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7

第參章、研究方法

為了解非典型雇用新聞工作者真實的勞動條件與狀況,並且與體制內正職新 聞工作者相互對照,以及從媒體組織中勞資雙方不同的立場探討彈性雇用制度的 帶來的影響與利弊,本章第一節陳述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作為資料 蒐集的主要方式,透過受訪者自述,對照相關的統計或研究資料,突顯出非典型 新聞工作者的勞動狀況。第二節則說明研究問題與對象,說明訪談對象的選擇,

並列出訪談對象;最後一節則介紹訪談大綱的設計。

第一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與作為研究方法。深度訪談是 質化研究經常使用的資料蒐集方法之一,由其中一方(通常是訪談者)設定談話 方向並主動引導,透過雙方之間有目的性的談話,使另一方針對相關特定主題回 答,研究者能夠透過訪談得知受訪者對問題提供的資料或看法。在溝通與問答的 過程中訪談與受訪者交換意見,並建構兩者都能理解的資訊與意義,因此訪談的 參與者雙方更像是意義建構,而非只是從既存的經驗印象中被動回答,而訪談的 目的就是從受訪者的談話中獲得的詮釋(畢恆達,1996:27-45;Warren, 2002;

Babbie, 2004/陳文俊譯,2005)。

正因本研究係以勞動者的觀點檢視新聞媒體界的非典型彈性雇用,深度訪談 的研究方法讓受訪者能夠在訪談者有方向性的引導下對事件敘述與描繪自身經 驗與感受,有利於蒐集特定的個人的經驗資料,並加以歸納分析。Newcomb(1991)

也指出訪談法的優點在於能夠將主題增廣,納入多重觀點,因為研究者能夠從受 訪者的回答中發現新的觀點與問題,進一步追問能夠得到更具體、更細微的回 應。

第二節、研究問題與對象

(一). 研究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8

在資本主義市場中,勞工將勞動力作為商品,向資本家兜售,勞資雙方依循 這樣的邏輯互動。然而彈性、短期的雇用型態愈漸普及,甚至取代了正職工作,

不論是對於勞動者本身的勞動條件、生產過程中的勞資關係都產生極大的變化。

新聞媒體做為文化產業的一種類型,依循著獨特的產製邏輯,同樣具有其他文化 產業高不確定性、再製成本低、半公共財等特質(Miège, 1987)。而新聞工作者 作為媒體市場的知識勞工,兼具藍領勞工與白領專業人士的特質。實際站在第一 線參與新聞內容產製,終日面臨長官指派、消息來源斡旋與截稿時間壓力,是以 勞力換取薪資的工人;另一方面新聞工作者「署名報導」的特點,使得他們能夠 透過作品累積聲譽,近似於專業白領階級,與工廠生產線上的藍領勞工大不相同

(張文強,2002;劉昌德,2002;林富美,2006;劉昌德,2008)。

目前關於短期彈性或非典型雇用的學術研究集中於管理或人力資源、勞動法 制的討論,相較之下從勞動的觀點來檢視的研究較少。以台灣博碩士論文為例,

以關鍵字「彈性勞動」、「非典型雇用」或「彈性雇用」於論文名稱、關鍵詞與摘 要三個欄位中搜尋2,檢索結果共51筆資料,其中24則管理或人力資源的角度來 探討,從勞動觀點來檢視的論文有12則,其他則由社會、社工、法制或公共行政 方面討論。從勞動觀點檢視的論文中,與媒體產業相關的有3則,分別是林宜嫈

(2010)與林昶宏(2010)分析網路營利部落客的勞動型態與發展,以及林彥行

(2005)討論台灣遊戲產業的勞動控制,而關於媒體工作者則無相關討論。

特別是新聞傳播媒體工作者具有上述的勞動特殊性,加上近來台灣的自由新 聞工作者與獨立媒體人越來越受矚目,在學術上也討論不多。因此本研究擬以非 典型雇用的新聞工作者作為研究對象,了解台灣短期雇用新聞工作者的薪資待遇、

福利與升遷等工作條件以及特質,再透過比較體制內與體制外新聞工作者的各種 勞動條件來呈現非典型雇用新聞工作者的優勢與劣勢。從資方的角度來看,如何 透過短期雇用模式的彈性自主來從獲利?而勞方而言,短期雇用模式有何利弊?

2檢索策略:"彈性勞動".ti,kw,ab or "非典型雇用".ti,kw,ab or "彈性雇用".ti,kw,ab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9

除此之外,媒體組織的管理階層在這樣的雇用關係中扮演的角色為何,是與勞方 站在同一陣線,抑或是資方的代理人?期望透過本研究的分析探討,能夠讓為數 日益增加的獨立、約聘或派遣新聞工作者作為參考,為自身爭取到更好的勞動環 境與條件,勞資關係得以平衡發展。

匯整以上所述,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1. 台灣非典型新聞工作者的類型有哪些?其工作時間(量)、收入、福利 保障、以及工作持續性等勞動條件與一般新聞工作者有何異同?

2. 媒體組織的資方何以使用非典型雇用人力?非典型雇用人力的配置如 何?採用非典型雇用型態如何影響企業績效?在非典型雇用型態中,派 遣公司扮演何種角色?勞動者、要派公司與派遣公司之間的關係為何?

