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研究的想法,在兩者之間建立起比較與辯證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將超現實的討 論從常見的創作手法分類、潛意識分析的層次,延伸到社會結構和生活場域與藝 術行動如何互相影響與共生,這樣的取徑或許更能將藝術史研究從單獨作品的討 論,及自給自足的框框中帶往生活實踐中的各個角落,產生更積極的意義。簡單 地說,重點不是歸納超現實使用了哪些創作技術,而是這些創作技術作為一種針 對日常生活所進行的社會行動,其目標為何、企圖所在。

啟發本文的動機與本文的立場如下:日常生活作為一種被大敘事所淘選剩下 的殘餘物、或毫不起眼的規律事件,如何透過時間與空間的重組來翻轉現實社會 的秩序;重組與並置的手法在藝術史敘述中早已成為典範,然而若作為一種民俗 誌、社會學式的超現實研究時,是否有成為另一種新的方法論的可能?此外,欲 將超現實主義與日常生活批判產生聯繫,回顧兩者在理論建構的相互影響只是第 一步,本文還必須先處理拼貼技法作為一種廣義的社會事件,如何貫穿整個 20 世紀的藝術發展;平凡無奇的事物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產生布列東所談到的「火花」; 以及失去實用功能的「無用之物」背後所蘊藏的潛能及顛覆性。筆者將抱持著這 樣的提問進行案例分析,並觀察這些技術如何以「戰術」之姿滲透日常生活的邊 隙,改造人們的感官與視野。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本研究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基礎上,以超現實主義展覽及現成物作品為對 象,討論超現實作為社會場域中的一項文化行動,如何透過物件的無效性來克服 相互分離的知識領域,協調與日常生活實踐之間的關係。超現實主義從 20 世紀 初葉發跡到 1950 年代逐漸沒落的過程中,歷經過不同時期的思想與目標轉向,

由於主題及篇幅的限制,筆者將聚焦於一次世界大戰到 1930 年代間超現實主義 的鼎盛時期,透過回溯此時期的歐洲社會現況,將作品放入產出時空的脈絡中檢

8

視。另一方面,也正是由於運動尚處於前期的爆發力當中,其革命性尚未被大眾 文化及學院體制收編,在本文的研究目標為前提下顯得格外具有討論價值。

然而,超現實作品涵蓋文學、繪畫、攝影、雕塑、電影等領域,若逐一細談 恐有失焦的風險,因此筆者將鎖定 1938 年於巴黎舉行的〈1938 年國際超現實主 義展覽〉與展覽中出現的「現成物」(ready-made)作品,從中衍伸出與日常生 活實踐相關的子題討論,再進一步分析這些行為如何以「戰術」(tactics)之姿,

滲透並抵抗資本主義異化社會的統御。而現成物在眾多研究對象中成為本研究的 切入點,理由如下:

其一,關於日常感的藝術實踐與展演,20 世紀現成物的發展脈絡可謂相當 重要的研究材料,現成物作為一種廣義的拼貼形式,滲透了人與物、人與環境的 邊界,沿著達達主義、未來主義、立體派藝術一路向上回溯,早在 1912 年畢卡 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的拼貼作品《有藤椅的靜物》(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 1912)中便透過印有藤編圖案的油布,將現成物的概念合併入畫作之中。

191913 年的作品《小提琴與水果的靜物》(Still Life with Violin and Fruit, 1913)則 持續著這樣的嘗試,除了挑戰西方繪畫史從文藝復興至 19 世紀以來繪畫作為一 扇通往真實的窗戶的原則,也放入了更多來自日常生活的碎片,包括從報紙撕下 來的紙張、從書本中取出來的蘋果和梨子彩色插畫等。並且,這些報紙碎片上的 內容也非隨意為之,透過瑣碎的醫學、金融、分類廣告、運動新聞及社會案件,

19 《有藤椅的靜物》(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被公認為是藝術史中最早的現成物拼貼作品。

Marjorie Perloff 則認為拼貼的技巧至少早在 1908 年的立體主義繪畫中就被預示了,例如畫家在 作品中畫了許多釘子、吉他絃、信封等物件,造成晃動、曖昧不明的表面。這種創作手法在之後 被未來派、達達和超現實所採用並擴充,在語言文字和視覺藝術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括蒙太 奇、構成(construction)、組合物(assemblage)、自動書寫(automatic writing)等概念,以及二 戰之後的抽象表現主義、斑點派(Tachisme)、非定形繪畫(Informel,或譯物質繪畫)都可以被 視為拼貼的同源物。詳見 Eddie Wolfram 著,傅嘉琿譯,《拼貼藝術之歷史》(臺北:遠流,1992),

頁 179-222;或 Perloff, Marjorie. “The Invention of Collage”, in The Futurist Moment: Avant-Garde, Avant-Guerre, and the Language of Rupture, 42-79.

