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的轉變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的轉變

一、整個研究歷程的轉變

(一)研究前期─摸索、嘗試與緊張、擔心

在準備時期,研究者第一次將「合作學習」使用於弱勢學生在數學科的學習 與並試圖提升弱勢學生在班上和同學之間的互動,是故柳丁班的師生以及擔任觀 察員的李老師對合作學習而言,一切是陌生的。在此時期,研究者找出關於合作 學習的研究論文與相關的研究報告、資料,並和學生、觀察員觀看關於合作學習 教學的錄影帶,以藉此建立學生和觀察員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並且,在研究前期 有關於合作學習的準備工作,例如:學生的異質分組、小組的組名的命名、小組 中擔任的角色與個人績效的說明、弱勢學生座位的安排、合作技巧的暖身活動等 都是由研究者主導,而觀察員從旁記錄整格研究活動的進行與其客觀的觀點,提 供修正教學活動進行時依據。

在此時期,研究者也擔心班級學生的上課秩序,是否能在研究者可控制範圍 之內,以免影響上課學習的成效。例如:第一次實施合作學習教學,真擔心學生 討論時鬧哄哄的,而影響到別組甚至別班?他們(學生)會討論嗎?各組弱勢學 生參與討論的情形如何?小組組員面對弱勢學生的態度為何,是協助?排斥?弱

勢學生能否幫助各小組爭取榮譽?可能只有高能力的人在寫,而其他人在旁邊 看、抄寫答案(T札20051031)。另一方面,研究者也擔心自己的教學技巧,無 法妥善將合作學習的精神落實於教學當中,提升班級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而改善 弱勢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社會技巧,例如20051128在引導學生「小數乘法」單元 中的進、退位的概念時,

研究者為了說明小數的乘法進、退位的問題,花了許多的 時間,但實施的效果和預期的目標差距太大,此點頗讓研究者 深感挫敗,於是個人在心理產生一些對自己能力上的質疑!可 能是求好心切,恨鐵不成鋼吧,給自己帶來這樣的缺乏信心;

另一方面,可能是在研究者本身專業自主不足的情形之下,對 於合作學習的實施成效期望過高,雖然急於讓弱勢學生瞭解小 數乘法中的進、退位問題,在研究者不夠嫺熟的引導技巧之 下,不知道該怎樣引導才能讓弱勢學生瞭解進、退位問題。(T 札20051128)

研究者除了對自信心不足以外,研究者也深深感覺有著一股存在並且累積在 內心裡的壓力

實施合作學習真的好辛苦,每一次都是戰戰兢兢的因為事 先相關工作的準備,讓研究者覺得當一個導師,真的必須是一 位三頭六臂的怪物,因為要做的事還真多(例如:政策法令的 宣導、收取相關的費用、配合學校行政的要求………),而且 每天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例如:輔導學生、處理偶發的問題、

作業習作的批閱、聯絡簿的簽閱……)。所以,班級級務的繁 雜,學生的問題既多且雜,行政的要求與規定又必須配合,這 些增加導師工作壓力的不利因素,都曾令我覺得雖然想給予班

級學生一個有效且合適的學習方式,想到那些不利因素的時候 不免讓我產生卻步和負擔,有時候想想:「何必那麼的辛苦呢?

你可以很輕鬆的做啊?幹麼這樣累自己?」。(T札20051110)

但是,當班級學生的分組座位調整好之後,我知道現在已 不是後悔兩字可以一筆帶過的了。於是我找了李老師當我的觀 察員,我告訴我自己硬著頭皮也要做下去,雖然心裡一直覺得 壓力的存在,雖然觀察員與班級學生對合作學習也是陌生的,

但在參與柳丁班合作學習的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相信會慢慢 的有所進步,畢竟之前的教學是依照舊課程與自己的習慣,而 今後,在面對九年一貫的課程時,經由實施合作學習的教學策 略,研究者所做的,已無法再依照習慣做事了,所以,雖然內 心覺得沈重,對於未來也有許許多多的不確定性,但事在人 為。(T札20051125)

在這個時期,研究者對於如何使用合作學習感到忐忑不安之外,觀察員亦有 相同的感受

……其實我自己也和你一樣,不知道如何正式進入你的研究現 場,因為對柳丁班的學生我是陌生的,雖然對於你研究主題當 中的幾位弱勢學生曾接觸過,不過還是無法真正了解他們。幸 好,實施合作學習之前,參加你們班的畢業旅行,在畢旅那三 天當中,因為不是在上課,所以學生完全卸下心防,陶醉在畢 旅的愉快氣氛當中,讓我有更加了解他們的機會,……至於合 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因為一直都是擔任特教巡迴輔導教師,無 緣接觸與實施這樣的教學策略,……所以擔任你研究當中的觀

察員對於我而言,確實是一種壓力,但我也想嘗試接觸,看看 別人的教學方式與策略,能否提供一些自己學習的空間。(訪 李20060511)

