞中主編,陳欣之等合著,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第 2 版,2007 年 11 月),頁 21-22、頁 41-43。 33 包宗和主編,蔡育岱等人合著,國際關係辭典(台北:五南,初版,2009 年),頁 116。 34 Alexander Wendt,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2(1992), pp. 391~425. 18 32.

(27) 述國際關係主要理論發展之脈絡可知,不同層次的層次分析方法也隨著國際關係 學的發展漸漸成長、茁壯。 國際關係中關於「層次分析」的討論 35,最早可回溯到卡普蘭(Morton A. Kaplan ) 在 1957 年 出 版 《 國 際 政 治 的 系 統 與 過 程 (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一書中,借用政治學中的「系統理論」 (system theory)將 國際體系分門別類,主張「體系」環境的形成深深影響著「國家」之間的互動, 引起世人對「國際體系」的關注。 其後華茲的經典著作《人、國家與戰爭》(Man, the Sate and War)一書於. 政 治 大 源」的分析,進而整理出三個「觀察層面」(images,或翻作意象)的論證,其 立. 1957年問世,奠定了層次分析的基本框架。華茲在該書中檢視歷來關於「戰爭起. 中包括:第一意象(the first Image)的觀察,戰爭發生的原因是源自人性或人類. ‧ 國. 學. 的行為,戰爭源自自私、錯誤的侵略衝動和愚笨。 36故第一意象以分析國家領導. ‧. 者的個人層面,尤其是權力決策者的心理層面因素及人格特質為主,即個人層次. y. Nat. (individual level)的分析。第二意象(the second image)的觀察針對國家政體. er. io. sit. 本質、政府決策互動過程以及利益團體為主,即國家層次(state level)的分析。 第三意象(the third image)的觀察主要是從國際體系的權力分配結構(如:「無. al. n. v i n 政府狀態」或「二極-多極體系」 C h)來探討戰爭或衝突的發生原因,為國際層次 engchi U. (system level)的分析。在這當中,華茲特別重視第三意象的影響,認為若是第 一意象與第二意象皆未出現重大變化,則戰爭的發生必定和第三意象國際體系最 有關聯。 37。 有關「層次分析」參照:Morton A. Kaplan,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Huntington & London: Krieger, 1957). Kenneth N.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79). David J. Singer, “The Level-of-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orld Politics, Vol.14 (1961), pp.77-92. 耿曙,「分析層次與國際體系」, , 收錄於張亞中主編,陳欣之等合著,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第 2 版,2007 年 11 月) 頁 145-167。包宗和主編,蔡育岱等人合著,國際關係辭典(台北:五南,初版,2009 年),頁 114-115。 36 Kenneth N. Waltz, Man, the S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pp.16. 37 同前註, pp.237-238. 19 35.

(28) 其後辛格(David Singer)先於1960年在期刊《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 中針對華茲著作《人、國家與戰爭》發表書評<國際衝突:三種分析層次> (International Conflict: The Three Level of Analysis),將華茲的架構明確確立為 個人、國家與國家體系三個層次。接著在1961年發表經典論文<國際關係的層次 分析問題>(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著重在「國 際體系」與「民族國家」兩層次的討論。 38辛格將華茲的研究加以充實、完善, 其「國際-國家」層次架構對現今國際關係研究影響深遠。 回顧完「層次分析」的發展歷程,以下就三種分析層次分類說明:. 一、國際體系層次. 立. 政 治 大. 所謂「體系」是指一套完整的概念、假設以及原則。體系的問題自 17 世紀. ‧ 國. 學. 霍布斯(Thomas Hobbes)提出後,直至 1957 年卡普蘭在《國際政治的體系及進 程》(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一書中,首先強調「國際體系. ‧. 的起源與歐洲國家的出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39霍斯帝(K. J. Hosti)認. y. Nat. sit. 為國際體系是指:「由獨立的政治單位,通常是指民族國家所組成的集合體;這. n. al. er. io. 些獨立的政治單位經常的,並且依據規則化的過程,產生互動。」 40. i n U. v. 華茲則認為國際層次的分析著重在國際體系的權力結構,他在《國際政治理. Ch. engchi. 論》(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一書中說明,所謂國際體系包含「結構」 以及在結構中彼此互動的「構成員」(單元)兩個部分。而結構是一種概念,是 一套無形的、潛在的限制條件;結構會限制構成員的行為及彼此的互動,且迫使 構成員去動作,強調「結構」對於體系結構之中「構成員」的影響力。 41華茲以. 請參見 J. David Singer,“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Klaus Knorr and Sidney Verba ed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oretical Essay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1), pp.77-92. 39 Morton A. Kaplan,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57), pp.3-6. 40 轉引自:彭懷恩,國際關係概論(臺北:風雲論壇,初版,2008 年),頁 48。 41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79), p.74. pp.79-81. 包宗和主編,蔡育岱等人合著,國際關係辭典(台北:五南,初版,2009 年),頁 32-33。 20 38.

