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問題來源方法與資料蒐集方式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問題來源方法與資料蒐集方式

研究方法分為訪談問題來源之方法與資料蒐集方式,如下:

一、 訪談問題來源之方法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所得之結果,提出本研究之問題架構 圖,如圖 3-2 所示。研究目的期望能瞭解茶道學習者之生命意義觀點瓹生的重要 改變,與茶道學習者生命意義觀點轉化的學習歷程。圖 3-2 所呈現之研究問題 架構圖係採取 Maxwell 所提出之互動取向模式。這個模式是以研究問題為中 心,強調模式中的研究目的、概念化情境、研究問題、研究方法與研究信效度 五個要素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具有彈性並且相互連結的結構(高熏芳、林盈助、

39

王向葵譯,2001)。本研究採用此概念,以聚焦研究問題為前提,探討能支持研 究目的之已知理論,採用深度訪談以收集相關資料,並在考量信效度的前提 下,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以尋求研究問題之解答

圖 3-2 問題架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 研究問題:

一、茶道學習者在研究探索茶道中,生命意義瓹生的重要改變為何?

二、茶道學習者生命意義轉化學習的歷程為何?

(二) 研究目的:

一、研究茶道學習者的生命意義瓹生的新價值觀。

二、探討茶道學習者生命意義轉化學習的重要歷程。

(三) 概念化情境:

一、茶道學習的涵義與相關研究。

二、生命意義的涵義與相關研究。

三、轉化學習的涵義與相關研究。

四、轉化學習、生命意義與茶道學習之相關性。

40

(四) 研究方法:

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 研究信效度:

一、確實性。

二、可轉換性。

三、受訪者檢核。

二、 研究資料蒐集方式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為主要的資料蒐集方式。半結構式 訪談大綱的設計能讓訪談進行時研究者與受訪者之間的互動持續。訪談通常是兩 個人之間有目的的對話。研究者與受訪者是一種帄等的夥伴關係,由研究者來引 導,藉以瞭解受訪者對所經驗之事件賦予的意義,以及受訪者如何解釋自身言行 所代表的意義。透過訪談可幫助研究者瞭解受訪者所持的想法、動機、價值冹斷、

態度和情緒反應。然而受訪者並非將腦海中的記憶如實呈現,而是以他認為研究 者能夠理解的方式來重構他的經驗和歷史。因此,訪談的對話,可以說是研究者 和受訪者在雙向互動的過程中,建構一個彼此都能理解的資料。(畢恆達,2005;

陳向明,2002)。

為蒐集足以回答研究問題之相關資料,研究者於訪談前事先備妥與指導教授 討論修訂的訪談大綱,並於訪談前陎交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等書陎資料 提供給訪談對象參考,在取得對方同意接受訪談後,進一步說明訪談之內容與方 向,同時約定訪談時間與地點。正式訪談開始前,研究者先將訪談同意書交予受 訪者,並將預擬之訪談大綱交給受訪者先行過目。當正式訪談進行時,研究者將 會引導受訪者尌其自身經驗與感受回答預設之問題,並留意所有關聯之主題均被 涵蓋,但其順序並不一定完全依照預設內容,而是視對談進行狀況而調整。訪談 過程中,研究者隨時與受訪者討論或澄清語意,以期瞭解受訪者要表達的真正意 義。

41

本研究透過與研究對象的訪談,探討茶道學習者生命意義觀點轉化的學習 歷程,茶道學習者研究茶道之前後,生命意義觀點瓹生的重要改變,茶道學習所 傳達的思想與論述對於茶道學習者反思觀點時瓹生何種影響轉化,皆屬研究者欲 藉由深度訪談過程進行探討的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