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試探性研究

本試探性研究預計於 105 學年度下學期進行,針對三名經「補救教 學方案科技化評量」後數學領域未通過之國八低成就學生為試探對象,

進行數學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及兩個數學單元的試探性教學。進行試 探性研究之目的是為了利於正式教學時能更為流暢及順利,並評估策略 教學所需要的時間,將依據試探的結果作為教材內容、流程、評量工具、

教學時間等修正及調整參考。

以下將試探性研究分成四方面,包含研究對象、教學期程、教材編 選及活動設計、試探研究結果,並分別加以說明。

壹、研究對象

一、研究對象:本試探性研究對象為三名經「補救教學方案科技化評量」

後數學領域未通過之國八低成就學生。

36

二、教學者:教學者即為研究者本人。

貳、教學期程

本試探性研究於 105 學年度下學期共進行 6 次課程,每次課程時間 為兩節課,每節課為 50 分鐘,共 600 分鐘,於兩週內完成。

參、教材編選及教學設計 一、教材來源

本試探性研究所挑選的數學教材以 97 課綱審定的翰林版為主要版 本,共選擇兩個單元中之其中一個部分進行課程教學,分別為國七上學 期的線型函數與國八上學期的根式的運算。選擇的理由有二,第一是因 為這些單元的教材編寫使用較多的文字敘述,且參雜許多不同的數字與 文字符號等,容易造成學生閱讀上的困難;其二為這些單元所欲強調的 概念皆為後續課程之基礎,為國中數學重要之數學能力。

課程教材以數學課本為主,輔以研究者自編之課堂學習單,並於每 堂教學時融入預測、提問、澄清及摘要共四種策略來進行。

肆、教學程序

本試探性研究以國七上學期的線型函數與國八上學期的根式的運算 進行數學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教學前先根據該次課程內容對試 探對象進行前測,而教學後進行該堂課教學內容之後測,並收回試探學 生的課堂學習單,教學者亦詳細紀錄學生的課堂表現。

而教學方式共融入預測、提問、澄清及摘要四種策略,在正式進入 試探教學前,教學者先花約半小時的時間與試探對象說明數學課文本位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包含內容及使用的時機與方式,結束後便直接正式 開始試探教學。在兩個試探的課程單元中,教學者會請學生大聲唸出所 要預測的標題或是段落,並由教學者引導學生透過標題或段落內容進行 該課程單元的相關預測、或請學生回想是否能夠連結相關的舊經驗;而 在提問策略的教學上,先由教學者示範如何使用數學課文進行提問,再

37

請學生練習提問並試著回答;而澄清策略主要是應用在閱讀課本內容後 仍不清楚、或是預測的答案與課文敘述有所不同時,一樣由教師先行示 範讀不懂時可以多讀幾次、或是透過前後文來猜測等方法幫助自己理解,

並請學生進行練習;最後則是由老師示範如何將該堂課所學內容或是重 要名詞試著用自己的話完成重點摘要,並讓學生練習。

伍、試探研究的結果

研究者希望透過試探性課程瞭解在數學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介入 的過程中,在試探對象、策略教學設計、評量內容、教學時間的安排等 可能會產生的問題,並作為正式教學研究時參考與修正的依據。

一、策略教學方面

在進入試探教學前的策略講解中,研究者一開始只以口頭方式說明 數學閱讀理解策略的意義與策略介紹,接著就帶著學生開始進行課程單 元的文本閱讀,並未在使用某種策略時以明示的方式讓學生知道現在正 在使用哪一項策略,因此試探學生在學習策略時無法很快上手,在策略 使用的時機也較不清楚。

雖然試探學生在課程結束前能夠理解策略並試著使用,但發現試探 學生在使用提問和澄清策略的使用上不太順利,學生在此兩種策略的使 用上直到第四次的課程才比較上手。經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決定 在正式教學研究開始前,預計使用 2 次課程(4 小時)先進行數學閱讀 理解策略的教學,包含策略的使用方式與時機,以及各策略常用的關鍵 句型,如表 3-1,在教學過程中輔以明示策略的使用,讓受試對象可以清 楚如何透過關鍵句來幫助自己並掌握使用策略的時機,也避免在正式教 學時教師要兼顧二種教學重點而延長上課時間。

38

39

元所用的時間比預期的多了約 1 節課左右,直到第二單元的試探教學,

學生在策略的使用才較為上手,所使用的時間與研究者預先的規劃差不 多。因正式教學前會安排策略教學的說明課程,故在正式教學研究中,

仍維持一個課程單元安排三次共 6 節課的時間。

三、課程內容、評量內容與設計方面

在試探性教學的課程中,研究者選擇以國七上學期的線型函數與國 八上學期的根式的運算兩個單元來進行,一開始在編寫評量內容時擔心 對學生太簡單,但從試探學生的表現發現,雖然這些單元都是過去已學 過的內容,但學生似乎沒有太多印象,就連基本的題型都難以完成,甚 至在課程進行中時詢問他們單元內的基本的概念,學生都無法回答。顯 示他們未能在過去課堂中將單元重要概念內化為個人的知識,連記憶都 沒有,也代表過去教學並無法讓學生將學科內容轉化成自己知識記憶庫 內,導致時間一久就難以喚醒已學過的知識內容。

在教學與評量時間分配的部分,試探學生在前測所花時間多約 15 分 鐘完成甚至更短,而在後測則約使用 30 分鐘左右的時間,且因課堂進行 教學活動多元並非傳統講述,試探學生在課堂所安排約 120 分鐘的活動 未提出需要休息,故正式教學時也不安排中間休息時間。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