(29) 「結構」是來解釋「國際事件」及「國家行為」,他將國際體系區分成三個「結 構層面」,包括:成員的相對地位(主權國家各成員間平等,且國際社會為無政 府狀態)、成員的相互關係(自助,互賴有限),以及成員的實力分配(依實力 可區分成兩極或多極體系),如下圖 2-1 所示:. 國際體系/結構因素 地位平等/無政府 自助/無互賴. 立. 體系現象/成員行為. 政 治 大 國際事件 國家行為. 學. 圖 2-1. 結構現實主義的理論架構. ‧. ‧ 國. 權力分配. Nat. sit. y. 資料來源:耿曙, 「分析層次與國際體系」 ,收錄於張亞中主編,陳欣之等合著,國際關. io. n. al. er. 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第 2 版,2007 年 11 月) ,頁 157。. Ch. engchi. i n U. v. 因此國際結構體系的研究途徑不同於國家層次或是個人層次,而是採用由外 向內(outside-in)的研究途徑,從分析評估國際權力體系結構作出發。 另一方面,新自由制度主義(neo-liberalism institutionalism)42對「國際制度」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的分析重點超越了「國家層次」的「制度功能」問題, 突顯「國際慣例」、「國際建制」、「國際組織」等,對國家行為或國家互動產 生的影響,其解釋模式也屬於由外向內(強調「國際制度」制約「國家行為」) 的研究途徑。 新自由制度主義以國際制度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了新自由主義固有理念與制度主義的研究 重心。新自由制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比較說明請參見鄭端耀,<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 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 36 卷第 12 期,1997 年 12 月,頁 1-22;盧業中,<論國際關係 理論之新自由制度主義>《問題與研究》第 41 卷第 2 期,2001 年 3、4 月,頁 43-66。 21 42.

(30) 把國際關係的整體劃分為不同層次進行分析,有助於研究更有系統性地深 入。華茲認為:「若想要正確認識某國際事件或行為,研究者不僅要同時注意三 種意象的作用,而且更要將這三種意象作為獨立的因素分別來進行審視」。43因 此,必須將這三個層次的分析綜合起來,才可以對事件做出較為全面完整的解釋。. 二、國家層次 舉凡不屬於「個人」與「國際」層次的部分皆可納入「國家層次」中探討, 因此「國家層次」的涵蓋內容也最為廣泛。該層次的研究領域以影響國家決策的 「內政層面」為主,包括從國家政體型態、政府決策過程、官僚機關互動、執政. 政 治 大. 黨施政方針、國內政局形式等等屬於「政府部門」類別決策的「內環境」,以及. 立. 政經團體、社會民意團體、人民意識形態、媒體角色等等屬於「社會部門」類別. ‧ 國. 學. 決策的「外環境」因素。.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認為政治家除了受到外國政治、權. ‧. 力、行為影響的制約之外,亦受到本國政府行為、國內行政機構態度及國內公眾. y. Nat. sit. 輿論的制約。而一位完美的政治家既應該考慮前者也應要同時兼顧後者的影響,. al. n. 中探討的因素。. er. io. 妥善處理兩造間相互的關係、並運用這之間的影響。44所謂後者即是指國家層次. Ch. engchi. i n U. v. 國家分析層次注重民族國家的特性與對外政策的關係,並且視國家內部組織 為決定國際關係發展的要素,因此必須分成兩段落來探究。首先要瞭解國家的特 徵,之後才能進一步探討國家如何制定對外政策。其二是國家內部的制約因素與 外交政策的制定方針休戚相關,一般而言各國的政經體制便決定了各國的對外行 為,例如民主體制是和平的、專制獨裁政體是好戰的、資本主義的民主會增進戰 爭、社會主義的民主是好和平的等等。 45除此之外,此一層面的分析因素也包括. 同註36,頁238。 Russett, Bruce and Starr, Harvey 著(World Politics: The Menu for Choice),張明澍譯,國際政治 (台北:五南圖書,初版,1995 年),頁171。 45 同註 36,頁 120-121。 22 43 44.

