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回觀:途經美學與教育學的盛放

第三節 研究取向的思索與展望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踐著以「生命的理解」作為教育的美學圖像,以及對人性有所關懷的教育行動。

最後,回到在教育學傳記研究課堂當中,曾經在許多傳記研究夥伴心裡種下種籽 萌芽的一句話:「教育學從其研究對象而論,本就具傳記性,教育的本質更是與 個體生命形塑相關聯。」(Schütze,1993:13)教育美學的行腳之途隨著自身生 命的形塑進程仍待持續開展,而本研究落筆至此,於我而言非僅止於一篇「論文」

的完成,它同時是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預備投身於教育領域的美學實踐行動之起 點。

第三節 研究取向的思索與展望

回首整個論文研究的過程,所面對的不僅是文本的理解分析詮釋與書寫,

以及文獻的閱讀理解與消化,遭逢文本的理解困境時,看到的更多是研究 者「我」對生命理解的有限性(王雅惠,2006:92)。

一、向生命謙卑學習的修行之路

作為教育學傳記研究的學習者,當進入到論文書寫的歷程中,面對文本的 解讀似乎總不免會對雅惠學姐所言的這段話有著深刻的共鳴,解讀文本的工作 似乎總是難以避免會遭逢困境,且認知到自身對生命理解的有限性。我認為這 一種在文本解讀的歷程中必然會覺察自身對生命理解的有限性,同時是在呈顯 著我們個體作為歷史中的存有即便具獨特性,卻也因此更需要藉由對他者生命 的理解拓展自我的世界觀,更謙卑地向他者與世界學習。

在長期修正文本解讀的反覆過程中,我便曾經擬喻自己有如手足伏地的「匍 匐」姿態。盡最大力氣捨身投入卻總是以慢速推進著對文本的解讀,這正也是映 照著我自身在書寫過程中經歷百般磨難,卻也期盼能夠更加貼近文本意義脈絡的 困頓行動意象。即是正因著此身匍匐而得以放低、放慢的視野與思考下,我得以 以更微觀的細膩視野一一深探文本的故事層底下,隨著敘說主體思緒流轉所建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的意義層內涵。並且,返身體察到過去在進行長篇文本解讀的學習過程中,太多 仰賴自身的直覺與敏感度,因此很可能粗糙地做出範括,缺乏逐步細緻的概念推 論。在論文書寫的歷程中,我乃是深刻體悟到,理解的過程除了是在於要先誠實 地面對與理解自己,降低無意識地對他者的範括與投射,以本身的開放之姿面向 他者與世界,更是需要以謙卑慈悲的心性,開展對他者樣貌全然接納的空間,以 不斷來回地自我省思與辨證,持續建立起對文本的解讀。並且,正如宸廷所提到 的,教育學傳記研究「涉及到想要對一個人/生命的了解」,人類存有在世界所 關聯的哲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知識背景應是具備的根本基礎,是能夠理解生命個 體所處社會脈絡背景的依準,同時磨練自己從不同的視角與知識涵養不斷拓展自 我的認識及對世界的理解。

如此一來,這種理解的修練不同樣是體現在人生相處,甚至是教育實踐之 道?我認為其可以說是與他者生命的相遇過程中,對人性關懷的根本尊重。據此,

於我而言,有別於 Matussewicz 將教育工作者比擬為「流浪者」(nomad),以置 於教育之途邁向更適當的存在之道;具禪學脈絡的「修行者」或說能夠更貼近我 個人書寫論文,以及對投身於生命世界及教育之路的樣態展望。隨著人類建構的 歷史性世界持續不斷運轉,我期許能持續以關懷生命本質的姿態,置身於自我修 練的實踐路途。

二、提出有限之外的美學想像

選擇以「美學」作為本研究的論文命題,甚將整個課堂作為美學文本進行解 讀,於我而言,是一段非常艱辛的吃力過程。就如同在緒論所言及的生命與學習 經驗,是長期缺乏美的體驗,此乃是「有限」之一。我必須先理解自身在教育學 傳記研究課堂所體察到,我稱之為「美」的感受究竟為何,方能展開理解他者與 該課堂的探究,並闡釋與勾勒出其意義價值。「有限」之二,即是在於初發的「美 感」未免太過內在抽象,從未涉獵相關美學知能的我,猶如在茫茫大海中撈針,

遑論還需進一步連結教育學傳記研究的範疇。在歷時一年多不斷閱讀美學相關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獻,並將之與親身的課堂體驗不斷思辨論證,我才終於建構起本論文的核心美學 命題,即生命本身乃是存有美學價值,並且等待在教育的陶養過程中開展。然而,

對於生命存有的美學價值應該如何理解,則成為「有限」之三。本研究雖採取存 在主義哲學,以及新德國人文主義的進路,但是事實上,西方的哲思論述在於邏 輯思辨的特性強烈,似乎總無法如實貼近生命本真的體驗;反觀,中國的美學可 以說是實為奠基對生命感發的思想基礎上,如宗白華先生所建構的「散步美學」