9

與畫面上其他物件共同構成 1912 年巴黎的日常生活情景。20立體派拼貼與挪用 的傳統在隨後的杜象與達達歷經了變形與轉化,透過隨機性的動作來抽空對象原 有的意義,使得作為「藝術物件」的現成物與隨意的日常物件之間的界線逐漸模 糊,並一路延續至 20 世紀的普普、貧窮藝術與觀念藝術。

其二,現成物與拼貼的運用在 20 世紀的「日常生活審美化」課題中,同樣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Gardiner 曾言,這些技術與現代生活的碎片化特質具有高度 的關聯性,「拼貼的目標將人類從過去為生存而憂慮的噩夢中解脫出來,並創造 出一種跟文化有關的強烈渴望,而這種文化將嚴格地把日常生活看作人類夢想、

希望、欲望的基地。」21換言之,這些手法是超現實意圖打破雅俗分界,以日常 生活作為一種反工具理性的審美化實驗,從此藝術不再具有神聖性與崇高的意義,

配合著後現代的情境與高度商業化社會的來臨,審美活動也不再專屬於知識分子 與菁英階級,而是普羅大眾的基本需求。

現代主義以來的作品以大量的裝置、現成物、影像等多媒材潛入大眾的生活,

衝擊了觀者的感知與視界,除了從空間及場域的概念出發,也有不少學者紛紛從 生理、觸覺、情感上的層次切入 20 世紀的藝術研究。22無論是小便斗和曬瓶架 這類充滿挑釁的消費物件,或是令超現實主義者流連忘返的跳蚤市場中,仍保有 前資本主義社會靈光的物件,這些在大眾眼中毫無使用價值的殘餘物,共構了幽 微而細緻的皺褶與空間,以及物體與身體間的接觸經驗。23對筆者而言,物件不

20 Perloff, Marjorie. “The Invention of Collage”, in The Futurist Moment: Avant-Garde, Avant-Guerre, and the Language of Rupture, 46-47.

21 Mieheal Gardiner,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ondon: Routledge, 2000), 30.

22 例如英國學者 Janine Mileaf 在《請觸摸:現成物之後的達達與超現實物件》(Please Touch: Dada and Surrealist Objects after the Readymade)中,以杜象 1947 年的作品《請觸摸》(Prière de touvher)

為例子,從「觸覺、觸感」(tactility)的角度切入,提到可觸碰性為藝術品和觀者之間所帶來的 關係變化。詳見 Janine Mileaf, Please Touch: Dada and Surrealist Objects after the Readymade, (Dartmouth, 2010)

23 2014 年 7 月於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展出的「抵抗的 物件」(Disobedient Objects)特展,透過對歷史上社會運動的爬梳,將運動中的各式影像、文宣、

標語、移動工具等各式物件以五大子題分門別類,展示了物件作為傳播媒介擁有其抵抗性及政治

10

僅建築於其物理性之上,也如同法國社會學家拉圖爾(Bruno Latour)所言,其

「自主性」(autonomy)使它們不願屈服於人類的掌控,即使獨立於人類干預的 空間中也能自主運作並建構社會網絡中的節點(node)。24若能透過感官經驗的 書寫,將物與人放置在同一等級序列中來觀察,或許能在拼貼、蒙太奇等分析方 法中,開啟另一條以人∕物共生共構的路徑來切入現成物研究。

本研究以 Lefebvre 的日常生活批判為穿插對照的模型,觀察對象為超現實 主義的現成物作品,並期望在藝術史書寫與社會學研究中取得平衡。本論文的架 構與研究方法如下:

(一)日常生活理論研究

本研究擬以 Henri Lefebvre 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作為研究觀點,為了契合主 題,將聚焦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中提到的「節慶」(festival)與「瞬間」

(moment)概念,並輔以第一卷中的資本主義社會與異化社會的背景,觀察超 現實主義如何透過現成物作品參與並改造日常生活。因此本章節將先討論

Lefebvre 理論中幾個重要的概念,並進一步分析超現實主義與日常生活的聯繫,

接著回溯馬克思、班雅明等人的理論,這些思想家在理論建構的過程中曾相互影 響、啟發,對生產消費的觀察,乃至於歷史觀都抱持著相仿的批判意識,與超現 實主義的主張之間也保有一定程度上的繼承關係,25Lefebvre 正是建築於馬克思

效力的一面。詳見賴駿杰,〈秩序與想像—談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抵抗的物件」展〉,《今

藝術》264 期,2014,頁 132-135。

24 由法國社會學家拉圖爾(Bruno Latour)、卡農(Michel Callon)與約翰.洛(John Law)等人 提出的「行動者網路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主張科學與科技的發展是由「人的行 動者」與「非人的行動者」(工具、物件、病毒等)所連結構成的網絡所創造,透過「轉譯」(translation)

的過程,網絡中的每個行動者所扮演的角色或功能都將被重新安排,空間的內外關係也不再是截 然的二分。行動者網絡理論倡導將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的研究從人轉向物件為中心,並將「人」

(actor)與「非人」(actant)置於同等的地位。詳見李承嘉,〈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鄉村發展 之研究—以九份聚落 1895-1945 年發展為例〉,《地理學報》第 39 期,2005,頁 5-7。

25 例如班雅明曾在《超現實主義:歐洲知識份子的最後快照》(Surrealism: the last snapshot of the European intelligentsia, 1929)對超現實發掘「過時之物」(outmoded)的敏銳讚譽有加,過時之

11

的勞動異化理論(alienation)之上,進行擴充、修正來完成他的日常生活批判。

儘管致力於改造社會的意識相仿,但 Lefebvre 與超現實主義看待日常生活 的態度仍然有些許不同,前者在理論發展的前、中、後期也歷經過不少轉向,因

儘管致力於改造社會的意識相仿,但 Lefebvre 與超現實主義看待日常生活 的態度仍然有些許不同,前者在理論發展的前、中、後期也歷經過不少轉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