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2

教育實際現場的情形會因理念不同或因施行方式不同而異,在家長不了解實驗 教育內涵的情形之下,容易與家長所想像中的情況或需求有所落差,此時就會 造成家長的需求無法在學校現場受到滿足,容易有部分的家長產生質疑聲浪,

未來學校辦理實驗教育的運行較容易受到阻礙。雖然個案學校已積極透過家訪 的方式使家長了解實驗教育的內涵,但僅依靠學校教育所做的宣傳與推廣效果 仍有其限制,因此必須再行思索如何使大眾與家長對實驗教育有更進一步的認 知與了解,才不會使實驗教育成為學校改革一時宣傳的工具,影響原本實施前 所抱持初衷與期待的觀感。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根據上節歸納之研究結論,本節將提出對於主管機關實施學校型態實驗教 育政策以及未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相關研究的建議,以供我國政府及相關教育 單位人員參考。

壹、主管機關實施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之建議

一、擬定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明確發展的目標

實驗教育的發展樣貌包羅萬象,但共同的上位目標皆相當明確,都是為提 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而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的最主要目標亦是希望偏鄉小學 藉由辦理實驗教育的契機,扭轉偏鄉小學所面臨的困境。但在施行的方針與目 標上,主管機關皆尚未發展出明確且針對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的明確發展方 向,對於下級學校單位的實際執行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建議主管機關盡快研 議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校可運行的模式及相關的配套措施,以利未來學校型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3

實驗教育之發展。

二、針對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學校,給予足夠彈性的辦學空間

建議主管單位在學校辦理實驗教育時,可轉變以往的行政指導思維,減少 不必要的公文,讓學校能專心將心力投入於課程設計與教學發展的改革中,並 能夠使教師主動建立精進自我教學的精神,使教師在專業發展的過程中增進自 我肯定,以將正面能量回饋於現場教學中。因此給予學校足夠的彈性空間,不 加以限制或強制在短期間之內要求繳相關成果,或以更為適當的方式評估成 效,才得以使教師更願意持續的投入心力於實驗教育的發展上。

三、在指定學校施行特定實驗理念前進行審慎的評估,並建立完整的觀念推廣

特定教學理念的施行需要學校相關條件的符合,始能將其發揮最大的效果 與功用,因此在指定實驗教育的理念前,應先審慎評估學校施行的可行性,以 及實際教學現場中可能面臨的困境,除加強輔導外,更應定期追蹤輔導的情 況,進行即時性的調整,在無法持續進行下去的情況發生後,亦需尋求適當的 退場機制,或是改以其他理念辦學,否則受到影響的仍是教學現場的學生。

而在實驗教育理念與內涵推廣的部分,建議範圍不僅限於辦理之學校現場 中的教師與家長,更應擴及至教育局處人員、各級師資培育系統、社會教育系 統以及一般大眾人員,使越來越多人更能夠理解實驗教育理念與運行模式的運 作,否則大眾對於實驗教育的了解容易只侷限在報章雜誌媒體所報導的框架 中,而忽略到實驗教育現場中可能會面臨到的困境與執行上的挑戰。唯有拓展 實驗教育所及之範圍,對於實驗教育的優勢與挑戰有全面性的了解,才有機會 使實驗教育政策能夠更順利的推行與運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4

四、學校在辦理實驗教育前,建議多加輔導校內之教師,給予學校充足準備的 期程

公立學校若要擴大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教師就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模 式,並主動增進自我使用創新教學方法。不過從傳統的思維模式要在短期之內 加以轉變幾乎不可能,因此建議在真正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前,給學校全體 行政人員與教師有足夠的準備期程,例如先建置適當的教學環境或輔導不適任 的教師離開等,以利實驗教育得以更為順利的推動。

五、在師資培育系統中加強教師發展創新教學的能量

公立學校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過程中,面臨到最困難的處境即為如何 將建立舊有公立學校運作模式習慣的教師轉變成能夠適應創新教學模式,自行 開發教材或課程的教師。因此未來主管機關在師資培育系統中,若可及早將創 新教學或發展課程教材的專業知能融入在師資培訓課程裡,可使年輕之教師在 進入實際教學場域前,即具備此種課程發展或使用創新教學模式的能量,未來 無論是否在一般教育現場或實驗教育現場中,均能適應各種千變萬化的教學情 境,無論教育型態如何轉變,教師較能迅速適應且發揮出教學的能量,也利於 教學現場的學生,使教師能夠應對不同學生所具備的素質差異,給予更適性化 的教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5