系統。誠如牟宗三先生所言:「中國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學問。由真實生命之覺 醒,向外開出建立事業與追求知之理解,向內滲透此等理想之真實本源,以使理 想真成其為理想,此是生命的學問之全體大用。」(牟宗三,2009)中國哲學乃 是為「生命的學問」,恰實地貼近著本論文所欲勾畫的生命之美。遺憾且慚愧之 事,即在於生長在東方文化與精神脈絡的我,反而對西方論述較熟悉,東方的哲 學內涵相當疏離。爬梳臺灣課程美學的相關研究,也多半是在於西方的思維論述。

且不提自身在教育過程中似乎在主流強權的論述與意識型態中異化了文化的價 值理解與認同,更在於難以一時在短時間內理解博大精神的中國生命學問,揉合 為本研究探究的學理根基。於此,乃是提出一種未來進行相關研究取向的建議與 展望,既然我們是由這個蘊涵強大生命精神的社會與文化脈絡中成長,則承擔並 開創出屬己的知識理論實為回歸本真之道,方能更如實地闡釋著課程的美學樣 貌。東方乃是不乏美學的相關論述,如朱光潛、宗白華、李澤厚、方東美、牟宗 三等皆是能夠提供參考的大家。

回首來看,上述「有限」之處,多半是我啟動本研究前即有所預備面臨的挑 戰。看到自身的有限,卻仍執意進入課程美學文本的解讀,似乎是在反其道而行,

實際上是我欲提出大膽的想像,並企圖加以實踐。我認為我們在這個強大的國家 社會或教育體系中,強烈地被主流論述與既定的意識型態所把持,要不即淪於甘 從異化,成為不用思考的機器,日復一日運轉著國家的大機器,要不即是悲觀地 批評痛斥,最後仍很有可能無濟於事。我們或許正是需要提出一個體察自身有限,

卻仍敢於想像,甚至最後加以實踐的美學計畫。在貧脊的曠野中,仍能夠照見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頓中萌發的綠芽,更是在於呈顯其能動的價值與意義性,那是一種希望的可能。

我認為人類即是在時間流變的開展中,存有著對未來積極的想望,不斷在無可窮 盡當中處於自我完成的循環陶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王慶節、陳嘉映(譯)(1993)。存在與時間(原作者:Martin Heidegger)。臺北 市:久大與桂冠公司。

王雅惠(2006)。覺醒與爭權的社會行動—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案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研 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305 頁)。臺北市:麗文。

毛崇杰(1987)。席勒的人本主義美學。長沙市:湖南人民。

安延明(1999)。狄爾泰的歷史解釋理論。臺北市:遠流。

牟宗三(2009)。生命的學問。臺北市:三民書局。

史作檉(1993)。哲學美學與生命的刻痕。臺北市:書鄉文化。

石朝穎(1998)。人類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美學的形上關懷。臺北市:水瓶世 紀。

朱光潛(1989)。朱光潛全集(第五卷)。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李幼蒸(譯)(1990)。哲學和自然之鏡(原作者 Richard Rorty)。臺北市:桂冠。

李克寰(2009)。海德格爾的人文關懷及教育心聲:兼論 Da-sein 之中文語意。師 大學報,54(1),53-67。

李忠錫(2006)。狄爾泰的「傳記」概念及其教育研究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超杰(譯)(2002)。對他人及其生命表現的理解。載於洪漢鼎(編譯),詮釋 學經典文選(上)(93-109 頁)。臺北市:桂冠。

李曉林(2005)。審美主義:從尼采到福科。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雅婷(2004)。課程美學探究取向之理論基礎探析。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與 教學新論(29-64 頁)。臺北市:心理。

吳康寧(譯)(1994)。非學校化社會(原作者:Ivan Illich)。臺北市:桂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沈清松(1993)。真理與方法導讀。載於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第一卷)(原 作者 Hans-Georg Gadamer)(ix-xvi 頁)。臺北市:時報文化。

沈奕君、倪鳴香(2015 年 7 月)。生命的編織—與教育學傳記研究的邂逅。陳建 文、王艷玲(主持人),教育敘事與教育傳記。第四屆海峽兩岸「生命敘事 與心理傳記學」學術研討會,中國雲南師範大學。

吳仁俊(2010)。技術理性教育的困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 北市。

林靜如(2008)。生命的斷裂與轉化:一位癌症病人之敘說及其陶養意涵之探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孟祥森(譯)(1969)。愛的藝術(原作者:Erich Fromm)。臺北市:志文。

洪漢鼎(譯)(1993)。真理與方法(第一卷)(原作者 Hans-Georg Gadamer)。臺 北市:時報文化。

洪漢鼎(譯)(2002)。詮釋學的起源。載於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上)

(73-91 頁)。臺北市:桂冠。

周淑卿(2011)。學習歷程中美感經驗的性質—藝術與科學課堂的探究。課程與

周淑卿(2011)。學習歷程中美感經驗的性質—藝術與科學課堂的探究。課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