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觸控式媒介的情感體驗研究:以使用智慧型手機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觸控式媒介的情感體驗研究:以使用智慧型手機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觸控式媒介的情感體驗研究: 以使用智慧型手機為例. 治. 政 Media: 大 Affective Experiences on Haptic The Case of Using Flat. 立 on Smart Phones Interface.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 i n U. he n g c h琰 i 指導教授:蔡 研究生:潘 雪. v. 博士. 撰. 中 華 民 國 一〇八 年 六月.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 謝. 辭. 這篇論文的誕生離不開我的指導老師蔡琰。如果不是蔡老師慷慨協助,願 意和我一起去探索這個未知又新穎的領域,幫助我、鼓勵我嘗試去觸碰這樣一 個龐大又複雜的議題,就不會有今天的這篇論文,也不會有在這個過程中逐漸 懂得做研究,愛上做研究的我。蔡老師的專業學識和責任心是我研究路上最大 的保障;她那顆樂觀包容、活力四射,年輕又勇敢的心,同樣是我在未知領域 探索路上最大的後盾和支持。在我心中,她不僅是一位好老師、好長輩、好朋 友,更是一位優秀的大教育家。她讓我明白教育和學習的有教無類,她傳授的. 政 治 大. 不僅是專業知識的教誨,更是方法、態度、思想、境界的春風化雨。與她相處. 立. 的這一年,我明白了一個人可以對身邊的人帶來多大的正面影響,也希望自己. ‧ 國. 學. 有一天能像蔡老師一般,讓身邊的每個人因為自己而變得更好。 同樣要感謝的還有我的論文口委方念萱老師、胡紹嘉老師。在傳院我修的. ‧. 最多的就是方老師的課,她讓我真正明白並喜歡上了「做理論」這件事。方老. y. Nat. sit. 師是我學術之路的啟蒙者,也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每次想到方老師,我就覺. n. al. er. io. 得自己在學術這條路上還差得太遠。而胡老師的專業、細緻的指導每每都讓我. i n U. v. 獲益良多,能夠請到胡老師擔任我的口委,是我最大的榮幸。. Ch. engchi. 感謝所有協助我完成論文的受訪者,感謝我在研究所認識的所有同學,你 們都是我一輩子的朋友。來政大念研究所是我人生走到現在做過最好的決定, 收過最好的禮物。感謝三年前決定離開北京的自己,感謝我的父母、家人尊重 並支持我的選擇。感恩所有相遇。. I. DOI:10.6814/NCCU201900022.

(3) 摘. 要. 在媒介形式的不斷變化下,人與媒介互動的方式也在不斷調整。觸控式媒 介因其平面化的介面形式,令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和感官感受發生了變化。本研 究以人們操作平面化介面為例,意圖了解新的媒介形式是怎樣在與人們的互動 中,帶來新的獲得情感經驗的渠道,目的是描繪出新媒體時代下,符合使用者 與科技物之間「使用」與「情感」雙線互動的新方式。 研究通過質性研究的訪談法,以使用者情感為研究對象,結合不同文獻中 提取出的與使用者情感相關聯的因素,對受訪者的語料進行分析和歸納。不僅. 政 治 大. 找出不同關聯因素怎樣分別激發使用者使用性和感受性兩個面向的感受經驗,. 立. 同時以正負兩方面的情緒情感做區分。. ‧ 國. 學. 最終的研究結果,在描繪出新媒體時代下符合使用者與科技物之間「使 用」與「情感」雙線互動的新理論性內涵同時,還透過訪談發現了新的與使用. ‧. 者情感相關連的因素:資訊。並在此基礎上,繼續延伸思考在科技發展之下人. y. Nat. n. al. er. io. sit. 的身體、情感、科技之間的關係,為未來相關研究提出更多構面。.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詞:觸覺、媒介、情感、科技、人機互動. II. DOI:10.6814/NCCU201900022.

(4) Abstrac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media is constantly changing while the form of media has changed. Digitalization of buttons has increased the trend of transforming extrusions into flat surfaces, especially in smart phon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haptic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s already happened, but that it unfolded so gradually that it largely escaped the notice of media scholar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haptics and its significance from a perspective of affect. 政 治 大. study. Through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interviewing 10 subject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立. the new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the "usag" and "affection" reveals two-line. ‧ 國. 學. interactions between users and haptic media.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also leads us to think continuousl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ody, affection, and technology.. ‧. in order to inspire insightful further research..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haptics, media, affection, technolog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II. DOI:10.6814/NCCU201900022.

(5)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與預設............................................................................................ 3. 第三節. 研究背景 ........................................................................................................ 6. 第四節. 研究目的 ...................................................................................................... 11. 第五節. 未來章節規劃 .............................................................................................. 12. 第一節. 政 治 大 情感與使用者經驗 ..................................................................................... 15 立 不匹配的身體本能:觸覺與情感 ............................................................ 21. 學.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14. ‧ 國. 第二章. 一、觸覺:確認自我,感受世界 ............................................................ 22. ‧. 二、觸覺與情感:產生及重要性 ............................................................ 24. y. Nat. 匹配的進化:人與物的共同建構 ............................................................ 27. io. sit. 第三節. er. 一、進步的科技:觸覺傳感 ..................................................................... 27. al. n. v i n Ch 二、主動的媒介:機緣與情境 ................................................................. 30 engchi U 三、進化的使用者:技藝與潛能 ............................................................ 33 第四節 第三章. 兩派觀點的碰撞:不同與相似................................................................. 36 研究方法 .................................................................................................. 39. 第一節. 研究問題 ...................................................................................................... 39. 第二節. 操作性定義 .................................................................................................. 4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43. 第四節. 訪綱設計 ...................................................................................................... 47. III. DOI:10.6814/NCCU201900022.

(6) 第五節 第四章 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資料分析流程 ................................................................... 52 研究發現 .................................................................................................. 54 觸覺與使用和情感 ..................................................................................... 54 一、觸覺與使用:幾乎無障礙的過渡 .................................................... 55 1、便利性的經驗 ........................................................................................ 55 2、不便性的反思 ........................................................................................ 57. 二、觸覺與情感:不確定的「自我」 .................................................... 64. 政 治 大 不同因素與使用者情感 立 ............................................................................. 74 三、本節小結 .............................................................................................. 73. 第二節. ‧ 國. 學. 一、關係性與使用者情感 ......................................................................... 74 二、技術發展與使用者情感 ..................................................................... 77. ‧. 三、機緣與使用者情感 ............................................................................. 79. y. Nat. er. io. sit. 四、情境與使用者情感 ............................................................................. 81 五、技藝、潛能與使用者情感................................................................. 83. al. 第四節. 研究新發現 .................................................................................................. 89. n. 第三節. v i n C h ............................................................................. 不同面向的使用者情感 84 engchi U. 第五章. 結論與反思 .............................................................................................. 93. 第一節. 小結與討論 .................................................................................................. 93.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研究限制 ................................................................................. 98 一、研究反思 .............................................................................................. 98 二、研究限制 ............................................................................................ 102.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未來研究建議 ....................................................................... 103. IV. DOI:10.6814/NCCU201900022.

(7) 參考文獻 ............................................................................................................... 106 附錄 1:本研究受訪者列表 ................................................................................. 115 附錄 2:受訪者同意書 ......................................................................................... 1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 DOI:10.6814/NCCU201900022.

(8) 表目錄 表 1 國外學者對與使用者經驗的定義整理 .......................................................... 4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 DOI:10.6814/NCCU201900022.

(9) 圖目錄. 圖 1 三種層次的調節 ............................................................................................. 17 圖 2 情緒分類架構 ................................................................................................. 43 圖 3 研究分析內容示意圖 ..................................................................................... 48 圖 4 資料分析流程及研究答案的關係架構 .......................................................... 53 圖 5 相關因素對使用性和感受性的正負向關聯示意圖 ....................................... 8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I. DOI:10.6814/NCCU201900022.

