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小作所是政府從殘補式社會福利走向普及化的福利政策,以社區化經營模式,

目的為落實在地化服務理念,從社會排除走向社會融合。

壹、 公部門的建議

一、 採取調性機制、統一窗口辦理

小作所提供多元層面的福利服務,融合就業、休閒、照顧的服務措施,也促 進心智障礙者社會融合,因服務的學員不是單一障別且有些障礙程度為多重,調 性的機制讓小作所可以因應學員的需求設計個別服務計畫,如果訂定統一規則,

機構勢必往一個方案經營,勢必犧牲掉其他人的權益。

統一窗口辦理可以資源統整及連結,目前小作所遭遇到問題是資源無法共享,

統一窗口就可以設置一個資源平臺,小作所為一個資源提供者,民間企業為資源 使用者,將這二者媒合,一來可解決小作所缺乏工作資源的困境,二來可以幫助 民間企業尋找下游的煩惱。結合各小作所的不同障別的優勢,成為一個完整的生 產單位,例如自閉症對繪畫有天份,可以成為產品的設計者,智能障礙工作穩定 性較高可以成為生產者,精障語言表達能力很好可以行銷產品,鼓勵以學員的優 勢能力發展小作所自己的特色

二、提供體質健全的基金會設置小作所

體質健全的基金會在人力、財力、物力比較雄厚,對於小作所的經營較能穩 定發展,一個健全的企業強調的就是員工穩定,員工穩定才能對心智障礙者提供 更好的服務,政府的角色是監督與輔導。

貳、 對機構的建議

一、主事者要擺脫家屬的心態以專業角度經營

家屬的角度在於我能得到什麼,在乎的是個人利益,成為經營者要把心胸放 大,用大格局去思考,怎樣才能造福所有的人,包括機構本身、工作人員、學員、

家屬,在乎的是眾人的利益。

12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行政院統計總處國情統計通報 2015.02.08 取自網址

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373162123VTN8S5VB.pdf 全國法規資料庫 103.05.06 取自網址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History.aspx?PCode=D0050046

中央社 103.05.20 取自網址 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402210216-1.aspx 中時電子報 103.05.20 取自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2000361-260107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2014.12.20 取自網址

http://www.papmh.org.tw/ugC_Help.asp

內政部(2011):中華民國一○○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結果。

臺北: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2012):中華民國一○一年上半年身心障礙者福利統計。臺北:內政部統 計處。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網址 2014.06.27 取自網址

http://www.eden.org.tw/contact_service_detail.php?team_id=4&service_id=30 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 103.06.16 取自網址

http://web.syinlu.org.tw/message/news_detail/218

勞動部 www.mol.gov.tw/site/business/.../95 年 1-3 月大事紀(依日期分).doc

財團法人育成福利基金會(2013):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服務-102 年研習 手冊。

衛福部家庭署。2014.11.21 取自網址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If.aspx?PCode=D0050059 財團法人育成福

121

利基金會。2014.05.20 取自網址 http://www.ycswf.org.tw/about/about_ycswf.php

心朋友工作坊 2013.06.07 取自網址 http://www.心生 活.tw/editor_ndoc/editor_docview.asp?id=217

星扶工坊 2013.06.07 取自網址 http://www.ican.org.tw/service1.asp?tp=6&id=39

天生我才大安站 2013.06.07 取自網址

http://www.rocdown-syndrome.org.tw/ap/cust_view.aspx?bid=142

蘭興站 2013.06.07 取自網址 http://www.ycswf.org.tw/foundation/taipei_14.php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2009):日本社區作業設施服務模式考察報告。2014.05.15 取自 網址 http://report.kcg.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802024 自由時報(2008):社福團體 M 型化 公部門頭大。2015.02.12 取自網址

http://city.udn.com/54543/3061007

康云瑄、楊政議、鄭淑琴、蕭淑貞(2004):應用出院準備服務概念護理一位情感 型精神疾患之經驗。輔仁醫學期刊,2,9-15。

王雅奇(2014):表達性藝術暨才能發展課程對自閉症繪畫能力優異青年社會互動 與焦慮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王仕圖(2004):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網絡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非營 利組織管理學刊,3,25-44。

王仕圖(2013):非營利組織在社區照顧服務的協調合作: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 例。臺大社工學刊,27,185 -228。

王仕圖、官有垣、李宜興(2009):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二版)。臺北:巨 流。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

王增勇(2005):社區照顧再省思:小型化?規格化?產業化?。臺灣社會研究季 刊,59,91-136。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天下文化。

122

江明修(2001):政府與非營利組織關係之理論辯證與實務析探(Ⅱ)。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八十九年度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計劃編號:NSC 89– 2414 - H004–06。

江雅婷(2009):非營利組織對資源依賴程度之研究-以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 會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吳明珠(2010):庇護工場轉型社會企業之可行性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

吳惠林(2007)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庇護性就業方案採個案補助之可行性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臺北:臺北市政府勞工局。

呂思樺、姜義村、王智弘(2008):一個有生命力的家:成年心智障礙者「互助家 庭」模式發展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報, 28,

1—26。

宋維村(199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2014.05.23 取自網址 http://tec.nkuht.edu.tw/files/archive/233_18f778b7.pdf

宋冀寧(2000):社會福利機構服務品質相關因素探討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 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宋學文、蔡佳恬(2005)。「維持現狀」之決策及發展:(3+1i)模型的決策分析。

