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閱讀理解策略與數學閱讀

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ve)是一種主動的過程,需要讀者與 文本之間作有意圖且深思熟慮的互動(Lerner & Johns, 2015)。本節將分 成三個部分探討何謂閱讀、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及數學閱讀理解策略教學 及其相關研究。

壹、閱讀困難的因素

閱讀和學走路、說話等發展不同,它並不是一種自然發展的結果,

而是需要反覆教導,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學會的一種能力(Lerner &

Johns,2015)。而學會閱讀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理解閱讀的內容,進而學 習更豐富的知識。閱讀教學的目標在於教導學生從事閱讀時,無論是課 本、雜誌、符號、說明手冊等各種類型文本都可以具備流暢性及瞭解文 意的技巧。然而閱讀能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與教導,學習閱讀的過程中 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綜合相關文獻(連啟舜,2002;蘇宜芬,2004;

胡永崇,2006)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一、讀者方面

(一)認知因素:認知因素包含注意力、記憶力、工作記憶容量、處 理速度、視知覺等,能否專注於閱讀、記住閱讀時重要的訊息、快速的 對所閱讀的內容進行認知處理等都會影響閱讀的表現。

(二)閱讀能力與策略:識字、詞彙量、聲韻覺識、閱讀流暢度、錯 誤線索等都是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而在這所有的能力中最基礎的為識 字能力,但識字能力具備不代表同時具有理解能力。而是否會使用策略 也是影響閱讀能力好壞的重要指標,能運用認知策略與後設認知策略來 自我監控是否理解、讀不懂時可使用那些策略協助等。

(三)知識背景與經驗:閱讀者的先備知識、生活經驗都會影響其閱 讀時的理解程度,對文章主題所具備的知識或經驗越多,對文章的理解 程度就越高(胡永崇,2006)。

24

(四)動機與情意:閱讀的動機與投入程度來自於興趣、成就感、獎 賞等,動機越高越會主動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若遇到困難也較有意願 解決;閱讀的主題是否符合讀者的興趣及喜好也會影響投入程度。

二、文本方面

文本影響閱讀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用字遣詞的難度、文體結構、文 章的組織及連貫性、語句與語法的複雜程度等(蘇宜芬,2004;胡永崇,

2006),而一篇符合「可讀性高」的文章大致要符合沒有太多艱難字詞、

文句長度適中、的條件,這類的文章才被視為容易理解的文章,也對讀 者的閱讀理解就有幫助(Britton & Gulgoz, 1991;Hiebert & Raphael, 1996)。

文本中若有太多艱深詞彙或是專有名詞對於一般讀者在進行閱讀時 容易因先備知識不足而讀不懂;句型或語法若太為複雜,像是使用太多 隱喻、雙重否定等會讓讀者在閱讀時容易誤解;不同文章結構所需要使 用的閱讀策略也不盡相同。故在教導閱讀理解策略時應避免使用上述幾 種類型的文章,亦或是要針對閱讀這些類型文章進行策略的教導。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閱讀容易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除了閱讀本身所 需具備的識字與理解能力之外,亦包括閱讀者的背景知識、興趣、思考 方式、經驗、甚至語法結構的辨別等,故閱讀者會從所閱讀的文本中得 到什麼樣的知識與想法也因人而異。而一位具有閱讀技巧的學生若認得 文本中的每一個字,也能理解大部分的詞彙及每一個段落的大意,自然 就能透過閱讀學科文本來學習到新的內容。對於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來 說,由於受到本身障礙因素影響,可能會在識字及理解的能力上造成困 難,故「閱讀」這個能力並未能發展得十分順利,一直以來都有許多與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相關的研究投入其中,欲找出針對學習障礙學生有效 的教學方法與模式,故接下來將針對過去與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的相關文 獻進行探討。

25

貳、閱讀理解策略教學

「閱讀理解」指的是讀者主動與文本之間作有意圖且深思熟慮的互 動過程(Lerner & Johns, 2015;Vaughn & Bos, 2016)。Pearson與Johnson

(1978)曾根據認知目標提出閱讀理解的三層次:尋找和回憶、整合和 解釋、批判和評鑑做為美國學生閱讀理解評量的架構。首先,「尋找和回 憶」指的是讀者在閱讀歷程中從文本中的句子或段落內尋找和回憶訊息,

清楚地確認主要概念及支持的細節,運用最基本的閱讀技巧,以形成更 精緻理解的基礎;「整合和解釋」則指讀者將新文本中的新訊息與其他來 源知識或先前習得的內容整合起來,解釋在歷程中讀到的資訊;最後,「批 判和評鑑」則是讀者以旁觀者角度看待文本,綜合先備知識及舊經驗,

審慎的從不同的觀點來探究文章中的意義所在,評鑑文本整體的品質、

立論的可信度、事件解釋的適切性等。而前述的評量架構也與近年來國 際間的教育評比相似,在「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中將理解分為「直接理 解」及「詮釋理解」,前者包含直接提取和直接推論,後者則是詮釋、整 合觀點和訊息,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的元素(柯華葳,2010);