(10)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近年來,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我們學習、工作、交流和休閒的方式。 尤其是觸控式螢幕的興起,更被稱為是一種操作模式的「解放」。但與此同時, 對於數位環境和觸控式的現代技術如何對成人的認知、情感和心理社會功能產生 影響,人們的研究和發展成果卻知之甚少(Kostyrka­Allchorne et.al,2017)。. 政 治 大 考》的論文(Plotnick,2017),嘗試從使用者的感受出發,探討人的身體(手指) 立 對此,一篇題為《力量、平面化及觸感缺失:關於觸覺和按鈕演化歷史的思. 1. 與電子(螢幕)間的互動關係。文章指出,對於手機、平板等光滑的觸控螢幕來. ‧ 國. 學. 說,使用者除了手指能夠在光滑的玻璃介面上滑動、觸摸和點擊之外,幾乎沒有. ‧. 其他可以感受到的(p.1633)。文中,作者引用 Segan(2009)的文章描述道:. Nat. sit. y. 「當你在 iPhone 上按下按鈕,你什麼都感覺不到。每個按鈕感覺起. er. io. 來都是⼀樣的,什麼也沒有;每個⾏為指令感覺起來都是⼀樣的,什麼 也沒有……不存在觸碰,⼀個⾮觸控式的介⾯2」。(p.1633). n. al. Ch. engchi. i n U. v. 這種平面化介面上的按鈕,及其帶來的「缺乏觸碰的觸摸」現象(「touchless」 touch),挑戰了人們過往的傳統認知:以人们熟知的「按」和「按鈕」的定義來 看,「按」作為動詞,指的是「對人或物施加力或壓力;用力移動」(OED Online, 2016)。而「按鈕」作為名詞則意味著「突出的」:一個向前推進,延伸的物體 (Collot,1910,p.125)。總的來說,常見的「按按鈕」指的是力的參與。但是對. 1. 《Force, flatness and touch without feeling: Thinking historically about haptics and buttons》 ,作者 Rachel Plotnick,收錄于《New Media & Society》Vol 19, Issue 10, 2017. 2. 原文為 When you press a button on an iPhone, you feel nothing. Every button feels the same:nothing. Every action feels the same: nothing. […] No touch. A touchless interface.p1633. 1. DOI:10.6814/NCCU201900022.

(11) 於平面化按鈕來說,不突出的按鈕還會被使用者認為是一個按鈕嗎?不需要力的 動作,又是否還能被定義為「按」呢? 顯而易見,「按鈕」曾經被賦予的傳統定義,與在數位時代下人們使用它們 的身體經驗已經存在著不匹配的現象。幾年前 Siegler(2009)就曾斷言,鍵盤和 遙控器正在被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取代,互動專家正在為機械按鈕哀悼,因為 他們在見證了觸控式螢幕技術的壯舉之後,宣佈了被光滑、扁平化的玻璃介面取 代的傳統按鈕已經消亡。 如果說 Siegler 的這一頗具前瞻性的觀點是以研究者的身份對按鈕的命運作 出預測,那麼真正的使用者又是如何理解這種變化的呢?他們是否能夠接受按鈕. 政 治 大. 的「消亡」,自然地過度到光滑的玻璃介面?對此,Ishii(2008)指出:當我們. 立. 的感覺器官被數位信息包圍,其實我們的身體仍然被關押在現實世界中。也就是. ‧ 國. 學. 說,比起走得太快的科技進步,人仍有可能被現實世界「拖住」,不能完全順利 地跟上數位信息發展的腳步。. ‧. 由我們自己和身邊人的日常經驗可知,當代人與科技物的互動越來越多地依. y. Nat. sit. 託於介面的形式,最常見的就是從按鈕到平面化觸控式螢幕的轉變。人在使用平. n. al. er. io. 面化介面的時候,所體會到的當然是與操作實體按鈕完全不同的感覺。在這樣的. i n U. v. 使用過程中,如 Plotnick(2017)所擔憂的,觸摸介面減少了使用者生理上的感官. Ch. engchi. 體驗,因此可能會減少使用者的情感獲得,造成操作前後的情感不協調。如果輕 視這種轉變給使用者帶來的影響,則可能會導致使用者情感和心理上的失衡。 操作平面化介面,使用者感覺上的不同給他們帶來了哪些情感上的變化?情 感在整體的使用過程中起到什麼樣的影響?如此種種引發了笔者對使用者在操 作光滑平面時所體會到的感官體驗,以及這種體驗所連接的情感體驗的好奇,因 為這些問題所意圖揭示的,不僅是科技物存在形式的變革,也是人與物互動方式、 關係的變革。. 2. DOI:10.6814/NCCU201900022.

(12) 第二節 名詞釋義與預設. 在這其中,由於平面化介面對使用者來說最直觀的不同即在於「凸起」的操 作對象的消失,及由此帶來的觸覺感受的變化,因此本研究將所好奇的「使用者 的感官感受」進一步聚焦,限定在「觸覺」上。觸覺並不難被定義,它指的是「分 佈於全身皮膚上的感覺感受器在外界的溫度、濕度、壓力、振動等刺激下,引起 的冷熱、潤燥、軟硬、壓(力)覺、痛覺、振動覺等感覺」(Ackerman,1991/莊 安琪譯,2007,頁 71)。. 政 治 大 學,藝術史,現象學,控制論和其他地方(Parisi et.al,2017,p.1515)。在這其 立. 近年來,關於觸覺、觸覺媒介的研究已經以各種形式出現,延伸到實驗心理. 中,為什麼筆者選擇了使用者情感作為與之連結的面向進行研究呢?首先,讓我. ‧ 國. 學. 們來確認此處的「情感」所指為何。. ‧. 英文中用 emotion 表逹「情緒」一詞,並常與「情感」通用,但中文裡的「情 緒」和「情感」是有一定區別的:情緒一般指的是短時間内與生理需要相聯繋的. y. Nat. io. sit. 一種反應,響如喜歡、氣憤、憂愁等情緒形式,較具有暫時性和明顯的外部表現;. n. al. er. 而情感是人類社交需求和精神文化互相聯繋的一種穩定表現(朱柏穎,2011)。簡. i n U. v. 單來說,情緒和心情是包含在情感之中的,而本研究所關注的是由人們操作媒介. Ch. engchi. 所引起的感受,多為情緒或心情,也包括情感,因此情感(affection)一詞會比情 緒(emotion)一詞涵蓋更多可以討論的面向。同時因為在台灣的書籍(尤其是本 文的參考文獻)中,emotional 通常被翻譯成「情感」,因此本文在敘述上使用「情 感」一詞統稱,而這一概念的討論範圍則包括情感(affection)和情緒(emotion)。 在對平面化介面的操作中,使用者觸控平滑的玻璃介面,在客觀效果上達到 了和操作實體按鈕同樣的結果,但因為缺乏傳統理解上的相對應的觸覺體驗,使 用者可能會產生混淆。這種關於觸感和介面的混淆,不僅涉及手指應該感覺到什 麼,還涉及使用者應該通過觸摸來傳達他們的感受的程度。對於這種部分使用者 對觸摸屏的不適,Plotnick(2017)認為這反映了觸摸介面和使用者情感之間的不 3. DOI:10.6814/NCCU201900022.

(13) 協調3(p.1646)。筆者認為,這種不協調是因為觸摸介面生理上減少了使用者的 感官體驗,因此可能會減少使用者的情感獲得,造成操作前後的情感不協調,也 是使用(實現滿足)和情感(未得到滿足)的不協調。 在長久以來的閱讀和學習中,筆者持續思考著一個假設,即:人在與科技物 互動的時候,存在著兩條並行的通道:使用性與感受性。其中,使用性(usability) , 或亦可被譯為可用性、易用性,是一種被用來評估能否讓使用者明確、直接、靈 敏、有效的進行工作的品質指標(Nielsen, 2003)。Nielsen(1993)將使用性定義為 由效率性(Efficiency)、易學性(Learnability)、記憶性(Memorability)、錯誤 率(Low Errors)及滿意度(Satisfaction)五個效標所组成4。從這個標準看,「使. 政 治 大. 用性」大部分情況下是可測的、直觀的、容易判斷的;但同時,筆者認為在這個. 立. 使用的過程中,人與媒介物產生互動關係,也會獲得一些感受,這便是屬於感受. ‧ 國. 學. 性的經驗層面了。. 關於「感受性」的具體定義,筆者認為可以用 Hassenzahl 提出的使用者經驗. ‧. (experience)來做同等理解,這份經驗包括情感的、心理的和感官的。Hassenzahl. y. Nat. sit. (2013)認為,在當前的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或簡稱 HCI)研. n. al. er. io. 究中,使用者的感受經驗經常被很多研究者僅僅當做是一種媒介物品質的同義詞,. i n U. v. 或技術創新所獲得的分數,但事實上它應該代表更多意涵。他指出,早在 1992 年,. Ch. engchi. Gerhard Schulze 就在他的著作《經驗社會》中描述了當前社會正在經歷從物質主 義到經驗主義的社會變革,人們傾向於更多地強調有意義的經歷和個人成長,而 不僅僅是相信物質的功能性價值(2013,P.2061)。因此,Hassenzahl 的研究將感 受經驗放在了人機互動 HCI 研究相當重要的位置上,他甚至還預測,未來對媒介. 3. 原文為 This confusion about touch and interfaces regards not only what fingers should feel but also to what extent users should be able to communicate their feelings through touching. Backlash against touchscreens often demonstrates the incongruity between touch interfaces and emotion,p1646.. 4. 五個效標的具體定義分別為:1.易學性:能讓使用者很快熟悉,不必耗費大量的時間在學習上;2.效率 性:當使用者已學會使用後,便可很輕易地將系統發揮到最大的功能;3.記憶性:一段時間沒有接觸 後回來使用系統時,能很快的喚起記憶,輕易上手,不需要重新學習;4.錯誤率:在使用時應盡量减 少错誤的發生率,即使發生錯誤時,也能夠輕易回復;5.滿意度:讓使用者在利用其完成任務時感到 滿意。 4. DOI:10.6814/NCCU201900022.

