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個案選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個案選擇

壹、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文字」新聞為主的報紙及新聞網站/部落格為研究對象,一是文 字新聞提供給閱聽眾的資訊通常比影音媒體更具深度與廣度;二是考量到資料易 得性,研究者可藉由報紙資料庫或在新聞網站/部落格內搜尋舊文章以取得報導 全文,搜集到較完整的分析樣本。

研究者自國內主流及非主流媒體中挑選五家報紙、一份電子報、一個部落格 及一個新聞資訊平台為樣本來源。主流媒體以全國發行的《蘋果日報》(以下簡 稱《蘋果》)、《自由時報》(以下簡稱《自由》)、《聯合報》(以下簡稱《聯 合》)及《中國時報》(以下簡稱《中時》)為主,四大報之間在新聞風格、讀 者特質、政治立場等具有一定的異質性(何旭初,2007;蕭怡靖,2006),且根 據世新大學(2013)發表的《2013 台灣民眾媒體評鑑大調查》,上述四大報不 僅是民眾最常閱讀的報紙,也是民眾認為最能提供科學、教育、文化相關資訊的 四家報紙,因此列為本研究樣本來源之一。

非主流媒體則有《台灣立報》(以下簡稱《立報》)、《環境資訊電子報》

(簡稱《環資電子報》)、《環境報導》部落格及《新頭殼》新聞資訊平台,說 明如下:《立報》發行範圍以台灣北中南都會區為主,讀者群分布於 18 至 50 歲 的知識份子與社運人士,該報內容以教育議題為主,但也常見環境、婦女、勞工、

社會弱勢團體等相關新聞;11《環資電子報》係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行,專門 分享國內外環境新聞資訊,議題涵蓋面向極廣;《環境報導》為獨立記者朱淑娟 於 2009 年建立的新聞部落格,以環境深度報導為目標,過去曾針對中部科學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區、國光石化、台塑六輕等重大環評案件發表系列文章,其報導表現已獲新聞界 肯定,為國內獨立媒體代表之一;同為獨立媒體的《新頭殼》則是由先驅媒體社 成立的新聞資訊平台,向來重視環保、社運、媒體、國際、人權及非政府組織等 被主流媒體長期輕忽的新聞議題(李唐峰,2012 年 8 月)。上述四家媒體在新 聞議題(強調環境)、文章形式(如深度報導)及讀者群(如知識份子、社運人 士、網路使用者)方面均與國內四大報有所不同,為了比較彼此之間在環評新聞 的報導差異,這些非主流媒體也被研究者選入當作研究樣本之來源。

貳、研究個案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內媒體在環評議題的報導表現,但並非針對過去所有環評 案件進行通盤式的新聞分析,而是鎖定在較具爭議性的個案做討論。因此,研究 者以石化產業環評審查為例,挑選「國光石化」及「台塑六輕」環評相關報導作 為研究個案。主要理由及個案簡介分述如下:

一、個案選擇理由

研究者選擇國光石化與六輕環評為研究個案的理由有四點。首先,就開發單 位而言,國光石化和六輕分別由國內兩大石化業者—台灣中油、台塑集團—投資 開發。國光石化是行政院通過的國家重大開發計畫,六輕所在的雲林離島工業區 則是台灣最大的石化產業基地,較為國人所熟知。兩案從投資者在業界佔有的份 量、開發規模及政府推動情況來看,皆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根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1 年 1 月 14 日)的調查,2010 年 國人關注的台灣十大環境新聞多與石化產業相關,排名奪冠的「環境信託運動」

與位居第二的「環保救國大遊行」皆為國光石化而起,六輕也因連續發生工安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害招致民怨而名列其中,可見兩案在環保這類公共議題上的顯著性。

再者,文獻探討曾提及國內開發案件環評多於第一階段通過,進入第二階段 審查者比例甚少(行政院環保署,2013a),國光石化開發案及六輕提出的第五 期擴建計畫正是二階環評的代表案例,顯示兩者的開發「具有重大環境影響」須 進入較嚴密的審查。附帶一提的是,六輕的環境影響評估除了針對擴廠的事前審 查,還包括對既有廠區環評承諾的監督,由此案可看見較完整的環評機制運作,

即政府是如何管理六輕造成的環境風險。

最後,就時間性而言,國光石化是未開發案件,是尚未或未來發生的環境風 險,六輕則已運轉多年且不斷擴建當中,屬於正持續發生的環境風險,兩個案的 發展情形剛好能做一對照。基於上述共通點與差異處,研究者在分析國光石化及 六輕環評新聞時,除了整體性地檢視媒體報導表現,也會進一步比較兩個案之間 的異同情形。