而PISA則是將閱讀理解重點放在擷取訊息、對文本有廣泛的理解、解釋 文本、省思與評鑑文本的內容與形式。

若在閱讀的過程中某些因素受限,讀者就無法從文章中提取意義進 而理解,故若能教導閱讀理解策略以增進讀者的基本能力,就能增進其 閱讀理解的成效;且閱讀理解策略可以說是一門跨學科都應具備的能力,

尤其對於缺乏組織、基本認知能力不佳的學障學生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 能力之一(Bender, 2006;Lerner & Johns, 2015;Vaughn & Bos,2016)。

吳訓生(2002)曾提出閱讀理解策略是閱讀者在意識控制下,用以 增進閱讀理解的計劃或活動,也就是說閱讀者本身會根據閱讀的內容、

文章的特性或目的而選用適合或調整不同的閱讀理解策略,且若能使用 閱讀理解策略就能增進較高層次的認知運作。過去有許多文獻整理出各

26

式各樣的閱讀理解策略(連啟舜,2002;柯華葳等,2010;吳宜家、賴 苑玲、黃天志,2013;謝進昌,2015;;Palincsar & Brown,1984),大 致上可以分為認知取向與後設認知取向,前者包括找主旨、做筆記、記 憶術、心像法等,後者則為自我監控、摘要、提問、預測、澄清等策略 為主。而閱讀理解策略方法這麼多,是不是全部一起教能有最佳的效果 呢?連啟舜(2002)曾使用統合分析技術探討民國 75 年以後共 26 篇國 內閱讀理解教學研究之成效,研究發現無論是後設認知策略或是認知策 略都對學生有所幫助,但進行單一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所得到的成效最佳,

而一次進行 5 至 10 個策略的效果反而偏低,故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有教 有效,但並非同時教導越多越好。謝進昌(2015)也曾根據過去 57 篇與 閱讀策略教學相關之文獻,針對單一或多元的教學研究中,進行相關整 合與比較,單一策略包含結果發現提問、故事結構、圖形組織繪製、摘 要等,多元策略則是以融合預測、提問、摘要、澄清等策略之交互教學 模式,研究結果顯示摘要策略有最高教學成效,平均效果量為.58,而最 低成效的為自我提問策略,平均效果量為.35,但不可否認的是自我提問、

教師提問-學生回應、故事結構分析、圖形組織繪製、摘要與交互教學 等策略,皆對於一般中、小學學生仍具有一定程度閱讀理解教學成效。

美國國家閱讀諮詢委員會(the American National Reading Panel)則 是從後設分析研究中發現,綜合整理提出七大類閱讀策略有效性的證據,

包含理解監控、合作學習、圖形組織、故事結構、提問(含教師問-學 生答、自我提問)及摘要等;而國內由柯華葳、幸曼玲、陸怡琮與辜玉 旻(2010)所編製的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中,認為常用的閱讀理解策 略包含預測、連結、摘要、找主旨及做筆記。

綜合上述國內外的文獻及相關研究可以發現,閱讀理解策略主要的 功用就是協助讀者瞭解閱讀的目的、喚起相關先備知識與經驗、專注於 文本內容、新舊經驗的連結、監控自己的理解程度、解釋及預測文本的 內容等。而在許多閱讀理解策略相關的研究中(蘇宜芬、林清山,1992;

連啟舜,2002;許麗霞,2008;陸怡琮,2011;黃瓊儀,2012;謝進昌,

27

2015)可以整理出以下幾種常用的策略:

(一)預測:讀者根據自己的經驗與先備知識針對閱讀文本的線索,對 文本內容發展形成假設,從閱讀的過程中尋找資料檢證先前的假 設,進而形成新的假設,並帶著假設繼續閱讀,不只是有猜測文 章內容,亦須不斷的檢證自己的假設。

(二)摘要:藉由刪除不重要與重複的訊息來找出文章的主要概念,並 透過語詞歸納及段落合併濃縮文章的內容,再以連貫而流暢的文 字呈現文本初始的意義,並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所理解的內 容的要點,從中反思能否理解文章的重點。

(三)提問:包含老師提問與學生提問,前者由老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 容設計有層次的問題以讓學生進行思考,而學生提問則是指學生 自己根據文章中重要的概念提出問題,自我檢視能否掌握文章的 內容重點。

(四)澄清:澄清是一種理解監控的策略,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困難無 法理解時,可採取適當的方式,如重讀、對照前後文的脈絡關係、

向他人求助或是查字典等策略,以明確了解文章的意義,來增進 閱讀理解的程度。

周台傑與詹文宏(1995)對國小五年級的六名閱讀障礙學生採用自 問自答及劃重點的策略,來探討對其閱讀能力的影響,採單一受試法之

周台傑與詹文宏(1995)對國小五年級的六名閱讀障礙學生採用自 問自答及劃重點的策略,來探討對其閱讀能力的影響,採單一受試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