(14) 物的擁有、使用、造型,材料或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都不再關鍵,使用者的體驗 將變得比事物本身更重要(2013)。 筆者認為,Hassenzahl 呼籲研究者重視感受和經驗是十分及時的。使用和感 受這兩個層面在人使用媒介物的時候同時發生,同等重要,無時無刻不在共同建 構著人與物的互動方式與相處關係。雖然媒介物在創新操作和塑造感受中起著至 關重要的作用,但它們的價值也同時在於使用者由媒介物產生的身體經驗和心理 經驗。此外,經過廣泛閱讀文獻,筆者發現將人與物的互動關係分為「使用」和 「情感」兩個同時存在的渠道,這種區分在更多人的研究中也有跡可循。如 Seva (2011)等人認為感知使用性和情感品質是影響使用者態度的兩個重要向度;Preece. 政 治 大. 等人(2007)則提出一個使用者經驗模式,要同時包含使用性和情感性因素,如此. 立. 才能構成完整的互動。若結合本研究的議題,將目光更聚焦一些,翻閱觸控式介. ‧ 國. 學. 面的誕生和發展,科學家們同樣一直嘗試建立出壁壘,目的是將觸覺使用與情感 感受分開,以使 得人與科技 物的互動過程更具可預測性、 合理性和有效性. ‧. (Plotnick,2017,p.1639)。從「可預測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這些客觀可見的. y. Nat. n. al. er. io. 訴求的目標。. sit. 數據性訴求,就可知科學家們在設計之初就建立了追求使用性,忽略或捨棄情感. i n U. v. 結合我們身邊的生活經驗也不難發現,如今人們已經習慣以是否「好用」、. Ch. engchi. 「有效」作為對各種科技物的基本評價標準,社會上也習慣性地關注它們的材料、 機械設計原理,或使用它的難易程度等等。這些現象與追求「有效性」的科學家 們想法一致,都是最大程度地放大「使用性」的價值,追求「使用性」的完善。 但是,這也同時讓筆者不禁再次提出長久以來的好奇,即在這個不斷追求與放大 「使用性」實現的過程中,使用者的情感體驗是否因為能夠與之相匹配呢?人們 原本懷有的各種豐富情感,是否在經過與觸控是媒介的互動之後,變得單薄而扁 平、統一呢?科技發展和「使用效果」固然重要,但「情感」所能施展的各種影 響也值得我們拿出更多注意力去關注。因為雖然科學研究和產品設計中著力將情 感與使用分離,但人類情感卻是「無處不在,隨時發生的」,「人類在生理上已 5. DOI:10.6814/NCCU201900022.

(15) 做好了隨時與其他人互動的準備,表現在行為上即是傾向於在任何事物——有生 命的或無生命的——上面讀出情感反應」(Norman,2005/王鴻祥等譯,2011,頁 177)。因此,情感並不是工程師在設計上有意將其分離就可以忽視而避而不談 的。同時,人的身體本能還會發動自發性的解釋機制,把情緒和信念投射在任何 東西上(頁 180),這意味著人在與科技物的互動過程中時刻都需要有情感的寄 放,如果強行切割媒介物的存在形式,輕視實體媒介物能給使用者帶來的影響, 也會導致使用者感情的投射與寄放失衡。因此,人機互動的進行不僅發生在電腦 系統上面,同時也在人類心智產生作用(Bødker,2006)。 心理學中有一個「平面情感」的概念,指的正是一個人脫離和無法體驗情緒. 政 治 大. 的狀態(Koesmahargyo,2016),而這種狀態恰好符合部分研究者表現出的對平. 立. 面介面的憂慮——他們認為這會讓使用者在兩個層面上缺乏「感覺(feeling)」:. ‧ 國. 學. 一方面他們無法以他們看到或聽到的方式感受(觸摸)數位信息,另一方面他們 也無法「真實地」或以深度的感情與世界接觸(Plotnick,2017,p.1634)。也就. ‧. 是說,觸控式媒介的平面化操作方式可能會削弱,甚至讓使用者無法感受到情感. y. Nat. sit. 體驗。在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科技物形式上的進化與使用者本該產生的情感出. n. al. er. io. 現了不匹配的現象。.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節 研究背景 上一節中,筆者提出科技物存在形式的平面化改變導致了人們在使用前後的 情感狀態不匹配現象。結合當前的社會背景來看,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引起關注的 問題。在對觸控式媒介的設計、研究和發展問題上,就曾有研究者指出:「觸覺 體驗必須與任何非理性或本能的衝動分離——無論是否人為」(Parisi,2011, p.210)。從這一宣言可以看出,當前社會對觸控式媒介的基本認識,都認同其將 6. DOI:10.6814/NCCU201900022.

(16) 人們的使用與感受兩個面向的經驗分離。此處「分離」的概念,就是切斷科學、 機械與原始的、人性化之間的關係(Hansen,2006)。 承前節討論,這種分離導致了觸覺主體在互動中,分別在兩種意義上與情感 「脫離」:首先,使用者對平面化介面的操作(滑、碰)與人身體本能所理解的 傳統操作(按下)沒有相似之處,身體無法靠「滑」的觸覺感受產生與「按」相 同的情感經驗;其次,在互動之後,人就會立即與媒介物疏遠了。人只是「委託」 機器運作,而不是平等互動、感受到其運作方法,人因此失去了參與任何情感的 權利(Plotnick,2017,p.1636)。 當前,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視頻遊戲主機進入日常生活,按鍵、旋. 政 治 大. 鈕和開關的數位化都加強了觸控螢幕將一切扁平化的設計理念。在設計美學和承. 立. 載的力量上,物質性的凸起都消失了,操作一切機械的感覺都差不多,人們的直. ‧ 國. 學. 觀感受是在平面化介面上操作執行任何指令感覺起來都一樣,是否操作到位,操 作是否成功也無法靠傳統的觸覺獲得反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設計者和科學家. ‧. 們也在不斷嘗試,近年來在對觸控式媒介的設計上,試圖通過增加各種豐富的「觸. y. Nat. sit. 覺」干預,來求得「還原」按鈕本該給使用者帶來的觸覺感受。例如 Apple 的「Force. n. al. er. io. Touch」(後來更名為「3D Touch」並成為「Taptic Engine」的一部分)就意圖創. i n U. v. 造當使用者「只是把手指按在一塊固定的玻璃上,卻會感受到壓下一個機械按鈕」. Ch. engchi. (Vanhemert,2015; Fellman,2015)的操作體驗。. 這種重新為使用過程注入力量的設計,不僅是技術上的實用性操作問題,也 從感官方面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即媒介創造了一種特定的觸覺參與(Plotnick, 2017,p.1633)。科學家們形塑並創造了新的觸覺體驗,為了讓使用者感受到「仿 佛按下真正的按鈕」。如此便切斷了原始觸覺行為和本能激發出的情感之間的關 係,再利用人工創造出的觸覺,將原本屬於「按下按鈕」的感受與「滑動平面」 結合在一起。而對觸控媒介的設計之所以有這樣的考慮,正是因為在媒介發展的 歷史演化過程中,在當代數位技術的作用下,一些電子媒介因缺乏真實、完整的 觸覺參與,帶來了一種機械化、程式性的、敷衍的觸覺感受,這減少了使用者的 7. DOI:10.6814/NCCU201900022.