貳、未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相關研究之建議

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在我國的教育發展中屬於新型態的教育模式,因此文獻 探討的部分相關研究匱乏,茲就未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可行之相關建議進行說 明。

一、針對學校是否有辦理實驗教育的需求進行評估研究

依據本研究之結果,公立學校若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通常以上級指定 辦理的情形為主,較少學校因為內部真正的需求申請辦理。因此未來之研究可 針對學校是否有辦理之需求進行評估,以利主管機關集中相關資源,而使學校 型態實驗教育的經費得以妥善且經濟有效的利用。

二、對於無法取得彈性空間的採購與經費業務,需要跨領域的研究發展尋求解 決方法

公立學校如若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許多行政事務仍然受到相關的法條 所規範,無法得到彈性處理,與以往並無太大的轉變與改革。惟使教學現場的 教學設備與支援教學之所需的經費在核銷上更為嚴格,因此主管機關應盡早建 立相關配套措施,便於學校行政人員進行經費核銷,而不使這些無法得到彈性 空間的事務加重教師的行政量,分散教師得以專注發展創新課程與教學的時 間。然而,此部分因行政人員接受到行政相關法規之規範較無法擺脫束縛,因 此應發展相關跨研究之法治領域或會計相關領域之研究,尋求可解決的辦法與 因應策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6

三、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屬於新型態的教育模式,如何評估其成效有待未來研究 發展相關的指標與評鑑機制

外界與家長最重視的學生學習成效,在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後,面臨無 法得到有效評估的挑戰。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屬於創新教育,無論在課程教材與 教學方法上,都和一般學校有所不同,若以正常的評量方式則無法比較。因此 建議建立相關能力指標,以利未來辦理實驗教育成效得以更適合的指標與機制 評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7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王雅惠(2007)。覺醒與爭權的社會行動--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個案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慧蘭(2017)。偏鄉與弱勢?法規鬆綁、空間治理與教育創新的可能。教育研 究集刊,63(1),109-119。

王耀生(1997)。新制度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

伍振鷟、林逢祺、黃坤錦、蘇永明(2014)。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4)。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15)。「實驗教育三法」的重要內涵與策進作為。教育研究月刊,258,

42‒57。

吳清山、林天祐(2011)。教育 e 辭書。臺北市:智勝。

吳清山、蔡菁芝(2006)。英美兩國教育績效責任之比較分析及其啟示。教育科 學研究期刊,51(1),1-21。

李寶琳(2014)。美國《不讓任何孩子落後》法案政策之績效責任探討與省思。

臺北市立大學學報,45(1),1-20。

汪子錫(2012)。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林玉体(1999)。西洋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志成、陳文進(2005)。教改思潮下學校組織發展與管理之因應。中華技術學 院學報,33,157-175。

林佩璇(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評鑑。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佳誼(2014)。以新制度主義分析學校組織、組織行動者與組織環境關係之個 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奎燮(2003)。新制度主義及其在中國大陸研究上的意義。展望與探索,1(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8

94-111。

唐宗浩(2006)。關於台灣的另類教育。載於唐宗浩、李雅卿、陳念萱(主 編),另類教育在臺灣(19-38 頁)。臺北市:唐山。

孫本初(2011)。新公共管理。臺北市:一品。

徐宗林、周愚文(1997)。教育史。臺北市:五南。

徐宗國(2005)。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市:巨流圖書。

秦夢群(2013)。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5)。教育選擇權研究。臺北市:五南。

馬廣亨(1973)。教育上的新觀念-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師友月刊,

77,23-24。

張明輝 (1997)。美國磁性學校計劃與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載於磁性中學學術 研討會手冊(頁 56-67)。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明輝 (1998)。學校行政革新專輯。臺北市:師大。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

張添洲(2005)。學校本位課程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慶勳(2014)。ㄧ所新創民主教育理念小學的個案研究,教育研究月刊,

241,16-33。

教育部(2015)。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 取自https://goo.gl/9Z7fnr 教育部(2016)。偏遠地區學校振興條例草案總說明。取自

https://goo.gl/25W821

梁福鎮(2013)。比較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臺北市:五南。

梁福鎮(2013)。比較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臺北市:五南。