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筆者受益於 Lefebvre 的理論模型與批判,除了承續前人豐富的研究成果,

更企望在以藝術史材料為主軸的前提下,輔以藝術社會學、地理學、性別理論等 不同角度切入超現實作品,與日常生活理論之間的相互啟發及辯證。

(一)日常生活理論文獻回顧

如上所提及,儘管由實證主義所主導的主流社會學界長時間以來只把日常生 活視為一個次要的領域,然而自 1960 年代開始,以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德賽托(Michel de Certeau, 1925-1986)、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等人為代表的社會學家,共同將日常生活視為一個重要的議題推上 了主流社會學的歷史舞臺。30這些理論家所採用的方法學及理論基礎各有異同,

透過這些理論的回顧有助於我們從多個面向切入思考我們所處的世界。除了

30 http://www.philosophyofculture.org/contemporary_sociology_philosophy_cuture_garlitz_2005.pdf, Dustin B. Garlitz(2005), retrieved on 10 June 2016, “Contemporary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ology and Philosophy of Culture.” (查詢日期:2016/6/1)

14

Lefebvre 作為經典的《日常生活批判》三冊(1947, 1962, 1981)之外,還有 1968 年出版的《現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1970 年的《都市革命》(The Urban Revolution)等專書,而介紹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 以及生活審美化的理想則集中在 1953 年的《美學概論》(Contribution a

l'esthetique)

Lefebvre 的理論混合了三個來源:分別為馬克思主義、超現實主義和海德格 的理論,他和馬克思一樣把日常生活看成是一種被異化的狀態,從左翼文化批判 的角度,嘗試解釋戰後歐洲文化生活的庸俗化、商品化。31因此他認為「革命不 能只是改變政治人事或制度,它必須改變日常生活(la vie quotidienne),一個已 經被資本主義深刻地加以殖民的日常生活。」32一方面,他批判日常生活已被資 本主義商品消費邏輯所吞噬,成為一個為生產而生產、而非為日常而生產的社會;

一方面他也致力於「去熟悉化」的美學,透過藝術或文化革命的手段來重置「常」

與「異」的分界,而這也是超現實主義的慣用的表現手法。

《日常生活批判》三卷的出版日期各自相差近 20 年,第一卷聚焦於批判資 本主義的異化(alienation)現象,第二卷之後則開始轉往日常生活潛在的「節奏」、

「節日」、「身體」等概念。人類從出生至死亡由一系列的循環節奏所組成,小至 身體節奏,大至社會運行與宇宙的節奏,社會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變化也同樣影響 著時間的節奏與規律。進入工業社會後,直線性的時間序列漸漸掩蓋了循環性的 時間,日常生活也被鐘錶主宰的客觀時間所箝制,但循環時間並沒有完全消失,

這兩者的相互關係就是 Lefebvre 進行日常批判的切入點。33這個轉向也預示了他

31 Stuart Elden, Understanding Henri Lefebvre: Theory and the Possible, (London: Continuum, 2004), 15-17.

32 ‘This revolutionary project cannot just change the political personnel of institutions; it must change la vie quotidienne, which has already been literally colonized by capitalism.’ from Henri Lefebvre,

“Towards a Leftist Cultural Politics”, in C. Nelson and L. Grossber (ed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75-88.

33 劉懷玉,〈論列斐伏爾對現代日常生活的瞬間想像與節奏分析〉,《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15

1974 年出版的《空間的生產》(The Production of Space, 1974)34對於空間及時間 的關注。

另一位法國學者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 1925-1986)則採取了和 Lefebvre 不同的路線來進行日常生活研究批判,他沒有追隨馬克思主義路線而致力於結構 主義和後結構主義的思想傳統,這可以展現在他提出的「策略」(strategic)與「戰 術」(tactical)兩個概念上:沒有實權的弱者透過一次次的消費行為,來抵制權 力機構對他們的限制,也就是在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還能以小搏大來取勝的策 略性反抗(tactical resistance),這種類似游擊戰的反抗技巧也為 1960 年代之後的 情境國際主義(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使用及擴充。35儘管 de Certeau 沒有完 全承繼 Lefebvre 的左翼批判理論,但在「節慶化、狂歡化」能夠對既有差異進 行顛覆的立場上是類似的。36