(17) 個性、創造力和能動性(Plotnick,2017,p.1634)。為了喚回使用者在使用過程 中本該由觸覺產生的本能感受,設計者才增加了這樣的觸覺參與。 自此,觸控式螢幕裝載了越來越精確的振動反饋機制,並且已經開始「給予 回應(touch back)」。如今不僅有 Immersion 公司的 Touch Sense 廣告為常規視聽 廣告添加了觸覺;虛擬實境(VR)也促使新的資金流進入虛擬環境觸覺研究,這 些都表明,工程師們已經意識到「觸覺是我們與周圍環境互動的核心」(Abrash, 2015)。各種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服務設施,如手機、電腦、自動櫃員機、家用電 器等,以及娛樂(遊戲)、教育的媒介載體等等也紛紛開始了「觸覺革命」。市 場研究報告預測,構成觸覺介面系統的各種組件的需求將快速增長,預計到 2027. 政 治 大. 年該行業將價值 27 億美元(Parisi et.al,2017)。我們已經處於觸覺革命時代的. 立. 前端。. ‧ 國. 學. 十年前,Iwata(2008)曾指出 1990 年代手指控制屏幕的應用意味著觸感介 面的新紀元,並且在那之後,這種應用就被視為宿命般「永恆且無處不在的」了. ‧. (Parisi et.al,2017,p.1515)。但其實在更早的 1964 年,McLuhan(1964)就曾宣. y. Nat. sit. 稱電子媒介的新時代不是通過視覺來定義,而是通過觸摸來定義,因為電子媒介. n. al. er. io. 在其中模仿了觸覺,為不同的感知方式普遍提供了「翻譯數據」的能力——這與. i n U. v. 第一節中的科學家「創造」了人工觸覺不謀而合。與之呼應的是,上文中 Plotnick. Ch. engchi. (2017)所指出的被「媒介參與」喚回的觸覺感受,也可以被理解為 McLuhan 所 指的「翻譯數據」能力。比如光滑的介面,原本直接滑動點擊即可操作,但為了 讓使用者有「在用」的感覺,設計者專門「多此一舉」(指這一觸感體驗的有無 完全不影響使用)地增加觸感體驗,將在平面化介面上點擊的操作,透過使用者 本人的觸覺感受被「翻譯」為「按按鈕」,從而在認知上達到協調,讓大腦了解 身體做這一動作所能夠達成的效果,這就是媒介「創造」出來的觸覺。 由此應運而生的是觸覺效果設計——為使用者設計「足夠好」或「逼真」的 感官體驗,這已經成為計算機編程的常規和形式化的分支學科。在今天,觸摸通 常是通過應用程序編程的操作,這只是軟件和硬件工程師工具包的另一部分 8. DOI:10.6814/NCCU201900022.

(18) (Parisi et.al,2017)。但在筆者看來,這仍然是一種「使用性」上的彌補,而並 非對使用者情感面向的關照。 因此,關於當代觸覺媒介各學門的研究及現狀爬梳到這裡,筆者不禁產生了 一個疑問:如果長期以來關於觸覺的變動都已經發生,觸覺所能提供給使用者的 情感影響已經發生了不匹配的現象,並且如上述實例,不斷有電子工程、計算機 程序,或設計學科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那麼傳播學界一直以來都是如何看待這 一問題的呢?傳播學中過往已有的,關於觸感媒介的研究都是如何進行的呢? 對此,Parisi(2017)等指出,觸覺設備和觸覺媒介的歷史早在數位媒體時代 之前就已經出現,但傳播學者在媒介研究的領域,經常動員一種意識形態負載的. 政 治 大. 直覺主義理論,將觸覺賦予一系列不可改變的生理品質(p.1516)。也就是說,. 立. 觸覺被認為是單純的生理特徵,堅定地建立在身體的生理能力基礎之上,因而不. ‧ 國. 學. 那麼開放於批判性干預和解釋——因為這似乎是一種直接和無可爭議的體驗形 式。因此,一段時間以來傳播學上的媒介研究都缺乏關於觸摸的歷史和文化生活. ‧. 的任何形式化的,全面性的、經驗基礎的描述。. y. Nat. sit. 誠然,傳播學是十分廣泛的領域,對觸覺的研究可以從無數面向來進行研究. n. al. er. io. 和詮釋。而結合筆者所觀察到的現象和日常思考,本研究選擇將媒介所帶來的觸. i n U. v. 覺感受與使用者的情緒經驗相連,探尋新媒體時代人與科技物互動的新趨勢。. Ch. engchi. 關於「媒介」,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對媒介的釋義 是:在傳播中,將訊息送達受播者途中的工具或方法。如報紙、雜誌、通訊社、 廣播、電視、電影等;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2)編寫的《現 代漢語詞典》對「媒介」的定義是:「使雙方(人或事物)發生關係的人或事物」。 西方語境中,medium 的拉丁文是 medius,有中間、中心之意,因此媒介可理解為 「中介體(communication)」。總之,媒介是讓人與物、人與人、物與物之間建 立聯繫的存在,可以是自然物、技術甚至人本身;其建立的聯繫可以是作用力也 可以是資訊和情感。Cooley(1967)甚至直接界定媒介是「所有能把思想和情感. 9. DOI:10.6814/NCCU201900022.