二、國光石化開發案

「國光石化」是台灣中油公司與民間石化、金控業者共同投資的石化科技園 區開發計畫。2006 年台灣中油公司與遠東集團、長春集團、中國人造纖維、和 桐化學、富邦金控、盤亞公司等成立國光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光石化 公司),計畫在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興建雲林石化科技園區,促成非台塑體系 之石化上、中、下游業者的垂直整合,藉此提升市場競爭力(國光石化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2007)。然而,國光石化當時在面臨與台塑煉鋼廠爭地以及環評進入 第二階段審查不知何時通過的情況下,2008 年決定將廠址移至彰化,提出「彰 化大城石化科技園區計畫」,後與彰化縣政府推動的「彰化縣西南角(大城)海 埔地工業區申請編定計畫」合併成「彰化縣西南角(大城)海埔地工業區計畫」,

由行政院列為國家重大建設計畫(謝志誠、何明修,20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彰化縣西南角(大城)海埔地工業區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內容 所載,工業區將設於濁水溪口以北彰化縣大城鄉與芳苑鄉之間的海埔新生地及鄰 近外圍海域,土地開發面積將近 3,000 公頃,國光石化將在工業區內興建石化綜 合廠,前後兩期工程預計完成 3 座煉油廠、2 座輕油裂解廠、2 座芳香烴廠以及 41 座石化中下游工廠的建置(國光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

不過,國光石化的設廠之路沒有因捨棄雲林、選擇彰化而變得比較順遂。2009 年 6 月國光石化開發案再度被環評委員認為有重大環境影響之虞必須進行第二 階段環評審查(環保署,2009 年 6 月 24 日),與此案有關的重要環境議題與風 險爭議(如溫室氣體排放、健康風險威脅、海岸地形變遷、水資源分配、白海豚 生態衝擊等)。隨著 2010 年環評審查正式開跑而受外界注意,引發不少社會效應,

包括主流媒體報導興建國光石化帶來的負面衝擊、環保團體大力推動環境信託護 濕地救白海豚、各界連署或發表聲明反對國光石化及民間發起環保救國大遊行等 一系列行動或事件的催化下,質疑和反對國光石化的聲音浮上輿論檯面,試圖挑 戰開發單位或政府當局以國家經濟為出發點的設廠理由,並持續關注環評審查的 進度和結果(歷次會議詳見附錄一)。

面對外界批評聲浪,國光石化曾提出縮小開發規模之替代方案尋求環評過關 機會,但在 2011 年 4 月 22 日第五次環評專案小組會議做出「否決」和「有條件 通過」兩案併陳送交環評委員會表決的結論後,總統旋即召開記者會向國人宣布

「不支持國光石化在彰化繼續興建」的立場(仇佩芬、陳宥臻,2011 年 4 月 23 日),最終使國光石化從環評撤案,為先前的諸多爭議劃下休止符。

二、六輕

「六輕」全名為第六套輕油裂解廠,為民間石化業者台塑集團在雲林縣麥寮 鄉投資興建的輕油裂解廠,也是台灣規模最大的石化工業區。1986 年政府核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台塑籌建國內第六座輕油裂解廠,選址過程幾經波折,最後選在雲林離島式基礎 工業區之麥寮區設廠,六輕一期兩階段工程分別在 1992、1993 年通過環境影響 評估,並於 1998 年陸續完工啟用(謝俊雄,2011)。

六輕正式運轉後,台塑持續推出新的擴建計畫,包括 2001 年六輕二期、2002 年六輕三期、2004 年六輕四期及 2010 年六輕五期等,第二、三、四期計畫均已 通過環評並開始投產,第五期計畫則因環評結論認為有重大影響之虞,應進行第 二階段審查(環保署,2010 年 3 月 17 日)。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六輕五期尚未 核准開發,台塑仍藉由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12以變更既有開發計畫內 容的方式擴充其產能,如 2011 年《六輕四期擴建計畫第七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 報告》(簡稱六輕 4.7 期)通過環保署審查,台塑得以增建氯化苯乙烯嵌段共聚 物的生產工廠(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2011)。截至 2014 年 3 月,由環保署環 評書件查詢系統可知,13六輕四期擴建計畫已進展至第九次環境差異分析報告

(六輕 4.9 期)。

不過,六輕歷年擴廠過程(見附錄二)中同樣面臨不少問題,包括風險疑慮 或環評爭議等,前者如 2010 年 3 月六輕五期宣布進入二階環評後,六輕廠區 7 月連續發生爆炸和火警,引發麥寮居民強烈不滿(李鋅銅、段鴻裕,2010 年 7 月 8 日;蔡維斌,2010 年 7 月 26 日),災後不僅雲林縣長率眾北上行政院陳情,

立委也針對六輕工安問題召開公聽會討論六輕五期擴建的必要性(范正祥、陳慧 萍、林毅璋、王寓中,2010 年 7 月 30 日);環保署更在同年 10 月舉行「六輕總 體評鑑研討會議」檢討六輕計畫對環境、健康、經濟及社會文化的正負面影響(環 保署,2010 年 10 月 27 日)。後者則以六輕 4.7 期擴建計畫為代表,2011 年環保

12 《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三十七條規定,如開發單位就環境影響說明書或評估書原內

容申請變更,其變更規模或影響無須重新進行環評者,應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由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環評主管機關審核。第三十八條則指出開發單位提出的變更內容包括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環評主管機關審核。第三十八條則指出開發單位提出的變更內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