同樣的,在回顧日常生活理論之際,重新審視時間意識還是相當重要的,無 論是齊穆爾(Georg Simmel, 1858-1918)、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 1889-1966)、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等理論家,基本上都是從片斷的視野與流 動的時間感為基礎來進行現代社會的考察。37英國學者弗雷思比(David Frisby)

的《現代性的碎片:齊穆爾、克拉考爾和班雅明作品中的現代性理論》(Fragments

版)第 3 期,2012,頁 12-20。

34《空間的生產》一書的基本立論是:空間是一個社會的產物(Social 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

過去我們在空間中進行生產行為,但今日的資本主義社會使我們可以反過來「生產空間」(To produce space)。Lefebvre 舉法國 1960 年代以來城市規劃的例子說明,當時的城市規劃並沒有由 下到上考量地方的需要,架空了社會脈絡及市民的生活。由此看出,將城市規劃視為單純的技術

運作是不可能的,「空間生產就如同任何類型的商品生產一般,佔有空間的人足以經營它或剝削

它。」參考http://anthropologysediq.blogspot.tw/2013/04/blog-post.html,空間規劃的批判,2013。

(查詢日期:2016/6/1)

35 Douglas Kelbaugh (Editor), Kit McCullough (Editor), Writing Urbanism: A Design Reader, (Routledge: 1 edition, 2008), 35-37.

36 但是德賽托認為日常生活「本身」已經包含的狂歡(carnival)的可能,而 Lefebvre 則認為透

過知識分子的積極介入,才能將平凡的日常改造成「非常」。詳見張淑麗,〈日常生活研究〉,《人

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3,2009,頁 22-28。

37 Georg Simmel, David Frisby,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Psychology Press, 2004), vi-viii.

16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uer, and Benjamin, 2015)中引用 Simmel 的話指出,「碎片」作為現代性研究方法論的重要性,在 於每一個碎片、每一個社會快照,自身都包含著昭示「整個世界的總體意義」的 可能性。38都市生活的空間技術和奇觀串聯起這三位理論家的現代性理論,特別 是 Simmel 看待商品化社會的眼光,透過 Highmore 的觀察則是這樣描述的,在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中,他提及 Simmel 曾在 1896 年的維也納報紙《時代 週報》(Die Zeit)中描述柏林貿易展覽中「受到震驚(shell-shock)的參觀者」

以及「商品所提供的巨大效應與神經刺激」的震撼,但更重要的是觀察介於商品 與「本身」之間,那層難以名狀的關係。商品看似彼此分離,實則展現了相同的 變異,這個變異和現代社會中個人的狀態是相仿的。39這種以小觀大見微知著的 碎片視野,與 Lefebvre 的批判理論立場一致,作為現代生活與現代主義藝術的 研究方法,初步提供了本文從日常出發進行研究的合理性。

Highmore 的《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從一個較為概括的角度,整理了從 1930 年代到當代多位涉及日常生活研究學者的立場,以及超現實主義與日常生活的神 聖性,與本研究主旨相契合,可同時列入日常生活與超現實主義的文獻回顧當中。

但是 Highmore 也強調,雖然超現實試圖將平凡的日常轉變為不平凡的,但這種 作法卻已經過時,所謂的超現實早已從不熟悉變成熟悉的日常生活了。在這樣的 前提上,他拒絕將超現實主義視為一種「藝術形式」,反而要將它看成前衛主義 的延續:「一種更屬於社會學而較不屬於藝術的前衛主義。」40另一方面,在談 及日常生活研究的前景與未來時,Highmore 指出應該放在「國際架構的運作」