(19) 由這個人傳給那個人的方式」(p.61),因此可以說,媒介除了聯繫「雙方」, 同時也承載著情感傳遞(Fiske,2004/李彬譯,2004)。 在過去的幾年裡,隨著技術的疊加和成熟,觸覺媒介研究(Haptic media studies, 或簡稱 HMS)主要探討使用者的觸覺是如何物質化,觸覺交互介面的社會技術 建構是如何在時間和互動中逐漸成型的,涉及到特定交互慣習方式的形成和常規 化。當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技術開發,技術原理、實現方案、介面設計等技術層面 (Parisi et.al,2017)。筆者認為,在這一背景下選擇以傳播學的視角切入是具有 意義的。首先,因為觸覺技術的應用在今天的媒介環境中幾乎無處不在,它造成 了使用者與媒介物互動中重要的影響因素;其次,媒介研究今天也對感官尤為重. 政 治 大. 視,並從以往的視聽主導逐漸開始向觸覺轉向。關於觸覺互動方式的歷史、發展. 立. 和變化,讓相關研究者可以從生活中觀察人們的使用經驗,質詢或批判觸覺媒介. ‧ 國. 學. 與人互動的變化趨勢。. 從觸覺或者說身體面向進行傳播學研究的台灣學者,包括鍾蔚文等(2006). ‧. 提出,在使用媒介物時,身體不再只是純粹生物意義上的身體。身體經歷了長久. y. Nat. sit. 社會化的歷程,已是文化形塑的身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生物的身體和情境(包. n. al. er. io. 括工具、社會結構等)會進行不停磨合;同時陳柏程(2012)認為,交流要在有. i n U. v. 形體的人之間進行,在親近的互動中進行,傳播的前提即為「在場」(presence). Ch. engchi. 的肉身存在。他指出科技的應用會導致傳播過程的無奈,是因為主體去適應客體 (媒介)所造成的,只有確立了人的主體性的存在,我們才不會被困在傳播的無 奈之中;黃冠閔(2009)也以觸覺分析為重心來討論身體主體性的問題,藉以分 辨現象學中的兩種模式,思考當代處境中身體與生命的課題。同時,除了以上關 於人的身體、感官、媒介的社會關係之外的研究,傳播學研究中對於身體感官面 向的擴展也包括更操作性的,應用意義上的。如張瑩(2016)對消費者越來越看 重感官體驗所帶來的精神愉悅展開研究,指出當前感官時代的發展,使得以往單 一感官傳播模式成為過去,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的感官化傳播將作為 企業或品牌行銷傳播戰略和戰術的核心。 10.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0) 綜上,無論是理論層面還是應用層面,將傳播學和觸覺研究結合,不僅可以 認識觸覺在媒介系統中發揮的作用,促進人們形成對觸覺在媒介中重要性的認知; 還可以同時關注到媒介物和使用者之間的使用交互和情感交流。這一研究方向既 關注了當下的問題,也將一直以來被忽略的歷史及其變遷的問題被提到了本該被 注意的位置上。這無疑為媒介研究和傳播研究帶來了新的研究對象、實踐和可能 的方向。 在此基礎上,以傳播學為取徑來進行觸覺媒介研究,關切當前媒介系統中不 斷變化的觸覺體驗和其引發的情感聯繫變化,反思不同歷史時期和媒介技術條件 下,所引發的不同觸覺感受及其對人類情感、行為模式的影響,或許可以幫助我. 政 治 大. 們深度理解人與物互動溝通的本質,把握觸覺技術發展的未來新方向。. 立. ‧. ‧ 國. 學 第四節 研究目的. io. sit. y. Nat. n. al. er. 在前兩節中,筆者從學界關心的新現象入手,提出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 i n U. v. 行動裝置和網際網路服務日益普及的今日,人們操作媒介的方式,從最初的「操. Ch. engchi. 作」實體媒介或「按下」實體按鈕,到在光滑的平面上「滑動」觸控式螢幕解鎖, 點擊(tapping)「虛擬」按鈕,再到觸碰徹底平面化的,沒有虛擬按鈕的介面。 這些人們日常生活中都在重複的行為,除了涉及經歷數十載的技術變革、使用者 的不同觸感經驗,亦有不斷發展和調適的,人與媒介互動中產生的情感聯繫變化。 科技的介入,使得觸摸這個行為本身與其情感功能之間發生了斷裂,其中涉 及到的是觸覺概念的變化和人們觸摸到的媒介物的變化(Parisi,2011)。在媒介 形式不斷變化的背景下,人與媒介互動的方式當然也在不斷調整。而這也再次回 應了本研究所關注的問題,即當觸控式平面介面在因設計、材質、使用方式等原. 11.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1) 因與前一代以突出按鈕為代表的媒介物在形式上發生變化後,人本該在使用過程 中產生、感受、寄放的情感是否還能與這樣的操作方式匹配? 在這裡,筆者以情感為研究取徑,挖掘媒介物在經歷了平面化的轉換後,給 使用者在互動過程中帶來怎樣的觸覺感受和情感經驗。目的是意圖了解新的媒介 形式為使用者獲得情感經驗提供了哪些渠道,同時描繪出新媒體時代下,符合使 用者與科技物之間「使用」與「情感」雙線互動的新理論性內涵。. 政 治 大 第五節 未來章節規劃 立. ‧ 國. 學. 根據前述邏輯, 本研究共分五章。 除第一章緒論之外, 第二章進行對過. ‧. 往文獻的回顧,首先明確以情感作為研究取徑的重要性;然後針對第一章末筆者 提出的好奇,即對於觸控式平面化介面來說,人本該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感受的. y. Nat. io. sit. 情感是否或如何能與這樣的操作方式匹配?將各方理論提取出主要觀點後,分類. n. al. er. 為「觸控的使用方式無法匹配情感」和「觸控媒介的使用可以產生匹配情感」的. i n U. v. 正反兩方進行論述和討論;最後依循已有文獻的理論脈絡,衍生出本研究具體的. Ch. engchi. 研究問題。第三章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與操作步驟。第四章對研究結果進行討 論,並依循研究問題,嘗試整理出當前使用者與觸控式媒介互動的情感交流新的 重要互動元素。第五章則總結本研究的結論,反思本研究的研究限制,並對未來 研究提出建議。綜上所述,整理本研究流程如下:. 12.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2) 第一階段. 說明研究目的與動機. 理論基礎. 整理國內外相關理論與文獻. 第二階段. 確定研究架構. 建立研究架構. 確定研究問題 操作性定義. 第三階段. 確定研究方法. 研究設計. 確定訪談問題. 立. 訪談資料分析. ‧ 國. 學. 第四階段. 政 治 大 訪談資料收集與分析程序. 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 ‧. 總結研究發現. Nat. 第五階段. sit. y. 研究限制. 結論與反思. n. er. io. al. 未來研究建議. Ch. engchi. i n U. v. 13.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在上一章中,筆者以 Plotnick(2017)《力量、平面化及觸感缺失:關於觸覺 和按鈕演化歷史的思考》這篇論文提出的現象為基礎,建構了使用者在與媒介物 互動時會在「使用」和「感受」兩方面產生並行結果的研究架構;同時結合當前 技術發展和研究趨勢,指出觸覺媒介研究被關注的普遍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並 強調情感在人與媒介物互動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以及當前大部分研究對情感面 向重視不足的事實。 結合社會現象,筆者發現當媒介的形式隨著科技發展不斷進化,但使用者對. 政 治 大. 於操作平面化介面仍有適應性不足的現象,尤其是在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個人的情. 立. 感經驗面向。由此,筆者在第一章末提出了好奇:媒介物的平面化轉變並未影響. ‧ 國. 學. 其使用性,但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本應獲得的感受性——即觸覺感受與情感經驗, 是否還能與未受損的使用性相匹配?換句話說,人在與觸控式媒介互動的過程中,. ‧. 使用與感受兩種結果是否能並駕齊驅呢?. y. Nat. sit. 針對這一好奇,在已有的文獻和研究中有許多不同學科、不同學者的理論都. n. al. er. io. 可以給出側重點各有不同的合理解讀。因此在本章中,筆者先在第一節整體性地. i n U. v. 再耙梳文獻來明確情感的定義和重要性,並對本研究將要研究的使用者經驗進行. Ch. engchi. 具體定義。再在第二、三節將各方理論提取出的主要觀點,分類為「無法獲得匹 配情感」和「可以產生匹配情感」兩派立場進行論述和討論。最後在第四節結合 第二、三節的觀點,提取出使用者與媒介物互動過程中會影響情感產生的相關元 素,並以此建構研究架構,提出具體的研究問題。. 14.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4) 第一節 情感與使用者經驗 在英文中,人們用 emotion 表逹「情緒」一詞,並常與「情感」通用,西方 心理學的著作也常把情緒和情感稱爲感情(affection)。然而中文裡的「情緒」和「情 感」是有一定區別的:情緒一般指的是短時間内與生理需要相聯繋的一種反應, 響如喜歡、氣憤、憂愁等情緒形式,較具有暫時性和明顯的外部表現;而情感是 人類社交需求和精神文化互相聯繋的一種穩定表現(朱柏穎, 2011)。 Preece & Rogers & Sharp(2006) (陳建雄譯,2009)通過定義指出,情緒(emotion) 、 心情(mood)、與情感(affection)之不同處為:情緒是因某人或某事而產生的. 政 治 大. 熱切的感覺(intense feelings),是人的精神狀態受到內部及外部環境影響時,所. 立. 產生的複雜心理及生理經歷。心情也是一種感覺,但程度比不上情緒強烈,而且. ‧ 國. 學. 情緒必須由人、事或物引起,而心情則不需要,也不需要任何連帶的刺激。總的 來說,情緒是情感的有意識體驗,具有特定的原因和對象。情感為被廣泛的定義. ‧. 為人們的情感經歷,並且可以以情緒以及心情作表達心理歷程和相關的認知狀態。. y. Nat. sit. 舉例來說,人所體驗到的憂慮不安而又莫名其妙的感覺是情感,由於某件事對某. n. al. er. io. 人發火則是情緒。每當個體不再注意引發情緒反應的事物時,情緒則轉變成心情;. i n U. v. 至於情感,則是概括所有感覺的通稱,涵蓋所謂的情緒與心情。. Ch. engchi. 情感對於人們而言是重要且具有價值的一種訊息來源,無論是進行導覽系統 或是接觸新技術,最終都會受到情感體驗的顯著影響,因此,瞭解使用者的情感, 將能夠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Sas & Zhang, 2010)。反之,情感也會影響使用經驗 與使用感受。有研究者就認為,人總是與周圍的事物不斷互動:與人(people)、 物(object)、環境(environments)、情況(situations)互動,而情感,或者情感 驅動的行為的作用,正是保障我們和整個世界,以及在其中發生的一切事物的和 諧關係(Desmet, 2010,p.3)。我們的情感讓我們平衡與周圍的一切的互動關係, 幫助建立或加強與那些有助於我們的幸福(積極情緒)的事物的關係,並影響、 削弱或終止與威脅我們幸福的事物(負面情緒)的關係。 15.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5) De Reivera(1986)以現象學來解釋個體情緒,指出情感就是關係的觀點。人 對事件或媒介物的情感,是因為我們會把物體或情境擬人化產生情感(it-me),當 我們對於事物感到憤怒時,物體或情境可能正在被擬人化,或是情緒正從人轉移 到事物上。總之,情感會發生都是有原因的,會因為受到特殊的關係動機、個體 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產生衡突或非習慣的事物而產生了特殊的主觀反應。 2017 年畢業季,蘋果公司 CEO 庫克(Tim Cook)受邀在麻省理工學院(MIT) 進行畢業典禮演講5時說:「我並不擔心人工智慧可以讓電腦像人類一樣思考。我 擔心的是人類會像電腦一樣思考,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或同情心,不考慮事情的後 果」。科技固然可以讓人類的思考、行為和決策判斷模式變得更快、更準確,但. 政 治 大. 是科技運算是理性,無感情的。如果人們不關注情感,不重視情感可能帶來的人. 立. 們生而為人的優勢,那麼就是小看了情感的影響力。. ‧ 國. 學. 傳統觀點認為,認知系統與情感系統的功能與操控的參數皆不相同,情感系 統進行判斷,且幫助人迅速確定環境中的事物什麼是危險或安全的,什麼是好的. ‧. 或壞的;認知系統則是用來詮釋和認識這個世界(Norman,2005/王鴻祥等譯,2011,. y. Nat. sit. 頁 22)。認知跟情緒兩者對立是一種普遍的看法,一般認為情緒是較為熱烈、具. n. al. er. io. 動物本能、以及非理性的成分;而認知則較為平淡、人性的、以及具有邏輯。這. i n U. v. 個對比的關係源自於長久以來的知識傳統都以理性與邏輯推理自豪。. Ch. engchi. 但是,Donald Norman(2005)在《情感@設計》一書中介紹了他的觀點(王鴻 祥等譯,2011,頁 34)。他認為大腦的運作具有不同的層次:自動化的預先設置 層,稱為本能層次(visceral level);控制日常行為的大腦運作部分,稱為行為層 次(behavioral level);大腦深思熟慮的部分,稱為反思層次(reflective level)。 這三種層次互相勾連,而情感與認知在三個層次中產生,無法分割。 Norma 以坐雲霄飛車、用利刀將切菜板上的食物切成方塊、及沉思一部嚴肅 的文學作品為例,認為這三種使用媒介物的方式以不同方式影響著我們。第一種 是最原始的,是對墜落、高速和高度產生的本能反應;第二種涉及有效使用好工. 5. 完整演講影片:http://news.mit.edu/2017/commencement-day-0609 16.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6) 具後所產生的愉悅,指的是熟練完成任務所產生的感受,來自於行為層次。但這 種行為上的愉悅不同於嚴肅的文學藝術作品提供的愉悅,因為後者來自反思層次, 需要進行研究和解釋(王鴻祥等譯,2011,頁 37)。. 立. 政 治 大. y. ‧. ‧ 國. 學. Nat. er. io. sit. 【圖 1】 三種層次的調節. 資料來源:Donald Norman,王鴻祥等譯,2011,頁 35。. n. al. Ch. engchi. i n U. v. 本能、行為與反思層次在人類整體機能裡,各自扮演不同重要角色,當大腦 處理資訊時,情感與認知是同時存在於三個層次,彼此相互作用。其中:本能層 次為情感程序的起點,透過感官對大腦輸入信號,來進行對外界事物的快速判斷, 並傳遞適當訊息給肌肉(運動系統)及警告大腦的其他部份;行為層次是控制日 常行為的大腦運作層次,也是大多數人類行為之所在。它的活動可經由反思層次 來增強或抑制,反過來說它也可以增強或抑制本能層次。但行為控制和感覺的輸 入沒有直接的通路,它只是監視、反省並設法使行為具有某種偏向;最後,反思 層次則是大腦思考的部份。在演化發展的最高層次,人類的大腦可以對其自身的 運作進行思索。這是反省並且有意識的一種思維,並學習關於世界的新概念然後 17.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7) 加以一般化的基礎。上述三種層次交互作用,每一層次都可以調節其它層次。當 活動由最低層次的本能發起時,稱為「由下而上」(bottom-up)行為;當活動由 最高的反思層次法器時稱為「由上而下」(top-down)行為。如【圖 1】所示,底 層與詮釋身體的感覺輸入有關聯,頂層與高階的思維過程有關聯。 無獨有偶,Norman 所提出的情緒是認知不可或缺的一部份(Norman,2005/ 王鴻祥等譯,2011,頁 17) 。這一點,也被稱為情緒哲學裡的情緒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s)或情緒認知論(cognitivism of emotions),是近年來英美的情緒 哲學學者相關研究的重心所在(de Sousa,2002;Solomon,2001,2004)。 在這其中,Solomon(2001,2004)的理論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分析體系,他認. 政 治 大. 為情緒具有評價性的判斷(evaluative judgments),主張情緒裡具有認知的判斷,. 立. 包括命題式的、 與非命題式的、甚至也可以是無意識的、基於肌肉運動感覺的,. ‧ 國. 學. 甚至連情緒的感覺本身也是一種判斷,因此情緒與認知的關係不能被簡單地用二 元論分離。所有我們做的、想的都和情緒有關,而且大部分處於無意識的情況之. ‧. 下。情緒能夠影響人類的理性認知與外在行為,例如:感知能力、決策執行、學. y. Nat. sit. 習及行動抉擇(Brave & Nass,2002;Hudlicka,2003)。情緒還能夠影響認知處理過. n. al. er. io. 程,有時甚至先於認知處理過程(Murphy & Zajonc,1993)。換句話說,情緒會改. i n U. v. 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指引我們做出適當行為的常規,引導我們趨利避害 (Norman,. Ch. engchi. 2005/王鴻祥等譯,2011,頁 17)。總之,認知和情感是互相影響的,一些情緒和 情感狀態可以由認知驅動,而情感也常常影響著認知(Norman,2005/王鴻祥等譯, 2011,頁 22)。 這也就是為什麼情感重要的原因:沒有情感,人的決策能力會減弱。其運作 的方式之一正是透過神經化學物質進入大腦某一特定區域來修正視覺、決策和行 為,這些神經化學物質改變了思維的參數(Norman,2005/王鴻祥等譯,2011,頁 21)。更直白地說就是,人對媒介物的情感會影響對該物件的判斷和使用,決定 著媒介物的使用效果。但正如第一章中筆者舉例和論證的,目前大多數人(無論 是科學家、設計師還是研究者),不是把情感經驗看得不重要,就是僅僅把它與 18.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8) 使用性混為一談。若具體落實到與本文關注的人機互動相關研究的議題中,則更 是近年來才逐漸開始著重情感方面的研究(周書暉、林佑全,2011)。 筆者針對使用者的情感經驗(emotional experience)在人機互動領域中的研究 進行整理,發現情感所扮演的角色正在逐年受到重視,情感、情緒在人機互動領 域中的重要性也隨之提升,並打開了人機互動新的研究取徑:傳統人機互動研究 只有關注產品介面功能和使用者效能,直到近期,才不斷開始有學者將情緒因素 納入使用者經驗考量層面,一改過去從認知觀點出發的評估方法,不再侷限於認 知、理性及邏輯,還要加入情緒和感知(Blythe & McCarthy,2006)。例如 Laarni(2004) 認為在人和科技物之間的互動關係中,情感扮演了一個極為重要角色。Norman. 政 治 大. (2005)表示傳統的電腦人機互動是探討使用性設計,乃是以認知科學為基礎;. 立. 他認為應該提倡超越傳統認知概念的情緒設計(emotional design),將其運用至設計. ‧ 國. 學. 和人機互動領域。. 在這其中,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MIT 科技和自我創新. ‧. 計畫(Initiative on Technology and Self)創辦人兼主任 Sherry Turkle,相當程度上. y. Nat. sit. 代表和引領了當前研究界對人與科技物互動關係中人的情感面向的關注(毛榮富,. n. al. er. io. 2017)。她在過去的 30 年裡一直从人的心理和感受层面研究人與技術的關係,. i n U. v. 探究人機互動中的社會心理維度。她認為,以電腦為例的科技物雖然是人類創造. Ch. engchi. 的一種無生命機器,但因為具有反應和互動的特質,刺激人們思考生命和無生命 的界線:我們會將客體當成另一個與我們對話的主體(Turkle, 2005, p. 17-29, p. 288)。 從早期的個人電腦到如今的機器人、人工智慧、社交網絡和行動裝置,她的研究 中心始終致力於研究和反思人與科技物之間不斷發展的聯繫,研究數位技術與人 類關係的共生關係6。她的著作《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7、《虛 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8、《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 6. 本段介紹來自 Turkle 的個人網站:https://sternspeakers.com/speakers/sherry-turkle/. 7. 原書《The Second Self : 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Turkle, S. (2005).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8. 原書《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Turkle, S. (2011).Simon and Schuster. 19. DOI:10.6814/NCCU201900022.

