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臺北市國中階段身心障礙學生鑑定的相關測驗(包含魏 氏兒童智力測驗第四版、常見字流暢性測驗及國中閱讀推理測驗等),瞭 解研究對象的起點能力;於介入階段採用「自編數學表現測驗」來評估 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並透過「數學閱讀理解策略使用情形檢核表」觀察 研究對象使用策略頻率與情形。

壹、 自編數學表現測驗

本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依據美國 NAEP(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將數學能力分成概念性知識(Conceptual

understanding)、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及解題(Problem Solving)三種。概念性知識的了解是指學生能辨識以及利用模型、圖形、

或符號等不同方式來表達出某一數學概念,或是舉出此概念的相關例子 或是反例作為說明,並能知道一些數學原理並將原理間做相互連結、比 較、以及整合應用;程序性知識是指學生能在計算的過程中,選擇適當 的程序並正確解題,同時能用模式或符號來檢驗所使用的程序是否正確;

解題性知識是指學生能從資料中逐漸辨識並形成問題;他能瞭解這些資 料的充分性與一致性,並能運用相關知識、推理能力,以及採取適合的 策略,來找出答案,更能去驗證這些答案的合理性與正確性 (NAGB, 2002)。故研究者在本自編測驗中將會依據上述三種能力進行編題。

在本自編數學表現測驗中,皆依照每次課程單元中的重要內容進行 編擬,概念性知識包含課程中的重要概念、正例與非例、原理與公式、

圖表概念、性質與定義、整合各概念等進行設計,題型包含是非、選擇、

填充及計算四種;而在程序性知識與解題的測驗內容,以數學課本中的 類似例題及未見過的題目為主,以確認學生是否具備使用適當的定義、

定理或性質進行解題的能力,題型則包含問答及計算兩種,題目設計與 題號對照請參見附錄六。

48

每份測驗的題數皆為 20 題,惟第 6 次課程的主要重點在於線型函數 的應用,概念部分所佔比例不多,故只設計 10 題,自編數學表現測驗的 設計架構與題數分配如表 3-3。研究對象於每次教學前、後各進行一次測 驗,兩份測驗在題型分配上完全相同,只有在數字設計上有所差異,每 份測驗皆由學生獨自完成;計分方式為答對一題為 1 分(第 6 次測驗答 對一題為 2 分),總分為 20 分,測驗結束後由研究者進行評分,並請觀 察者進行一致性確認。

範例一:概念性知識 → 評量學生是否理解係數的概念。

多項式 9x33x5,其中 x2 項的係數為何?

()9 ()3 ()3 ()0

範例二:概念性知識 → 評量學生是否能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對角 相等)推測出其他角度。

在平行四邊形 ABCD 中,已知∠A39°,求:

()B ()C ()D

A B

D C

39°

範例三:程序性知識 → 評量學生是否能正確進行根式的有理化。

利用乘法公式化簡

7 2 3

49

範例四:程序性知識 → 評量學生是否能正確進行科學記號的運算。

計算(2× 1011÷4× 105)的值,並以科學記號表示其結果。

範例五:解題性知識 → 評量學生是否能運用相關知識、綜合文字敘述,

採取適合的策略計算科學記號的應用。

有一塊矩形田地,寬為 300公尺、長為400公尺。若每平方公尺 約有 5000隻螞蟻,則由此推估,這塊田地上的螞蟻總數可能有多少隻?

(以科學記號表示)。

貳、 數學閱讀理解策略使用情形檢核表

數學閱讀理解策略使用情形檢核表為研究者設計,檢核表內包含該 節課程中使用預測、提問、澄清及摘要這四種策略的執行情形,供教學 者及觀察者進行研究對象使用策略情形之判斷,完整檢核表請見附錄三。

每次課程各策略使用情形需觀察的時機皆會事先與觀察者討論,二者達 成觀察者與教學者共識後,於教學過程中各自評分,並於事後進行評分 一致性的討論,計分範例如表 3-4。

預測、提問及澄清策略的計分方式根據教學者提供提示與協助的多 寡計分,採事件取樣方式,每使用該策略則視為一個事件進行計分。計 分方式為 0 至 5 分,提示越少得分越高,當次課程結束後該策略各次得 分之眾數(若眾數有兩數則以兩數平均計算)作為該次課程之策略使用 分數,計分方式如表 3-3:

50

表 3-3 預測、提問及澄清策略計分方式

提示方式 計分

學生完全無需提示便可自行使用該策略。 5 分 學生僅需老師提供手勢提示就可以自行使用該策略。 4 分 學生僅需部分口語提示(你可以用學過的策略…)就能自行使

用該策略。 3 分

學生需要大量口語及視覺提示(你試試看用某某策略加上看策

略使用說明…)才能在提示下跟著使用。 2 分 學生需要老師步驟示範才能跟著老師一起運用該策略。 1 分

學生完全無使用該策略。 0 分

51

52

惟,摘要策略在本研究中聚焦對於重要概念之了解,且學生表現次 數不多,因此以內容為主,只根據學生對重要概念之完整性進行評分,

依照研究對象是否能根據摘要策略的方式進行計分,分別為 0 至 4 分,

計分方式如表 3-5:

表 3-5 摘要策略計分方式與範例

摘要方式 計分

學生可以正確的用自己的方式說明重要概念。

範例:所謂的有理化分母就是把分母的根式想辦法消掉,有兩種方 式,如果分母只有根式沒有其他數字就直接同乘一個相同的 根式就好,如果有其他數字就要靠平方差公式了。

4 分

學生可以正確將刪除部分文字後的重要概念使用適當的詞語 連結。

範例:多項式若只有一項就是單項式,如果又剛好沒有文字符號又能 叫做常數多項式,像是 7。(學生完成)

如果一個多項式僅有一項,則這個多項式又稱為單項式,例如 x2、-x、7 等。如果一個單項式不含文字符號,只好有單一的 數(也就是只含常數項),這樣的單項式稱為常數多項式。(課 文原文)

3 分

學生可以正確刪除與重要概念相關的文句中不重要的詞語或 文字。

範例:三次所轉的角度亦即△ABC 的一組外角和等於 360 度。(學生 完成)

因此他三次所轉的角度和即為一個週角 360 度(如圖 3-4),亦 即△ABC 的一組外角和等於 360 度。(課文原文)

2 分

學生可以正確找出文本中有關重要概念的文句。

範例:若平面上的兩條直線同時與另一條直線垂直,則這兩條直線互 相平行,稱這兩條直線為平行線。(學生寫出課文原文但有將 重要文句找出來)

1 分

學生所講述的完全沒有重點/學生只是背誦卻無整理或思考。

範例:學生只把課文上的原文寫下來,未有任何增減或使用自己的話 整理。

0 分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