2015.01.29 取自網址

http://r.search.yahoo.com/_ylt=A8tUwYy3edhUHGMAhdpr1gt.;_ylu=X3oDMTE0Yz Q3MnRhBHNlYwNzcgRwb3MDMQRjb2xvA3R3MQR2dGlkA1NNRVRXOTRfM Q--/RV=2/RE=1423501879/RO=10/RU=http%3a%2f%2fwww2.nsysu.edu.tw%2fsis

%2fdiscuss%2fsummary8.doc/RK=0/RS=6YVC5W30qrLnQZ6swVFotXrnx1I- 李宜樺(2007):我國庇護工場經營管理現況與困境。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

論文。

李亭慧(2014):精神分裂症之日常記憶與功能性表現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職能

123

治療學系碩士論文。

李俊賢、王欣宜(2011):亞斯柏格症學生社會技能缺陷原因與訓練內涵之探究。

特殊教育季刊,121,22-28。

黃源協、蕭文高(2012):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臺北:雙葉書館。

李敬、程為敏(2012):照顧的困境突圍—成年心智障礙者及其家庭福利政策初探。

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卓春英、鄭淑琪(2010) :高雄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老人參與服務現況-以社會品 質觀點。社會發展研究學刊,7,29-58

周怡君(2009):從庇護工場功能特徵與經營特質探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 安全半年刊。2009,1。

彼得・杜拉克(2004):彼得・杜拉克:使命與領導。臺北:遠流。

林文惠(20001):社區成年精神病友就業經驗之探討。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論文。

林江亮、謝昶成(2007): 我國非營利組織捐款收入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第三部 門學刊,7,45-71。

林知遠(1999):復健精神醫學:職業復健─支持性就業模式。心靈診所電子報,

2-6 期。2014.07.06 取自網址 http://www.psychpark.org/news/news2-06.htm 林淑馨(2008):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在服務輸送互動上之困境分析。社區發

展季刊 122,47-61。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

林惠芳(2010):發展多樣化心智障礙者成人日間服務的可能。推波引水,58,7-11。

社團法人臺灣癲癇之友協會。2014.12.25 取自網址 http://www.epilepsyorg.org.tw/

花敬凱(1998):自然支持:重度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的新趨勢。特殊教育季刊,

69,8-16。

侯建州(2003)。臺灣地區民間社會福利資源中介組織角色與定位之研究─以中 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124

柯白珊(2014):臺北市兒少自閉症照顧者之需求與福利使用調查研究。中國文 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論文。

洪嘉宏(2010):臺灣年金政治與政策發展-理念與新制度主義的爭論。國立中正 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斯淳(2003):亞斯伯格症的特徵。屏師特殊教育,5,54-62。

孫碧霞、邱樣、唐昌豪 (2004):考察日本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制度報告。行政院 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4.07.05 取自網址

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pt_search.jspx?orgType=1

徐尚為、張育嘉、江博煌、盧怡伶(2013):臺灣地區智能障礙住院利用情形初探。

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1,1-15。

徐淑婷(2013):協助精障朋友重返職場只有這條路?。精神醫學通訊,(32 卷)7,

151-167。

徐慧君、黃同圳(2003):新進人員職前訓練互動式光碟之規劃與設計—以 H 公司 為例。2014.07.01 取自網址 http://hr.mgt.ncu.edu.tw/conferences/08th/pdf/02-3.pdf 莊秀美、周怡君、賴明俊(2012):論照顧服務提供多元化存續的條件:日本介護

保險制度監督機制因應經驗之啟示。臺大社工學刊,26, 183-222。

高寶華(2008):非營利組織經營策略與管理。新臺市: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恆豪、顏詩耕(2011):從慈善邁向權利:臺灣身心障礙福利的發展與挑戰。社 區發展季刊,133,402-416。

張英陣(2004):社區照顧與非營利組織。社區發展季刊,106,60-66

許芝綺(2007):現行制度下身心障礙庇護工場作現況之探討。輔仁大學社會工 作學系碩士論文。

許靖蘭(2010):法規、社會企業與庇護工場的經營。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安 全半年刊,2010,2。網址取自

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

=3&submenu_id=504&ap_id=1190

125

郭耀昌(2012):2012 身心障礙者人權指標調查報告。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研究 報告。

陳本篤(2013):高齡老人的靈性需求與關懷。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陳威翰(2010):台中縣屯區社區大學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參與因素之研究。亞洲 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月筵(2007):非營利組織的資源依賴與自主營運之研究-以公設財團法人為例。

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哲、賴春美、郭連鈞、楊孟勳(2013):遠實施電子發票對民眾捐贈發票意願 影響之探討。遠東學報,30 卷,2。

陳伶珠(2011):雙重老化智能障礙者家庭照顧經驗初探。高齡服務管理學刊,1,

138-165。

陳依伶(2002) :民間社會福利機構捐款人捐款行為探討─以某社會福利基金會為 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亭伃(2001):重度智能障礙成人階段生涯轉銜服務之研究─以臺北市立陽明 教養院為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思妤(2007):智障者中學後生活需求之初探。特殊教育季刊,102,15-19。

陳雅玲(2008):慢性精神障礙者活動參與和就業現況之相關性探討。國立臺灣

陳雅玲(2008):慢性精神障礙者活動參與和就業現況之相關性探討。國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