作為資方代理人的管理階層,管理典型與非典型雇用人員有何異同?

3. 非典型雇用新聞工作者與公民記者的工作滿意度與職業認同如何?面 對資方對於非典型勞動的管理與無償引用機制,而新聞工作者與公民記 者又如何配合或抵抗?

(二).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以新聞組織中的非典型雇用勞動者為主,輔以新聞組織中 的管理階層作為對照。在現今電子設備發達、個人媒體盛行的時代中,若僅依職 業身分來區別是否為新聞工作者或記者則顯得過於狹隘。劉靜怡(2009)爬梳美 國對於記者特權的判決實例得知,從事報導的「目的」與實質「活動」相較於將 新聞工作者與記者侷限於傳統媒體組織中的雇員,而更具重要性,因此主張依據 採取「功能取向」(functional approach)的方式,有條件地將部落客和公民記者 視為新聞工作者。本研究亦採取相同立場,將不隸屬於任何新聞機構的公民記者 或獨立記者視為新聞報導者,探討其勞動條件與工作認同。除此之外,本研究亦 嘗試納入媒體組織資方與管理階層的觀點,讓討論更加完備。

關於非典型雇用新聞工作者的範疇,依據台灣官方統計數據中,非典型雇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0

主要包括與單一業者訂立臨時勞動契約的「部分工時」、「臨時或派遣」等兩大類,

在台灣新聞媒體當中,分別是以「工讀生」、以及「派遣/約聘人員」兩種工作者為 主。除此之外,尚包括法律上並非勞動契約關係的工作者群體。第一種是如同簡 建忠等(2007)所增列的「自我聘雇者」、一般所謂的或「SOHO族」,也就是在新 聞產業中的「自由新聞工作者」,這些工作者所服務的媒體通常不只一個,在法律 上屬於勞務提供者,跟業者之間簽訂的屬於民法規範內的承攬契約。

第二種是因應台灣新聞產業當前的狀況,尋求比主流媒體更即時、更在地或 更深入的觀點,獨立或公民新聞中在媒體產業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這些以稿計 酬或甚至無償提供勞務的獨立記者與公民記者,他們跟新聞媒體不但沒有簽訂勞 動契約、大部分甚至也沒有提供勞務的承攬關係,而是以一種更為「偶發」、不計 酬勞甚至自願無償的新聞勞動供給者。前者多半是專職的自由新聞工作者,而後 者則多半是兼職的志願新聞工作者,他們在新聞產業的產製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都愈來愈難以忽視,因此也列為研究對象的範疇之內。本研究依新聞工作者雇用 型態予以分類,其關係如下表所示。

不過必須注意的是,這四類研究範疇內的非典型新聞工作者,因為彈性雇用 包括時空與功能的彈性,即媒體組織可能與這些工作者改變或訂立不同契約,因 此在研究進行期間內,新聞工作者可能在不同時間、甚至是同時間,具有兩種以 上的身分。

此為了使研究能順利進行,訪談對象的選擇上採用滾雪球抽樣法(Snowball sampling)。

滾雪球抽樣是非概率抽樣(non-probability sampling)的基本方法之一,透過少 量樣本單位以獲取更多樣本單位的資訊。Babbie指出,當特定母體成員不易尋找 或難以親近時,透過已知的人去蒐集資料,請他們介紹或聯繫週遭的人或適合接 受訪問的案主,這樣產生的樣本雖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不過卻具探索性目的

(2004/陳文俊譯,2005)。

本研究已於 2011 年 12 月至 2013 年 4 月之間親自訪談方式訪問 2 名獨立承 攬記者、2 名公民記者、7 名曾任或現任派遣新聞媒體工作者、4 名曾任或現任 約聘新聞媒體工作者、3 名曾任或現任自由新聞工作者(其中 1 名曾任約聘新聞 工作者,與前一類型重複)、1 名無契約新聞媒體工作者以及 1 名媒體主管。每 一次訪談時間約 1 至 3 小時不等,受訪者的訪談內容都全程錄音並製作逐字記錄。

10:00-11:09

2012/4/11 12:40-14:00

政大傳播 學院大廳

咖啡廳

大暴龍 5 年 Peopo 公民記者 公民記者 2012/3/15 10:00-11:38

板橋圖書 館 陳香蘭 25 年 新頭殼 獨立承攬 大愛台節

目部企劃

2012/3/26 20:00-22:09

咖啡廳

好奇寶寶 5 年 Peopo 新頭殼

公民記者 公民記者 2012/4/5 11:30-13:40

好奇寶寶 家中 受訪者 A 4 年 公視 承攬 無契約 2012/8/6

16:00-18:00

公廣 B 棟

受訪者 B 1.5 年 公視 派遣 派遣 2012/8/16 16:00-17:00

公廣 B 棟

受訪者 C 8 年 公視 派遣 派遣 2012/8/16 17:00-18:00

2012/11/16 16:00-16:40

公廣 B 棟

受訪者 D 11 年 公視 派遣 派遣 2012/10/5 公廣 B 棟

3本論文部分結果採用自國科會研究計畫「非典型新聞勞動:台灣與中國非典型雇用新聞工作者

之勞動過程與工作條件」資料,研究者為該研究團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