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反思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使用行為」發生的當下,還有很多情境下的相關因素介入其中,讓「使 用」和「情感」兩個面向達到完整。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研究限制

一、 研究反思

本研究中,由上一章的討論可得,當筆者嘗試詢問受訪者他們與智慧型手 機之間的故事,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和手機之間關係性時,受訪者們普遍認為,

自己與手機之間的關係,或者說手機承載的與自己相處的回憶、故事,並不能 讓自己對手機有別樣的情感。這種說法與第二章中 Turkle 的研究,也就是使用 者通過回憶與小提琴、行李箱等物品之間的故事引發情感的理論並不一致;另 外,前文中筆者也曾指出,正是因為年輕一輩從小沈浸在數位環境中,他們對 科技物的關係性本該更親密,也因此更加具有情感,但是為什麼在訪談中,受 訪者們幾乎都一致拒絕認為自己和手機存在某種關係性?

這一發現與不論是文獻或是實際分析都存在相悖之處,令筆者好奇為什麼 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此,筆者在分析階段再次去就這個問題回訪了各位受訪 者。在談到關係性與情感時,幾乎每個受訪者都指出,沒有感情存在的原因是 因為手機是「工具性」的:「如果說靠回憶或和⼿機的故事獲得什麼深厚的、

持久的情感,那是沒有的。⼿機沒有到這麼⾼的級別,它引發我的情感是很低 級的,很即時的,很輕的,稍縱即逝的。⼿機在我看來是⼀種⼯具,我產⽣的 情感僅僅和我的使⽤有關,和我更深層次的情感寄託無關」(受訪者 08)。

由上引述,一部分受訪者們認為,能夠與自己產生情感關係的,無論是親 情、回憶、歷史,或非常個人化的珍貴紀念,都應該依附於某種功能更單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此次二次回訪的訪談資料筆者發現,使用者對於能夠靠回憶與陪伴激發 情感的物品,不約而同有著相同的定義。首先,它不應該是工具性的,作為一 個人們通常給予情感寄託的物品,它的功能應該越單一越好,使用性越低越 好;其次,它應該不可取代的,換掉一個就不會有同樣的情感產生,因為附著 在之上的回憶隨之一起消失了;第三,使用者和它一起度過的時間,這個物品 給使用者的陪伴應該是具有意義的,使用者在這段過程中一定有收穫,而不是 無意識的消耗。而在受訪者眼中,智慧型手機並不具備以上三種特質,因此,

即使同樣有故事、同樣有陪伴,同樣對它有依賴關係,這些也不是會激發起使 用者情感的來源。

經過這次反思和對概念的再沈澱,筆者對於「能夠靠回憶與陪伴激發情感 的物品」有了更深刻和具體的認識,對「人與物之間的情感連結」有了更明確 的認識。回溯整個研究過程,媒介物與使用者「關係性」這一概念的發現,是 筆者首先透過文獻閱讀、整理、提取出來的;第二步,筆者將這一概念設計進 訪談問題中、並且在實際訪談中操作運用;接下來到訪談結束後對收集到的語 料進行分析,發現結果與文獻本應推測出的預測相悖,最後再帶著疑問和反思 進行二次回訪,最終找出了「相悖之處」出現的原因,同時也透過這一過程,

更加深刻和個人化地消化了 Turkle 文獻中對於「關係性」的更深層定義。這是 一個透過研究,不斷對相關概念和問題意識聚焦、學習、深化、反思的過程,

也是研究本身所給予的寶貴收穫之一。

此外,在本研究中,筆者透過反思,再次學習並且有所收穫的不僅是上述 對「關係性」概念的追根問底和再思考。在全部訪談進行中和結束後,筆者也 不斷對研究方法的設計進行反思,嘗試在研究方法的設計上更加完善。

本研究意圖透過訪談,探究受訪者的內在感受、情感經歷和情緒變化,但 是這些內化的感受並不能簡單地僅靠受訪者的敘說可得。正如在第四章最後分 析結果時筆者提出的,大部分受訪者只能靠回憶去追述某種情境下自己的情感 體驗,因而比較缺乏更細緻的情感面向講述,他們或者靠回憶,大略記起某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操作行為引發的情感的正向或負向屬性;或者,更具有主動性的受訪者會嘗試 將自己再次投入到記憶中的情境裡,推測那個當下自己細膩的情感體驗與所思 所想。但無論是哪一種參與訪談的方法,都有著資料表述上的不足,這與受訪 者的表達能力和感受力無關,只是和接受訪談的情境和方式相關。