(31) 國內權力分配、財富、政治結構、意識形態和倫理道德等 46可能制約決策過程的 要素。而「國家層次」分析方式亦屬於由內向外(inside-out)的研究途徑。. 三、個人層次 「個人層次」的分析以「個人」,尤其是決策者作主要研究對象,決策者的 人格特質、出身訓練、決策風格、心理狀態皆屬於此一須探討的因素。 1950年代中期,史奈德(Richard Snyder)提倡「科學性的對外政策研究途 徑」,提出綜合性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強調決策是由人制定的,因此 研究外交政策時,應該把焦點放在代表國家作權威性決策的領袖身上,「政策決. 政 治 大. 定者的觀感(perception)」才是影響一國外交政策行為最重要的變數。 47. 立. 斯布饒特(Harold Sprout)將此一論點運用至國際關係的分析中,他將決策. ‧ 國. 學. 者 的 所 在 環 境 區 分 成 運 作 環 境 (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 及 心 理 環 境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兩大塊。運作環境是指實際的情況與環境;心理環. ‧. 境則是來自決策者所想像的自己所處的環境。斯布饒特認為人只是有意識地透過. y. Nat. sit. 觀感對環境加以反應,因此隨著形象的形成、修正與運作,進而產生觀感,行為. n. al. er. io. 也由此決定。他的結論是在制定決策的過程中,心理環境遠比運作環境為重要。48. i n U. v. 而霍爾斯提(O. Holsti)進一步將信念體系比喻為一組眼鏡鏡片,決策者透過鏡. Ch. engchi. 片接收來自實際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訊息。信念體系使個人適應環境、為個人界定 環境,找出環境的顯著特徵,同時更具有設定目標與列出喜好順序的功能。因此, 信念體系實際上跟決策制定有二重關連。其一是告訴個人「什麼應該是如何」引 導個人設定目標的直接關係;其二是個人容易傾向於將新觀念同化至舊有、熟悉 的觀念的間接關連。 49 傑維斯(Robert Jervis)、李伯(Richard Ned Lebow)等 李少軍,國際政治學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二版,2005 年),頁 23-24。 Richard C. Snyder, H. W. Bruck, and B. Sapin, Decision-Making as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Project, Princeton University, 1954; Snyder, Bruck, and Sapin, eds.,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y: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Free Press, 1962. 48 Harold and Margaret Sprou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1, 1957, pp. 327-328. 49 O. Holsti, James Rosenau,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Free Press, pp. 23 46 47.

(32) 人,從政治心理學與個人認知層面切入,研究領導人與決策者的不同價值觀、認 知及理念,分析決策者理念或其行為模式如何透過決策過程轉變成國家行為,使 其具有濃厚個人人格色彩之國家行為,對國際社會可能帶來之影響,或是在相同 的國際結構下產生不同的反應。 50 史托基(E. Stokey)與雷克豪塞(R. Zeckhauser)亦在《政策分析導論》(A Primer for Policy Analysis)中明白指出:「在《導論》此書中,對政策分析的研 究都是指理性的決策制定者,開列目標,與使用合理的過程(logical processes), 以探索達成這些目標的最佳方法。」51他們認為決策者可能是一人或是一群體(通. 政 治 大 model)的定義太過於理想化,因為決策制定過程未必是在目標及方法之間合理 立. 常為精英團體) ,並以完全「理性」作出反應或決策。然而,此種理性模式(rational. 思考,決策者除了理性之外在政策脈絡中尚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即使決策者做好. ‧ 國. 學. 萬全準備,終究無法掌握全面的訊息,所有的決策都是在有限的前提之下進行。. ‧. 再加上就算決策者依照邏輯思考,也可能出現未必依邏輯行事的矛盾現象,52因. io. er. (rational actor)非理性的部分。. sit. y. Nat. 此在以「個人層次」作為分析單元時,通常會突顯行為者偏離「理性行為者」. 從上述針對個人層次分析得探討可知,國家決策領導者的信念、價值觀、人. al. n. v i n 格特質、政策偏好或其他心理層面之分析皆屬於第一意象,而「個人層次」的研 Ch engchi U 究方法是採取由內向外(inside-out)的研究途徑。. 第二節. 日本外交之特性-國際層次. 雖說本篇論文以21世紀的日本外交為探討主軸,不過在討論日本外交政策之 543-550. 50 宋學文,<全球化與全球治理對我國公共政策研究之影響:兼論此影響在兩岸關係研究之意 涵>《中國大陸研究》第 44 卷第 4 期,2001 年 4 月,頁 21。 51 E. Stokey and R. Zeckhauser, A Primer for Policy Analysis(New York & London:W.W. Norton& Company, 1978), p. 3. 52 張明貴,「第一章 政策分析的意涵」,收於政策分析,(台北:五南圖書,1998 年)。 24.