(29) 們害怕親密交流?》9構成三部曲,描述了技術對朋友,愛人,父母和孩子之間關 係的影響,以及新的我們如何理解隱私和社區,親密和孤獨的不穩定性。 按照 Turkle 的看法,以電腦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物是一種「激發感受的對象」 (evocative object),刺激人對自我進行探索。她的研究展示了技術進步不僅促進了 我們操作習慣上的改變,同時也影響著我們的思考方式。為進一步證實觀點,在 《激發感受的對象:物令我們想到的》10一書中,她就向讀者具體展現了「激發 感受的對象」(evocative object)的具體內涵。Turkle(2007)邀請各界學者、藝術家、 設計師、科學家撰寫自傳式的故事,請他們講述自己與某物之間的故事以及自己 對這個物件的個人情感和思考,目的是探索人們從日常物品中獲得的情感和思想. 政 治 大. 的聯繫。Turkle 希望透過這種自傳式的故事,描繪出人們與某物產生並持續發展. 立. 情感的原因以及這種情感關係能夠激發思考的程度。在這個研究中,Turkle 對於. ‧ 國. 學. 某物對人們生活的工具性力量不感興趣,而是關注某物作為生活中使用者的夥伴, 能夠帶來的思想和情感融合催化的程度(p.5)。該書中,共有 34 篇來自不同使. ‧. 用者的自傳式短文,它們被分類為六個部分,按照 Turkle 的架構,主要展現了她. y. Nat. sit. 認為會影響到人與物情感聯繫的六個面向的可能性因素,如設計和操作(Objects. n. al. er. io. of Design and Play),紀律和渴望(Objects of Discipline and Desire),哀悼和記憶. i n U. v. (Objects of Mourning and Memory)等。Turkle 請每位作者選擇一個主題,遵循某. Ch. engchi. 物所激發的情感與該主題的關聯進行書寫(p.7),如哀悼和記憶的部分包括 Glorianna Davenport 對被燒毀的房子和 Olivia Daste 對她祖母傳承給她的行李箱的 思考。本書的各種個案,從小提琴、芭蕾舞鞋,到筆記本電腦,再到傅柯的鐘擺, 各式各樣的物品分別透過講述者的自傳性故事展現了它所能帶來的與使用者之 間的情感連接。. 9. 10. 原書《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Turkle, S. (2017). Hachette UK. 筆者自譯,書名原文為《Evocative objects: Things we think with》Turkle, S. (Ed.). (2007). Cambridge, MA, US: MIT Press. 20. DOI:10.6814/NCCU201900022.

