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依據研究的目的與需要,採用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創新與教學 效能調查問卷分述如下。

壹、個人背景資料

本調查表為完整了解高雄市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學創新、教學效能之差 異,並依本研究需要自編而成。內容包含了性別、年齡、學歷或畢業學科背景、

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學校規模等,分述如下:

一、性別:男性、女性。

二、年齡:(1)30 歲(含)以下、(2)31 歲-40 歲、(3)41 歲-50 歲、(3)

50 歲(含) 以上。

三、最高學歷:(1)研究所以上(含四十學分班) 、(2)教育大學、(3)一 般大學、(4)師(專)範院校。

四、服務年資:(1)5 年(含)以內、(2)6-10 年、(3)11-15 年、(4)16-20 年、(5)21 年(含)以上。

五、擔任職務:(1)級任導師、(2)科任老師、(3)科任兼行政老師、(4)

主任。

六、學校規模:(1) 12 班以下、(2) 13-24 班、(3) 25-48 班、(4) 49 班以上。

貳、資訊素養問卷

研究者自編之國小教師「資訊素養問卷」是經文獻探討後,進行題目的編 製,以下簡述量表架構與編製流程:

(一)編製理念與擬定初稿題目

本研究中的國小教師資訊素養問卷,在理論上是參考國內相關的學者的分 類方式為基礎而形成構念,構念分述如下:

1.資訊需求:教師在備課中主動蒐集相關教學內容相關的需求。

2.資訊尋找:教師能運用公共的資訊平臺檢索出教學相關有用的資源。

3.資訊利用:教師能運用本身對電腦軟硬體的操作能力,處理教學及相關 行政工作,提昇教學效果及工作效率。

4.資訊評估:教師對於問題解決過程中對資訊的尋求、選擇、組合與使用 的呈現過程及結果都能自我檢討、評估。其中包括適切性、完整性、權 威性和準確性。

5.資訊倫理:教師對於電腦的軟硬體使用的道德觀和智慧財產權等觀念。

其中包括隱私權、正確性、財產權及存取權。

題項上亦參考相關的國內學者(游豐任,2013;黃秋翰,2010;謝鴻達,

2009)設計的問卷,自編而成分為資訊需求、資訊尋找、資訊利用、資訊評估、

資訊倫理五個分量表,每一層面各有 7 題,共 35 題。

(二)專家內容效度

量表題目初編完成後,製做專家效度題本(附錄二),邀請各領域專家(名 單如附錄一),包含三位與本研究主題相關專長之大學教授,以及邀請兩位國小 具資訊相關專長教師,共五位教授及教師審查本量表之向度、題目以及用辭之合 適性,使本量表更具內容效度。

回收建議表後,修正初稿缺失與文詞流暢後,製做專家效度統計表(附錄 三)並依專家提出之意見進行修正構念不足之處,最後形成預試量表(附錄四)。

(三) 計分方式

本量表採用李克特 5 點量尺:1 代表「非常不符合」、2 代表「不符合」、3 代表「部分符合」、4 代表「符合」、5 代表「非常符合」。量表計分方式依序 為 1 至 5 分,反向題則依序為 5 至 1 分。各向度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在該資訊 素養向度之認同度與知覺感受愈高;反之則愈低。

(四) 預試樣本

本研究之預試樣本為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寄出問卷 100 份,回收 100 份問 卷,回收率 100%。經檢核剔除填答不完全者和固定反應之問卷共 4 份,共得有 效問卷 96 份,有效問卷可用率為 96%。預試問卷回收後,即以 SPSS 17.0 for

window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項目分析、主成份分析、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以 評估題目之適切性,經刪除不適當之題目後,以完成本研究之正式問卷。

(五)預試量表項目分析、主成份分析、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

本研究以項目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因素分析進行考驗,最後進行信度分析 並編製教師「資訊素養」正式問卷。

1.項目分析

研究者對預試量表依三項標準進行項目分析,首先刪除 t 值小於 3 並未 達.05 顯著水準之試題,接著刪除與各分量表相關小於.30 之試題,及刪題後 Cronbach’s α 值會提高的題目。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如下表 3-2、3-3、

