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七節 研究品質

以下茲說明本行動方案之研究倫理,以及確保研究信賴度之指標與 技術。

壹、遵守研究倫理

鈕文英(2013b)整理文獻,認為知情同意包括知識、自主、能力和 理解四項基本要素,強調研究參與者要有充分的「知識」且認為已被告 知,而同意更必須是由有「能力」的人,在「自主」的情況下所提供。

此外,同意函應以研究參與者能「理解」的形式與內容呈現。

研究者遵循知情同意的倫理原則,於實施研究前向學生及其家長詳 細說明本研究內容,為了讓研究參與者明白自己的權益,以及研究後的 結果,並能從中受惠,也請家長簽署書面同意書(請參閱附錄十ㄧ),同 意研究者於研究過程中蒐集及分析相關資料。為了保護個人隱私,包括 訪談、上課觀察及非干擾性測量資料,皆以化名和保密的方式呈現,無 論在任何的情況下絕不會暴露參與人員的真實身份,避免使其受到傷害。

63

貳、確保研究信賴度

Lincoln 和 Guba(1985)運用「信賴度」一詞來表示研究品質,指的 是研究值得讀者所能信賴的程度。鈕文英(2013b)綜合文獻,認為質性 與量化研究品質之指標有所不同,前者的研究者期待獲得多元而新奇的 觀點,故可藉由可信性(credibility)、遷移性(transferability)、可靠性

(dependability)與可驗證性(confirmability)四項指標及其技術進行檢 視,研究者為增進本研究信賴度所採取之指標與技術茲分述如下:

一、可信性

研究者自 2013 年 8 月起開始著手研究,蒐集國小特教巡迴輔導教學 所存在的問題和成因、故事結構教學與平板電腦等相關文獻資料,以及 分析數位故事創作應用程式輔助教學的可行性。

接著,於 2014 年 2 月起至 5 月進行 3 個月的行動方案,每周一至兩 次各 40 分鐘的教學,平均ㄧ周有 1~2 節課,總共會觀察 880 分鐘,以達 長期投入與持續觀察之原則,期間也會針對遭遇的困難不斷省思並調整 行動方案,直至解決實務問題,達到預期的成效指標為止。此外,針對 訪談所蒐集而來的資料,於作成紀錄後再經研究參與者進行檢核(請參 閱附錄十二),以確認資料的正確性。

在三角驗證部分則採取不同方法與不同資料來源兩種類型,不同方 法包括訪談、上課觀察、非干擾性測量和測驗工具來查證所蒐集到的資 料;而不同資料來源是指不同蒐集資料的時間(例如:教學初、中、後 期)來查證同一個現象。所進行的驗證是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進行相互 比對,並記錄於「三角驗證紀錄表」(請參閱附錄十三),以確認資料的 真實性。

藉由研究參與教師小寧與小卿老師兩人擔任同儕檢核(peer

64

examination),於方案發展與實施期間,進行三次的同儕檢核,針對故事 體文章的篩選、故事結構測驗的編製、教學活動的設計,以及故事作品 評分的演練等內容進行檢核與討論,並以「同儕檢核紀錄表」(請參閱附 錄十四)來記錄,而同儕所提供的想法便是研究者修正方案的建議。

最後,研究歷程中所蒐集的訪談、上課觀察、非干擾性測量資料及 測驗工具,足以豐富的描述本研究情境,便於研究者參照以充份的多元 詮釋。

二、遷移性

由於行動研究的結果不強調跨時空的推論,因此本研究透過立意取 樣選擇研究參與者,針對巡迴輔導獨特的班級經營模式進行一對ㄧ個別 化教學實驗,故研究結果只能作暫時性的運用。研究者厚實的極力描述 整個研究情境脈絡,充分描述研究參與者的經驗與感受,使讀者自行決 定遷移。

三、可靠性

研究者進行研究時,極力掌握研究設計與方法的原則,並於實施階 段不斷的向指導教授請益,進而予以修正、調整研究的適當性。

四、可驗證性

研究者以客觀的立場,確實的蒐集研究資料,避免主觀偏見或個人 情緒等自我想法,以求和研究參與者所表達的一致。

除了上述長期投入、持續觀察、三角驗證、同儕檢核、立意取樣、

厚實描述等技術之外,研究者也透過省思來確保可信性、遷移性、可靠 性和可驗證性。本研究之省思合併記錄於「行動方案發展和實施過程省 思紀錄表」之中。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