(33) 特性時,還是需要溯及戰後日本外交史以明究理。 回溯戰後日本的政治外交路線共有三個分支,分別是社會民主主義路線、經 濟中心主義路線以及傳統國家主義路線: 53. 一、社會民主主義路線 社會民主主義路線以社會黨為中心,由社會黨左派、社會黨右派以及共產黨 所構成。他們希望日本捨棄憲法第九條、重新軍備,反對美日安全保障條約及設 置自衛隊,提倡「非武裝中立」,直到1960年以前都對日本政治保持著巨大影響 力。然而1990年代初期,隨著冷戰終結,日本民眾期盼穩定的國內政治,社會民. 政 治 大. 主主義路線對日本民眾不再具有吸引力,社會黨的激進革命行動已難獲得民眾響. 立. 應,因此社會黨最終不再堅持原有主張,在憲法第九條議題上,改以務實的立場。. ‧ 國. 學. 二、經濟中心主義路線. ‧. 由吉田茂(Yoshida Shigeru)率領的經濟中心主義路線排斥戰前偏重軍事國. sit. y. Nat. 家,企圖以產業和貿易重建戰後的日本成為經濟大國。在此觀念下,吉田茂與美. al. er. io. 國簽訂美日安全保障條約,將日本的安全保障依附於美國同時,將日本定位成親. v. n. 美國家,呈現以美日為主軸的對外關係;國內亦採自由民主主義的政治社會體. Ch. engchi. i n U. 制,確立了日本以經濟復興及繁榮為最優先的大方向。. 三、傳統國家主義路線 此一路線以戰前期以來就頗具勢力的鳩山一郎(Hatoyama Ichiro)、岸信介 (Kishi Nobusuke)等人帶領。他們認為日本作為一主權國家具備排除外敵的軍 事力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大力鼓吹「修改憲法與再軍備」,也就是近年來所謂的 「國家正常化」。1954年吉田茂卸任後,他們於1955年成功合併經濟中心主義路 線勢力成為保守陣營,主宰了1950年代後半的日本政治。. 五百旗頭真, 「結章 戦後日本外交とは何か」,五百旗頭真編著,戦後日本外交史(東京: 有婓閣,新版,2006 年 3 月),頁 282-284。 25. 53.