3-4、3-5、3-6。

表 3-2 分量表「資訊需求」項目分析摘要表

號 題目 CR 值 與分量表

總分相關

刪除題項 後的 alpha

刪留

01 我會為了提升教學技巧而去學習相關資訊能力。 8.471** .788** .740 留 02 我會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如何使用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 7.338** .802** .735 留

03 我會為了師生間的互動與成長去學習相關資訊能力。 4.890** .659** .779 留 04 當我在備課過程中發現問題時,會去尋找適合的資訊

能力以求解決問題。 8.870** .716** .763 留

05 我會在課堂中利用網路上相關教材補充課程上內容的

不足之處。 7.966** .703** .775 留

06 我會為了解教師權益,利用資訊媒體搜尋相關資訊。 6.105** .590** .807 刪

**p<.01 原始α值 0.798 刪題後α值.807

表 3-3 分量表「資訊尋找」項目分析摘要表

07 我能設計並管理個人(班級)網頁、網路日誌(Blog)

或臉書(Facebook)。 8.476** .751** .822 留

表 3-6 分量表「資訊倫理」項目分析摘要表

號 題目 CR 值 與分量表

總分相關

刪除題項 後的 alpha 刪留 01 我能遵守學校電腦使用規則,使用合法軟體。 5.682*** .544** .722 留 02 我會註明網路資料的來源出處。 11.116** .700** .680 留 03 未經同意,我不複製與散播他人作品。 8.733** .677** .686 留 04 我能遵守網路安全守則,尊重保護個人資料。 9.338** .681** .687 留 05 我不任意在社群網站散播未經證實言論。 6.309** .567** .711 留 06 我會預防網路資源潛藏的危機及陷阱(如病毒、木馬

程式等)。 5.830** .651** .706 留

07 我會使用創用 CC 共同分享檔案。 5.398** .610** .738 刪

***p<.001 **p<.01 原始 α 值 0.735 刪題後 α 值.738

如上表所示(表 3-2、表 3-3、表 3-4、表 3-5、表 3-6),資訊需求第 3 題 因因刪除後 α 會上升,故刪之。資訊利用第 1 題因刪除後 α 會上升,故刪之。

資訊倫理第 7 題因刪除後 α 會上升,故刪之。經過項目分析後,資訊需求保留 5 題,資訊尋找保留 6 題,資訊利用保留 6 題,資訊評估保留 7 題,資訊倫理保 留 6 題,共 30 題。

2. 主成份分析

研究者將各分量表以主成份分析法,萃取 1 個因素加以分析,刪除因素負 荷量低於.5 之題項,分析結果摘要表如下表 3-7、表 3-8、表 3-9、表 3-10、表 3-11。

表 3-7 分量表「資訊需求」主成份分析摘要表

題號 題目 因素負荷 刪留

01 我會為了提升教學技巧而去學習相關資訊能力。 .721 留

02 我會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如何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688 留

03 我會為了師生間的互動與成長去學習相關資訊能力。 .487 刪

04 當我在備課過程中發現問題時,會去尋找適合的資訊能力以求解決問題。 .584 留

05 我會在課堂中利用網路上相關教材補充課程上內容的不足之處。 .405 刪

可解釋變異量 57.6%

表 3-8 分量表「資訊尋找」主成份分析摘要表

題號 題目 因素負荷 刪留

01 我會利用網路搜尋引擎,檢索出所需要的資料。 .583 留

02 我會利用網路,找到我所需要的影音資料。 .615 留

03 我會使用網路上的討論區或留言版找尋資訊。 .547 留

04 我會使用圖書館的線上資料庫尋找所需的資料。 .460 刪

05 我會利用網路上的教學網站(如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尋求解答。 .354 刪