總的來說,目前的研究方法尚不能完全順利地獲得研究設計所需要的分析 材料。很多筆者期待中的,受訪者情感性的、經驗性的第一手經驗無法透過他 們的講述獲得,為可能發現到更多的研究結果留下遺憾。因此,在研究方法的 設計上還有值得完善之處。經過本次與所謂受訪者的交流,結合親身訪談經歷 和不斷思考,筆者認為,可以在以下幾點繼續完善:

第一,摻入客觀觀察法,補充現有訪談法可能存在的不足。研究者將受訪 者視為「實踐者(practitioners)」,以實踐(practice)出發,實際去探索人們使用觸 控式媒介的生活樣態。具體操作是,研究者和受訪者相處至少完整的一天,多 無上限。研究者在一旁觀察受訪者使用觸控式媒介的日常實踐行為,隨時紀錄 受訪者的操作和情感變化,並且在使用者感受最深的當下給予提問。提問包括

「何種操作」、「何種心情」、「何種影響因素」等重要面向,最後在一天結 束之後,再完整而系統地進行訪綱內容的訪談。

之所以重視實踐和觀察,是因為實踐是一種慣例的行為,包含幾個相互關 聯的元素,如身體活動、心靈活動、物質和其使用方式,及以領會、技能、情 緒狀態、動機等形式出現的背景知識等(Reckwitz, 2002, p. 249)。實踐觀點重視

「使用」的面向,可幫助我們更瞭解人們慣常地使用某些媒介、以及使用的方 式,以及由此激發的情感。更關鍵的是,研究者始終跟隨在受訪者身邊,也可 以感受到不同影響因素,例如情境的變化,能夠更好地因地制宜提出問題,從 而挖掘到受訪者的細膩情感變化和情感組成。

第二,對受訪者背景的選擇應更加拉開差距。本次訪談雖然研究者極力選 擇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文理組背景相異的受訪者,但多還是以大學教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上人群,並且以傳播學背景的受訪者較為集中。若要繼續完善研究設計,對 於受訪者的選擇還可以繼續突破同溫層,接觸到更加不同的人群。

第三,本次受訪者中有一位是三個男孩的父親,講述中他不斷分享自己對 當下青少年觸控式媒介的使用行為的觀察與看法。在本研究設計初期,筆者也 曾經試圖尋找年幼的受訪者參與訪問,但囿於年齡限制,年幼的受訪者幾乎無 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使用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感受。但是作為父親的受訪者卻在 訪談中提供了很多第一手關於小朋友們使用觸控式媒介的行為、優缺點和情感 效果的描述。這提醒了筆者,可以透過訪問家長來獲得小朋友的研究數據。同 時也帶來了更多啟發,例如可以再擴大範圍,透過在一個家庭中共同生活的不 同代際之間的相互觀察,而獲得更多的經驗性的、描述性的語料。也就是說,

訪談不僅可以請受訪者談自己,也可以請他們談談們眼中的其他人。這樣做一 方面豐富了資料的獲取,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受訪者本人的立場去分析他們觀察 或體驗到的現象,可能會有不同角度的新收穫。

二、 研究限制

本研究所關注的是人在使用「觸控式媒介」時的情感體驗,但為了研究能 夠更好的聚焦和施行,本研究最終將研究具體定為使用者對「智慧型手機」的 使用案例上,這也為結果帶來了一定的限制。「觸控式媒介」的範圍很廣,除 智慧型手機、平板之外,包括 ATM 機、百貨公司的信息展示機等其他許多人們 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機器,這些都是採用的觸控式介面,並且帶有互動功 能,但是具體的使用差異、功能、人們的使用預期都不盡相同。

因此,不同關聯因素在不同的觸控式媒介使用過程中,對使用者情感產生 的作用也可能會有不同。本研究的案例確定為智慧型手機,研究結論是以使用 者對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為基礎,並不能推及所有觸控式媒介。對於不同的「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控式媒介」對使用者帶來的情感體驗,本研究結果僅能提供參考,落實到具體 到其他觸控式媒介物,還是要不同案例,個別分析。

同理,本研究以具體的「智慧型手機」為研究案例,因此能夠透過使用者 的講述,發現新的與使用者情感相關連的因素:透過手機獲得的「資訊」。但 是,即使同樣是觸控式媒介,若改變了載具,如換作 ATM 機,使用者獲得的內 容是否還是能夠牽動使用者的情感光譜的重要元素,這個問題亦值得商榷。因 此,本研究中的研究新發現,也同時是本研究的研究限制之一。

最後,正如研究反思中提到的,對於受訪者年齡層和社會背景的選擇也是 本研究的限制之一。若有機會能訪問到更加豐富的不同年齡群體的使用者,對 於研究結果的豐富性也會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