(30) 綜觀 Turkle 的理論著作,筆者認為她的理論非常契合地呼應著本研究所提出 的問題意識。在《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 中,Turkle 提出社群媒體已經將人與人之間的擴散性、交雜情感和理智複雜性的 社會性關係簡化成平面化、單調的社交關係,這便是筆者指出的,觸控式媒介可 能給使用者帶來的,情感的化約;再比如,Turkle 認為社群媒體精密的數據蒐集、 分析流程對使用者並不透明,這種自動運算本意是為了提供方便,但卻將人類及 其所處的世界轉變成一個黑箱。這也是筆者在第一章中所指出的可能,即當使用 者對觸控介面的運作缺乏了解,則進入到一種失去主動的境界,也喪失了情感體 驗的權利。因為在這個黑箱內,人的內在意向和心靈狀態被「技術地」當成不存. 政 治 大. 在,至少在它攸關重要之處(比如情感、情緒的複雜性)被當成不存在(Pasquale,. 立. 2015)。最終使用者對這個「黑箱」的無意識,使得人們逐漸喪失作為主體的一. ‧ 國. 學. 面,被使用形式所馴化。這些都可以與本研究所提出的現象進行對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以 Turkle 為代表的研究者努力提高聲量,關注情感面. ‧. 向的議題相對應的是,在人機互動研究廣泛的數量看來,採取不重視情感的態度. y. Nat. sit. 還是佔了大多數。傳統人機互動研究更關心人類行為於執行效率和生產能力的反. n. al. er. io. 應層面,忽略相關互動議題,其中包括情感經驗在內(Picard & Klein,2002;. i n U. v. Tractinsky & Zmiri,2006)。這也正是本研究的價值所在:現今的研究應該轉變觀 點走向關注情感的面向了。. Ch. engchi. 第二節 不匹配的身體本能:觸覺與情感. 正如第一章第一節末筆者引用的論述,對觸控式平面化介面的操作持憂慮情 緒的人認為,操作平面化介面的互動形式會讓使用者在兩個層面上缺乏「感覺 (feeling)」:一方面他們無法以他們看到或聽到的方式感受(觸摸)數位信息, 21. DOI:10.6814/NCCU201900022.

(31) 另一方面他們也無法「真實地」或以深度的感情與世界接觸(Plotnick,2017,p.1634) 。 這兩個層面感覺的缺乏,使得使用者無法在操作過程中獲得與操作行為相對應的 兩種感受——感官的和情感的。而在本研究中,感官和情感將主要聚焦於觸覺感 受和情緒認知。. 一、 觸覺:確認自我,感受世界. 根據《觸覺現實主義》(Garrington,2013,p.16)中的定義,觸覺:. 治 政 大 驗:觸摸(⼈類⽪膚、⽪下組織、臟器和相關神經末梢的主動的和被動 立 的體驗)、運動感覺(⾝體對⾃⾝運動的感覺)、本體感受(⾝體對⾃⾝ 「應該被理解為⼀個開放性的詞彙,⽤來指涉下列⼀種或多種體. ‧ 國. 學. 的空間位置的感覺)以及前庭感覺(依賴于內⽿的平衡感覺)等」。. ‧. 在人與周圍一切的互動過程中,人所感受到的意義是由感官所產生的(申富 英,2017)。更重要的是,人類正是透過各種感官體驗,來對自己的身體提出對. y. Nat. io. sit. 待方式,而感官也形塑出時代的觀察角度(吳裕勝,2009)。人的感官目前可分. n. al. er. 為視、聽、嗅、味、觸五類,不同器官也分別掌管不同的感官活動。在這其中,. i n U. 觸覺無處不在,而其感官經驗也最為精細與巧妙。. Ch. engchi. v. 關於人透過觸覺感受世界的研究歷史非常悠久,申富英(2017)曾經梳理過 西方文化脈絡下,觸覺在人與世界互動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論發展。最早可以追溯 到亞里斯多德,在《論靈魂》中,亞里斯多德對人類的感官劃分了等級,把觸覺 劃歸為「低級的、基本的(base)」感官,指其既和身體的本能衝動密切相關, 也是支撐其他感覺的基礎;而在另一方面,雖然他認為人的每種感覺都對應一個 感覺器官,但並未明確指出觸覺的感覺器官是什麼。之後在 1561 年,畫家 Floris 在其的畫作《觸摸》(Touch)中附注:「觸覺遍及人的身體,所以身體就是觸覺 器官」(Benthien,2002,p.188)。. 22. DOI:10.6814/NCCU201900022.

(32) 1921 年, J. Lionel Taylor 發揚了亞里斯多德關於觸覺是人類「基本的」感覺 的思想,認為觸覺可能是影響我們睡眠和醒來機制的感官。他不但賦予了觸覺以 最重要的意涵,同時還將觸覺與人類情感相連: 「通過我們皮膚神經末梢的觸覺, 我們去感覺,去愛,去恨」(Montagu,1978,p.1)。之後,Wyschogrod(1981) 深化了 Floris 的定義,認為「整個身體都是觸覺的場域,身體是人類存在感的基 礎」(Wyschogrod,1981,p.26)。至此,人的「存在感」概念出現在了關於觸覺 的討論中。 《感覺的自然史》(Ackerman,1991/路旦俊譯,2007)一書用嬰兒舉例,揭 示了觸覺在人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嬰兒從母體中分離,他們無意識地. 政 治 大. 揮動著的四肢是一種本能,這種行為表現出了他/她在母腹中的觸覺經驗被剝奪. 立. 的惶恐——這證明人類天生、本能地需要觸覺。伴隨著生命的成長,物質世界的. ‧ 國. 學. 種種屬性和樣態: 軟與硬、冷與熱、粗糙與細膩等等,都是需要從觸覺獲得的認 知,皮膚可以通過溫度感知時光的流逝,通過觸覺記憶感知空間之方位。因此,. ‧. 在生命成長過程中,個體借由觸覺,在其他感官的綜合作用下,建構起「自然世. y. Nat. sit. 界」的概念。同時,觸覺作為最古老,最急迫的一種感覺,還連接著我們的本能,. n. al. er. io. 是我們感受世界的依據。任何初次的觸摸或觸摸形式的改變(從輕柔的到疼痛的) ,. i n U. v. 都會給大腦送去一連串的反應。當我們有意識地觸摸某個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激. Ch. engchi. 活了觸覺受體複雜的網路系統,透過觸摸獲得的感覺不僅僅只是熱、冷、痛和壓 力,而是要複雜得多(Ackerman,1991/路旦俊譯,2007,頁 86-87)。 觸覺讓人感受世界的深度和輪廓,而除了認識世界、建構世界、感受世界, 觸覺還決定著人對自我的認識——感覺告訴我們,自己處於空間中的什麼位置, 肚子痛的時候是否要排便,我們的腿,手臂和頭在哪裡,我們是怎樣活動的,我 們每時每刻有怎樣的感受。這並不是我們的自我意識很精確,而是觸覺與我們的 本體感受器相連(Ackerman,1991/路旦俊譯,2007,頁 103-104)。而這也是上文 中提到過的,觸覺與人的「存在感」的聯繫。. 23. DOI:10.6814/NCCU201900022.

(33) 當代觸覺研究中把觸覺與人類的自我聯繫起來的論述也有不少。Sobchack (2004)將身體定義為「有生存感的(lived)」身體,強調「客觀的身體通常也 是人類主觀感知的具有生存感的『我的』身體,被用來同時也積極主動地去發掘 在這個世界的意義和這個世界本身的意義」(Sobchack,2004,p.60)。依循上文 身體是觸覺器官的這一理論脈絡,有存在感的身體是發掘在這個世界的意義和這 個世界本身的意義的基礎,那麼觸覺與自我的聯繫便不言而喻。這種聯繫不僅存 在於身體與自我的緊密關係中,還存在於身體的皮膚與外界的分界意義中:「通 過皮膚,世界與身體接觸,定義它們共同的邊界。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是相互觸摸: 在皮膚上世界與身體相會並且相互擁抱」(Garrington,2013,p.19)。. 政 治 大. Husserl 也在其《觀念Ⅱ》(Ideas Ⅱ)中述說「身體感」問題,認為觸覺在構. 立. 成身體本身時比視覺來得更根本,尤其在身體的某個部分觸、捏、抓、推、壓另. ‧ 國. 學. 一個身體部位時,例如左手握右手時,會讓我們明瞭身體感本身是如何構成的(龔 卓軍,2006)。龔卓軍分析指出,Husserl 的觀點認為,身體感或肉身感是透過雙. ‧. 重作用構成的,第一重可說是物理事實,第二重即是透過物質接觸後建立起的自. y. Nat. sit. 己的感覺。身體的第一重構成是它做為物理事實,可以像一般物理材料那樣具有. n. al. er. io. 客觀的空間延展性,也有一般物理材料的種種性質;其次,身體的第二重構成是. i n U. v. 這種「物質」還能對自己建立感覺,這種感覺在身體的表面和內部不斷發生(龔. Ch. engchi. 卓軍,2006,頁 37)。綜合上述幾位學者的觀點,身體既是自我的邊界,也是自 我與世界的連接,還是自我控制的組織,也是自我認知的客體——而這些,都離 不開觸覺的介導。. 二、觸覺與情感:產生及重要性. 由觸覺構成自我認知出發,現在我們可以與本研究關注的另一個重要概念— —人類的認知與情感領域做個連接了。在第一節中,Norman 的本能、行為與反 24. DOI:10.6814/NCCU201900022.

