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四節 研究實施

本研究為了累積行動研究的經驗,因此於正式研究前實施了前導研究,以作 為正式研究的參考。故本節分成兩部分來說明,第一部分為前導研究,第二部分 為正式研究。

一、前導研究

前導研究以臺北市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二年級六個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以 康熹版美術教科書第二冊第二單元的「藝術與科技」發展課程,進行八週的實驗 教學,實施停格動畫創作課程,並於課後實施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作品的創意 表現及學習成效。以下為研究者整理前導研究對於正式研究之啟示與省思,分別 為研究方法、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評量、學習成效方面。前導與正式行動研究 之差異如表 28 所示:

(一)研究方法方面

前導研究僅以觀察及問卷調查輔助資料的蒐集,較無法深入了解學生對課程 的看法,因此於正式研究時全程錄影,並以訪談法及協尋同儕教師從旁觀察,以 獲得較客觀的資料並掌握完整的教學情形。

(二)課程設計方面

前導研究因缺乏理論的支持與相關研究的探討,且僅針對科技藝術及停格動

79

畫的製作方式作大略介紹,對於數位藝術的完整度並未有宏觀的、地圖式的引 導,導致課程的信效度較薄弱。

(三)教學策略方面

部分研究對象班級的分組方式係由學生自行挑選組員,部分則以抽籤方式決 定,研究者發現前者的向心力較強,組員之間默契較佳,也較願意另挪出課餘時 間進行作品的規劃討論與創作。

(四)評量方面

前導研究雖採真實性多元評量,但因缺乏明確的指標,學生無法深入了解自 己作品的優缺點;且採總結性評量的評量,僅從各組的作品表現及電腦繪圖學習 成效問卷了解學生的創意表現及此課程的看法與心得,研究者無法得知學生在創 作過程中各組員的參與度及學習態度。

(五)學習成效方面

學生的電腦動畫作品展現驚人的創意,如利用扭曲、縮放、複製、背景合成、

筆繪等功能來呈現時空轉換或幻象的效果,數位媒體讓學生能自由地演繹其獨有 的表達方式,提供了學生一個充分展現個人想像力的新天地。

表 28:前導研究與正式研究之差異

研究名稱 前導研究 正式研究

實施日期 2014 年 2 月 20 日至 4 月 18 日 2015 年 3 月 23 日至 6 月 18 日

80

研究目的 正式研究的暖身 提供未來教師課程設計及教學 之參考

課程觀察者 研究者 研究者、同儕美術老師

研究對象 高中二年級共六個班 高中二年級共二個班

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法、問卷調查法 參與觀察法、問卷調查法、訪 談法

課程設計 僅針對科技藝術及停格動畫的 製作方式作大略介紹

包括數位藝術的鑑賞及創作活 動,涵蓋認知、情意、技能層 面

評量方式 採總結性評量,但缺乏明確的 指標

包括形成性評量及總結性評 量,評量標準明確

研究結果的 應用

正式研究的參考與修正依據 提出未來實施數位藝術課程教 學之建議

二、正式研究

課程行動研究的基本步驟包括:發現課程問題、界定與分析課程問題、擬定 課程計畫、實施與修正課程計畫、評鑑課程並提出報告等步驟(蔡清田,1998),

因此本研究將正式研究規劃成課程準備期、課程發展期、課程實施期和課程評鑑 期四個階段,各階段說明如下:

(一)課程準備期(發現課程問題、界定與分析課程問題)

1.歸納前導研究結果與發現,界定問題所在,並提出於正式行動研究中可改 進的策略

2.選擇研究對象

(二)課程發展期(擬定課程計畫)

1.考量研究對象之條件、能力與先備經驗

81

2.參考高中美術科及藝術生活科課程綱要及相關教育法規 3.擬定課程目標

4.參考教科書內容分析結果並尋找適合的教材(包括圖片及影片)

5.決定教學策略 6.擬定課程計畫表

7.設計「各單元課程前測、後測問卷」、「各單元課程學習單」與「停格動畫 短片拍攝計畫書」

8.擬定評量內容與標準

(三)課程實施期(實施與修正課程計畫)

1.實施「各單元課程前測問卷」

2.進行課程的教學與評量

3.實施「各單元課程後測問卷」

4.確實記錄觀察結果

5.抽樣研究對象進行訪談法

6.將訪談內容打成逐字稿,並加以分析

(四)課程評鑑期(評鑑課程並提出報告)

1.實施「整體課程自我評估問卷」調查 2.整理學生問卷、學習單與作品

3.資料處理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