(34) 戰後日本外交便是在這三條不同的政治路線中展開,而吉田茂的經濟中心主 義路線於1950年代成為主流貫穿整個冷戰期,被稱作「吉田主義」(Yoshida Doctrine),直至冷戰結束後,日本外交基本上仍沿襲此一對美主軸的立場。 1989年秋天柏林圍牆倒塌,兩極體系崩解後,世界體系發生兩種不同面相的 變化。其一是某些區域中固有的歷史對立關係浮出檯面,主張自我身分(identity) 的民族或國家開始大量出現。其二,美國成為唯一超大國,其資訊技術 (information technology,以下簡稱「IT」)產業革命的成功使美國引領的全球化 影響著全世界,冷戰後國際政治的快速變遷也影響著日本。例如1991年發生的波. 政 治 大 日本後來緊急徵稅,以財政支援方式貢獻了總額130億美元,卻仍未聞一絲對日 立. 灣戰爭,美國大肆批判日本貢獻不足,這種情況是冷戰期間不曾見到過的,即使. 本的讚譽。. ‧ 國. 學. 這次危機讓日本重視美日關係一派開始擔心美日同盟崩毀的可能性,再加上. ‧. 1994年發生的北韓核武危機及1996年台灣海峽危機,皆讓日本更加正視美日同盟. y. Nat. 的重要性。於是,1996年春天,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與美國總統柯林頓發表了「美. er. io. sit. 日安保聯合宣言」,此一共同聲明再定義同盟關係,表示美日同盟進入21世紀後 仍將是維持亞太平洋區域安定與繁榮的基礎。54之後更於1997年修改「美日防衛. al. n. v i n 合作指南」(Guidelines for Japan-U.S. C h Defense Cooperation)以共同應對區域安 engchi U 全。 55美日同盟不僅僅從冷戰結束後延長,其內涵也更加擴充了。. 可以說,日本外交中最顯而易見的一大特徵便是以對美關係為主軸的對美追 隨外交。針對於此學界也出現將日本歸類為「外壓反應型國家」(reactive state) 的論述。此派學者將日本外交定位成國際社會中消極且被動的行為者。例如入江 昭(Irie Akira)將日本外交評為「懸案處理、危機管理志向型」 、欠缺「哲學」 。56. 參見日本外務省網站「日米安全保障共同宣言-21 世紀に向けての同盟-」 http://www.mofa.go.jp/mofaj/area/usa/hosho/sengen.html (2014 年 2 月 21 日 17:11 登入)。 55 參見日本外務省網站「共同発表日米安全保障協議委員会日米防衛協力のための指針の見直 しの終了」、「日米防衛協力のための指針」 http://www.mofa.go.jp/mofaj/area/usa/hosho/kyoryoku.html#1 (2014 年 2 月 21 日 17:27 登入)。 56 入江昭,新.日本の外交(東京:中公新書,1991 年 1 月) ,頁 210。 26 54.

(35) 麥克爾.布雷克(Michael Blaker)將日本外交風格定義為「當場解決」 (coping), 意即「首先判定狀況……為了不遭受國際批判而採取必須且最低限度的調整,盡 可能以最低風險的方式應對狀況」 。57亞倫.利克斯(Alan Rix)指出「面對國際 經濟的各種壓力,以和平、穩定且被動的方式應對,常是最符合日本國家利益的 方式」。 58上述論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認為外壓是影響日本決定外交方向的 最主要因素。也就是說,比起日本國內利益團體等等造成的內壓,國外行為者(外 國政府、國際機關)等國際環境的變動才是在政策決定上擔任重要的影響角色, 日本外交政策的變動是因應外壓所造成的結果。更進一步說明的話,日本的外壓. 政 治 大 石原忠浩教授認為關注日本對外政策,尤其是對台政策,除了來自美國的壓 立. 通常就是指來自美國的壓力。. 力之外,還必須將中國因素納入考慮。例如,台日FTA雖屬於台日雙邊關係的議. ‧ 國. 學. 題,但是與東協等亞洲國家積極推動FTA且希望與日本簽訂FTA 協定的中國對. ‧. 此議題,表達較多關注及反對的態度。雖然日本方面沒有受到赤裸裸的壓力,但. io. er. 意願也不高的狀況下,台日FTA 談判無法正式啟動。 59. sit. y. Nat. 是不得不考慮中國因素,因而影響到日本行動者的行為,加上日本經濟行動者的. Edward Lincoln將日本為何屈服於美國壓力的理由約略分成四種。其一、第. al. n. v i n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受到美軍佔領的歷史背景因素。其二、日本人將自己國家定 Ch engchi U. 位在曖昧的國際階層中,認為美國是比自己更強大的國家的這種獨特的世界觀。 其三、日本企業依賴美國市場的經濟背景。由於美國是日本商品出口至海外的最 大的市場,沒有美國市場,日本的經濟就不可能成長。其四、為確保日本安全, 美日安全保障條約是必須的。Lincoln認為,因為這些原因,讓日本面對來自美 國的壓力時會特別敏感而產生過度反應。 60 57 Michael Blaker, “Evaluating Japan’s Diplomatic Performance,” in Gerald L. Curtis, ed., Japan’s Foreign Policy after the Cold War: Coping with Change(New York: M.E. Sharpe, 1993), p. 3. 58 Alan Rix, “Dynamism, Foreign Policy and Trade Policy,” in J.A.A. Stockwin, et. al. eds. Dynamics and Immobilist Politics in Japan(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8), p. 298. 59 石原忠浩,日本對台決策的組織、制度與過程:以駕照相互承認之協定、FTA 談判、李前總 統訪日為例,問題與研究,民國 99 年 4 月,頁 66、71。 60 請參見 Edward J. Lincoln, Japan’s New Global Role,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27.