下來考量,這個意義在於它能夠整合當代跨文化研究,強調出國際與跨國規模上 不平衡的現代性經驗。41

38 大衛.弗雷思比(David Frisby)著,盧暉臨、周怡、李林豔譯,《現代性的碎片:齊美爾、克

拉考爾和班雅明作品中的現代性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頁 77。

39 Ben Highmore,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40-41.

40 Ben Highmore,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46.

41 Ben Highmore 以 1950 年代法國的衛生保健廣告為例,指出法國國家文化的家務日常生活,其

17

而 Michael E. Gardiner 的 Critiques of Everyday Life 出版於 2000 年,與 Highmore 的《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差不多時間問世,同樣集結了多位研究者 的論述並進行修正,包含 Lefebvre、海勒(Agnes Heller, 1929-)和情境主義成員。

對 Gardiner 來說,日常生活是一個承裝人類原料(human raw material)的容器,

不能孤立於生成和影響它的權力結構和異化生產來討論,這個態度與 Lefebvre 和「早期」的馬克思主義是一致的。42然而他的取逕不同於主流社會學界之處在 於,他將重點放在日常脈絡中,主體駕馭、安排社會與文化物質時的「主體間的」

(inter-subjective)方法,屬於更微觀的方式,而不採取傳統的整體化視角。這 個傾向人文主義的立場在 Gardiner 的理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與 Lefebvre 相同,他呼籲研究者透過喚起「完整的人」(total man)的辯證唯物論的概念,

將文化研究再政治化(repoliticization),這種政治方法逐漸取代了馬克思異化理 論在日常研究中的主導地位。一方面他也減少了包含《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在內的文獻與馬克思主義理論 的引用,拋棄實證主義的態度而轉往辯證法與意識形態批評。43Gardiner 的研究

「安家」(keep house)的概念。詳見 Ben Highmore,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174-178.

42 Stephen Ross, Modernism and Theory: A Critical Debate, 65-66.

43 http://www.culturemachine.net/index.php/cm/rt/printerFriendly/230/211, retrieved on 4 June 2016, Liam McNamara, “Michael E. Gardiner (2000) Critiques of Everyday Life.”

44 Michael E. Gardiner, “Bakhtin's Carnival: Utopia as Critique,” in David Shepherd (ed.), Bakhtin:

Carnival and Other Subjects, (Amsterdam: Rodopi, 1993), 20-47. 而巴赫金(Mikhail Bakhtin)的狂 歡化理論源自中世紀民間的狂歡節活動,指出人們在狂歡節上的表現是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制度 和原始思維的深刻根源。他將狂歡的概念轉化為文學的語言,藉以研究杜斯妥也夫斯基(F.

Dostoyevsky)和文藝復興作家拉伯雷(François Rabelais)的作品。詳見王建剛,《狂歡詩學:巴 赫金文學思想研究》,(上海:學林),2001。

18

Lefebvre 將女性與「反覆無聊的家務」視為同義詞,忽略了女性自主行動的可能。

45日常生活研究的重要性在今日逐漸為人所理解,但除了超現實主義和達達受到 關注之外,這些研究的批判對象多半集中在政治和經濟等場域,藝術和文學則被 視為「次領域」而較少觸及;此外,如同 Langbauer 所言,女性的生活經驗和聲 音在其中明顯地缺席。46然而女性的角色在超現實中又是相當重要的存在,包括 作品中的性別展演,以及《娜底雅》中迷倒眾生的魅惑形象,這些例子讓筆者試 圖在 Lefebvre 之外採取其他研究路徑來補足。

45日常生活研究的重要性在今日逐漸為人所理解,但除了超現實主義和達達受到 關注之外,這些研究的批判對象多半集中在政治和經濟等場域,藝術和文學則被 視為「次領域」而較少觸及;此外,如同 Langbauer 所言,女性的生活經驗和聲 音在其中明顯地缺席。46然而女性的角色在超現實中又是相當重要的存在,包括 作品中的性別展演,以及《娜底雅》中迷倒眾生的魅惑形象,這些例子讓筆者試 圖在 Lefebvre 之外採取其他研究路徑來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