(34) 思三層次理論,介紹了情感如何在人與外界的互動中產生,以及不同心理層次所 能產生出的不同情感。現在,再次回到我們關心的問題——如果媒介形式變化了, 激發情感的基礎消失,按照「不匹配」派的說法,在互動過程中產生的情感勢必 無法與使用媒介物的客觀結果——也就是「使用性」——相等。這一派的觀點, 基於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的單元,生命感知的來源需要具有肉體的身體直接經歷 的過程。媒介物帶來的感官刺激,銘刻在感受性的身體深處,當媒介給身體的刺 激減弱,情感經驗就會無法匹配進化的媒介,雖然客觀上能夠達到使用結果的完 整,卻造成了情感體驗的缺失。 人與媒介物發生互動,人的身體在這時會在媒介物上寄託了使用者的一部分. 政 治 大. 感覺,也可以是情緒、情感、記憶、需求,甚至自我投射,這是來自最底層的本. 立. 能層次,是只要有「使用」這個動作發生就無可避免的。這時,如身體的觸覺等. ‧ 國. 學. 各種本能層次感受到了「使用」這一動作的發生,那麼人可以感受到從媒介物上 傳遞,或者說反射出的,第一層次時本能寄放的原始情感。以按按鈕為例,在觸. ‧. 碰式媒介出現之前,使用者面對的是實體化的,可以看到其運作方式的傳統媒介. y. Nat. sit. 物。當人們抱持著「我要開始按按鈕了」的心理,並把這份心理期待安放在了按. n. al. er. io. 鈕之上,這是人身體的本能,在潛意識層面發生的。隨後,在按按鈕的過程中,. i n U. v. 按鈕下陷,對手指的力量等物理現象,為人帶來觸覺等各方面的反饋,人們可以. Ch. engchi. 在按按鈕這個過程結束之後接收到這些反思,得到「我確實按了按鈕」的回饋, 可以稱為是一種互動,為使用者帶來了滿足了心理期待的「情感回饋」。但觸控 式螢幕的操作方式失去了操作對象物理形式(凹陷)力(阻礙和反作用力)的反 饋,甚至在介面上連「虛擬按鈕」的概念也消失,不僅觸覺,就連視覺(看到按 鈕)和聽覺(聽到按鈕被按下)上也無法還原「按按鈕」這一動作所帶來的經驗。 人與媒介物的互動沒有達到傳統的,使用者預期中的身體感受,本能層次的刺激 都沒能得到,更遑論更上層的感受層次。這時使用者對這個「按」的動作的情緒 感受就會有所缺失,從而影響到相應的情感。. 25. DOI:10.6814/NCCU201900022.

(35) 當今作為「資訊社會」,給人一種不斷趨向「去物質化」的感覺(黎子元, 2017)。所謂「去物質化」,意指那些被視為其物質性不再重要的「事物」,如 實物、材料、結構,變得不再被需要關注,被掩蓋在了數位科技帶給我們的繁榮 景象之下。「物」是傳統的,在數位科技普遍成熟之前,人們最為熟悉的具體而 實在的媒介。物質(matter)是組成東西的粗糙原料,構成材質的特性,讓它們能 經由我們的感官被覺知。物質性的媒介物具有重量、材質和外觀,即「可觸知 (tangibility)」。而觸覺性(the tactile)則不只是表面現象(比如粗糙感或光滑 感、刺突感和絲綢感),也是關於實在(substantial)的現象,比如緊密度和黏稠 性,延展性和可塑性,堅硬度和嚴謹度(Ingold,1993,p.152)。自古以來,人所. 政 治 大. 知的表達和儲存都是依賴物質的,也受限於這些物質的性質和所發展出的工具和. 立. 表達技術(謝清俊,1997)。但如今,太多的高科技產品從真正實體的操控裝置. ‧ 國. 學. 和產品,變成了安裝在電腦螢幕上,藉由平面化介面觸控來操作的裝置。數位化 的科技消除了真實互動時最大的樂趣之一:來自觸摸、感覺、移動實體物件的樂. ‧. 趣。實體操作的現實感——也就是以觸感為代表的感官經驗——都被不同程度地. sit. y. Nat. 削弱。. n. al. er. io. 但是與此同時,實體的感覺又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我們是有生命的動物,有. i n U. v. 身體、手臂和腳,腦中的一大部分都由身體感官佔去,不斷地探索著環境並與其. Ch. engchi. 互動(Norman,2005/王鴻祥等譯,2011,頁 106)。因此 Norman 認為,虛擬世界 是「認知的世界」,而實質的媒介物才牽涉到情感的世界。雖然電腦和軟體已經 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太過依賴螢幕上抽象的東西,會剝奪了情感上的 感受(Norman,2005/王鴻祥等譯,2011,頁 107),導致「情感」無法追上「使 用」的腳步,無法達到匹配。 在互相依賴理論中(interdependence theory),情感會受到支配權(Interpersonal disposition)、特殊的關係動機(Relationship-specific motives )以及社會規範(Social norms)所影響(Kelly, 1983; Holmes, 1981),而其中情感主要被特殊的關係動機所影 響。例如,雙方的承諾關係讓彼此產生了不同的情感,當對方忽視我時是感到失 26. DOI:10.6814/NCCU201900022.

(36) 望而非生氣的。「不匹配」派的觀點正是認為,失去了觸覺的感官刺激,不僅由 身體機能性產生的情感經驗減少了;同時,人所能感受到的與媒介物之間的連接 關係也減弱了,而這種關係的弱化,則會帶來使用者情感方面的不協調。. 第三節 匹配的進化:人與物的共同建構 在本節中,筆者整理了對平面化介面為代表的新媒介形式持樂觀態度的理論. 政 治 大 技的進步和發展的,情感的產生不僅僅是簡單地依賴身體本能。在展示這些觀點 立 脈絡,他們認為,由於各種因素的介入與幫助,人的身體是可以及時「匹配」科. 的過程中,為了與第一節更好的對應,這一派的論述我們同樣從觸覺開始談起。. ‧ 國. 學 ‧. 一、進步的科技:觸覺傳感. sit. y. Nat. io. er. 觸覺可以被理解為感官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觸控式介面的發展顯示出了技 術一直以來對觸感的關注,新的電腦科學也試圖在虛擬環境下模擬觸覺。與此同. al. n. v i n 時,關於觸覺感受的另一邊——即人的身體和本能感受,也不可避免的越來越多 Ch engchi U 被再次討論。Rheingold(1991)為代表的技術愛好者就認為,機器發展的趨勢不 可避免,而人體(body)也必將重構。這與王研、吳斯一(2011)的觀點不謀而 合,他們認為,隨著人類生存能力的增強,有限的身體力量和有限的接觸範圍嚴 重限制了人類觸覺資訊的傳達,在這樣傳達生命力量的需求下,觸覺傳感技術應 運而生,即時解決了這一限制。 觸覺傳感技術是在觸覺資訊跨時空傳達的需求中催生的,包括機械觸覺傳感 技術、影像觸覺傳感技術、數位觸覺傳感技術等面向。通過觸覺傳感技術,身體 經歷了觸覺的疏離、失落和複歸的過程(王研、吳斯一,2011)。由這個定義可 知,觸覺傳感技術緣起於工具的製造。姜振寰(1996)在《理性的狂歡: 技術革 27. DOI:10.6814/NCCU2019000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活用建築物本身擁有的磁場特性進行定位 ,因此可用來解決 上述問題。利用實驗型App取得智慧型手機地磁場感應器的數據,接著

第一課節:介紹成本會計和解釋成本概念及詞彙 第二課節:了解用於編製財務報表的不同成本分類

Keywords: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Media Richness Theory, User

智慧型手機是一種運算能力及功能比傳統手機更強的手機。 通常使用的作 業系統有: Symbian 、 Windows Mobile 、 iOS 、 Linux (含 Android 、 Maemo 和 WebOS) 、.. Palm

第二章是介紹 MEMS 加工製程,包括體型微加工、面型微加工、LIGA、微 放電加工(Micro-EDM)、積體電路相容製造技術 CMOS MEMS 製程等。製作微 加速度感測器。本研究是選用台積電 0.35μm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普及,造就許多業者不得不緊跟科技迅速 發展的腳步。以銀行業為例, 2014 年 4G 問世後,行動支付、電子商務 等相關活動益發白熱化。根據國際市場的研究機構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