(36) 二次戰後日本與美國簽訂安保條約,依賴美國提供軍事上的保護,專心發展 經濟。冷戰結束後美國躍升為全球超強的同時,東亞安全保障環境卻更添不安定 要素,諸如北韓核開發和長距離飛彈試射問題、日本與韓國及中國之間的領土問 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開發競爭等等,日本仍需依賴美國的核保護傘。此種以 美日關係為主軸的對外關係發展使得日本不僅在安全,在經濟上均形成對美依賴 結構。在經濟領域,日本的海外運輸通道依靠美軍保護,日本海外經濟利益主要 立足於美國市場和美日國際協調之上。因此日本一直將對美關係視為最重要的對 外關係,唯恐此一關係受到損害。 61. 政 治 大 (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此一轉變對日本帶來了不小衝擊。 立 1990年代中期,中國崛起引起全世界高度關注,2010年中國的國內總產出. 同年9月又在釣魚台海域附近發生海上保安廳巡視船與中國漁船衝撞事件,中國. ‧ 國. 學. 禁止希土出口日本的強硬態度使得日本人對中國感情大幅度惡化。62而中國在東. ‧. 海及南海海域與周邊國家關係緊張,對於日本運送中東石油也是一大問題。加上. y. Nat. 中國在經濟持續成長的背景之下開始增強海空軍力,進行軍備整頓現代化,引發. er. io. sit. 美日兩國與周圍亞洲國家的不安,也凝聚了對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的注視。中國 雖在2005年12月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中提出中國將「和平崛起」63. al. n. v i n (意指不會挑戰舊有秩序)。然而,中國一黨支配的政治體制與國內貧富差距、 Ch engchi U. 社會保障制度等社會安定問題卻極可能限制了其自身所期望的「和平」崛起的可 能性。64種種情況讓東南亞區域中多數國家對中國升起高度警戒,結果反而提高. 1993). 61 金熙德,「第六章 美日同盟的特徵與演變」21 世紀初的日本政治與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 版,2006 年 11 月),頁 166。 62 高原基彰, 「尖閣諸島問題と日本の世論」 ,朝日新聞社 WEBRONZA 網站, http://webronza.asahi.com/synodos/2010101000002.html (2014 年 2 月 24 日 1:36 登入)。 6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人民日報》,(2005 年 12 月 23 日)。 64 相關論述請參見 Alastair Iain Johnsto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7, No.4 (Spring 2003); Elizaveth Economy, “The Game Changer: Coping with China’s Foreign Policy Revolution,” Foreign Affairs, Vol.89,No.6 (November/December 2010); Thomas J. Christensen, “The Advantages of an Assertive China: Responding to Beijing’s Abrasive Policy,” Foreign Affairs, Vol.90, No.2 (March/April, 2011).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基於 TWSE 與 OTC 公司之特性,本研究推論前者相對於後者採取更穩定之股利政 策 (Leary and Michaely, 2011; Michaely and

Grant, ed., The Process of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London: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7), p.119.

[r]

從地理位置上作一觀察,中國可說是「東盟」最親密的近鄰。「東盟」對中國的外交政 策,大致上分為兩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 1990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第二,認為南京政權是一個「多元化政權」(a pluralistic regime):指出南京國民政 府同時兼顧不同階級的利益,故其對各階級的政策常常出現矛盾(見 Richard Bush, The Politics of

Theory of Project Advancement(TOPA) is one of those theories that consider the above-mentioned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and is new and continued to develop. For this r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