我誠實的告訴觀察員,我也是第一次實施這樣的教學策 略,一切都還在摸索中,……研究者希望透過她客觀的觀察學 生,同時與研究者針對教學實施的互動中,共同尋找出一個適 合柳丁班的執行策略,儘量給予我意見;期望經由與觀察員之 間的合作,共同為這樣的行動努力。很感謝李老師的認同與參 與,在研究者與她皆認為「教學相長」共同合作的研究之下,

雖然一切尚未完全進入狀況,但在她客觀的觀察與「旁觀者清」

的優勢之下所提供的意見,相信會達成共識,找出適合柳丁班 數學科學習的合作學習。(T札20051125)

因此,在研究者與觀察員對彼此的期望與鼓勵下,開始進行研究前期,正式應用 合作學習於數學科教學對於弱勢學生學習態度與社會技巧的影響。

第一次嘗試使用合作學習的數學課中,研究者因為對於新的教學策略不甚熟 悉,似乎顯得非常緊張與無措,在引導各小組討論時一直無法凝聚各組討論問題 的核心而達成小組共識,且研究者過於專注各小組弱勢學生的表現,以至於無法 真實呈現小組活動情形,例如:弱勢學生與非弱勢學生之間的互動、非弱勢學生 如何指導組內弱勢學生參與討論。(T札20061227)

在研究前期,研究者與觀察教師以落實合作學習的五個基本要素:積極的正 向依賴、個人的績效、面對面的互動、社會技能、團體歷程為研究重點,因此研 究者與觀察員在討論後,調整了小組個人總分算法和數學日記,藉以落實個人績 效責任與團體歷程兩項基本要素。在落實積極的正向依賴關係上,研究者在教學 活動中,盡量給予小組弱勢學生發表的機會,以建立小組資源的互賴與共享,並

利用口語上的指導與獎勵作用的激勵,逐漸讓每一位組員瞭解小組是一生命共同 體。

小組內弱勢學生與組員面對面的互動上,是研究者最為重視的部份,小組討 論在此時期因為是起步階段,所以研究者花很多時間在組間巡視與討論指導(參 考附錄六),尤其是在小組組員合作技巧的指導,以使小組能共同合作解題,並 能學習欣賞、尊重別人,以增進小組彼此的情感。在團體歷程的部份,則是不忘 每堂課後進行小組評估—填寫數學日記,讓小組組員共同檢視一週以來小組討論 活動的優、缺點,以改進討論活動的運作,建立小組共同的目標。另外,在佈題 上,則是由研究者編寫簡案與觀察員研討、溝通後,實施在教學上。

在研究前期共18堂課當中,研究者不斷嘗試各種方法,以落實合作學習的五 個基本要素,而這些方法帶給研究者的,除了與學生漸漸進入合作學習的狀況 外,卻也帶來研究者更多的緊張與壓力

不知道這樣做是不是符合合作學習教學的精神?這樣的 研究方式是否為另一種對班上弱勢學生的一種標籤做用?對 於非弱勢學生這樣的研究是否會引起他們的排斥?對家長的 反應?對學校行政立場的考量呢?深怕表現不好會使得研究 的結論無法如預期般的順利,甚至造成學習上的反效果,帶來 研究者許多的顧慮,於是課堂上的研究者總是戰戰兢兢的,深 怕有所失誤;其餘備課時間,研究者亦一直構思,要怎樣才能 讓教學活動進行的更加盡善盡美,導致研究者的壓力很大。(T 札20051205)

因為執著而欲嘗試各種不同的方式,「只要能增加合作學習的教學成效」這 樣的構思,花去研究者許多的準備時間;在教室裡,研究者除了一般的學科之外 亦必須教學之外,還要教導小組學生的合作技巧、提升小組討論活動的品質、指

導弱勢學生的報告方式,避免班級學生對於弱勢學生表現的不良反應,引導全班 討論的問答以及課後小組數學日記的填寫,這些都讓研究者在學校教學時,有如 在前線作戰一般,心理的緊張和時間上的緊湊,連休息一下都深深覺得是在浪 費!

時間不夠用,真的不夠!小組討論需很多的時間,與事先 預估的教學流程表上的時間規劃完全無法掌握,只要其中一組 的討論時間,無法順利在可掌握的時間內達成,成績的計算就 無法在當節課內完成,數學習作的檢討必須利用彈性時間進 行。(T札20051129)

這樣的情形在研究前期中,似乎有些惡性循環,因為造成教學進度的落後,

接著為了趕上進度,教學品質總覺得是趕鴨子上架!最後,各小組學生評量成績 退步,引起許多家長的關切,家長透過聯絡簿或電話,十分關心學生的在校表現:

接著為了趕上進度,教學品質總覺得是趕鴨子上架!最後,各小組學生評量成績 退步,引起許多家長的關切,家長透過聯絡簿或電話,十分關心學生的在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