06 我能運用網路的資料(如教育部數位學習服務平臺),檢索出所需要的資訊。 .571 留

07 我會利用網路搜尋引擎,檢索出所需要的資料。 .583 留

可解釋變異量 52.1%

表 3-9 分量表「資訊利用」主成份分析摘要表

題號 題目 因素負荷 刪留

01 我會能利用文書處理軟體,編輯教學資料(如學習單、考試卷)。 .421 刪

02 我能將自己的教學資源整理成教學檔案(如 PPT)。 .576 留

03 我能使用數位相機及攝影機,來拍攝教學所需資料。 .733 留

04 我能儲存與教學相關的影音資訊。 .783 留

05 我能利用班級教室或電腦教室的設備(如廣播系統、無線網路等)進行教學。 .573 留 06 我能設計並管理個人(班級)網頁、網路日誌(Blog)或臉書(Facebook)。 .522 留

可解釋變異量 60.1%

表 3-10 分量表「資訊評估」主成份分析摘要表

題號 題目 因素負荷 刪留

01 我能夠評估自己所使用的資料是否適當。 .630 留

02 我能依教學科目教材內容,選用適宜的教學網站或資源。 .568 留

03 我能評估數位教學網站或資源,對於自己教學的適切性。 .606 留

04 我能評估網路資源提供者的權威性。 .627 留

05 我能評估網路資源的準確性。 .705 留

06 我能評估網路資源內容的完整性。 .720 留

07 我能檢討自己,利用資訊以解決問題的過程步驟。 .637 留

可解釋變異量 64.1%

表 3-11 分量表「資訊倫理」主成份分析摘要表

題號 題目 因素負荷 刪留

01 我能遵守學校電腦使用規則,使用合法軟體。 .219 刪

02 我會註明網路資料的來源出處。 .522 留

03 未經同意,我不複製與散播他人作品。 .602 留

04 我能遵守網路安全守則,尊重保護個人資料。 .628 留

05 我不任意在社群網站散播未經證實言論。 .497 刪

06 我會預防網路資源潛藏的危機及陷阱(如病毒、木馬程式等)。 .288 刪

可解釋變異量 45.9%

如表 3-7、表 3-8、表 3-9、表 3-10、表 3-11 所示,資訊需求第 3、5 題,

資訊尋找 4、5 題,資訊利用第 1 題,資訊倫理第 1、5、6 題,因素負荷量都小 於.50,故都刪除。資訊評估的題目因素負荷量皆大於.50,所以全部保留。

3.因素分析

本問卷經項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後,再以因素分析來建立本問卷的建構效 度。先檢驗 KMO 取樣適當性檢定與 Bartlett 的球形檢定及共同性指數,以判 斷是否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將項目分析、主成分分析後所選取的題目,進行 KMO 取樣適當性檢定與 Bartlett 的球形檢定與共同性指數,以判斷是否適合進行因素分析,在「教師資 訊素養」問卷部分,其 KMO 值為.835,表示題項間有共同因素存在,Bartlett 的 球型檢驗的 χ2 值為 1310.012,p<.001,達顯著水準,代表母群體的相關矩陣 間有共同因素存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是以相關矩陣估計共同性,

採用主成份分析法,以最大變異法做直交轉軸,依據因素負荷量小於.30 及因 素不明確的標準來進行刪題。將資訊素養問卷進行因素分析,結果萃取的 5 個 因素特徵值均大於 1,並得以解釋資訊素養問卷總變異的 70.054%。經因素分析 後,資訊素養問卷預試無負荷量小於.30 及因素不明的問題,詳見表 3-12 因素 分析摘要。

表 3-12 「資訊素養」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預試題號 正式題號 資訊利用 資訊評估 資訊需求 資訊尋找 資訊倫理 共同性

17 10 .805 .783

16 9 .795 .739

15 8 .733 .626

18 11 .733 .661

19 12 .638 .625

23 16 .841 .774

24 17 .822 .807

25 18 .772 .776

26 19 .673 .689

22 15 .571 .631

20 13 .552 .597

21 14 .405 .731

1 1 .843 .765

4 3 .756 .665

2 2 .660 .724

12 7 .598 .544

9 6 .638 .597

7 4 .680 .771

8 5 .803 .819

29 21 .901 .836

30 22 .770 .688

28 20 .670 .566

特徵值 4.138 3.872 2.642 2.597 2.163 累積解釋變異量

(%) 18.808 36.407 48.415 60.220 70.054 解釋變異量(%) 18.808 17.599 12.008 11.805 9.834

4.信度分析

4.信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